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巴斯(ferhatabbas,1899—1985)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 肄業於阿爾及利亞大學。曾為藥劑師,並在法國留學。後轉入政界,1933 年 參與組織阿爾及利亞人民聯盟。大戰爆發後,曾在法軍中服役。1943 年 2 月 10 日,發表《阿爾及利亞人民宣言》,要求阿爾及利亞自治,並與突尼西亞、 摩洛哥組成馬格裏布聯邦。進行經濟和社會改革,被軟禁半年。次年 3 月 15 日,組織“宣言和自由之友協會”,主張成立阿爾及利亞共和國,並與法國 結成聯邦。1945 年塞提夫騷亂後被捕,一年後獲釋。戰後曾任阿爾及利亞共 和國臨時政府總理和製憲議會議長。著有《阿爾及利亞戰爭與革命》等。
阿爾戈(argonaut)意為“尋找金羊毛的勇士”。*雅爾達會議的代號。
阿尼姆(hans-jurgenvonarnim,1889—1962)德國將領。職業軍人。 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在國防軍供職,1939 年晉升少將。第二次世界 大戰爆發後,出任第十七坦克師師長。1941 年率第三十九坦克軍入侵蘇聯。 1942 年底調往北非指揮第四坦克集團軍,奉命固守突尼西亞。1943 年 3 月*隆 美爾回國後,出任北非軸心國軍司令,5 月被盟軍俘獲。
阿阿線 蘇聯阿爾漢格爾斯克沿伏爾加河至阿斯特拉罕一線的略稱。法 西斯德國*巴巴羅薩計劃預定的進攻最遠線。
阿納利(giovanniagnplli,1866—1945)義大利企業家。早年在軍事 學院學習,後在軍隊中服役。1890 年後退役,經營汽車業。1899 年創立意大 利都靈汽車製造廠(即菲亞特汽車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支持國家法西 斯黨,反對工會運動。1923 年為參議員。贊同墨索裏尼的內外政策,積極支 持對外侵略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滿足墨索裏尼對外戰爭的需要, 接受國家資助並大量生產軍火,使公司的規模日益擴大,在義大利對外侵略 戰爭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阿拉貢(louisaragon,1897—1982)法國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 始文學創作,1927 年加入法國共產黨。三十年代從事反法西斯鬥爭。19 狽年 法國敗降後,投身抵抗運動。倡導建立作家民族陣線,負責全國作家委員會 的工作,主編《法蘭西文學報》,宣傳抗戰思想。出版詩歌集《刺向心中的 刀》、《法國的黎明》和故事集《法國人的奴顏卑膝和偉大》等,鼓舞法國 人民奮起抗擊侵略者。戰後繼續從事文學創作。
阿諾德(henryharleyarnold,1886—1950)美國將領。美國空軍的創 建人,外號“哈普”(hap),意為“福將”。畢業於西點軍校、陸軍工業學 院及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早年從萊特兄弟學習飛行,1911 年正式成為飛行 員。歷任航空兵聯隊長,陸軍航空兵駐阿拉斯加部隊指揮官。1938 年獲少將 銜,升任陸軍航空兵參謀長,參與製訂大規模製造飛機和培訓民航飛行員計 劃。主張航空兵應脫離陸軍成為獨立軍種,強調現代戰爭中空軍製勝理論。 大戰期間,歷任美國陸軍負責航空兵事務的副參謀長、陸軍航空兵司令等職。 為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和美英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負責航空兵的組織、 訓練、裝備及作戰指揮事務。曾主持美國空運部隊*飛越駝峰,對華運送戰略 物資。1943 年率美英代表團訪華,就援華物資運輸,打通滇緬公路,發動緬 甸戰役等事宜與蔣介石會商。在中國戰區對日作戰問題上,支持*史迪威對日 作戰中保證地麵部隊戰鬥力的主張,反對蔣介石、陳納德的空中行動方案。 曾出席卡薩布蘭卡、德黑蘭等盟國問重大外交會議。參與指揮盟國空軍對德、 意等國的戰略轟炸。1944 年底獲五星上將銜。1944—1945 年直接指揮美國陸 軍戰略航空總隊對日實施戰略轟炸與原子彈轟炸。著有《空戰》、《全球使 命》等。
阿提拉(att)德國占領法國非占領區的行動計劃代號。1940 年 12 月 10 日,由希特勒簽署的第十九號指令規定。後成為 1942 年 11 月實施的* 安東行動的原型。
阿登納(konradadenauer,1876—1967)德國政治活動家。早年攻讀法 律和政治學。1909 年起任科隆布副市長,1917—1933 年任市長。第一次世界 大戰後參與領導天主教中央黨,1920—1932 年兼任普魯士國務委員會主席。 1928—1933 年又兼任普魯士邦議會議長。1933 年因對納粹主義持保留態度被 免除一切職務。1934 年因反對納粹政權及同*施萊徹爾有聯繫而被捕,後獲 釋。*七·二○事件發生後再次被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於 1949—1963 年任 聯邦德國總理。
阿切爾博(gioacerbo,1888—1969)義大利財政大臣。早年攻讀 農學。1920 年 8 月加入法西斯戰鬥團,次年為議員。墨索裏尼執政後,任副 國務大臣。1923 年起草新選舉法(史稱《阿切爾博法》),為國家法西斯黨 在議會中占據多數席位創造條件。1929—1935 年任農業大臣。追隨墨索裏 尼,竭力鼓吹對外侵略擴張政策。1943 年 2 月調任財政大臣。後因對軸心國 前途喪失信心,在 1943 年 7 月 24 日法西斯大委員會會議上支持格蘭迪動議。 曾被薩羅共和國的維羅納法庭缺席判處死刑。戰後又被義大利最高法院判處 30 年徒刑。在獄中服刑 2 年後獲釋。
阿卡迪亞(arcadia)意為“世外桃源”,第一次*美英首腦華盛頓會議 的代號。
阿爾戈(argonaut)意為“尋找金羊毛的勇士”。*雅爾達會議的代號。
阿尼姆(hans-jurgenvonarnim,1889—1962)德國將領。職業軍人。 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在國防軍供職,1939 年晉升少將。第二次世界 大戰爆發後,出任第十七坦克師師長。1941 年率第三十九坦克軍入侵蘇聯。 1942 年底調往北非指揮第四坦克集團軍,奉命固守突尼西亞。1943 年 3 月*隆 美爾回國後,出任北非軸心國軍司令,5 月被盟軍俘獲。
阿阿線 蘇聯阿爾漢格爾斯克沿伏爾加河至阿斯特拉罕一線的略稱。法 西斯德國*巴巴羅薩計劃預定的進攻最遠線。
阿納利(giovanniagnplli,1866—1945)義大利企業家。早年在軍事 學院學習,後在軍隊中服役。1890 年後退役,經營汽車業。1899 年創立意大 利都靈汽車製造廠(即菲亞特汽車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支持國家法西 斯黨,反對工會運動。1923 年為參議員。贊同墨索裏尼的內外政策,積極支 持對外侵略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滿足墨索裏尼對外戰爭的需要, 接受國家資助並大量生產軍火,使公司的規模日益擴大,在義大利對外侵略 戰爭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阿拉貢(louisaragon,1897—1982)法國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 始文學創作,1927 年加入法國共產黨。三十年代從事反法西斯鬥爭。19 狽年 法國敗降後,投身抵抗運動。倡導建立作家民族陣線,負責全國作家委員會 的工作,主編《法蘭西文學報》,宣傳抗戰思想。出版詩歌集《刺向心中的 刀》、《法國的黎明》和故事集《法國人的奴顏卑膝和偉大》等,鼓舞法國 人民奮起抗擊侵略者。戰後繼續從事文學創作。
阿諾德(henryharleyarnold,1886—1950)美國將領。美國空軍的創 建人,外號“哈普”(hap),意為“福將”。畢業於西點軍校、陸軍工業學 院及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早年從萊特兄弟學習飛行,1911 年正式成為飛行 員。歷任航空兵聯隊長,陸軍航空兵駐阿拉斯加部隊指揮官。1938 年獲少將 銜,升任陸軍航空兵參謀長,參與製訂大規模製造飛機和培訓民航飛行員計 劃。主張航空兵應脫離陸軍成為獨立軍種,強調現代戰爭中空軍製勝理論。 大戰期間,歷任美國陸軍負責航空兵事務的副參謀長、陸軍航空兵司令等職。 為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和美英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負責航空兵的組織、 訓練、裝備及作戰指揮事務。曾主持美國空運部隊*飛越駝峰,對華運送戰略 物資。1943 年率美英代表團訪華,就援華物資運輸,打通滇緬公路,發動緬 甸戰役等事宜與蔣介石會商。在中國戰區對日作戰問題上,支持*史迪威對日 作戰中保證地麵部隊戰鬥力的主張,反對蔣介石、陳納德的空中行動方案。 曾出席卡薩布蘭卡、德黑蘭等盟國問重大外交會議。參與指揮盟國空軍對德、 意等國的戰略轟炸。1944 年底獲五星上將銜。1944—1945 年直接指揮美國陸 軍戰略航空總隊對日實施戰略轟炸與原子彈轟炸。著有《空戰》、《全球使 命》等。
阿提拉(att)德國占領法國非占領區的行動計劃代號。1940 年 12 月 10 日,由希特勒簽署的第十九號指令規定。後成為 1942 年 11 月實施的* 安東行動的原型。
阿登納(konradadenauer,1876—1967)德國政治活動家。早年攻讀法 律和政治學。1909 年起任科隆布副市長,1917—1933 年任市長。第一次世界 大戰後參與領導天主教中央黨,1920—1932 年兼任普魯士國務委員會主席。 1928—1933 年又兼任普魯士邦議會議長。1933 年因對納粹主義持保留態度被 免除一切職務。1934 年因反對納粹政權及同*施萊徹爾有聯繫而被捕,後獲 釋。*七·二○事件發生後再次被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於 1949—1963 年任 聯邦德國總理。
阿切爾博(gioacerbo,1888—1969)義大利財政大臣。早年攻讀 農學。1920 年 8 月加入法西斯戰鬥團,次年為議員。墨索裏尼執政後,任副 國務大臣。1923 年起草新選舉法(史稱《阿切爾博法》),為國家法西斯黨 在議會中占據多數席位創造條件。1929—1935 年任農業大臣。追隨墨索裏 尼,竭力鼓吹對外侵略擴張政策。1943 年 2 月調任財政大臣。後因對軸心國 前途喪失信心,在 1943 年 7 月 24 日法西斯大委員會會議上支持格蘭迪動議。 曾被薩羅共和國的維羅納法庭缺席判處死刑。戰後又被義大利最高法院判處 30 年徒刑。在獄中服刑 2 年後獲釋。
阿卡迪亞(arcadia)意為“世外桃源”,第一次*美英首腦華盛頓會議 的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