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賴伐爾-墨索裏尼羅馬協議 又稱《法意羅馬協議》。法國和義大利重 新劃分非洲勢力範圍的協定。1935 年 1 月 7 日,法國外長*賴伐爾訪問羅馬 時與墨索裏尼簽訂。規定:法國將與突尼西亞交界的 11.4 萬平方公裏沙漠地帶 和與厄利垂亞接壤的 800 平方公裏地區讓與義大利;義大利並可取得吉布 提-亞的斯亞貝巴鐵路公司的部分股票:而義大利則同意從 1945—1965 年逐 步取消其在突尼西亞的特權。該協議助長了義大利在非洲侵略的氣焰,同年 10 月爆發了意埃戰爭。
甄家莊殲滅戰 1943 年八路軍在山西省興縣圍殲日軍的戰鬥。是年 9 月起,日軍集結重兵對晉西北抗日根據皚實施分區“掃蕩”。9 月底,日軍 第五十九旅團第八十五大隊 2000 餘人分 2 路合擊興縣,企圖撲滅晉綏軍區領 導機關。10 月 5 日,八路軍集中 5 個團另 1 個營的兵力,在民兵、遊擊隊配 合下,將敵圍困於興縣以南的甄家莊一帶,戰至 10 日,殲日軍 700 餘人,繳 獲大量武器彈藥,殘敵逃回嵐縣據點。
雷擊(thunderp)盟國空軍大規模轟炸柏林和德國東部城市的行動 代號。1945 年 1 月,正當蘇軍向德國東部挺進時,美英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 對柏林及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萊比錫、克姆尼茨(chenmnitz)等實施大規 模的摧毀性轟炸。此行動以*德勒斯登轟炸為高峰,被認為是沒有很大軍事意 義的恐怖轟炸。
雷米(gilbertrenaultrémy,1904—)*自由法國情報工作人員。戰前 從事工商業活動。法國敗降後,於 1940 年 7 月前往倫敦,為*德瓦夫林領導 的自由法國參謀部二局和三局服務。後經西班牙回國,在北方被占領區建立 情報組織——“聖母社團”,成為*中央情報和行動局在本上的主要機構。多 次秘密往返於英、法之間,收集情報,組織空投和破壞,並與法國共產黨領 導的民族陣線建立聯繫。領上校街。戰後繼續經營工商業。著有《自由法國, 一個情報人員的回憶錄》。
雷麥(otto-ernstremer,1912—)德國將領。大戰初期曾多次負傷, 1944 年夏獲得橡葉騎士十字獎章。*七·二○事件發生時任大德意誌警衛營 (駐紮在柏林附近的鄧伯立茲[d beritz])少校營長,奉命率部參加政變, 負責封鎖威廉銜政府各部和黨衛隊保安處總部。但在奉命逮捕戈培爾時聞悉 希特勒未死,立即倒戈率部占領柏林衛戌司令部並阻止其他部隊進入柏林, 參與搜捕政變領導人。事後晉升少將,任師長。戰後從事新納粹主義活動。 1985 年因犯鎮壓七·二○事件被判處 3 個月徒刑。1985 年曾因侮辱七·二○ 事件蒙難看紀念碑被處以罰款。
雷諾 1保爾·雷諾(paulreynaud,1878—1966)。法國總理(1940 年)。早年為律師,長期為議員,並歷任財政、司法、殖民部部長和副總理 等職,支持戴高樂發展裝甲部隊的軍事思想。1938 年 11 月復任財政部長, 任內簽署英、法戰時經濟合作協定。1940 年 3 月任總理,其間曾兼任外交、 國防和陸軍部長等職。同英國政府發表“不單獨媾和”的聯合聲明。北歐戰 役開始後,派遠征軍赴挪威作戰。德軍在西歐發動進攻後,於 5 月任命魏剛 為法軍總司令,6 月又任命貝當為副總理,同時提升戴高樂保爾·雷諾為國 防部和陸軍部次長,搖擺於主戰派和投降派之間。巴黎淪陷後,相繼遷都圖 爾和波爾多。其間三次會晤邱吉爾,並曾多次向羅斯福求救,然均未有任何 結果。6 月辭職。9 月波維希政府逮捕,先後囚禁於德國和奧地利。1945 年 5 月獲釋。戰後復為者員,並任財政、國務部部長等職。著有回憶錄《法國救 了歐洲》、《支持並反對所有的人》等。2雷諾(reynaud)。1944 年美軍 收復菲律賓棉蘭老島的作戰計劃代號。1943 年底由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 麥克阿瑟提出。計劃把菲律賓列為西南太平洋最重要的戰略目標,而棉蘭老 島又被視作菲律賓的戰術目標,預定 1944 年 11 月 15 日在棉蘭老島南部登 陸,12 月 20 日在雷伊泰灣登陸。後經修訂更名為“火槍手第二”計劃,主要 目標為占領呂宋中部。
雷克托(romayorecto,1890—1960)大戰期間菲律賓傀儡政府官員。 大戰前即活躍於政界。日本侵占菲律賓後,奉行與日本合作的政策。1942 年 1 月任*菲律賓行政委員會的部長,1943 年 9 月,又任受日本控製的勞雷爾傀 儡政府的外交部長。任內於是年 10 月和日本大使村田省藏在馬尼拉簽訂同盟 條約,許諾在太平洋戰爭中同日本緊密合作。戰後曾聲稱其行為乃為了減輕 人民的痛苦。著有《敵人占領的三年:菲律賓的政治協作問題》。
雷德爾(erichraeder,1876—1960)德國海軍將領。1894 年參加海軍。 後在基爾海軍學院深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仕巡洋艦長。戰後繼續在海軍 任職。1922 年獲海軍少將銜。1928 年任海軍管理局首腦,統管海軍。希特勒 上台後,積極從事擴軍備戰,提倡優先建造巡洋艦和潛艇,但偏重於水麵艦 艇的作用。1935 年正式成為海軍總司令。1937 年接受納粹黨金質黨徽。出席 希特勒策劃發動戰爭的歷次重要秘雷德爾密會議。1939 年擢升海軍元帥。第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提出入侵挪威和擴大大西洋海上襲擊,並力主占領希 臘全填和控製地中海。支持“無限製潛艇戰”。在公海上以潛艇和水麵艦艇, 廣泛襲擊沒有武裝的商船,包括中立國船隻。1943 年 1 月被解職並退役。第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受審。1946 年 10 月,以共同策劃或 密謀、破壞和平罪和戰爭罪判處無期徒刑。1955 年因病獲釋,定居聯邦德國。 著有《我的生涯》。
甄家莊殲滅戰 1943 年八路軍在山西省興縣圍殲日軍的戰鬥。是年 9 月起,日軍集結重兵對晉西北抗日根據皚實施分區“掃蕩”。9 月底,日軍 第五十九旅團第八十五大隊 2000 餘人分 2 路合擊興縣,企圖撲滅晉綏軍區領 導機關。10 月 5 日,八路軍集中 5 個團另 1 個營的兵力,在民兵、遊擊隊配 合下,將敵圍困於興縣以南的甄家莊一帶,戰至 10 日,殲日軍 700 餘人,繳 獲大量武器彈藥,殘敵逃回嵐縣據點。
雷擊(thunderp)盟國空軍大規模轟炸柏林和德國東部城市的行動 代號。1945 年 1 月,正當蘇軍向德國東部挺進時,美英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 對柏林及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萊比錫、克姆尼茨(chenmnitz)等實施大規 模的摧毀性轟炸。此行動以*德勒斯登轟炸為高峰,被認為是沒有很大軍事意 義的恐怖轟炸。
雷米(gilbertrenaultrémy,1904—)*自由法國情報工作人員。戰前 從事工商業活動。法國敗降後,於 1940 年 7 月前往倫敦,為*德瓦夫林領導 的自由法國參謀部二局和三局服務。後經西班牙回國,在北方被占領區建立 情報組織——“聖母社團”,成為*中央情報和行動局在本上的主要機構。多 次秘密往返於英、法之間,收集情報,組織空投和破壞,並與法國共產黨領 導的民族陣線建立聯繫。領上校街。戰後繼續經營工商業。著有《自由法國, 一個情報人員的回憶錄》。
雷麥(otto-ernstremer,1912—)德國將領。大戰初期曾多次負傷, 1944 年夏獲得橡葉騎士十字獎章。*七·二○事件發生時任大德意誌警衛營 (駐紮在柏林附近的鄧伯立茲[d beritz])少校營長,奉命率部參加政變, 負責封鎖威廉銜政府各部和黨衛隊保安處總部。但在奉命逮捕戈培爾時聞悉 希特勒未死,立即倒戈率部占領柏林衛戌司令部並阻止其他部隊進入柏林, 參與搜捕政變領導人。事後晉升少將,任師長。戰後從事新納粹主義活動。 1985 年因犯鎮壓七·二○事件被判處 3 個月徒刑。1985 年曾因侮辱七·二○ 事件蒙難看紀念碑被處以罰款。
雷諾 1保爾·雷諾(paulreynaud,1878—1966)。法國總理(1940 年)。早年為律師,長期為議員,並歷任財政、司法、殖民部部長和副總理 等職,支持戴高樂發展裝甲部隊的軍事思想。1938 年 11 月復任財政部長, 任內簽署英、法戰時經濟合作協定。1940 年 3 月任總理,其間曾兼任外交、 國防和陸軍部長等職。同英國政府發表“不單獨媾和”的聯合聲明。北歐戰 役開始後,派遠征軍赴挪威作戰。德軍在西歐發動進攻後,於 5 月任命魏剛 為法軍總司令,6 月又任命貝當為副總理,同時提升戴高樂保爾·雷諾為國 防部和陸軍部次長,搖擺於主戰派和投降派之間。巴黎淪陷後,相繼遷都圖 爾和波爾多。其間三次會晤邱吉爾,並曾多次向羅斯福求救,然均未有任何 結果。6 月辭職。9 月波維希政府逮捕,先後囚禁於德國和奧地利。1945 年 5 月獲釋。戰後復為者員,並任財政、國務部部長等職。著有回憶錄《法國救 了歐洲》、《支持並反對所有的人》等。2雷諾(reynaud)。1944 年美軍 收復菲律賓棉蘭老島的作戰計劃代號。1943 年底由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 麥克阿瑟提出。計劃把菲律賓列為西南太平洋最重要的戰略目標,而棉蘭老 島又被視作菲律賓的戰術目標,預定 1944 年 11 月 15 日在棉蘭老島南部登 陸,12 月 20 日在雷伊泰灣登陸。後經修訂更名為“火槍手第二”計劃,主要 目標為占領呂宋中部。
雷克托(romayorecto,1890—1960)大戰期間菲律賓傀儡政府官員。 大戰前即活躍於政界。日本侵占菲律賓後,奉行與日本合作的政策。1942 年 1 月任*菲律賓行政委員會的部長,1943 年 9 月,又任受日本控製的勞雷爾傀 儡政府的外交部長。任內於是年 10 月和日本大使村田省藏在馬尼拉簽訂同盟 條約,許諾在太平洋戰爭中同日本緊密合作。戰後曾聲稱其行為乃為了減輕 人民的痛苦。著有《敵人占領的三年:菲律賓的政治協作問題》。
雷德爾(erichraeder,1876—1960)德國海軍將領。1894 年參加海軍。 後在基爾海軍學院深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仕巡洋艦長。戰後繼續在海軍 任職。1922 年獲海軍少將銜。1928 年任海軍管理局首腦,統管海軍。希特勒 上台後,積極從事擴軍備戰,提倡優先建造巡洋艦和潛艇,但偏重於水麵艦 艇的作用。1935 年正式成為海軍總司令。1937 年接受納粹黨金質黨徽。出席 希特勒策劃發動戰爭的歷次重要秘雷德爾密會議。1939 年擢升海軍元帥。第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提出入侵挪威和擴大大西洋海上襲擊,並力主占領希 臘全填和控製地中海。支持“無限製潛艇戰”。在公海上以潛艇和水麵艦艇, 廣泛襲擊沒有武裝的商船,包括中立國船隻。1943 年 1 月被解職並退役。第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受審。1946 年 10 月,以共同策劃或 密謀、破壞和平罪和戰爭罪判處無期徒刑。1955 年因病獲釋,定居聯邦德國。 著有《我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