貞觀時期具有這樣的地位,所謂的“貞觀之治”,是如何實現的呢?和唐太宗本人關係很密切。唐太宗當上皇帝不是經過合法手段而是非法獲得的,是通過軍事政變的方式奪得的,這個政變就叫“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李淵的次子,是沒有地位當太子的,太子李建成比他年長。在李淵的家裏,李淵出外做官,有時候就帶著李世民,家裏的事情留給李建成管理。李淵起兵成功以後,要依靠長子。李淵稱王,李建成為世子,李淵稱帝,李建成由世子晉升為太子,一點空也沒有給李世民留下。李世民奪權僅僅是野心的關係嗎?這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李世民做秦王的時候,總是率兵出去打仗,一大半軍功是李世民獲得的,這是當時的習慣決定的。隋文帝的時候,隋煬帝就外出打仗,太子在朝廷輔佐父親,由親王當元帥領兵出去作戰。唐朝也是這樣,李世民和隋煬帝很像,在南征北戰中建立了自己的功勳,建立了自己的政治資本,在秦王府形成一個整體。在那樣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帝國的政治秩序中,親王如果一直安心於親王的角色,那麽戰爭結束了,親王府的這些人就沒有事情做了。跟人跟對了,他前途好,你的前途就好;他走得越遠,你就能走得越遠;如果領袖很早就沒有事情做了,那麽下屬也會沒有事情可做。李世民奪權不是個人野心的問題,有一個集體野心的問題,不光是野心,也涉及到利益。秦王府在內外政治格局中取決於李世民這個總官員。隨著李世民功勞越建越大,集團的野心日益膨脹,我們還無法證實是從什麽時候有野心,但至少消滅了河北竇建德和河南王世充兩個最重要的對手時就有了野心。李世民有一次和幾個人穿便服去秘密拜訪了一個人,據說被拜訪的這個人能預測未來,他說:“秦王將成為天子,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秘密拜訪秘密人物,是謀反的有力證據,但這件事做得非常秘密,沒有人知道,是唐太宗當了皇帝之後自己說了這件事。那個時候開始李世民就有了當皇帝的想法。


    唐太宗--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5)


    那個時候的皇帝是李世民的父親李淵,李世民的策略是不和父親爭,和哥哥爭。不是爭皇帝的位置,而是爭太子的位置。他心中理想的人物就是隋煬帝,取代了他自己的哥哥當了太子,隋煬帝的手段是非常高明的。李世民也想當太子,第一個計劃是用合理的政治手段奪取太子的地位,爭取皇帝對自己的支持,暴露太子的缺點。結果互有勝負,有一段時間太子的地位出現動搖,皇帝曾經懷疑太子,但後來鬥爭的結果是太子越來越穩固,李世民越來越占了下風,以至於皇帝和太子更緊密地聯合在一起,對有野心的秦王採取了一係列的措施,削弱秦王府的勢力,拆散秦王府的人。秦王府有文人也有武將,朝廷採取瓦解秦王府的政策,把秦王府的人拉出來派到朝廷去做官,就不能再和秦王府有聯繫了,這是釜底抽薪的政策。在武德九年三月底發生了突厥入侵的事件,朝廷派齊王李元吉率領原來屬於秦王府的官員去支援。這些秦王府的人一旦成為齊王率領的手下則前途未卜,很可能是被齊王收拾了。前線的總指揮有權處分手下,如果不聽話或者齊王認為他們不聽話,在戰爭狀態下殺掉一些人也是有可能的。這是最壞的一種打算,秦王府應當怎麽辦?是任由宰割還是反抗?秦王府最後決定反抗,誇大了受到威脅的嚴重性,決定採取武力,設計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領一部分人馬在玄武門設伏,殺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控製了朝廷,控製了皇帝。最難實現的是如何讓太子和齊王進入伏擊圈,李世民處理得非常好,他調動皇帝來為自己發命令。很巧的是武德九年六月三日這一天發生了一個天象,太白金星在天上晃動了一下,劃過天宇。星相有變化在今天看來是無所謂的事情,在唐朝的時候,天象和人間的政治密切聯繫在一起,大家相信天相的變化和政治一定有什麽關係,一定是聯繫在一起的。唐朝法律規定,不是專業人士,不是太史級的人,是沒有權利觀望天象的。在唐朝的時候,半夜悄悄去山崗上看天象,如果被發現,就是嚴重的政治問題,會被認為你是在窺探政治秘密。太白金星一出現,一定是戰爭的事情,太史應當寫個報告給皇帝。皇帝看後傻眼了,因為報告說“太白金星異常,秦王當得天下”。因為秦王在秦地,秦地和天象對應,太白金星的活動和西北有關,秦地就在西北。皇帝一看這不就是李世民要謀反的說法嗎?李世民確實在預謀造反。皇帝把李世民叫到宮裏,給李世民看這個報告,李世民一看太史報告,想:“壞了,自己的事情暴露了。”他很緊張,但他畢竟久經沙場,反應很沉著,說是他哥哥弟弟要陷害自己,忽然大哭起來,說:“我給國家立了這麽多功勞,沒有對不起哥哥弟弟,但哥哥弟弟非要置我於死地,我死了也無所謂,但在地下見了竇建德多沒顏麵,我沒有臉去地下見他。”李世民先用了倒打一耙的計策,因為有可能太史的報告出來後皇帝會採取手段。李世民很聰明很迅速地利用了這件事,他先說是哥哥弟弟陷害他,然後又說或許是因為他知道哥哥弟弟淫亂後宮的事,哥哥弟弟想殺人滅口。這等於提出一個新的控訴,說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亂後宮,這是很大的罪行:這兩個人和皇帝的妃子關係不正常,很曖昧,公然給父親戴了綠帽子。麵對新的控訴,李淵立刻暴跳如雷。沖誰暴跳如雷,現在說不清楚,或許是對太子或許是對秦王,總之李淵生氣了,並且立即做出一個決定:明天早晨三方會審,李世民、太子、李元吉、宰相都來,大家會審到底有沒有這樣一件事。這個決定看來是針對李世民的,如果李淵確認這件事發生,正確的反應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會公然對質。李淵肯定是不相信李世民的控訴,一定是暗自下定決心,你竟然可以不顧老父親的榮辱,明天大家當堂會審,你要舉證,舉不出證來就是誣陷,你竟敢利用父親的名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唐精神:直麵歷史與經典的13堂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錢文忠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錢文忠等並收藏漢唐精神:直麵歷史與經典的13堂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