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胡貝爾(kulthuber,1893—1943)德國反法西斯戰士。生於瑞士。早 年移居德國,在慕尼黑大學攻讀哲學和音樂,1917 年獲博士學位。1925 年任 慕尼黑大學哲學和心理學講師,翌年升任教授。對法西斯文化專製主義持批 評態度。大戰期間,因反對在大學實行納粹“一體化”,參加*白玫瑰小組的 活動。1943 年初起草抨擊希特勒的傳單,同年被蓋世太保逮捕,遇害。
胡誌明(1890—1969)越南抗日鬥爭領導人。早年投身越南人民的解放 鬥爭。1920 年在法國加入共產黨。1930 年創建越南共產黨(後改名印度支那 共產黨)。一度被捕,獲釋後去蘇聯和中國南方各地,繼續從事革命活動。 大戰爆發後,響應共產國際的號召,積極開展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帝國主義 戰爭的鬥爭。日軍入侵印度支那後,於 1941 年初重返越南,在北方進行地下 活動,聯合 50 多個進步組織,發起建立*越南獨立同盟,共同反對法國殖民 統治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胡誌明略,並自任主席。1942 年 7 月前往中國,支 持中國人民的抗戰。曾和越南革命同盟建立聯繫,並當選為該同盟執行委員 會候補委員。1944 年 3 月代表越南獨立同盟出席在中國廣西柳州舉行的越南 革命同盟代表大會,努力擴大民族解放統一陣線。同年底回國,領導創建越 南人民軍。1945 年 3 月開始準備全民武裝起義。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時, 領導了越南八月革命。8 月 27 日成立臨時政府,9 月 2 日在河內巴亭廣場發 布《獨立宣言》,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並出任主席兼總理。戰後領導 越南人民進行抗法、抗美鬥爭。
胡宗南(1896—1962)中國將領。黃埔軍校畢業。曾任國民政府軍第一 師師長。九·一八事變後,執行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指揮所部 “圍剿”鄂豫皖蘇區,後又尾追長征北上抗日的中央紅軍至陝甘。1935 年授 中將銜。次年任第一軍軍長。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部參加*淞滬會戰。同年 9 月任第十七軍團軍團長,率部參加豫東戰役,圍攻日軍土肥原師團。1939 年 8 月任第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入晉駐防。1942 年 7 月起歷任第八戰區副司 令長官,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奉蔣介石命,屯兵西北,封鎖、 圍攻陝甘寧邊區。1945 年日本投降後,主持鄭州地區受降事宜。同年授中將 加上將銜。1947 年任西安緩靖公署主任。1950 年 4 月去台灣,曾任台灣當局 “總統府”戰略顧問、澎湖防守司令官。
胡根堡(alfredhugenberg,1865—1951)德意誌民族人民黨領袖。初 從政,並經營企業。曾創立泛德意誌聯盟,後又控製多家新聞出版電影企業。 1928—1933 年任德意誌民族人民黨主席。1931 年 10 月參與組建*哈爾茨堡陣 線,極力支持希特勒上台。後任經濟部長,但不久被迫辭職,並解散民族人 民黨。此後任國會議員至 1945 年。
胡薩克(gustávhusák,1913—1991)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運動活動 家。1933 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捷克被吞井後,在布拉迪斯拉發從事 抵抗活動,1942—1913 年被捕入獄。1943—1944 年為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地 下委員會委員。曾組織並參加 1944 年 8 月斯洛伐克民族起義,推翻法西斯統 治。12 月赴蘇。翌年參與製訂*《科息斯綱領》。戰後曾任捷共中央第一韋 記(後稱總書記)和捷克斯洛伐克總統。
胡佛方案 美國總統胡佛於 1932 年 6 月 22 日向*國聯裁軍會議提出的 裁軍方案。主要內容為:各國陸軍凡有超過警察人數者一律裁減三分之一; 銷毀坦克、重炮和轟炸楓,禁止化學戰爭;將戰列艦的數量和噸位裁減三分 之一;將*《華盛頓限製海軍軍備條約》和*《倫敦海軍軍備條約》規定的航 空母艦、巡洋艦及驅逐艦的噸位裁減四分之一,潛艇的噸位裁減三分之一。 英、法分別因擔心自己的海軍或陸軍受到削弱,反對原封不動地接受此方案, 於同年 7 月 93 日通過。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貝奈斯提出修正。德國則以未能享 有“軍各平等”權而加以拒絕。
胡佳科夫(ceprenaдekcanдpobnчxyдrkob,1901 或 1902— 1950)蘇聯空軍將領。1918 年參軍,在騎兵部隊服役,參加過國內戰爭。1924 年加入俄共(布)黨。1936 年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畢業後轉入空軍。1941 年為上校。蘇德戰爭期間歷任西方方麵軍空軍參謀長和司令、紅軍空軍參謀 長、空軍第一集團軍司令和紅軍空軍副司令兼參謀長。曾參加莫斯科會戰、 勒熱夫-瑟喬夫卡和勒熱夫-維亞濟馬戰役、庫爾斯克和第聶伯河會戰。1944 年獲空軍元帥銜。1945 年 7—9 月任空軍第十二集團軍司令,參加蘇日戰爭。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hood)英國戰艦。1920 年建成。排水量 4.21 萬噸, 最大航速 31 節。裝有 8 門 15 英寸火炮、12 門 5.5 英寸火炮、14 門 4 英寸高 射炮和4個21英寸魚雷發射管。大戰初期在大西洋和英國本土水域活動。1940 年 7 月編入*h 艦隊,作為旗艦參加對米爾斯克比爾港法國艦隊的攻擊。1941 年成為*英國本土艦隊的第二旗艦。同年 5 月,參加截擊德國*俾斯麥號戰列 艦,在 21 日的海戰中,因被擊中裝甲薄弱的船尾彈藥艙而爆炸沉沒。官兵 1418 人陣亡,僅 3 人獲救。
南尼(pietronenni,1891—1980)義大利社會黨領袖。1921 年加入意 大利社會黨,後長期任總韋記及第二國際執委(1931—1939)。1926 年被迫 流亡國外。1936 年前往西班牙,代表第二國際支持共和國,出任*加裏波第 縱隊政委。1938 年在法國被捕,引渡予義大利政府,遭流放和監禁。1943 年墨索裏尼下台後獲釋,再度出任社會黨總書記,並代表社會黨參加義大利 民族解放委員會,聯合各派力量,積極開展光復國上和摧毀法西斯製度的鬥 爭。曾拒絕加入博諾米政府。1945 年當選為副首相。戰後繼續領導社會黨, 並出仕副總理及外長等職。
胡誌明(1890—1969)越南抗日鬥爭領導人。早年投身越南人民的解放 鬥爭。1920 年在法國加入共產黨。1930 年創建越南共產黨(後改名印度支那 共產黨)。一度被捕,獲釋後去蘇聯和中國南方各地,繼續從事革命活動。 大戰爆發後,響應共產國際的號召,積極開展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帝國主義 戰爭的鬥爭。日軍入侵印度支那後,於 1941 年初重返越南,在北方進行地下 活動,聯合 50 多個進步組織,發起建立*越南獨立同盟,共同反對法國殖民 統治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胡誌明略,並自任主席。1942 年 7 月前往中國,支 持中國人民的抗戰。曾和越南革命同盟建立聯繫,並當選為該同盟執行委員 會候補委員。1944 年 3 月代表越南獨立同盟出席在中國廣西柳州舉行的越南 革命同盟代表大會,努力擴大民族解放統一陣線。同年底回國,領導創建越 南人民軍。1945 年 3 月開始準備全民武裝起義。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時, 領導了越南八月革命。8 月 27 日成立臨時政府,9 月 2 日在河內巴亭廣場發 布《獨立宣言》,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並出任主席兼總理。戰後領導 越南人民進行抗法、抗美鬥爭。
胡宗南(1896—1962)中國將領。黃埔軍校畢業。曾任國民政府軍第一 師師長。九·一八事變後,執行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指揮所部 “圍剿”鄂豫皖蘇區,後又尾追長征北上抗日的中央紅軍至陝甘。1935 年授 中將銜。次年任第一軍軍長。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部參加*淞滬會戰。同年 9 月任第十七軍團軍團長,率部參加豫東戰役,圍攻日軍土肥原師團。1939 年 8 月任第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入晉駐防。1942 年 7 月起歷任第八戰區副司 令長官,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奉蔣介石命,屯兵西北,封鎖、 圍攻陝甘寧邊區。1945 年日本投降後,主持鄭州地區受降事宜。同年授中將 加上將銜。1947 年任西安緩靖公署主任。1950 年 4 月去台灣,曾任台灣當局 “總統府”戰略顧問、澎湖防守司令官。
胡根堡(alfredhugenberg,1865—1951)德意誌民族人民黨領袖。初 從政,並經營企業。曾創立泛德意誌聯盟,後又控製多家新聞出版電影企業。 1928—1933 年任德意誌民族人民黨主席。1931 年 10 月參與組建*哈爾茨堡陣 線,極力支持希特勒上台。後任經濟部長,但不久被迫辭職,並解散民族人 民黨。此後任國會議員至 1945 年。
胡薩克(gustávhusák,1913—1991)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運動活動 家。1933 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捷克被吞井後,在布拉迪斯拉發從事 抵抗活動,1942—1913 年被捕入獄。1943—1944 年為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地 下委員會委員。曾組織並參加 1944 年 8 月斯洛伐克民族起義,推翻法西斯統 治。12 月赴蘇。翌年參與製訂*《科息斯綱領》。戰後曾任捷共中央第一韋 記(後稱總書記)和捷克斯洛伐克總統。
胡佛方案 美國總統胡佛於 1932 年 6 月 22 日向*國聯裁軍會議提出的 裁軍方案。主要內容為:各國陸軍凡有超過警察人數者一律裁減三分之一; 銷毀坦克、重炮和轟炸楓,禁止化學戰爭;將戰列艦的數量和噸位裁減三分 之一;將*《華盛頓限製海軍軍備條約》和*《倫敦海軍軍備條約》規定的航 空母艦、巡洋艦及驅逐艦的噸位裁減四分之一,潛艇的噸位裁減三分之一。 英、法分別因擔心自己的海軍或陸軍受到削弱,反對原封不動地接受此方案, 於同年 7 月 93 日通過。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貝奈斯提出修正。德國則以未能享 有“軍各平等”權而加以拒絕。
胡佳科夫(ceprenaдekcanдpobnчxyдrkob,1901 或 1902— 1950)蘇聯空軍將領。1918 年參軍,在騎兵部隊服役,參加過國內戰爭。1924 年加入俄共(布)黨。1936 年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畢業後轉入空軍。1941 年為上校。蘇德戰爭期間歷任西方方麵軍空軍參謀長和司令、紅軍空軍參謀 長、空軍第一集團軍司令和紅軍空軍副司令兼參謀長。曾參加莫斯科會戰、 勒熱夫-瑟喬夫卡和勒熱夫-維亞濟馬戰役、庫爾斯克和第聶伯河會戰。1944 年獲空軍元帥銜。1945 年 7—9 月任空軍第十二集團軍司令,參加蘇日戰爭。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hood)英國戰艦。1920 年建成。排水量 4.21 萬噸, 最大航速 31 節。裝有 8 門 15 英寸火炮、12 門 5.5 英寸火炮、14 門 4 英寸高 射炮和4個21英寸魚雷發射管。大戰初期在大西洋和英國本土水域活動。1940 年 7 月編入*h 艦隊,作為旗艦參加對米爾斯克比爾港法國艦隊的攻擊。1941 年成為*英國本土艦隊的第二旗艦。同年 5 月,參加截擊德國*俾斯麥號戰列 艦,在 21 日的海戰中,因被擊中裝甲薄弱的船尾彈藥艙而爆炸沉沒。官兵 1418 人陣亡,僅 3 人獲救。
南尼(pietronenni,1891—1980)義大利社會黨領袖。1921 年加入意 大利社會黨,後長期任總韋記及第二國際執委(1931—1939)。1926 年被迫 流亡國外。1936 年前往西班牙,代表第二國際支持共和國,出任*加裏波第 縱隊政委。1938 年在法國被捕,引渡予義大利政府,遭流放和監禁。1943 年墨索裏尼下台後獲釋,再度出任社會黨總書記,並代表社會黨參加義大利 民族解放委員會,聯合各派力量,積極開展光復國上和摧毀法西斯製度的鬥 爭。曾拒絕加入博諾米政府。1945 年當選為副首相。戰後繼續領導社會黨, 並出仕副總理及外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