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盧斯(friedriehvonpaulus,1890—1957)德國將領。1909 年加入海 軍,翌年轉入陸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在國防軍擔任參謀。1935 年任坦克部隊參謀長。1939 年任第四集團軍參謀長,參加侵略波蘭的戰爭。 翌年調任第十集團軍(後改番號為第六集團軍)參謀長,參加進攻法國。同 年 9 月升任陸軍副總參謀長,參加製定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1942 年調任第六集團軍司令,擔任進攻史達林格勒的主力。同年 11 月,被蘇軍包 圍於史達林格勒。希特勒下令死守,並在 1943 年 1 月 31 日擢升他為元帥, 但隨即被俘。在蘇聯俘虜營參加反納粹運動。1941 年加入德國軍官反法西斯 聯盟,後又加入*自由德國民族委員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紐倫堡國際軍事 法庭審判主要戰犯時,曾出庭作證。1953 年獲釋,定居民主德國。


    保羅親王(pau1,1893—1976)南斯拉夫王國攝政(1934—1941)。1931 年起任國王”彼得二世的攝政。認為本國兵力無力與德軍對抗,主張中立。 1941 年 3 月 25 日,屈服於德國壓力,同意與軸心國簽署秘密條約。兩天後, 軍隊首腦*西莫維奇發動軍事政變。當晚率全家流亡希臘。戰後定居巴黎。


    保南協定  1944 年 10 月 5 日,保加利亞*祖國陣線政府和*南斯拉夫人 民解放委員會在羅馬尼亞的克拉約瓦(craiova)城簽訂的軍事合作協定。規 定:在反對法西斯德國的鬥爭中,兩國進行軍事合作;本著兩國人民的共同 利益和兄弟般合作關係的精神,全力解決兩國間發生的問題。此協定鞏固了 兩國的睦鄰關係,成為兩國共同時法西斯德國採取軍事行動的基礎。


    保羅-彭古爾(josephpaul-boncour,1873—1972 法國外交家。畢業於 巴黎大學。律帥出身。1909 年後長期為議員,多次擔任外交部長和總理。1932 年為駐國際聯盟代表。反對軸心國的對外侵略政策,主張同蘇聯加強聯繫, 呼籲建立歐洲安全體係。1940 年法國危急時,力主退守北非繼續抗戰。同年 7 月 10 日投票反對授予貝當全權,抵製維希政府的賣國政策。後被迫流亡美 國。1944 年重返法國,當選為臨時諮詢議會議員。1945 年代表法國出席舊金 山會議,並簽署《聯合國憲章》。戰後為參議員,並曾任駐聯合國代表。著 有《第二次世界大戰親歷》


    保衛中國同盟  宋慶齡發起建立的國際反日統一戰線組織。1938 年 6 月 14 日,宋邀請中外著名人士保羅·羅伯遜、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托馬 斯·曼、克萊爾·爾什、馮王祥、孫科等在香港發起建立,宋慶齡任主席, 宋子文任會長,海爾達女士任秘書。創辦中、英文版《保衛中匡同盟通訊》 (半月刊)報導導中國抗戰,宣傳保衛中國的國際意義,爭取各國人民的同 情與支持。與世界各地華僑救亡團體保持密切聯繫,爭取華僑參加和支援祖 國抗戰。從海外募集大量資金和物資,用於醫藥救濟、生產建設和兒童福利 事業。支持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和遊擊區的建設,由宋慶齡幫助創辦的 國際和平醫院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發展到 8 所以及 42 所分院,積極支持*中國 工合運動,促進戰時經濟發展。其活動支持了中國抗日戰爭,加強了中國同 世界反法西斯進步力量的聯繫,在國際上產生廣泛的影響。抗戰勝利後,改 稱中國福利會基金會。


    保衛國家特別法庭(tribunalespecialepedi-fesadellostado)意 大利專事審訊和鎮壓反法西斯戰士的機構。1926 年建立。庭長由忠於墨索裏 尼的將軍擔任,5 名法官則由義大利民警軍官擔任。判決一經作出,不得上 訴。1927—1943 年先後開庭 720 次,大戰期間活動尤為頻繁。受到該法庭審 訊的共有 5319 人,其中 5155 人被判刑,29 人被處死,7 人被判終身監禁, 大多數為意共黨員。1943 年 7 月 29 日,被國王愛麥虞限三世下令解散。


    保 衛 國 家 安 全 誌 願 民 警 (miliziavolontariapesicurezzanaziona1e)簡稱“民警”。義大利法 西斯警察。1923 年 1 月 14 日組建。1926 年墨索裏尼曾親任總指揮。初由公 共安全總部管轄,負責看管政治犯和保衛交通線。後參加侵略衣索比亞的 戰爭。1936 年起發展成為正規武裝部隊,先後建立 4 個師,在北非戰爭中彼 殲.另有大批民警在國外服役。1943 年 12 月被國王愛麥虞限三世下令取消。 *薩羅共和國時墨索裏尼重建,改名“國民共和衛隊”。1945 年 4 月瓦解。


    保加利亞反法西斯抵抗運動  大戰期間保加利亞人民反抗納粹德國占 領的鬥爭。1941 年 1 月保加利亞政府加入軸心國,3 月同意德軍進駐保境。 保加利亞工人黨中央即建立特別軍事委員會,領導抵抗運動。同年秋成立第 一批遊擊隊,同時開展各種形式的鬥爭。1942 年春工人黨領導多人彼捕犧 牲,遊擊運動一度受挫。同年秋,在季米特洛夫建議下,建立祖國陣線,遊 擊運動重新高漲。1943 年春工人黨將軍事委員會改為人民解放起義軍總司令 部,劃全國為 12 個戰區,年底武裝力量人數已逾 6000 人。同時建立祖國陣 線軍事聯盟,爭取反動政府的軍隊倒戈,壯大人民武裝力量。1944 年初工人 黨中央通過決議,積極準備武裝起義。同年夏,人民解放起義軍已逾 4 萬餘 人(一說 3 萬餘),遊擊運動在全國蓬勃開展,反動政府雖投入 10 萬軍隊仍 無法鎮壓。1944 年 9 月 5 日蘇聯對保宣戰。同日工人黨製定起義計劃。人民 解放起義軍和遊擊隊在全國展開攻勢。8 日蘇軍進入保境,翌日爆發*保加利 亞九九起義,隨即成立祖國陣線政府,解放全國。後保人民軍隊繼續參加解 放南斯拉夫和希臘的戰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巨廉/金重遠等並收藏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