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大慶(1905—1973)中國將領。字養浩。黃埔軍校畢業。九·一八事 變後,任國民政府第八十九師第二六五旅旅長,率部“圍剿”中央蘇區。抗 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十三軍集四師副師長、師長,參加南口戰役。1938 年春率 部參加台兒莊戰役,旋即奉命西撤。後參加武漢保衛戰。同年 10 月起,先後 任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第一期總隊長和西北遊擊幹部訓練班第一期教育長。 1941 年 2 月改任第二十九軍軍長,駐防河南。1943 年 2 月任第三十一集團軍 副總司令。次年升任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兼魯蘇豫皖邊區副總司令,參與指 揮鄂北、豫南會戰。1945 年授中將銜。抗戰勝利後,曾任京滬杭警備副總司 令兼淞滬警備司令。大陸解放後去台灣。曾任台灣當局“國家安全局局長”、 “國防部長”。
陳公博(1892—1946)漢奸。1920 年北京大學畢業。1921 年參加中共 一大。次年脫離共產黨。曾任國民政府實業部長,國民黨中央黨部民眾訓練 部長、四川省黨部主任委員。1938 年底隨汪精衛逃離重慶,叛國投敵。次年 當選為汪偽國民黨中央常委。1940 年 3 月起,歷任汪偽國民政府立法院長、 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政治訓練部部長、上海市長。1944 年 11 月汪精衛死 後,任偽國民政府代主席、行政院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堅持賣國政策, 為日本侵華戰爭效勞。抗戰勝利後逃亡日本,不久押返中國,被國民政府判 處死刑,在蘇州處決。
陳再道(1909—1993)中國將領。1928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四方 麵軍第四軍軍長。1935 年參加長征,北上抗日。到陝北後入抗日軍政大學學 習。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參加娘子關 等戰役。後任東進縱隊司令員,率部挺進冀南,擴大抗日武裝,創建和發展 冀南抗日根據地。1940 年任冀南軍區司令員,領導根據地軍民開展反“掃蕩” 和反“蠶食”鬥爭。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 河南軍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武漢軍區司令員、鐵道兵司 令員。1955 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陳光甫(1881—1976)中國銀行家。名輝德, 字以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曾任中央銀行常務董事、交通銀行董事、 上海銀廳公會主席。九·一八事變後任國民政府財政委員會委員。大量發行 公債,為蔣介石籌措“剿共”戰爭經費。抗日戰爭爆發後,被聘為國民參政 會參政員。1938—1940 年,先後代表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桐油借款、滇錫借 款、鎢礦借款,總額達 7000 萬美元。1941 年任中美英平準基金委員會主任, 利用職權,通過買賣外匯和購運進出口物資牟取厚利。1944 年與*張嘉璈等 創辦中國投資公司。抗戰勝利後,曾任國民政府委員。上海解放前夕去香港。 1954 年去台灣。
陳安寶(1891—1939)中國將領。字善夫。保定軍校畢業。曾任國民政 府軍第七十九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部參加*淞滬會戰。日軍在金山衛登 陸後,率部在浙江平湖以東布防,阻擊敵人西進。1938 年春在嘉湖、德清、 崇德等地收編地方武裝,開展抗日遊擊戰爭,8 月升任第二十九軍軍長兼第 七十九師師長。9 月上旬,奉命馳援德星公路友軍主力,與日軍第一○一師 團激戰於隘口以東,持續作戰一個月,斃傷敵人甚多。1939 年 3 月,布防撫 河及鄱陽湖一帶。5 月 3 日率部反攻南昌日軍,6 日前往前沿陣地督戰時殉國。 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上將。1983 年 12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他為 “革命烈士”。
陳伯鈞(1907—1974)中國將領。1926 年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 192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十五軍軍長、紅五軍團參謀長。1934 年參加 長征,北上抗日。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九旅旅長, 出師山西抗日前線,參與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38 年起任抗日軍政大學 訓練部部長、晉察冀抗大第二分校校長、軍事學院副教育長,致力於培養抗 日軍政幹部。1942 年後任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 軍副參謀長。抗戰勝利後,曾任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後,曾任高等軍事學院院長。1950 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納德(ireleechennault,1890—1958)美國將領。第一次世界大 戰時入美國陸軍航空兵部隊服役。曾任驅逐機大隊指揮官和飛行教官。1937 年退役後到中國,任中國國民政府空軍顧問,協助訓練中國空軍。1941 年組 織*美國授華誌願航空隊(又稱*飛虎隊)對日作戰,至 1942 年 7 月,該隊擊 落日機近 300 架。同年重入美軍服役,獲準將銜,任駐華美國空軍司令。1943 年 3 月後改任*美國第十四航空隊少將司令,指揮中緬戰區的對日空戰。曾主 持美國空運部陳納德隊飛越喜馬拉雅山,對華運送戰略物資等。在對日作戰 戰略上,與駐華美軍司令史迪威發生分歧,主張用空中力量摧毀日本軍事工 業設施以贏得戰爭勝利,得到蔣介石支持。1945 年退役後組建中國民航公 司,幫助國民黨政府空運軍隊以發動內戰。著有回憶錄《一個戰士的道路》 等。
陳果夫(1892—1951)中國國民黨中統局首腦。原名祖燾。南京第四陸 軍中等學堂畢業。1911 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曾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抗日 戰爭爆發後,任國民政府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負責培訓科以上官員。1939 年後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三處主任,主管國民黨高層人事考核、分 配事宜。與其弟陳立夫共同掌管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中 統),是國民黨 係首領之一。1944 年任中國農民銀行董事。1945 年任國 民黨中央政務委員會主席。同年秋任中國農民銀行行長。1948 年夏去台灣, 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中央銀行理事。
陳公博(1892—1946)漢奸。1920 年北京大學畢業。1921 年參加中共 一大。次年脫離共產黨。曾任國民政府實業部長,國民黨中央黨部民眾訓練 部長、四川省黨部主任委員。1938 年底隨汪精衛逃離重慶,叛國投敵。次年 當選為汪偽國民黨中央常委。1940 年 3 月起,歷任汪偽國民政府立法院長、 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政治訓練部部長、上海市長。1944 年 11 月汪精衛死 後,任偽國民政府代主席、行政院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堅持賣國政策, 為日本侵華戰爭效勞。抗戰勝利後逃亡日本,不久押返中國,被國民政府判 處死刑,在蘇州處決。
陳再道(1909—1993)中國將領。1928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四方 麵軍第四軍軍長。1935 年參加長征,北上抗日。到陝北後入抗日軍政大學學 習。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參加娘子關 等戰役。後任東進縱隊司令員,率部挺進冀南,擴大抗日武裝,創建和發展 冀南抗日根據地。1940 年任冀南軍區司令員,領導根據地軍民開展反“掃蕩” 和反“蠶食”鬥爭。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 河南軍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武漢軍區司令員、鐵道兵司 令員。1955 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陳光甫(1881—1976)中國銀行家。名輝德, 字以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曾任中央銀行常務董事、交通銀行董事、 上海銀廳公會主席。九·一八事變後任國民政府財政委員會委員。大量發行 公債,為蔣介石籌措“剿共”戰爭經費。抗日戰爭爆發後,被聘為國民參政 會參政員。1938—1940 年,先後代表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桐油借款、滇錫借 款、鎢礦借款,總額達 7000 萬美元。1941 年任中美英平準基金委員會主任, 利用職權,通過買賣外匯和購運進出口物資牟取厚利。1944 年與*張嘉璈等 創辦中國投資公司。抗戰勝利後,曾任國民政府委員。上海解放前夕去香港。 1954 年去台灣。
陳安寶(1891—1939)中國將領。字善夫。保定軍校畢業。曾任國民政 府軍第七十九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部參加*淞滬會戰。日軍在金山衛登 陸後,率部在浙江平湖以東布防,阻擊敵人西進。1938 年春在嘉湖、德清、 崇德等地收編地方武裝,開展抗日遊擊戰爭,8 月升任第二十九軍軍長兼第 七十九師師長。9 月上旬,奉命馳援德星公路友軍主力,與日軍第一○一師 團激戰於隘口以東,持續作戰一個月,斃傷敵人甚多。1939 年 3 月,布防撫 河及鄱陽湖一帶。5 月 3 日率部反攻南昌日軍,6 日前往前沿陣地督戰時殉國。 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上將。1983 年 12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他為 “革命烈士”。
陳伯鈞(1907—1974)中國將領。1926 年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 192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十五軍軍長、紅五軍團參謀長。1934 年參加 長征,北上抗日。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九旅旅長, 出師山西抗日前線,參與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38 年起任抗日軍政大學 訓練部部長、晉察冀抗大第二分校校長、軍事學院副教育長,致力於培養抗 日軍政幹部。1942 年後任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 軍副參謀長。抗戰勝利後,曾任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後,曾任高等軍事學院院長。1950 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納德(ireleechennault,1890—1958)美國將領。第一次世界大 戰時入美國陸軍航空兵部隊服役。曾任驅逐機大隊指揮官和飛行教官。1937 年退役後到中國,任中國國民政府空軍顧問,協助訓練中國空軍。1941 年組 織*美國授華誌願航空隊(又稱*飛虎隊)對日作戰,至 1942 年 7 月,該隊擊 落日機近 300 架。同年重入美軍服役,獲準將銜,任駐華美國空軍司令。1943 年 3 月後改任*美國第十四航空隊少將司令,指揮中緬戰區的對日空戰。曾主 持美國空運部陳納德隊飛越喜馬拉雅山,對華運送戰略物資等。在對日作戰 戰略上,與駐華美軍司令史迪威發生分歧,主張用空中力量摧毀日本軍事工 業設施以贏得戰爭勝利,得到蔣介石支持。1945 年退役後組建中國民航公 司,幫助國民黨政府空運軍隊以發動內戰。著有回憶錄《一個戰士的道路》 等。
陳果夫(1892—1951)中國國民黨中統局首腦。原名祖燾。南京第四陸 軍中等學堂畢業。1911 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曾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抗日 戰爭爆發後,任國民政府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負責培訓科以上官員。1939 年後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三處主任,主管國民黨高層人事考核、分 配事宜。與其弟陳立夫共同掌管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中 統),是國民黨 係首領之一。1944 年任中國農民銀行董事。1945 年任國 民黨中央政務委員會主席。同年秋任中國農民銀行行長。1948 年夏去台灣, 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中央銀行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