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5b 式榴彈炮 法國榴彈炮。口徑 105 毫米,戰鬥全重 1625 公斤,炮彈 重 15.7 公斤,炮彈初速每秒 442 米,最大射程 10.3 公裏。為大戰爆發時法 軍步兵師屬炮兵的主要重型火炮之一,按 1940 年的編製,每個步兵師配備 1 個該型號火炮的炮兵群(共 12 門)。
1930 式榴彈炮 法國榴彈炮。口徑 155 毫米,戰鬥全重 3.9 噸,炮彈 重 44 公斤,炮彈初速每秒 450 米,最大射程 12 公裏。為大戰爆發時法軍步 兵師屬炮兵的最大口徑火炮,按 1940 年的編製,每個步兵師配備 1 個該型號 火炮的炮兵群(共 12 門)。
1937 式反坦克炮 法國反坦克炮。口徑 47 毫米,戰鬥全重 1.1 噸,炮 彈重 1.7 公斤,炮彈初速每秒 855 米,在 500—1000 米距離上命中角為 90 度時的穿甲厚度 51—40 毫米。1937 年投產,隨後裝備部隊,由於產量不多 (至 1939 年 9 月才生產出 411 門),1940 年每個標準編製的步兵師,僅在 1 個師屬反坦克連中裝備 6 門該型號的反坦克炮,而且由馬匹牽引,機動能力 差,未能有效對付德軍坦克的進攻。
a 集團軍群(heersgruppea)1*法蘭西之戰中德國的戰略戰役軍團。 1939 年 10 月組建。倫德施泰特任司令。1940 年 5 月轄*克盧格指揮的第四集 團軍、*利斯特指揮的第十二集團軍、*布施指揮的第十六集團軍和*克萊斯特 指揮的坦克集群,共 38 個步兵師、7 個坦克師和 5 個摩托化步兵師,集結在 亞琛到摩澤爾(moselle)河一線。擔任主要突擊,穿越阿登山區,在色當地 區強渡馬斯河,向英吉利海峽方向實施分割突擊,與*b 集團軍群協同合圍英 法軍主力於敦刻爾克。1940 年 6 月,轄第二、第十二、第十六集團軍和古德 裏安的坦克集群,共 45 個師和兩個坦克軍,在瓦茲(oise)河-埃納(aisne) 河之間突破*魏剛防線,從東南麵迂迴巴黎,並前出到*馬其諾防線的後方, 與*c 集團軍群協同合圍近 50 萬法軍。法蘭西之戰結束後留守西線,不久撤 銷。2蘇德戰爭中德軍的戰略戰役軍團。1942 年 4—7 月由*南方集團軍群分 編而成。司令先後為利斯特(1942.7—1942.9)、*希特勒(1942.9.9—11.21) 和克萊斯特(1942.11—1944.3)。轄第十一、第十七集團軍,*德國第一坦 克集團軍和義大利第八集團軍。1942 年 7 月,*b 集團軍群的*德國第四坦克 集團軍一度隸屬其指揮,向伏羅希洛夫格勒、頓巴斯和羅斯托夫方向發動進 攻。1942 年 7 月—1943 年 10 月實施*高加索會戰,遭到失敗。1944 年 3 月 改編為*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同年 9 月 23 日由*北烏克蘭集團軍群改編重建。 司令為哈爾佩(josefharpe,1887—1968)。下轄德、匈軍隊共 20 個師,配 置在捷克斯洛伐克東部、外喀爾巴阡烏克蘭和特蘭西瓦尼亞北部地區。曾遭 受蘇軍*第九次突擊。5 年 1 月 26 日改稱*中央集團軍群。
a-20 型轟炸機 美國輕型轟炸機。亦作夜間戰鬥機用,稱為“p-70 型”。 1936 年由道格拉斯公司開始研製。法國首批訂購,法國敗降後轉歸英國。1941 年起服役。雙引擎,最大時速 317 英裏,最大載荷航程 2000 英裏,升限 2.3 萬英尺,裝備 12.7 毫米和 7.62 毫米機槍各 3 挺,可攜炸彈 2000 磅,乘員 3 —4 人。戰時共生產 7385 架。根據*《租借法案》大量提供英國和蘇聯。在 英國服役時稱為波士頓式轟炸機和浩劫式戰鬥機。
a-24 型轟炸機 又稱“無畏式轟炸機”。美國俯衝轟炸機。道格拉斯 公司製造。1941 年起服役。單引擎、下單翼,最大時速 275 英裏,最大載荷 航程 1150 英裏,可攜 1 顆 1000 磅炸彈。下裝多孔襟翼和俯衝減速板。裝備 7.62 毫米機槍 3—4 挺,後改裝 2 挺 12.7 毫米機槍。在海軍中作為艦載機服 役者代號 sbd,在陸軍航空隊服役者代號 a-24。戰時共生產 5321 架。後期逐 漸為*sb2c 型轟炸機取代。
a-25 型轟炸機 即“sb2c 型轟炸機”。
ab 行動 全稱“特別綏靖行動”。波蘭總督轄區的*總政府對波蘭地下 抵 抗 組 織 和 知 識 分 子 采 取 的 恐 怖 行 動 。 因 取 德 語 “ausserordeulichebefriedigungsaktion”兩字的大寫字母“ab”,故名。 1940 年 5 月轄區總督*弗蘭克遵照希特勒 3 月間發布的指示下令實行。目的 是使德軍在發動西線戰爭時能在東方保持平靜。6 月 15 日數千名地下組織成 員和波蘭知識分子遭逮捕。10 月間,根據弗蘭克的命令,戰地軍事法庭審判 波捕者並全部判處死刑。後某些判決雖由赦免委員會威力無期徒刑,但半數 以上的被捕者仍遭到殺害。
abc 計劃(a)亦稱“abc-1 聯合戰略計劃”。1941 年 1—3 月在 華盛頓美英參謀會談中製訂的一項軍事計劃。確認德國是軸心國中的首要成 員國,一旦德國被擊敗,則義大利和日本的失敗也不可避免。規定如果美國 將來參戰,美、英兩國須首先集中力量對德作戰,然後再對付日本。同時還 規定了指揮作戰的若幹行政原則,如聯合製訂作戰計劃、互派軍事代表團等。 這一計劃奠定了美英軍事合作的戰略指導方針和基本體製。
abc 參謀協定 美、英兩國參謀部商定的軍事協定。1 年 1 月 29 日至 3 月 27 日,美、英兩國在華盛頓舉行參謀會者,美方代表*戈姆利等,英方代 表貝萊爾(rogermawbraybeirs,1884—1959)等。雙方協商議定,一旦 美、英與德、日兩國全麵交戰,應集中力量首先對付德國,美國軍隊的主要 力量將用於歐洲,遠東的戰爭主要依靠大英國協國家的軍隊,對日本採取牽製 性的消耗戰。美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是守衛夏威夷、菲律賓、關島與威克島。 並決定繼續保留美、英聯合軍事代表團作為交換情報和調整計劃的中心。該 協定初步奠定了兩國“先歐後亞”的共同軍事戰略,並為 1942 年建立美英聯 合參謀委員會創造了條件。
1930 式榴彈炮 法國榴彈炮。口徑 155 毫米,戰鬥全重 3.9 噸,炮彈 重 44 公斤,炮彈初速每秒 450 米,最大射程 12 公裏。為大戰爆發時法軍步 兵師屬炮兵的最大口徑火炮,按 1940 年的編製,每個步兵師配備 1 個該型號 火炮的炮兵群(共 12 門)。
1937 式反坦克炮 法國反坦克炮。口徑 47 毫米,戰鬥全重 1.1 噸,炮 彈重 1.7 公斤,炮彈初速每秒 855 米,在 500—1000 米距離上命中角為 90 度時的穿甲厚度 51—40 毫米。1937 年投產,隨後裝備部隊,由於產量不多 (至 1939 年 9 月才生產出 411 門),1940 年每個標準編製的步兵師,僅在 1 個師屬反坦克連中裝備 6 門該型號的反坦克炮,而且由馬匹牽引,機動能力 差,未能有效對付德軍坦克的進攻。
a 集團軍群(heersgruppea)1*法蘭西之戰中德國的戰略戰役軍團。 1939 年 10 月組建。倫德施泰特任司令。1940 年 5 月轄*克盧格指揮的第四集 團軍、*利斯特指揮的第十二集團軍、*布施指揮的第十六集團軍和*克萊斯特 指揮的坦克集群,共 38 個步兵師、7 個坦克師和 5 個摩托化步兵師,集結在 亞琛到摩澤爾(moselle)河一線。擔任主要突擊,穿越阿登山區,在色當地 區強渡馬斯河,向英吉利海峽方向實施分割突擊,與*b 集團軍群協同合圍英 法軍主力於敦刻爾克。1940 年 6 月,轄第二、第十二、第十六集團軍和古德 裏安的坦克集群,共 45 個師和兩個坦克軍,在瓦茲(oise)河-埃納(aisne) 河之間突破*魏剛防線,從東南麵迂迴巴黎,並前出到*馬其諾防線的後方, 與*c 集團軍群協同合圍近 50 萬法軍。法蘭西之戰結束後留守西線,不久撤 銷。2蘇德戰爭中德軍的戰略戰役軍團。1942 年 4—7 月由*南方集團軍群分 編而成。司令先後為利斯特(1942.7—1942.9)、*希特勒(1942.9.9—11.21) 和克萊斯特(1942.11—1944.3)。轄第十一、第十七集團軍,*德國第一坦 克集團軍和義大利第八集團軍。1942 年 7 月,*b 集團軍群的*德國第四坦克 集團軍一度隸屬其指揮,向伏羅希洛夫格勒、頓巴斯和羅斯托夫方向發動進 攻。1942 年 7 月—1943 年 10 月實施*高加索會戰,遭到失敗。1944 年 3 月 改編為*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同年 9 月 23 日由*北烏克蘭集團軍群改編重建。 司令為哈爾佩(josefharpe,1887—1968)。下轄德、匈軍隊共 20 個師,配 置在捷克斯洛伐克東部、外喀爾巴阡烏克蘭和特蘭西瓦尼亞北部地區。曾遭 受蘇軍*第九次突擊。5 年 1 月 26 日改稱*中央集團軍群。
a-20 型轟炸機 美國輕型轟炸機。亦作夜間戰鬥機用,稱為“p-70 型”。 1936 年由道格拉斯公司開始研製。法國首批訂購,法國敗降後轉歸英國。1941 年起服役。雙引擎,最大時速 317 英裏,最大載荷航程 2000 英裏,升限 2.3 萬英尺,裝備 12.7 毫米和 7.62 毫米機槍各 3 挺,可攜炸彈 2000 磅,乘員 3 —4 人。戰時共生產 7385 架。根據*《租借法案》大量提供英國和蘇聯。在 英國服役時稱為波士頓式轟炸機和浩劫式戰鬥機。
a-24 型轟炸機 又稱“無畏式轟炸機”。美國俯衝轟炸機。道格拉斯 公司製造。1941 年起服役。單引擎、下單翼,最大時速 275 英裏,最大載荷 航程 1150 英裏,可攜 1 顆 1000 磅炸彈。下裝多孔襟翼和俯衝減速板。裝備 7.62 毫米機槍 3—4 挺,後改裝 2 挺 12.7 毫米機槍。在海軍中作為艦載機服 役者代號 sbd,在陸軍航空隊服役者代號 a-24。戰時共生產 5321 架。後期逐 漸為*sb2c 型轟炸機取代。
a-25 型轟炸機 即“sb2c 型轟炸機”。
ab 行動 全稱“特別綏靖行動”。波蘭總督轄區的*總政府對波蘭地下 抵 抗 組 織 和 知 識 分 子 采 取 的 恐 怖 行 動 。 因 取 德 語 “ausserordeulichebefriedigungsaktion”兩字的大寫字母“ab”,故名。 1940 年 5 月轄區總督*弗蘭克遵照希特勒 3 月間發布的指示下令實行。目的 是使德軍在發動西線戰爭時能在東方保持平靜。6 月 15 日數千名地下組織成 員和波蘭知識分子遭逮捕。10 月間,根據弗蘭克的命令,戰地軍事法庭審判 波捕者並全部判處死刑。後某些判決雖由赦免委員會威力無期徒刑,但半數 以上的被捕者仍遭到殺害。
abc 計劃(a)亦稱“abc-1 聯合戰略計劃”。1941 年 1—3 月在 華盛頓美英參謀會談中製訂的一項軍事計劃。確認德國是軸心國中的首要成 員國,一旦德國被擊敗,則義大利和日本的失敗也不可避免。規定如果美國 將來參戰,美、英兩國須首先集中力量對德作戰,然後再對付日本。同時還 規定了指揮作戰的若幹行政原則,如聯合製訂作戰計劃、互派軍事代表團等。 這一計劃奠定了美英軍事合作的戰略指導方針和基本體製。
abc 參謀協定 美、英兩國參謀部商定的軍事協定。1 年 1 月 29 日至 3 月 27 日,美、英兩國在華盛頓舉行參謀會者,美方代表*戈姆利等,英方代 表貝萊爾(rogermawbraybeirs,1884—1959)等。雙方協商議定,一旦 美、英與德、日兩國全麵交戰,應集中力量首先對付德國,美國軍隊的主要 力量將用於歐洲,遠東的戰爭主要依靠大英國協國家的軍隊,對日本採取牽製 性的消耗戰。美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是守衛夏威夷、菲律賓、關島與威克島。 並決定繼續保留美、英聯合軍事代表團作為交換情報和調整計劃的中心。該 協定初步奠定了兩國“先歐後亞”的共同軍事戰略,並為 1942 年建立美英聯 合參謀委員會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