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盟國第二十一集團軍群(21armygroup,alliedfor-ces)盟國西歐遠 征軍的戰略戰役軍團。美、英為實施代號*霸王的行動而編組。在進行諾曼第 登陸戰役時,包括盟國遠征軍全部地麵部隊,由*象哥馬利指揮。下轄美第一 集團軍、英第二集團軍和加拿大第一集團軍,共 7 個裝甲師、22 個步兵師、 3 個空降師和 17 個獨立旅。1944 年 8 月 1 日,美軍抽出另組*盟國第十二集 團軍群,僅保留英、加 2 個集團軍。在北翼沿英吉利海峽解放法國北部、比 利時和荷蘭,年底進逼德國邊境。阿登戰役期間,美第一、第九集團軍歸其 指揮(美第九集團軍隸屬至 1945 年 4 月 4 日)。1945 年 2 月進行下萊茵河 地區的戰鬥,3 月擔任魯爾戰役的主攻,4 月向德國東北實施突擊,5 月初在 易北河以東與蘇軍會師。歐戰結束後撤銷。
跳島戰術(bypassingstrategy)亦稱“蛙跳戰術”。太平洋戰爭中美 軍對日軍實施反攻的一種作戰方式。一般認為由麥克阿瑟提出。1943 年馬歇 爾與參謀長聯席會議在討論是否攻擊拉包爾島時初步形成,後經麥克阿瑟與 尼米茲在太平洋島嶼戰中實施。其基本原則是避開日軍堅固設防的島嶼,減 少正麵攻擊的大量傷亡,而以兩棲部隊在日軍防禦薄弱的島嶼登陸,然後用 空中與海上力量切斷日軍向被跳過的島嶼提供後勤支援,使敵不戰自垮。
罪惡的城市(gomorrah)盟國戰略空軍 1943 年 7 月 24 日—8 月 3 日密 集轟炸漢堡的行動代號。參見“漢堡轟炸”。
[丿]
錫德拉灣海戰 大戰期間英、意海軍在利比亞的錫德拉(sidra)灣水 域的海戰。共兩次。第一次:1941 年 12 月 17 日傍晚,義大利一支護航艦隊 (4 艘戰列艦、5 艘巡洋艦和 20 艘驅逐艦)前往的黎波裏,同駛向馬爾他的 英國護航艦隊(5 艘巡洋艦、20 艘驅逐艦)在該灣水域遭遇,雙方短時接戰 後即脫離接觸,英驅逐艦 2 艘受重創。19 日,護送船隊到達馬爾他的英國艦 隊又轉向的黎波裏尋戰,撞入意軍水雷區,巡洋艦和驅逐艦各 1 艘觸雷沉沒、 各 1 艘被炸傷。第二次:1942 年 3 月 22 日義大利艦隊(1 艘戰列艦、3 艘巡 洋艦、10 艘驅逐艦)南下邀擊正由五歷山大駛向馬爾他的英國護航艦隊(5 艘巡洋艦、11 艘驅逐艦)。當日下午在錫德拉灣接戰。英艦在特大風浪中利 用煙幕機動避敵,堅持向馬爾他進發。至晚,意艦因不習於夜戰而北返,英 艦也返航,其運輸船隊卻在到達馬爾他時被德意飛機炸沉。接戰中,英 2 艘 驅逐艦受創:意 2 艘驅逐艦在返航中被風暴翻沉。
錫尼亞維諾戰役 蘇德戰爭前期蘇軍為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而 發動的數次進攻戰役,*列寧格勒保衛戰的組成部分。1941 年 9 月至 1042 年 10 月,由列寧格勒方麵軍和沃爾霍夫方麵軍在拉多加湖區艦隊配合下實施。 1941 年 9 月 8 日列寧格勒被德軍從陸上封鎖後,蘇軍即在錫尼亞維諾 hrвnho)方向發起首次進攻戰役,試圖恢復陸上交通線,但未成功。 同年 10 月 20—28 日在同一方向再次實施進攻戰役,因季赫溫(tnxвn h)方向形勢緊張而中止。1942 年 8 月 19 日至 10 月 10 日,第三次展開進 攻戰役,雖未能突破封鎖,但牽製敵人龐大兵力,破壞了德軍再度進攻列寧 格勒的準備。
錦州事件 日軍侵占錦州的事件。1931 年*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在 錦州設立東北邊防司令部行署。10 月 7 日日軍侵占東北大部分地區後,聲明 “不承認張學良政權”,並下令轟炸錦州。11 月下旬日軍利用*天津事件進 犯遼西地區。25 日中國國民政府向國聯提議劃錦州為“中立區”,由美、英、 法、意等國派軍駐紮;後因全國輿論譴責,又於 12 月 4 日取消此議。12 月 下旬日軍 4 萬人向遼西地區發起總攻。次年 1 月 3 日侵占錦州,中國守軍 3 萬餘人撤往關內,東北領土全部淪陷。
錦州中立區提案 1931 年 11 月 15 日中國國民政府向國際聯盟提交的 將錦州劃為“中立區”的提案。1931 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迅速占領中國 東北大片土地,繼而直逼重鎮錦州。在美國的策動下,國民政府於 11 月 15 日向國聯行政院主席法國外長白裏安遞交此提案,要求日軍不進入錦州,中 國軍隊撤到山海關,在國聯的監督下由英、美、法派兵進駐錦州。國民政府 這一賣國提案,激起全國人民和海外華僑的強烈反對,後被迫撤回。
魁北克協議 美國和英國關於合作製造原子彈的秘密協議,1943 年 8 月 19 日第一次*魁北克會議期間簽訂。對於原子彈的研製工作:英國原來起 步早於美國,但英國受財經力量限製,進展緩慢。1941 年美國建議兩國共同 研製原子彈,以圖利用英國在這方麵所取得的成果。翌年夏,羅斯福與丘吉 爾商定將原子彈的研製工作集中在美國進行。1943 年 8 月的協議則進一步明 確了兩國在研製原子彈方麵的關係,主要內容為:締約的一方保證在任可時 候都不對締約的另一方使用原子彈;隻有在締約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才可 將有關原子彈的情況告知第三方;雙方成立統一的機構,共同領導原子彈的 研製和生產。該協議一直保密至 1954 年始公開。
魁北克會議 大戰期間美、英首腦在加拿大的魁北克舉行的兩次會議。 (1)第一次魁北克會議,代號“象限”。1943 年 7 月 25 日墨索尼裏倒台, 義大利投降在即,為了調整盟國戰略以適應此形勢,8 月 14—24 日羅斯福、 邱吉爾舉行此會議。*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與會。中國、加拿大政府代表參 加了有關會議。會上,英、美對實施*霸王行動計劃爭論激烈,英國繼續主張 優先進軍義大利和巴爾幹。由於美國堅持,會議批準了霸王計劃,並給予優 先地位,但實施日期推遲至 1944 年 5 月 1 日;決定對德國聯合進行戰略轟炸, 並擬定了向法國南部發動輔助性攻擊的*鐵砧計劃;雙方商定霸王行動由美國 將領指揮,而將地中海戰區的最高指揮權交給英國將領;在義大利的軍事行 動首先迫使義大利退出戰爭,繼而占領撒丁島和科西嘉島,最後對義大利北 部的德軍繼續施加壓力。會議還討論了遠東問題,作出在對德戰爭勝利後一 年內擊敗日本的決議;批準了美軍奪取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以便向日 本推進的作戰計劃;重申優先考慮在緬甸北部發動進攻以打通滇緬公路,而 對在孟加拉灣的作戰留待今後研究,同時確認了已經成立的*東南亞盟軍司令 部,任命英將蒙巴頓為最高司令。會議還簽署了有關原子彈生產的*《魁北克 協議》。(2)第二次魁北克會議,代號“八邊形”。1944 年夏,納粹德國 已處於蘇軍和盟軍東西夾擊之下,為適應此形勢調整盟國戰略,磋商擊敗德 國後的政策和對日作戰問題,羅斯福、邱吉爾於 9 月 11—16 日舉行此會議。 *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以及英國外交大臣艾登、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等與 會。會議首先討論了在西北歐、義大利和巴爾於的軍事行動計劃。決定西線 兵分兩路進軍德國;結束義大利戰事後應向的裏雅斯特和維也納發動進攻, 以趕在蘇軍之前占領奧地利和巴爾幹部分地區;命令英軍兩個旅進駐雅典以 阻止希臘遊擊隊解放該市。會議其次討論並通過了對日軍事行動的協議,規 定:擊敗德國後的對日戰爭勝利期限為一年半;
跳島戰術(bypassingstrategy)亦稱“蛙跳戰術”。太平洋戰爭中美 軍對日軍實施反攻的一種作戰方式。一般認為由麥克阿瑟提出。1943 年馬歇 爾與參謀長聯席會議在討論是否攻擊拉包爾島時初步形成,後經麥克阿瑟與 尼米茲在太平洋島嶼戰中實施。其基本原則是避開日軍堅固設防的島嶼,減 少正麵攻擊的大量傷亡,而以兩棲部隊在日軍防禦薄弱的島嶼登陸,然後用 空中與海上力量切斷日軍向被跳過的島嶼提供後勤支援,使敵不戰自垮。
罪惡的城市(gomorrah)盟國戰略空軍 1943 年 7 月 24 日—8 月 3 日密 集轟炸漢堡的行動代號。參見“漢堡轟炸”。
[丿]
錫德拉灣海戰 大戰期間英、意海軍在利比亞的錫德拉(sidra)灣水 域的海戰。共兩次。第一次:1941 年 12 月 17 日傍晚,義大利一支護航艦隊 (4 艘戰列艦、5 艘巡洋艦和 20 艘驅逐艦)前往的黎波裏,同駛向馬爾他的 英國護航艦隊(5 艘巡洋艦、20 艘驅逐艦)在該灣水域遭遇,雙方短時接戰 後即脫離接觸,英驅逐艦 2 艘受重創。19 日,護送船隊到達馬爾他的英國艦 隊又轉向的黎波裏尋戰,撞入意軍水雷區,巡洋艦和驅逐艦各 1 艘觸雷沉沒、 各 1 艘被炸傷。第二次:1942 年 3 月 22 日義大利艦隊(1 艘戰列艦、3 艘巡 洋艦、10 艘驅逐艦)南下邀擊正由五歷山大駛向馬爾他的英國護航艦隊(5 艘巡洋艦、11 艘驅逐艦)。當日下午在錫德拉灣接戰。英艦在特大風浪中利 用煙幕機動避敵,堅持向馬爾他進發。至晚,意艦因不習於夜戰而北返,英 艦也返航,其運輸船隊卻在到達馬爾他時被德意飛機炸沉。接戰中,英 2 艘 驅逐艦受創:意 2 艘驅逐艦在返航中被風暴翻沉。
錫尼亞維諾戰役 蘇德戰爭前期蘇軍為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而 發動的數次進攻戰役,*列寧格勒保衛戰的組成部分。1941 年 9 月至 1042 年 10 月,由列寧格勒方麵軍和沃爾霍夫方麵軍在拉多加湖區艦隊配合下實施。 1941 年 9 月 8 日列寧格勒被德軍從陸上封鎖後,蘇軍即在錫尼亞維諾 hrвnho)方向發起首次進攻戰役,試圖恢復陸上交通線,但未成功。 同年 10 月 20—28 日在同一方向再次實施進攻戰役,因季赫溫(tnxвn h)方向形勢緊張而中止。1942 年 8 月 19 日至 10 月 10 日,第三次展開進 攻戰役,雖未能突破封鎖,但牽製敵人龐大兵力,破壞了德軍再度進攻列寧 格勒的準備。
錦州事件 日軍侵占錦州的事件。1931 年*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在 錦州設立東北邊防司令部行署。10 月 7 日日軍侵占東北大部分地區後,聲明 “不承認張學良政權”,並下令轟炸錦州。11 月下旬日軍利用*天津事件進 犯遼西地區。25 日中國國民政府向國聯提議劃錦州為“中立區”,由美、英、 法、意等國派軍駐紮;後因全國輿論譴責,又於 12 月 4 日取消此議。12 月 下旬日軍 4 萬人向遼西地區發起總攻。次年 1 月 3 日侵占錦州,中國守軍 3 萬餘人撤往關內,東北領土全部淪陷。
錦州中立區提案 1931 年 11 月 15 日中國國民政府向國際聯盟提交的 將錦州劃為“中立區”的提案。1931 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迅速占領中國 東北大片土地,繼而直逼重鎮錦州。在美國的策動下,國民政府於 11 月 15 日向國聯行政院主席法國外長白裏安遞交此提案,要求日軍不進入錦州,中 國軍隊撤到山海關,在國聯的監督下由英、美、法派兵進駐錦州。國民政府 這一賣國提案,激起全國人民和海外華僑的強烈反對,後被迫撤回。
魁北克協議 美國和英國關於合作製造原子彈的秘密協議,1943 年 8 月 19 日第一次*魁北克會議期間簽訂。對於原子彈的研製工作:英國原來起 步早於美國,但英國受財經力量限製,進展緩慢。1941 年美國建議兩國共同 研製原子彈,以圖利用英國在這方麵所取得的成果。翌年夏,羅斯福與丘吉 爾商定將原子彈的研製工作集中在美國進行。1943 年 8 月的協議則進一步明 確了兩國在研製原子彈方麵的關係,主要內容為:締約的一方保證在任可時 候都不對締約的另一方使用原子彈;隻有在締約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才可 將有關原子彈的情況告知第三方;雙方成立統一的機構,共同領導原子彈的 研製和生產。該協議一直保密至 1954 年始公開。
魁北克會議 大戰期間美、英首腦在加拿大的魁北克舉行的兩次會議。 (1)第一次魁北克會議,代號“象限”。1943 年 7 月 25 日墨索尼裏倒台, 義大利投降在即,為了調整盟國戰略以適應此形勢,8 月 14—24 日羅斯福、 邱吉爾舉行此會議。*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與會。中國、加拿大政府代表參 加了有關會議。會上,英、美對實施*霸王行動計劃爭論激烈,英國繼續主張 優先進軍義大利和巴爾幹。由於美國堅持,會議批準了霸王計劃,並給予優 先地位,但實施日期推遲至 1944 年 5 月 1 日;決定對德國聯合進行戰略轟炸, 並擬定了向法國南部發動輔助性攻擊的*鐵砧計劃;雙方商定霸王行動由美國 將領指揮,而將地中海戰區的最高指揮權交給英國將領;在義大利的軍事行 動首先迫使義大利退出戰爭,繼而占領撒丁島和科西嘉島,最後對義大利北 部的德軍繼續施加壓力。會議還討論了遠東問題,作出在對德戰爭勝利後一 年內擊敗日本的決議;批準了美軍奪取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以便向日 本推進的作戰計劃;重申優先考慮在緬甸北部發動進攻以打通滇緬公路,而 對在孟加拉灣的作戰留待今後研究,同時確認了已經成立的*東南亞盟軍司令 部,任命英將蒙巴頓為最高司令。會議還簽署了有關原子彈生產的*《魁北克 協議》。(2)第二次魁北克會議,代號“八邊形”。1944 年夏,納粹德國 已處於蘇軍和盟軍東西夾擊之下,為適應此形勢調整盟國戰略,磋商擊敗德 國後的政策和對日作戰問題,羅斯福、邱吉爾於 9 月 11—16 日舉行此會議。 *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以及英國外交大臣艾登、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等與 會。會議首先討論了在西北歐、義大利和巴爾於的軍事行動計劃。決定西線 兵分兩路進軍德國;結束義大利戰事後應向的裏雅斯特和維也納發動進攻, 以趕在蘇軍之前占領奧地利和巴爾幹部分地區;命令英軍兩個旅進駐雅典以 阻止希臘遊擊隊解放該市。會議其次討論並通過了對日軍事行動的協議,規 定:擊敗德國後的對日戰爭勝利期限為一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