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薩拉蓋特(giuseppesaragat,1898—1988)義大利社會黨領導人。畢 業於都靈大學。1922 年加入義大利社會黨,任都靈支部的書記,進行反法西 斯製度的鬥爭。1926 年起流亡奧地利和法國,從事反法西斯活動,但反對和 意共建立統一戰線。1943 年回國參加重建社會黨的工作,次年任社會黨執行 委員會委員。1944 年被本國法西斯分子逮捕,移交給德國占領軍監禁。後脫 逃成功,參加博諾米政府。戰後退出社會黨另建工人社會黨。1951 年與統一 社會黨合併為社會民主黨,後任黨的主席。曾歷任副總理、外交部長和總統。
薩福諾夫(bopncфeoktnctobnчcaфohob,1915—1942)蘇聯軍 人。1933 年參軍。次年畢業於飛行員學校。1939 年加入聯共(布)黨。蘇德 戰爭初期任北方艦隊航空兵大隊長。1941 年 6—8 月,參加空戰 32 次,擊落 敵機 11 架,獲蘇聯英雄稱號。同年 10 月任航空兵第七十八團團長,1942 年 任近衛航空兵第二團團長(中校銜)。至同年 5 月,個人共擊落敵機 30 架。 5 月 30 日在空戰中擊落敵機 2 架、擊傷 1 架後中彈犧牲。再次被授予蘇聯英 雄稱號,為戰爭期間第一個獲兩次蘇聯英雄稱號者。
薩默維爾 1詹姆斯·福恩斯·薩默維爾(jamesfownes,somerville, 1882—1949)。英國海軍將領。早年入伍海軍,1938 年任東印度艦隊司令, 後團健康原因退役。1939 年戰爭爆發後應召重返海軍。曾協助*拉姆齊組織* 敦刻爾克撤退。1940 年 6 月組編以直布羅陀為基地的*h 艦隊並出任司令。同 年 7 月受命執行*弩炮行動,摧毀奧蘭港內的法國艦隊。此後活躍於西地中 海,執行護航和對意作戰任務,並參與在大西洋上擊沉德*俾斯麥號戰列艦的 戰鬥。1942 年 3 月調任英國東方艦隊司令,在印度洋海域防禦日軍的進攻。 1944 年 10 月派赴華盛頓作為英國海軍的代表參與聯合參謀委員會工作,直 至 戰 爭 結 束 。 領 海 軍 元 帥 銜 。 2 布 裏 恩 · 伯 克 · 薩 默 維 爾 (brehonburkesomervell,1892—1955)。美國將領。1914 年畢業於西點軍 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新政時期,率工程兵部隊進行公共工程建設。 1940 年受命組建陸軍軍需兵兵種。1941 年任陸軍助理參謀長,掌管供應與軍 需分配事務。1942 年出任陸軍後勤部隊司令,普升中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美國軍事後勤供應的領導人,曾出席卡薩布蘭卡、德黑蘭、雅爾達和波 茨坦等一係列重要國際會議。1945 年晉升上將,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獲此軍 銜的工程兵軍官。1946 年退役,從事私人企業。
薩爾韋米尼(gaetanosalvemini,1873—1957)義大利歷史學家。就讀 於佛羅倫斯大學。早年在佛羅倫斯大學和墨西拿大學任教,致力於歐洲近代 史的研究。因堅持反對法西斯製度,1925 年起流亡法、英、美等國。曾參與 創建*正義和自由的組織,後又在美建立*馬誌尼協會。1940 年出版《義大利 法西斯分子在美活動》一書,揭露法西斯分子反對民主力量的陰謀。1943 年 又發表著作《義大利該怎麽辦》,主張戰後義大利應實行民主,擺脫法西斯 主義、君主製和教會。1947 年回國,繼續從事史學研究。
薩沃島海戰 亦稱“第一次所羅門海戰”。日、美海軍在*瓜達爾卡納 爾島爭奪戰中的首次重大海戰。1942 年 8 月 7 日,美軍開始進攻瓜島的登陸 作戰。日第八艦隊司令三川軍一海軍中將率艦隊(5 艘重巡洋艦、2 艘輕巡洋 艦和 1 艘驅逐規)從拉包爾出擊增援。8 日午夜至 9 日淩晨,日艦隊與美海 軍支援登陸的掩護編隊(5 艘重巡洋艦、6 艘驅逐艦),在瓜島北麵薩沃(savo) 島附近海域激戰。日軍善於夜戰,擊沉美方巡洋艦 4 艘(內 1 艘為澳艦)、 重創巡洋艦和驅逐艦各 1 艘,日軍僅 1 艘巡洋艦受傷。但三川因怕白天遭美 飛機空襲。未攻擊美軍登陸運輸船隊即返航,失去瓜島之戰的最初良機。
薩羅共和國(repubblicadisalò)正式名稱“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墨索 裏尼建立的傀儡政權。義大利*七月政變後,1943 年 9 月 23 日在北部的薩羅 (salò)建立。依靠德國占領軍維持統治的墨索裏尼,糾集殘餘勢力,建立 以*帕沃裏尼為總書記的法西斯共和黨和以*裏奇為司令的國民共和衛隊,並 任命*格拉齊亞尼為國防部長,先後組建 4 個師和黑色旅,大肆清剿遊擊隊和 鎮壓抵抗運動。1944 年 1 月,經維羅納法庭審判,處死策動七月政變的*德 博諾等人。同年 4 月和 7 月,墨索裏尼曾兩次赴德乞援,完全聽命德國。同 時宣布廢除王朝,呼籲“民族和解”,玩弄企業“社會化”等欺騙手段,力 圖控製局勢,均未奏效。1943 年冬和 1944 年春,北部各大城市相繼爆發罷 工,遊擊隊紛紛出擊,傀儡政權所屬部隊士氣低落,相繼潰散。1944 年夏羅 馬光復後,龜縮至波(po)河流域。同年冬季,依靠 6 個德國師的支援勉強 維持。1945 年春,納粹德國搖搖欲墮,無暇他顧,墨索裏尼曾企圖單獨媾和 及與抵抗力量對話,但均告失敗。同年 4 月北意人民大起義,25 日墨索裏尼 被俘獲後處決,該政權亦瓦解。
薩爾公民投票 決定薩爾地區歸屬的公民投票。根據*《凡爾賽和約》 之規定,薩爾地區的煤礦開採權歸法國,行政權交由國聯的 5 人委員會掌管, 15 年後舉行全民投票解決其歸屬問題。1931 年國聯行政院成立負責監督全民 表決的三人委員會。同年 6 月 2 日法、德簽署不幹涉投票的協議;12 月 3 日, 又簽訂由德國支付 9 億法郎作為法國在薩爾財產贖金的協定。1935 年 1 月 13 日舉行投票,德國曾為此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法國則未採取任何積極的 行動。在 538053 名投票人中,有 477119 人贊成薩爾劃歸德國。同年 3 月 1 日起,根據國聯行政院的決議,薩爾地區正式歸併德國。
薩福諾夫(bopncфeoktnctobnчcaфohob,1915—1942)蘇聯軍 人。1933 年參軍。次年畢業於飛行員學校。1939 年加入聯共(布)黨。蘇德 戰爭初期任北方艦隊航空兵大隊長。1941 年 6—8 月,參加空戰 32 次,擊落 敵機 11 架,獲蘇聯英雄稱號。同年 10 月任航空兵第七十八團團長,1942 年 任近衛航空兵第二團團長(中校銜)。至同年 5 月,個人共擊落敵機 30 架。 5 月 30 日在空戰中擊落敵機 2 架、擊傷 1 架後中彈犧牲。再次被授予蘇聯英 雄稱號,為戰爭期間第一個獲兩次蘇聯英雄稱號者。
薩默維爾 1詹姆斯·福恩斯·薩默維爾(jamesfownes,somerville, 1882—1949)。英國海軍將領。早年入伍海軍,1938 年任東印度艦隊司令, 後團健康原因退役。1939 年戰爭爆發後應召重返海軍。曾協助*拉姆齊組織* 敦刻爾克撤退。1940 年 6 月組編以直布羅陀為基地的*h 艦隊並出任司令。同 年 7 月受命執行*弩炮行動,摧毀奧蘭港內的法國艦隊。此後活躍於西地中 海,執行護航和對意作戰任務,並參與在大西洋上擊沉德*俾斯麥號戰列艦的 戰鬥。1942 年 3 月調任英國東方艦隊司令,在印度洋海域防禦日軍的進攻。 1944 年 10 月派赴華盛頓作為英國海軍的代表參與聯合參謀委員會工作,直 至 戰 爭 結 束 。 領 海 軍 元 帥 銜 。 2 布 裏 恩 · 伯 克 · 薩 默 維 爾 (brehonburkesomervell,1892—1955)。美國將領。1914 年畢業於西點軍 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新政時期,率工程兵部隊進行公共工程建設。 1940 年受命組建陸軍軍需兵兵種。1941 年任陸軍助理參謀長,掌管供應與軍 需分配事務。1942 年出任陸軍後勤部隊司令,普升中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美國軍事後勤供應的領導人,曾出席卡薩布蘭卡、德黑蘭、雅爾達和波 茨坦等一係列重要國際會議。1945 年晉升上將,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獲此軍 銜的工程兵軍官。1946 年退役,從事私人企業。
薩爾韋米尼(gaetanosalvemini,1873—1957)義大利歷史學家。就讀 於佛羅倫斯大學。早年在佛羅倫斯大學和墨西拿大學任教,致力於歐洲近代 史的研究。因堅持反對法西斯製度,1925 年起流亡法、英、美等國。曾參與 創建*正義和自由的組織,後又在美建立*馬誌尼協會。1940 年出版《義大利 法西斯分子在美活動》一書,揭露法西斯分子反對民主力量的陰謀。1943 年 又發表著作《義大利該怎麽辦》,主張戰後義大利應實行民主,擺脫法西斯 主義、君主製和教會。1947 年回國,繼續從事史學研究。
薩沃島海戰 亦稱“第一次所羅門海戰”。日、美海軍在*瓜達爾卡納 爾島爭奪戰中的首次重大海戰。1942 年 8 月 7 日,美軍開始進攻瓜島的登陸 作戰。日第八艦隊司令三川軍一海軍中將率艦隊(5 艘重巡洋艦、2 艘輕巡洋 艦和 1 艘驅逐規)從拉包爾出擊增援。8 日午夜至 9 日淩晨,日艦隊與美海 軍支援登陸的掩護編隊(5 艘重巡洋艦、6 艘驅逐艦),在瓜島北麵薩沃(savo) 島附近海域激戰。日軍善於夜戰,擊沉美方巡洋艦 4 艘(內 1 艘為澳艦)、 重創巡洋艦和驅逐艦各 1 艘,日軍僅 1 艘巡洋艦受傷。但三川因怕白天遭美 飛機空襲。未攻擊美軍登陸運輸船隊即返航,失去瓜島之戰的最初良機。
薩羅共和國(repubblicadisalò)正式名稱“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墨索 裏尼建立的傀儡政權。義大利*七月政變後,1943 年 9 月 23 日在北部的薩羅 (salò)建立。依靠德國占領軍維持統治的墨索裏尼,糾集殘餘勢力,建立 以*帕沃裏尼為總書記的法西斯共和黨和以*裏奇為司令的國民共和衛隊,並 任命*格拉齊亞尼為國防部長,先後組建 4 個師和黑色旅,大肆清剿遊擊隊和 鎮壓抵抗運動。1944 年 1 月,經維羅納法庭審判,處死策動七月政變的*德 博諾等人。同年 4 月和 7 月,墨索裏尼曾兩次赴德乞援,完全聽命德國。同 時宣布廢除王朝,呼籲“民族和解”,玩弄企業“社會化”等欺騙手段,力 圖控製局勢,均未奏效。1943 年冬和 1944 年春,北部各大城市相繼爆發罷 工,遊擊隊紛紛出擊,傀儡政權所屬部隊士氣低落,相繼潰散。1944 年夏羅 馬光復後,龜縮至波(po)河流域。同年冬季,依靠 6 個德國師的支援勉強 維持。1945 年春,納粹德國搖搖欲墮,無暇他顧,墨索裏尼曾企圖單獨媾和 及與抵抗力量對話,但均告失敗。同年 4 月北意人民大起義,25 日墨索裏尼 被俘獲後處決,該政權亦瓦解。
薩爾公民投票 決定薩爾地區歸屬的公民投票。根據*《凡爾賽和約》 之規定,薩爾地區的煤礦開採權歸法國,行政權交由國聯的 5 人委員會掌管, 15 年後舉行全民投票解決其歸屬問題。1931 年國聯行政院成立負責監督全民 表決的三人委員會。同年 6 月 2 日法、德簽署不幹涉投票的協議;12 月 3 日, 又簽訂由德國支付 9 億法郎作為法國在薩爾財產贖金的協定。1935 年 1 月 13 日舉行投票,德國曾為此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法國則未採取任何積極的 行動。在 538053 名投票人中,有 477119 人贊成薩爾劃歸德國。同年 3 月 1 日起,根據國聯行政院的決議,薩爾地區正式歸併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