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緬甸國民軍 大戰期間緬甸的愛國軍隊。1943 年 9 月正式成立,由奈 溫(newin,1911—)任司令。前身為 1942 年 8 月底建立的緬甸國防軍。共 3000 人左右。接受日本裝備和訓練,同時在緬甸人民解放鬥爭的推動下,進 行愛國活動。1944 年底增加至 1.5 萬餘人,利用合法地位,逐漸積蓄力量, 成為反對日本統治的一支武裝力量。1945 年 3 月 27 日利用赴前線作戰的機 會,舉行起義。在曼德勒等地配合遊擊隊與日軍激戰,斃傷敵軍近萬人。5 月 1 日解放仰光,並協同盟軍光夏全部國土。
緬甸獨立軍 大戰初期,由日本組建的緬甸人軍隊。為配合發動太平洋 戰爭,向東南亞地區擴張,日本扶植要求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緬甸人,於 1941 年底在曼穀建立該部隊。由*昂山等指揮,初約 4000 餘人。日軍入侵緬甸時, 曾協同對英軍作戰,並迅速增加到 5 萬餘人。獨立軍深入到緬甸內地進行活 動。因隊伍擴大和官兵中愛國主義情緒的普遍增長,引起日軍疑懼。1942 年 7 月底被解散。
緬甸獨立宣言 大戰期間,日本為鞏固其對東南亞地區的占領統治,在 緬甸策劃所謂的“獨立”。1943 年 7 月*巴莫赴新加坡,從日軍磯村武亮大 佐處接受了“獨立宣言”草稿。8 月 1 日在仰光舉行“獨立”典禮,發表此 宣言,宣稱“緬甸國作為以大日本帝國為指導者的大東亞共榮圈之一環”。 同日巴莫就任緬甸的“國家元首”兼總理,對美、英宣戰,並簽訂《日緬同 盟條約》。
緬甸獨立準備委員會 大戰期間,日本占領軍為在緬甸策劃所謂“獨 立”而建立的機構。1943 年 5 月 8 日在仰光正式成立。由 22 人組成,*巴莫 任主席。同年 8 月 1 日,發表*《緬甸獨立宣言》後,遂告解散。
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緬甸抵抗運動的領導機構,1944 年 8 月 建立,次年 8 月正式採用此名。由緬甸共產黨等政黨和派別聯合組成,共產 黨起主要作用。*昂山任主席,*德欽丹東任總書記。以驅除日本侵略者為首 要任務,組成以國民軍為核心的武裝部隊,積極開展各種反占領軍的鬥爭。 1945 年 3 月組織並領導全民起義,配合盟軍光復國土,戰後發生分裂。後成 為執政黨。
十三畫
[一]
瑞鳳號航空母艦 日本輕型航空母艦。橫須賀海軍工廠製造。原設計為 其他艦種,後改裝而成。1940 年 12 月竣工。標準排水量 1.12 萬噸,最高航 速 28.2 節,可載飛機 30 架。1942 年 5—6 月,編入近藤指揮的攻擊中途島 編隊,參加中途島海戰。同年 10 月在南太平洋的聖克魯斯群島海戰中受傷。 1943 年春曾調其艦載飛機到索羅門群島基地,參加島嶼爭奪戰。1944 年 6 月參加菲律賓海海戰。同年 10 月在雷伊泰灣海戰中被美軍飛機炸沉。
瑞鶴號航空母艦 日本航空母艦。為*翔鶴號航空母艦的姊妹艦。川崎 重工業公司製造。1941 年 9 月竣工。標準排水量 25675 噸,艦長 252 米,最 高航速 34 節,可載飛機 84 架。同年 12 月即參加襲擊珍珠港。翌年 1 月赴西 南太平洋,支援日軍登陸俾斯麥群島,空襲紐幾內亞的萊城等。2 月調回本 土。3 月底進入印度洋。4 月初參加科倫坡襲擊戰和亭可馬裏襲擊戰。爾後返 回西南太平洋。同年 5 月參加珊瑚海海戰。8 月參加東索羅門群島海戰。10 月參加聖克魯斯群島海戰。1943 年春曾調其艦載飛機到索羅門群島基地,參 加島嶼爭奪戰。1944 年 6 月在菲律賓海海戰中負傷。10 月在雷伊泰灣悔戰中被 美軍飛機炸沉。
瑙緬科(hnkoлanф дopoвnчhaymehko,1901 —1967)蘇聯空軍將領。1918 年參軍。1922 年加入俄共(布)黨。國內戰爭 時在騎兵部隊服役。1928 年轉入空軍。1934 和 1936 年先後畢業於空軍首長 進修班和卡恰航空學校飛行員培訓班。歷任航空兵旅長和師長。參加過*蘇芬 戰爭。蘇德戰爭開始時為上校,先後任西方方麵軍空軍副司令和司令,組織 和指揮斯摩棱斯克方向和莫斯科會戰中的航空兵作戰。1942 年 9 月起任空軍 第四集團軍司令,在高加索作戰。翌年 5 月起任空軍第十五集團軍司令(至 戰爭結束)。先後參加庫爾斯克會戰和布良斯克、波羅的海沿岸等戰役。1944 年獲空軍上將銜。戰後在空軍任要職。1953 年退役。
瑙約克斯(alfredhelmutnaujocks,1911—1966)德國納粹分子。早年 當焊工,後在基爾大學攻讀工程學。三十年代加入納粹黨。1931 年加入黨工 隊。1934 年進黨工隊保安處。1935 年 1 月潛至布拉格附近摧毀施特拉瑟 (ottostrasser,1897—1974)的反希特勒電台。1937 年主持偽造“圖哈切 夫斯基事件”的文件。1939 年 3 月在斯洛伐克製造爆炸事件,為希特勒控製 該地提供藉口。1939 年 8 月 31 日直接指揮*格萊維茨襲擊,被稱為“激發第 二次世界大戰的人”。大戰初期在黨衛隊保安處國外第三處主持製造假文件、 護照和證件,曾提出“伯恩哈特計劃”,即在英國上空散發偽幣。1939 年 11 月參與綁架 2 名英國諜報宮的*文洛事件。1940 年 5 月參與德軍偽裝荷蘭和 比利時邊防軍的活動,為德軍人侵製造藉口。1941 年轉入*武裝黨衛隊。1943 年赴東線作戰負傷。翌年任駐比利時經濟管理官員,參與鎮壓抵抗運動。1944 年 10 月投降美軍後被監禁。1946 年脫逃。後定居漢堡從商,曾發表回憶錄。
緬甸獨立軍 大戰初期,由日本組建的緬甸人軍隊。為配合發動太平洋 戰爭,向東南亞地區擴張,日本扶植要求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緬甸人,於 1941 年底在曼穀建立該部隊。由*昂山等指揮,初約 4000 餘人。日軍入侵緬甸時, 曾協同對英軍作戰,並迅速增加到 5 萬餘人。獨立軍深入到緬甸內地進行活 動。因隊伍擴大和官兵中愛國主義情緒的普遍增長,引起日軍疑懼。1942 年 7 月底被解散。
緬甸獨立宣言 大戰期間,日本為鞏固其對東南亞地區的占領統治,在 緬甸策劃所謂的“獨立”。1943 年 7 月*巴莫赴新加坡,從日軍磯村武亮大 佐處接受了“獨立宣言”草稿。8 月 1 日在仰光舉行“獨立”典禮,發表此 宣言,宣稱“緬甸國作為以大日本帝國為指導者的大東亞共榮圈之一環”。 同日巴莫就任緬甸的“國家元首”兼總理,對美、英宣戰,並簽訂《日緬同 盟條約》。
緬甸獨立準備委員會 大戰期間,日本占領軍為在緬甸策劃所謂“獨 立”而建立的機構。1943 年 5 月 8 日在仰光正式成立。由 22 人組成,*巴莫 任主席。同年 8 月 1 日,發表*《緬甸獨立宣言》後,遂告解散。
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緬甸抵抗運動的領導機構,1944 年 8 月 建立,次年 8 月正式採用此名。由緬甸共產黨等政黨和派別聯合組成,共產 黨起主要作用。*昂山任主席,*德欽丹東任總書記。以驅除日本侵略者為首 要任務,組成以國民軍為核心的武裝部隊,積極開展各種反占領軍的鬥爭。 1945 年 3 月組織並領導全民起義,配合盟軍光復國土,戰後發生分裂。後成 為執政黨。
十三畫
[一]
瑞鳳號航空母艦 日本輕型航空母艦。橫須賀海軍工廠製造。原設計為 其他艦種,後改裝而成。1940 年 12 月竣工。標準排水量 1.12 萬噸,最高航 速 28.2 節,可載飛機 30 架。1942 年 5—6 月,編入近藤指揮的攻擊中途島 編隊,參加中途島海戰。同年 10 月在南太平洋的聖克魯斯群島海戰中受傷。 1943 年春曾調其艦載飛機到索羅門群島基地,參加島嶼爭奪戰。1944 年 6 月參加菲律賓海海戰。同年 10 月在雷伊泰灣海戰中被美軍飛機炸沉。
瑞鶴號航空母艦 日本航空母艦。為*翔鶴號航空母艦的姊妹艦。川崎 重工業公司製造。1941 年 9 月竣工。標準排水量 25675 噸,艦長 252 米,最 高航速 34 節,可載飛機 84 架。同年 12 月即參加襲擊珍珠港。翌年 1 月赴西 南太平洋,支援日軍登陸俾斯麥群島,空襲紐幾內亞的萊城等。2 月調回本 土。3 月底進入印度洋。4 月初參加科倫坡襲擊戰和亭可馬裏襲擊戰。爾後返 回西南太平洋。同年 5 月參加珊瑚海海戰。8 月參加東索羅門群島海戰。10 月參加聖克魯斯群島海戰。1943 年春曾調其艦載飛機到索羅門群島基地,參 加島嶼爭奪戰。1944 年 6 月在菲律賓海海戰中負傷。10 月在雷伊泰灣悔戰中被 美軍飛機炸沉。
瑙緬科(hnkoлanф дopoвnчhaymehko,1901 —1967)蘇聯空軍將領。1918 年參軍。1922 年加入俄共(布)黨。國內戰爭 時在騎兵部隊服役。1928 年轉入空軍。1934 和 1936 年先後畢業於空軍首長 進修班和卡恰航空學校飛行員培訓班。歷任航空兵旅長和師長。參加過*蘇芬 戰爭。蘇德戰爭開始時為上校,先後任西方方麵軍空軍副司令和司令,組織 和指揮斯摩棱斯克方向和莫斯科會戰中的航空兵作戰。1942 年 9 月起任空軍 第四集團軍司令,在高加索作戰。翌年 5 月起任空軍第十五集團軍司令(至 戰爭結束)。先後參加庫爾斯克會戰和布良斯克、波羅的海沿岸等戰役。1944 年獲空軍上將銜。戰後在空軍任要職。1953 年退役。
瑙約克斯(alfredhelmutnaujocks,1911—1966)德國納粹分子。早年 當焊工,後在基爾大學攻讀工程學。三十年代加入納粹黨。1931 年加入黨工 隊。1934 年進黨工隊保安處。1935 年 1 月潛至布拉格附近摧毀施特拉瑟 (ottostrasser,1897—1974)的反希特勒電台。1937 年主持偽造“圖哈切 夫斯基事件”的文件。1939 年 3 月在斯洛伐克製造爆炸事件,為希特勒控製 該地提供藉口。1939 年 8 月 31 日直接指揮*格萊維茨襲擊,被稱為“激發第 二次世界大戰的人”。大戰初期在黨衛隊保安處國外第三處主持製造假文件、 護照和證件,曾提出“伯恩哈特計劃”,即在英國上空散發偽幣。1939 年 11 月參與綁架 2 名英國諜報宮的*文洛事件。1940 年 5 月參與德軍偽裝荷蘭和 比利時邊防軍的活動,為德軍人侵製造藉口。1941 年轉入*武裝黨衛隊。1943 年赴東線作戰負傷。翌年任駐比利時經濟管理官員,參與鎮壓抵抗運動。1944 年 10 月投降美軍後被監禁。1946 年脫逃。後定居漢堡從商,曾發表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