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edgar.snow,1905—1972)美國記者,作家。密蘇裏大學畢業。 1927 年起從事新聞工作。次年到中國,任《密勒氏評論報》助理編輯及《芝 加哥論壇報》駐華記者。1936 年訪問中國工農紅軍陝北根據地。次年寫成《西 行漫記》。1936—1938 年執教於北平燕京大學,支持愛國青年學生的抗日救 亡運動。1941 年回國。1942—1946 年任《星期六晚郵報》軍事記者,在世界 各地採訪。1945 年春,曾與羅斯福就中國戰爭局勢與對中國共產黨的看法進 行交談。1960 年後移居瑞士,並多次訪華。去世後,部分骨灰葬於北京大學 來芒湖畔。著有《我在舊中國十三年》、《漫長的革命》、《遠東戰線》、 《大河彼岸》等。


    史達林(nфБapnohoвnчctaлnh,1879 —1953)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原姓朱加施維裏(Джyгa-швnлn)。 1898 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17 年參加和領導十月革命。後歷任民族事 務人民委員、工農檢查人民委員等職。國內戰爭中作為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 指揮南方戰線、兩方戰線和西南戰線的作戰。1922 年 4 月當選為黨中央總書 記。列寧逝世後領導蘇聯黨和人民從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完成國家工業 化和農業集體化,為加強史達林蘇聯的防禦能力奠定了基礎。三十年代兼任 總軍事委員會委員,關注武裝力量的建設。1939 年 3 月,在聯共(布)黨的 “十八大”的報告中指出戰爭危險的臨近並闡明蘇聯的立場和方針。1941 年 5 月兼任人民委員會主席。力推遲本國參戰做了不懈努力,但在判斷戰爭爆 發時間上有失誤,三十年代後期至四十年代初的肅反擴大化錯誤也在一定程 度上損害了蘇軍的指揮係統,成為戰爭初期蘇軍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衛國 戰爭開始後領導蘇聯人民抗擊德國侵略者。1941 年 6 月 30 日任國防委員會 主席。7 月 19 日兼任國防人民委員。8 月 8 日任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11 月 7 日,當德軍逼近莫斯科的危急關頭在紅場舉行閱兵式,鼓舞了蘇軍士氣。 戰爭過程中親自參與製定莫斯科、史達林格勒、庫爾斯克等一係列重大戰略 性戰役的計劃和實施,為扭轉蘇德戰場的戰略態勢、挫敗法西斯德國的侵略 計劃作出了重大貢獻。1943 年 3 月被授予蘇聯元帥銜。1945 年 6 月榮獲蘇聯 大元帥銜。戰時作為蘇聯政府首腦出席 1943 年*德黑蘭會議、1945 聳*雅爾 塔會者和*波茨坦會議,為建立和鞏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作出貢獻。戰後繼續 擔任蘇聯黨政最高領導。著有《論蘇聯偉大工國戰爭》等。


    斯巴克(paul—henri—spaak,1899—1972)比利時外交家。早年就學 於布魯塞爾大學,後操律師業。加入比利時社會黨,1932 年當選為議員,1936 年起任外交大臣。1938—1939 年任首相,主張比利時中立。1910 年 5 月德軍 入侵後,先後轉移至法國和英國,成為比利時流亡政府外交大臣。在盟國間 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協助皮埃羅首相領導流亡政府工作和開展抵抗運動。1945 年參與起草聯合國憲章,次年任聯合國大會主席。戰後多次出任首相和外交 大臣,並擔任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


    斯巴茨(candrewspaatz,1891—1974)美國將領。1914 年西點軍校 畢業。1916 年獲飛行員資格。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二、三十年代在陸軍 航空署等機構任職,曾任助理署長,致力於空軍新戰術和新技術的試驗。1940 年 5 月赴英、法考察空戰。1941 年任陸軍航空兵參謀長,獲中將銜。次年 6 月出任新組建的第八航空隊司令。同年 12 月作為艾森豪的顧問,赴北非 作戰。1943 年初就任西北非戰區盟國空軍指揮官,率領戰術空軍先後參加突 尼斯、西西裏、義大利等戰役。1944 年 1 月出任美國駐歐戰略航空隊和駐意 大利第十五航空隊司令官。信奉義大利軍事理論家*杜黑的“製空權”理論, 強調空軍是獨立的軍事因素,應進行獨立作戰,認為戰略轟炸是空軍的主要 任務。1944—1945 年間,指揮美國戰略空軍對德國實行*晝間轟炸和*精確轟 炸,集中攻擊德國的軍工設施、石油企業、交通幹線等。歐戰結束後,赴太 平洋戰場指揮對日戰略轟炸,曾主持實施對廣島和長崎原子彈轟炸。1945 年 9 月 2 日出席日本投降儀式。同年晉升上將。1946 年初任美國陸軍航空兵總 司令,主持建立獨立的空軍。1947 年 9 月升任美國空軍參謀長。翌年退役。 後為《新聞周刊》軍事專欄撰稿人。


    斯利姆(williamjosephslim,1891—1970)英國將領。平民出身。參 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參謀學院和帝國國防學院培訓,招開為印度英第 十步兵旅旅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40—1941 年率部參加在蘇丹和厄 立特裏亞對意軍的戰鬥,並在伊拉克、敘利亞和伊朗執行軍事行動。太平洋 戰爭爆發後,於 1942 年 3 月赴緬甸任緬甸英第一軍軍長,在日軍進攻下退入 印度。1943 年 11 同任第十四集團軍司令。1944—1945 年率部從英帕爾和科 希馬(kohi-斯利姆 ma)自北至南縱貫緬甸,於 1945 年 5 月攻克仰光。同年 6 月任東南亞盟軍地麵部隊司令。被認為是英國最好的戰地指揮官之一。戰 後於 1948 年任帝國總參謀長,晉升元帥。1953—1960 年任澳大利亞總督, 同時受封子爵。著有回憶錄《轉敗為勝》。


    斯沃德(sword)即”寶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巨廉/金重遠等並收藏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