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p-47 型殲擊機 又稱”雷電式戰鬥機”。美國殲擊機,亦作戰鬥轟炸 機用。1940 年 9 月試飛,共和公司製造。1943 年服役。單座,單引擎,最大 時速 467 英裏,帶有可拋副油箱,最大載荷航程 2350 英裏,升限 3.6 萬英尺, 爬高率 13 分鍾 2 萬英尺,配備 12.7 毫米機槍 6—8 挺,可攜 1000 磅炸彈 2 枚或 127 毫米火箭彈 10 枚。可為重型轟作機作遠程護航。1943 年 4 月運往 歐洲戰場作戰。戰時共生產 15683 架。戰後繼續服役至 1955 年。
p-51 型殲擊機 又稱“野馬式戰鬥機”,美國殲擊機。1940 年按英國 要求的技術規格在美國研製,由北美航空公司生產。單座、單引擎、下單翼, 1942 年應英國的建議改裝上羅爾-羅依斯的梅林引擎後,最大時速 443—488 英裏,最大載荷航程 1070 英裏(帶副油箱可達 2080 英裏),升限 4.19 萬英 尺,爬高率為 7.5 分鍾 2 萬英尺。配 p—51 型殲擊機備 12.7 毫米機槍 4—6 挺,可攜 1000 磅炸彈 2 枚或 127 毫米火箭彈 10 枚。1944 年 3 月後大批參戰, 主要承擔對敵轟炸的護航任務,曾協同 b-29 轟炸機襲擊東京,在英國上空摧 毀德國 v-1 飛彈等。戰時有 b、d、h、k 等改進型,共生產 14686 架,其中 b 型 3738 架、d 型 7956 架。
p-61 型殲擊機 又稱“黑寡婦式戰鬥機”,因全身塗成黑色並期望帶 給敵人以惡巫,故得此諢名。美國夜間戰鬥機。1942 年投產,諾思羅普公司 製造。最大時速 362 英裏,最大載荷航程 600 英裏,升限 3.31 萬英尺,爬高 率 10 分鍾 2 萬英尺,乘員 3 人。裝備20 毫米航炮 4 門,12.7 毫米機槍 4 挺, 可攜炸彈 1600 磅。戰時共生產 704 架。主要用於太平洋戰場對日作戰。1952 年退出現役。
p-63 型殲擊機 又稱“眼鏡蛇式戰鬥機”。美國殲擊機。貝爾公司在 *p-39 型殲擊機基礎上改裝製成。1941 年投產。共生產 3303 架。根據*《租 借法案》援助蘇聯等國。至 1944 年 12 月共提供蘇聯空軍 2241 架,提供*自 由法國空軍 300 架。
pak-30 式反坦克炮 德國反坦克炮。1930 年定型,為大戰初期德軍主 要的反坦克炮。口徑 37 毫米,戰鬥全重 440 公斤,炮彈重 0.7 公斤,炮彈初 速每秒 745 米,在 500—1000 米距離上命中角為 90 度時的穿甲厚度 26—17 毫米,射速每分鍾 10—15 發。
pak-38 式反坦克炮 德國反坦克炮。1938 年定型,1940 年起服役。為 大戰中後期德軍主要的反坦克炮,被稱為“坦克獵手”(tank-hunter)。口 徑 50 毫米,戰鬥全重 930—986 公斤,炮彈重 0.98—2.1 公斤,炮彈初速每 秒 823—1198 米,最大射程 9.4 公裏,在 1000 米距離上命中角為 90 度時的 穿甲厚度 50—52 毫米,射速每分鍾 12—15 發。
pak-43 式反坦克炮 德國反坦克炮。1913 年在 pak-38 式反坦克炮基 礎上改進位成並裝備部隊。口徑 88 毫米,戰鬥全重 5096 公斤,炮彈初速每 秒 600 米,在 915 米距離內能穿透 167 毫米厚的裝甲鋼板,305 米距離內能 穿透 240 毫米厚鋼板。
pbm 型巡邏機 亦稱“水手式巡邏機”。美國水上巡邏偵察機。在*pby 型巡邏機基礎上改進位成。載彈量增至 2000 磅。1939 年投產,由馬丁 (martin)公司生產,1940 年起服役。
pby 型巡邏機 又稱“卡塔利娜式巡邏機”或“黑貓式巡邏機”。美國 水上巡邏偵察機。聯合公司 1935 年製成,翌年起服役。雙引擎,翼展 104 英尺,航程可達 3000 英裏。裝備 7.62 毫米和 12.7 毫米機槍各 2 挺,可攜炸 彈 1000 磅,乘員 7—9 人。廣泛使用於備戰場。戰時共生產 3400 多架,其中 部分力加拿大生產。按《租借法案》提供英國 650 多架,提供蘇聯 pbm-1 改 進型 138 架。
pq-13 護航運輸隊 *盟國-蘇聯護航運輸隊之一。“pq”為駛往蘇聯的 船隊代號,“13”為航次序號。該船隊編有 19 艘貨船,裝載盟國援蘇軍火物 資,由英國 1 艘巡洋艦和 5 艘驅逐艦護航。1942 年 3 月 20 日,從冰島的雷 克雅夫克港出發。3 月 29 日航至巴倫支海,遭德國飛機、潛艇和驅逐艦編隊 的攻擊。5 艘貨船和 1 艘警戒艦被擊沉,護航的英國巡洋艦受重傷(不久沉 沒)。德國損失 1 艘驅逐艦。
pq-17 護航運輸隊 *盟國-蘇聯護航運輸隊之一。“pq”為駛往蘇聯的 船隊代號,“17”為航次序號。1942 年 6 月 27 日,該船隊從冰島啟航,編 有 34 艘貨船和 3 艘救護船(一說 35 艘貨船和 2 艘油船),裝載盟國援蘇的 297 架飛機、594 輛坦克、4246 輛卡車和牽引車以及 15.6 萬噸物資,由英國 21 艘艦艇護航。另有英、美的 4 艘巡洋艦和 3 艘驅逐艦組成近程掩護編隊。 配置於挪威北部海域的 14 艘潛艇(其中 5 艘為蘇聯潛艇)和蘇聯在科拉半島 的 287 架飛機協同。英國海軍部企圖以該船隊誘出德國*蒂爾匹茨號戰列艦加 以殲滅,由艦隊司令*托維海軍上將率本土艦隊在西麵待機。7 月 1—4 日, 德國飛機和潛挺持續追蹤攻擊船隊,均被擊退(僅損失 1 艘貨船)。4 日晚, 英國海軍部錯誤判斷蒂爾匹茨號戰列艦已前往截擊船隊,下令巡洋艦編隊西 撤和船隊分散。5—10 日,德國飛機和潛艇在巴倫支海的熊島(bearind) 和北角(nordkapp)之間海域,持續攻擊分散航行的船隻。到 13 日,隻有 11 艘貨船抵達蘇聯港口。共被擊沉 23 艘貨船,損失所載運的 210 架飛機、 430 輛坦克、3350 輛汽車和近 10 萬噸物資。德國僅損失 14 架飛機。此後, 英國中斷對蘇航運 2 個月。
p-51 型殲擊機 又稱“野馬式戰鬥機”,美國殲擊機。1940 年按英國 要求的技術規格在美國研製,由北美航空公司生產。單座、單引擎、下單翼, 1942 年應英國的建議改裝上羅爾-羅依斯的梅林引擎後,最大時速 443—488 英裏,最大載荷航程 1070 英裏(帶副油箱可達 2080 英裏),升限 4.19 萬英 尺,爬高率為 7.5 分鍾 2 萬英尺。配 p—51 型殲擊機備 12.7 毫米機槍 4—6 挺,可攜 1000 磅炸彈 2 枚或 127 毫米火箭彈 10 枚。1944 年 3 月後大批參戰, 主要承擔對敵轟炸的護航任務,曾協同 b-29 轟炸機襲擊東京,在英國上空摧 毀德國 v-1 飛彈等。戰時有 b、d、h、k 等改進型,共生產 14686 架,其中 b 型 3738 架、d 型 7956 架。
p-61 型殲擊機 又稱“黑寡婦式戰鬥機”,因全身塗成黑色並期望帶 給敵人以惡巫,故得此諢名。美國夜間戰鬥機。1942 年投產,諾思羅普公司 製造。最大時速 362 英裏,最大載荷航程 600 英裏,升限 3.31 萬英尺,爬高 率 10 分鍾 2 萬英尺,乘員 3 人。裝備20 毫米航炮 4 門,12.7 毫米機槍 4 挺, 可攜炸彈 1600 磅。戰時共生產 704 架。主要用於太平洋戰場對日作戰。1952 年退出現役。
p-63 型殲擊機 又稱“眼鏡蛇式戰鬥機”。美國殲擊機。貝爾公司在 *p-39 型殲擊機基礎上改裝製成。1941 年投產。共生產 3303 架。根據*《租 借法案》援助蘇聯等國。至 1944 年 12 月共提供蘇聯空軍 2241 架,提供*自 由法國空軍 300 架。
pak-30 式反坦克炮 德國反坦克炮。1930 年定型,為大戰初期德軍主 要的反坦克炮。口徑 37 毫米,戰鬥全重 440 公斤,炮彈重 0.7 公斤,炮彈初 速每秒 745 米,在 500—1000 米距離上命中角為 90 度時的穿甲厚度 26—17 毫米,射速每分鍾 10—15 發。
pak-38 式反坦克炮 德國反坦克炮。1938 年定型,1940 年起服役。為 大戰中後期德軍主要的反坦克炮,被稱為“坦克獵手”(tank-hunter)。口 徑 50 毫米,戰鬥全重 930—986 公斤,炮彈重 0.98—2.1 公斤,炮彈初速每 秒 823—1198 米,最大射程 9.4 公裏,在 1000 米距離上命中角為 90 度時的 穿甲厚度 50—52 毫米,射速每分鍾 12—15 發。
pak-43 式反坦克炮 德國反坦克炮。1913 年在 pak-38 式反坦克炮基 礎上改進位成並裝備部隊。口徑 88 毫米,戰鬥全重 5096 公斤,炮彈初速每 秒 600 米,在 915 米距離內能穿透 167 毫米厚的裝甲鋼板,305 米距離內能 穿透 240 毫米厚鋼板。
pbm 型巡邏機 亦稱“水手式巡邏機”。美國水上巡邏偵察機。在*pby 型巡邏機基礎上改進位成。載彈量增至 2000 磅。1939 年投產,由馬丁 (martin)公司生產,1940 年起服役。
pby 型巡邏機 又稱“卡塔利娜式巡邏機”或“黑貓式巡邏機”。美國 水上巡邏偵察機。聯合公司 1935 年製成,翌年起服役。雙引擎,翼展 104 英尺,航程可達 3000 英裏。裝備 7.62 毫米和 12.7 毫米機槍各 2 挺,可攜炸 彈 1000 磅,乘員 7—9 人。廣泛使用於備戰場。戰時共生產 3400 多架,其中 部分力加拿大生產。按《租借法案》提供英國 650 多架,提供蘇聯 pbm-1 改 進型 138 架。
pq-13 護航運輸隊 *盟國-蘇聯護航運輸隊之一。“pq”為駛往蘇聯的 船隊代號,“13”為航次序號。該船隊編有 19 艘貨船,裝載盟國援蘇軍火物 資,由英國 1 艘巡洋艦和 5 艘驅逐艦護航。1942 年 3 月 20 日,從冰島的雷 克雅夫克港出發。3 月 29 日航至巴倫支海,遭德國飛機、潛艇和驅逐艦編隊 的攻擊。5 艘貨船和 1 艘警戒艦被擊沉,護航的英國巡洋艦受重傷(不久沉 沒)。德國損失 1 艘驅逐艦。
pq-17 護航運輸隊 *盟國-蘇聯護航運輸隊之一。“pq”為駛往蘇聯的 船隊代號,“17”為航次序號。1942 年 6 月 27 日,該船隊從冰島啟航,編 有 34 艘貨船和 3 艘救護船(一說 35 艘貨船和 2 艘油船),裝載盟國援蘇的 297 架飛機、594 輛坦克、4246 輛卡車和牽引車以及 15.6 萬噸物資,由英國 21 艘艦艇護航。另有英、美的 4 艘巡洋艦和 3 艘驅逐艦組成近程掩護編隊。 配置於挪威北部海域的 14 艘潛艇(其中 5 艘為蘇聯潛艇)和蘇聯在科拉半島 的 287 架飛機協同。英國海軍部企圖以該船隊誘出德國*蒂爾匹茨號戰列艦加 以殲滅,由艦隊司令*托維海軍上將率本土艦隊在西麵待機。7 月 1—4 日, 德國飛機和潛挺持續追蹤攻擊船隊,均被擊退(僅損失 1 艘貨船)。4 日晚, 英國海軍部錯誤判斷蒂爾匹茨號戰列艦已前往截擊船隊,下令巡洋艦編隊西 撤和船隊分散。5—10 日,德國飛機和潛艇在巴倫支海的熊島(bearind) 和北角(nordkapp)之間海域,持續攻擊分散航行的船隻。到 13 日,隻有 11 艘貨船抵達蘇聯港口。共被擊沉 23 艘貨船,損失所載運的 210 架飛機、 430 輛坦克、3350 輛汽車和近 10 萬噸物資。德國僅損失 14 架飛機。此後, 英國中斷對蘇航運 2 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