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爾申(1916—1956)蘇聯軍人。1936 年赫爾鬆斯基航空飛行員學校畢 業後,任航空俱樂部飛行教官。1941 年參軍,翌年加入聯共(布)黨。蘇德 戰爭期間,歷任強擊機飛行員、飛行中隊和大隊長、強擊航空兵團團長,晉 至少校(1944 年)。共完成戰鬥出動 253 次,擊落敵機 10 架,並多次勝利 完成強擊敵軍部隊和防禦工事的任務,兩次獲蘇聯英雄稱號(1944 和 1945 年)。戰後轉入民航部門,後任試飛員,因公殉職。


    帕皮溫(1903—1963)蘇聯空軍將領。1919 年加入俄共(布)黨。翌年 參軍,在步兵部隊服役。1929 年飛行員學校畢業後轉入空軍。1933 年畢業於 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首長進修班,後任航空兵旅長。蘇德戰爭初期任航空兵 師長(上校銜),在列寧格勒和加裏寧方麵軍編成內作戰。1942 年任空軍第 三集團軍副司令。翌年 5 月升任司令(至戰爭結束)。率部支援地麵部隊解 放斯摩棱斯克州和白俄羅斯東北地區,並擔負保障遊擊隊作戰的任務。1944 年參加白俄羅斯戰役,晉升空軍上將。1945 年參加東普魯士戰役。戰後在空 軍任要職。1961 年退役。


    帕羅迪(alexandreparod1,1901—1979)法國抵抗運動活動家。原在 法國政府勞動部供職。1940 年法國敗降後,於 10 月被解職。隨後即在裏昂 開展抵抗運動。1942 年 6 月,受穆蘭委託,參加調研委員會,研究國內抵抗 運動和社會各階層狀況,負責向自由法國領導機構提供計劃和建議。1944 年 3 月出任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駐本上總代表,8 月又擔任被占領區管理委員 會專員。在解放巴黎和建立各地行政機構過程中發揮過一定作用。同年 9 月 出任臨時政府勞動部長。戰後曾任國務委員會副主席。


    帕特爾(saintjolinpattle,?—1941)英國飛行員。生於南非。在英 國空軍服役,為殲擊機飛行中隊長(少校銜)。戰爭期間,共擊落敵機 41 架,為大戰中英國擊落敵機最多的王牌飛行員。1941 年在作戰中犧牲。


    帕裏亞尼(albertopariani)1876—1955)義大利將領。參加過第一次 世界大戰,1925 年起主持總參謀部作戰處。1927 年起任駐阿爾巴尼亞軍事使 團首腦。1933 年改任陸軍副參謀長。1936—1939 年任陸軍副大臣和參謀長, 任內策劃和組織武裝幹涉西班牙,贊同簽訂*《鋼鐵盟約》,主持入侵阿爾巴 尼亞。曾獲中將銜。1943 年 8 月任阿爾巴尼亞總督,殘酷鎮壓當地的民族解 放鬥爭。同年 7 月墨索裏尼被推翻後,9 月被巴多裏奧任命為駐德大使,赴 任途中被親墨索裏尼分子逮捕。1945 年 5 月義大利解放後受審,1947 年獲釋。


    帕沃裏尼(alessandropavolin1,1903—1945)義大利人民文化大臣 (1939—1943)。早期從事文學創作。1920 年加入國家法西斯黨。1922 年參 加進軍羅馬,在統治集團內與齊亞諾關係密切。1939 年起任人民文化大臣, 任內對報刊、書籍及電台廣播實施嚴格檢查製,同時進行戰爭宣傳。1943 年 7 月墨索裏尼政權垮台後,逃亡德國,籌獵組建新政府。*薩羅共和國成立後, 負責重建法西斯政黨,出任法西斯共和黨總書記。曾組織黑色旅,鎮壓遊擊 隊。1945 年 4 月 27 日隨墨索裏尼外逃時被遊擊隊俘獲,次日被處死,並暴 屍於米蘭的洛雷托廣場。


    帕帕戈斯(alexandrospapagos,1883—1955)希臘將領。1906 年入伍。 參加過希土戰爭。1927 年獲少將銜。1936 年出任總參謀長。1910 年 10 月意 大利軍入侵時,率希軍在伊庇魯斯連戰告捷。將意軍逐回阿爾巴尼亞。1941 年 4 月德、意軍聯合進犯,由於英、希軍在作戰中失誤,被迫後撤。4 月末 德軍占領希臘時被捕,囚禁於達豪集中營。1945 年被美軍釋放。回國後率部 鎮壓希臘人民解放軍。1949 年晉升元帥。曾創立希臘人民聯盟黨,並擔任首 相。著有回憶錄《希帕帕戈斯臘戰役》。


    帕恰爾迪(bandolfopacrdi,1899—)義大利反法西斯主義者。初 就讀於羅馬大學。1926 年因長期反對墨索裏尼法西斯統治,被迫流亡瑞士。 1933 年去法國。曾支持西班牙共和國反對佛朗哥叛亂,組織加裏波第縱隊, 參加馬德裏保衛戰。1938 年赴美國,招募誌願人員參加西班牙的鬥爭。大戰 期間又去美國,參加*蒙得維的亞會議,出任義大利軍團總指揮,積極投身推 翻法西斯統治的鬥爭。義大利投降後,曾譴責國王愛麥虞限三世和首相巴鄉 裏奧庇護法西斯分子,並抗議斯福爾劄等人參加巴多裏奧政府。1944 年 6 月 返回義大利,出版《共和之聲報》,並任內政大臣。戰後,1946 年參與建立 共和黨,曾任總書記。並被選為製憲會議成員及國會議員。


    帕潘德裏歐(georgiospapandreou,1888—1968)希臘政治家。資產階 級自由主義派領袖,因反對君主獨裁製,多次遭監禁和流放。1942 年反對意 大利占領軍,被捕入獄。1944 年獲釋後,去中東,得到英國的支持,出任希 臘流亡政府首相。同年 9 月又出任民族團結政府首相。10 月回國執政,12 月英軍鎮壓人民解放軍時,被迫辭職。戰後組織反對黨,曾任首相等職。


    帕彭堡集中營(papenburg)納粹德國集中營之一。位於德國奧爾登堡 希思(ordenburgheath)。原為關押刑事犯的監獄。納粹黨執政後不久,被 黨衛隊接管,改為集中營。


    凱爾(hanllskerrl,1887—1941)德國宗教事務部長(1935—1941)。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中尉。1933 年 3—4 月任普魯士司法部中央專員。同年 12 月任國會議員。1934 年 7 月任不管部長。1935 年 7 月任宗教事務部長。 任內致力統一全國基督教教派,要求希特勒對宗教採取寬容政策,同時鼓吹 納粹主義“是上帝意誌的實施”。後病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巨廉/金重遠等並收藏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