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硬幣(coin)1943 年美軍在南太平洋實施反攻的作戰計劃代號。1943 年 4 月由*麥克阿瑟和*哈爾西主持製定。規定到 1943 年底為止,西南太平洋 和南太平洋美軍協同作戰,在索羅門群島和紐幾內亞實施 13 次登陸,攻取伍 德拉克(woork)、新喬治亞(newgeorgin)、布幹維爾(bougainville) 等島嶼,以及紐幾內亞的萊城e)和薩拉莫阿(smaus)等地,最終在 1944 年初完成對日軍基地拉包爾的鉗形攻勢。原定 5 月 15 日由麥克阿瑟所 部攻取伍德拉克等島作為第一次行動,後因艦船短缺推遲 1 個月。
硫黃島戰役 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攻占硫黃島的戰役。硫黃島為小笠原 群島中的主要島嶼,位於本州至馬裏亞納群島之間,戰略地位重要。日守軍 以第一○九師團為核心,約 2.3 萬親人,飛機 30 架,由栗林忠道中將指揮。 主要防禦地帶元山地區築有永久性工事和長達 18 公裏的坑道。美軍主力為兩 棲第五軍,下轄海軍陸戰隊第三師、第四師和新第五師,約 61 萬人,支援艦 艇 800 餘艘,飛機 2000 多架,由*史普勞恩斯指揮。1944 年 12 月 8 日起, 美軍對硫黃島實施全麵海空襲擊,投彈 6800 噸。1945 年 2 月 16 日起,美艦 隊連續實施 3 天炮火準備,同時加緊空襲日本本上以轉移日軍的注意力。19 日清晨,在 7 艘戰列規、4 艘重巡洋艦、3 艘輕巡洋艦和 10 艘驅逐艦炮火的 掩護下,美軍兩個師 3 萬餘人在島東南陸續登陸,遭日軍頑強阻擊,當天傷 亡 2420 人。次日美軍占領千鳥機場,切斷全島南北交通,並在後續部隊支援 下深入腹地。24 日,美軍後續的 1 個師登陸完畢。27 日日軍被迫後撤島北, 3 月初僅殘存 3200 餘人,但仍負隅頑抗。3 月 16 日,美軍宣布占領全島,但 此後仍有零星戰鬥。此戰日守軍幾全體戰死,美軍陣亡 6812 人,負傷 19189 人,非戰鬥傷亡亦達 2648 人。
雁翎隊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水上抗日武裝。1939 年秋,由中共安靳縣委 組建。因防止槍膛內火藥被水打濕,在每支槍的信口(點火處)插上一根雁 翎而得名。該隊出沒於北平(今北京)、天津、保定三角地帶的白洋澱上, 配合八路軍作戰,破壞日軍的水上交通線。曾利用葦塘的掩護,粉碎日軍 130 多艘汽船和幾千兵力對白洋澱的水陸大“掃蕩”。至 1943 年共作戰 45 次, 殲敵 275 人,俘敵 500 餘人,繳獲大量槍枝彈藥。1944 年又集中大批小船構 成浮橋,協助八路軍主力跨湖進行反攻作戰。
雁宿岩戰鬥 1939 年八路軍在河北省淶源縣對日軍的一次伏擊戰。是 年 10 月下旬起,日軍向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發動冬季大“掃蕩”。11 月 3 日, 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率 6 個團和 1 個遊擊支隊,在雁宿岩、 三岔口地區,伏擊自淶源城向銀坊鎮進犯的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第一大 隊,全殲辻村大佐以下 530 親人,俘虜 9 人,迫使出動“掃蕩”的日軍縮回 淶源城。
雁門關伏擊戰 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在晉北對日軍的兩次伏擊戰。1937 年 10 月 18 日,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團,秘密集結在雁門 關南側黑石頭溝公路兩側高地,伏擊由大同至代縣的敵運輸部隊。是日 10 時許日軍汽車 50 輛進入伏擊圈,經 3 小時激戰,毀敵汽車 20 餘輛,斃傷敵 300 餘人。20 日,該團以一部收復雁門關、另一部破壞廣武至太和嶺的公路。 21 日,該部再次在黑石頭溝公路伏擊日軍、殲敵一部、毀汽車 10 餘輛,截 斷大同至寧武、代縣的交通線,支援了友軍的*忻口戰役。
提尼安島登陸戰 *馬裏亞納群島戰役中美軍攻占提尼安島的戰役。提 尼安(tinian)島位於塞班島以南 4 英裏,由角田覺治海軍中將指揮的日軍 第五十聯隊及第一三五聯隊的一部,約 1 萬餘人駐守。美軍對該島連續 43 天發動海空攻擊後,於 1944 年 7 月 24 日在島北海岸登陸;當晚日軍進行反 撲未逞,傷亡慘重。美軍主力以優勢兵力,自北向南推進,粉碎日軍的抵抗, 於 8 月 1 日占領全島,但日軍殘餘仍頑抗至 11 月。此戰日軍 6000 餘人被擊 斃,美軍陣亡 389 人,傷 1816 人。
援 助 盟 國 保 衛 美 國 委 員 會 nitteetodefendamericabyaidingtheallies)見“懷特委員會”。
雅爾達協定 全稱《蘇美英三國關於日本的協定》。
5 年 2 月 11 日羅斯福、史達林、邱吉爾在*雅爾達會議上簽訂的秘密協 定。主要內容為:蘇聯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後 2 個月或 3 個月內,將 參加同盟國方麵對日本作戰;其條件為:(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 現狀須予維持;(2)由日本 1904 年所破壞的俄國以前的權益須予恢復,即 庫頁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交還蘇聯,大連港國際化並保證蘇聯在該港的優 越權,恢復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中蘇共同經營中長鐵路並保證蘇聯 的優越權;(3)幹島群島交予蘇聯。蘇聯則表示準備和中國政府簽訂一項友 好同盟條約。該協定直至 1945 年 6 月 14 日才正式通知中國政府,同年 8 月 14 日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雅爾達會議 又稱“克裏米亞會議”。代號“阿爾戈”。大戰期間第二 次蘇、美、英三國首腦會議。1945 年 2 月 4—11 日在蘇聯克裏米亞半島的雅 爾塔舉行。從 1944 年下半年起,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發展,美、英、 蘇三大國都迫切需要就結束歐戰、打敗日本和戰後世界安排問題,協調彼此 的政策,解決它們之間日益暴露的分歧和矛盾,以保障繼續團結合作進行戰 爭和安排和平。是年 10 月,*邱吉爾—史達林會談前夕,羅斯福致函史達林 提出再次舉行三大國首腦會議。經數月的醞釀和準備,終於舉行了此次會議。 出席者除三國首腦外,還有霍普金斯、斯退丁紐斯、艾登、莫洛托夫和三國 的軍事領導人。會議主要討論下列問題:(1)協調最終擊敗德國的計劃。(2) 處置德國的問題。決定德國必須無條件投降,徹底折除德國的一切軍事設施 和取締納粹黨;由盟軍分區占領德國,在柏林設立盟國對德營製委員會以協 調管理工作,並同意法國參加占領和管製;德國必須盡可能用實物賠償對聯 合國家所造成的損害,並在莫斯科成立德國損害賠償委員會,研究賠償的數 額與方法。(3)波蘭問題。對於波蘭的疆界經過激烈爭論,最後確定東邊依 照寇鬆線,但在若幹區域作出有利波蘭的 5-8 公裏的逸出;波蘭將在北方和 西方從德國獲得領土補償,其範圍應徵詢新的波蘭統一政府意見,並待和會 最後確定波蘭西部邊界線。對於波蘭政府的組成,也經激烈爭論達成協議: 現今在波蘭執行職權的臨時政府,應在更廣泛基礎上實行改組,以容納國內 外民主領袖;由美、英駐蘇大使會同莫洛托夫在莫斯科與波蘭各有關方麵磋 商,根據上述方針改組現政府,改組後的政府應保證盡連按普遍與無記名投 票的方式舉行自由選舉。(4)聯合國問題。會議著重討論解決*敦巴頓橡樹 園會議遺留的問題,通過在安理會確定接納和開除會員國、停止和恢復會員 國權利、選舉秘書長。消除對和平的威脅和製止對和平的破壞等問題上,實 行常任理事國一致的原則;在蘇聯的強烈要求下,美、英表示支持接納烏克 蘭和白俄羅斯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5)蘇聯參加對日作戰問題。經史達林 與羅斯福會談,2 月 11 日並邀邱吉爾共同簽署了*《雅爾達協定》,在維持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現狀與恢復 1904 年前俄國權益的條件下,蘇聯在 歐洲戰爭結束後 2—3 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此外,會議還討論了託管製問 題,並就希臘、南斯拉夫、義大利、奧地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歐洲國 家的問題交換了意見,通過了《被解放的歐洲宣言》。決定蘇、美、英外長 每隔 3—4 個月根據需要在三國首都定期會晤。會議最後簽訂了《克裏米亞議 定書》和《盟國關於處理戰俘和平民問題的協定》,發表了《克裏米亞會議 公報》。此次會議協調了盟國最後擊敗德國的戰略計劃,決定了蘇聯參加對 日戰爭,就戰後的歐洲和世界問題作出了安排,對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 最後勝利起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表現了大國沙文主義和強權政治,隱藏著 美、蘇之間的尖銳矛盾和衝突。
硫黃島戰役 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攻占硫黃島的戰役。硫黃島為小笠原 群島中的主要島嶼,位於本州至馬裏亞納群島之間,戰略地位重要。日守軍 以第一○九師團為核心,約 2.3 萬親人,飛機 30 架,由栗林忠道中將指揮。 主要防禦地帶元山地區築有永久性工事和長達 18 公裏的坑道。美軍主力為兩 棲第五軍,下轄海軍陸戰隊第三師、第四師和新第五師,約 61 萬人,支援艦 艇 800 餘艘,飛機 2000 多架,由*史普勞恩斯指揮。1944 年 12 月 8 日起, 美軍對硫黃島實施全麵海空襲擊,投彈 6800 噸。1945 年 2 月 16 日起,美艦 隊連續實施 3 天炮火準備,同時加緊空襲日本本上以轉移日軍的注意力。19 日清晨,在 7 艘戰列規、4 艘重巡洋艦、3 艘輕巡洋艦和 10 艘驅逐艦炮火的 掩護下,美軍兩個師 3 萬餘人在島東南陸續登陸,遭日軍頑強阻擊,當天傷 亡 2420 人。次日美軍占領千鳥機場,切斷全島南北交通,並在後續部隊支援 下深入腹地。24 日,美軍後續的 1 個師登陸完畢。27 日日軍被迫後撤島北, 3 月初僅殘存 3200 餘人,但仍負隅頑抗。3 月 16 日,美軍宣布占領全島,但 此後仍有零星戰鬥。此戰日守軍幾全體戰死,美軍陣亡 6812 人,負傷 19189 人,非戰鬥傷亡亦達 2648 人。
雁翎隊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水上抗日武裝。1939 年秋,由中共安靳縣委 組建。因防止槍膛內火藥被水打濕,在每支槍的信口(點火處)插上一根雁 翎而得名。該隊出沒於北平(今北京)、天津、保定三角地帶的白洋澱上, 配合八路軍作戰,破壞日軍的水上交通線。曾利用葦塘的掩護,粉碎日軍 130 多艘汽船和幾千兵力對白洋澱的水陸大“掃蕩”。至 1943 年共作戰 45 次, 殲敵 275 人,俘敵 500 餘人,繳獲大量槍枝彈藥。1944 年又集中大批小船構 成浮橋,協助八路軍主力跨湖進行反攻作戰。
雁宿岩戰鬥 1939 年八路軍在河北省淶源縣對日軍的一次伏擊戰。是 年 10 月下旬起,日軍向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發動冬季大“掃蕩”。11 月 3 日, 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率 6 個團和 1 個遊擊支隊,在雁宿岩、 三岔口地區,伏擊自淶源城向銀坊鎮進犯的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第一大 隊,全殲辻村大佐以下 530 親人,俘虜 9 人,迫使出動“掃蕩”的日軍縮回 淶源城。
雁門關伏擊戰 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在晉北對日軍的兩次伏擊戰。1937 年 10 月 18 日,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團,秘密集結在雁門 關南側黑石頭溝公路兩側高地,伏擊由大同至代縣的敵運輸部隊。是日 10 時許日軍汽車 50 輛進入伏擊圈,經 3 小時激戰,毀敵汽車 20 餘輛,斃傷敵 300 餘人。20 日,該團以一部收復雁門關、另一部破壞廣武至太和嶺的公路。 21 日,該部再次在黑石頭溝公路伏擊日軍、殲敵一部、毀汽車 10 餘輛,截 斷大同至寧武、代縣的交通線,支援了友軍的*忻口戰役。
提尼安島登陸戰 *馬裏亞納群島戰役中美軍攻占提尼安島的戰役。提 尼安(tinian)島位於塞班島以南 4 英裏,由角田覺治海軍中將指揮的日軍 第五十聯隊及第一三五聯隊的一部,約 1 萬餘人駐守。美軍對該島連續 43 天發動海空攻擊後,於 1944 年 7 月 24 日在島北海岸登陸;當晚日軍進行反 撲未逞,傷亡慘重。美軍主力以優勢兵力,自北向南推進,粉碎日軍的抵抗, 於 8 月 1 日占領全島,但日軍殘餘仍頑抗至 11 月。此戰日軍 6000 餘人被擊 斃,美軍陣亡 389 人,傷 1816 人。
援 助 盟 國 保 衛 美 國 委 員 會 nitteetodefendamericabyaidingtheallies)見“懷特委員會”。
雅爾達協定 全稱《蘇美英三國關於日本的協定》。
5 年 2 月 11 日羅斯福、史達林、邱吉爾在*雅爾達會議上簽訂的秘密協 定。主要內容為:蘇聯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後 2 個月或 3 個月內,將 參加同盟國方麵對日本作戰;其條件為:(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 現狀須予維持;(2)由日本 1904 年所破壞的俄國以前的權益須予恢復,即 庫頁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交還蘇聯,大連港國際化並保證蘇聯在該港的優 越權,恢復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中蘇共同經營中長鐵路並保證蘇聯 的優越權;(3)幹島群島交予蘇聯。蘇聯則表示準備和中國政府簽訂一項友 好同盟條約。該協定直至 1945 年 6 月 14 日才正式通知中國政府,同年 8 月 14 日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雅爾達會議 又稱“克裏米亞會議”。代號“阿爾戈”。大戰期間第二 次蘇、美、英三國首腦會議。1945 年 2 月 4—11 日在蘇聯克裏米亞半島的雅 爾塔舉行。從 1944 年下半年起,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發展,美、英、 蘇三大國都迫切需要就結束歐戰、打敗日本和戰後世界安排問題,協調彼此 的政策,解決它們之間日益暴露的分歧和矛盾,以保障繼續團結合作進行戰 爭和安排和平。是年 10 月,*邱吉爾—史達林會談前夕,羅斯福致函史達林 提出再次舉行三大國首腦會議。經數月的醞釀和準備,終於舉行了此次會議。 出席者除三國首腦外,還有霍普金斯、斯退丁紐斯、艾登、莫洛托夫和三國 的軍事領導人。會議主要討論下列問題:(1)協調最終擊敗德國的計劃。(2) 處置德國的問題。決定德國必須無條件投降,徹底折除德國的一切軍事設施 和取締納粹黨;由盟軍分區占領德國,在柏林設立盟國對德營製委員會以協 調管理工作,並同意法國參加占領和管製;德國必須盡可能用實物賠償對聯 合國家所造成的損害,並在莫斯科成立德國損害賠償委員會,研究賠償的數 額與方法。(3)波蘭問題。對於波蘭的疆界經過激烈爭論,最後確定東邊依 照寇鬆線,但在若幹區域作出有利波蘭的 5-8 公裏的逸出;波蘭將在北方和 西方從德國獲得領土補償,其範圍應徵詢新的波蘭統一政府意見,並待和會 最後確定波蘭西部邊界線。對於波蘭政府的組成,也經激烈爭論達成協議: 現今在波蘭執行職權的臨時政府,應在更廣泛基礎上實行改組,以容納國內 外民主領袖;由美、英駐蘇大使會同莫洛托夫在莫斯科與波蘭各有關方麵磋 商,根據上述方針改組現政府,改組後的政府應保證盡連按普遍與無記名投 票的方式舉行自由選舉。(4)聯合國問題。會議著重討論解決*敦巴頓橡樹 園會議遺留的問題,通過在安理會確定接納和開除會員國、停止和恢復會員 國權利、選舉秘書長。消除對和平的威脅和製止對和平的破壞等問題上,實 行常任理事國一致的原則;在蘇聯的強烈要求下,美、英表示支持接納烏克 蘭和白俄羅斯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5)蘇聯參加對日作戰問題。經史達林 與羅斯福會談,2 月 11 日並邀邱吉爾共同簽署了*《雅爾達協定》,在維持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現狀與恢復 1904 年前俄國權益的條件下,蘇聯在 歐洲戰爭結束後 2—3 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此外,會議還討論了託管製問 題,並就希臘、南斯拉夫、義大利、奧地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歐洲國 家的問題交換了意見,通過了《被解放的歐洲宣言》。決定蘇、美、英外長 每隔 3—4 個月根據需要在三國首都定期會晤。會議最後簽訂了《克裏米亞議 定書》和《盟國關於處理戰俘和平民問題的協定》,發表了《克裏米亞會議 公報》。此次會議協調了盟國最後擊敗德國的戰略計劃,決定了蘇聯參加對 日戰爭,就戰後的歐洲和世界問題作出了安排,對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 最後勝利起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表現了大國沙文主義和強權政治,隱藏著 美、蘇之間的尖銳矛盾和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