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町店戰鬥 1938 年八路軍在山西省陽城縣對日軍的一次伏擊戰。1938 年 7 月 6 日,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在山西陽城町店地區設伏,襲擊 由晉城向侯馬西進的日軍第一○八師團的 1 個聯隊。我軍利用有利地形,隱 蔽前進,向正在休息的日軍突然攻擊。敵軍極度混亂,經整頓後進行反撲, 雙方激戰數小時。此戰殲日軍 500 餘人,擊毀汽車 20 餘輛,粉碎了日軍打通 晉城至侯馬公路的企圖。
別爾津(rhkapлoвnчБepэnh,1889—1938)蘇聯紅軍 情報部部長(1924—1935、1937)。真姓名為丘濟斯·彼得裏斯(kюэn cПetepnc)。1905 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 沙俄軍隊服役。1919 年參加紅軍。國內戰爭時任師政治部主任和“契卡”駐 軍隊代表。1920 年調情報部門工作。1924 年起曾兩度擔任紅軍情報部部長, 任內派遣情報人員*佐爾格出國擔負特別使命。1936—1937 年間任西班牙共 和國軍隊息軍事顧問。死於肅反運動。
別洛夫(ПaвeлАлekceeвnчБeлoв,1897—1962) 蘇聯將領。1918 年參軍。參加過國內戰爭。1925 年加入俄共(布)黨。歷任 騎兵團長、師長、騎兵監助理。1933 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蘇德戰爭爆 發時為騎兵第二軍軍長(少將銜),在南方作戰。後調入西方方麵軍,參加 莫斯科會戰。1942 年 6 月起出任第六十一集團軍司令。率部參加庫爾斯克、 第聶伯河、白俄羅斯、維斯瓦河一奧得河、東波美拉尼亞和柏林等戰役。1944 年晉升上將。戰後曾任軍區司令。1960 年退役。著有回憶錄《我們的背後就 是莫斯科》等。
別爾紮林(hnkoлanЭpactoвnчБepэapnh1904 —1945)蘇聯將領。1918 年參軍。參加過國內戰爭。1925 年畢業於高級步兵 學校。次年加入聯共(布)黨。1938 年任步兵師長,參加哈桑湖地方的戰鬥。 翌年任步兵第五十九軍軍長。1940 年任遠東方麵軍紅旗第一集團軍副司令 (少將銜)。蘇德戰爭期間,歷任第六十一、第二十集團軍副司令和第二十 七、第三十四和第三十九集團軍司令,在西北和西方方向作戰。1944 年 5 月 起任突擊第五集團軍司令,參加雅西-基什尼奧夫、維斯瓦河-奧得河等戰役。 在柏林戰役中,擔負攻占包括希特勒大本營所在地帝國辦公廳在內的布中心 政府街區。1945 年晉升上將。同年 4 月底出任蘇聯駐柏林城防司令兼衛戌部 隊司令,6 月 16 日因公殉職。
別爾烏辛(mnxanлГeopгnebnчiПepbyxnh,1904 —)蘇聯人民委員會副主席(1940—1944)。1919 年加入俄共(布)黨。早 年在莫斯科國民經濟學院電氣工業係學習。後歷任廠長,莫斯科動力管理局 總工程師、副局長和局長,重工業副人民委員。1939 年當選為黨中央委員, 出任電站及電機工業人民委員。翌年任人民委員會副主席。蘇德戰爭爆發後, 兼任蘇聯疏散委員會副主席。不久又兼任化學工業人民委員。戰後從 1950 年起歷任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 等職。1957 年被解除黨政領導職務。
別洛博羅多夫(aфahnПaвлahtьeвnчБeлo 6opo-дoв,1903—)蘇聯將領。國內戰爭時期參加遊擊隊,在遠東作 戰。1923 年參軍。1926 年加入聯共(布)黨。1936 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 院。1941 年 1 月任遠東方麵軍軍訓部長(上校銜)。蘇德戰爭爆發後,調任 步兵師長,開赴西線參加莫斯科會戰。1942 年起任近衛步兵第五、第二軍軍 長,在加裏寧方麵軍編成內作戰。1944 年起任第四十三集團軍司令,參加維 帖布斯克—奧爾沙戰役,榮立戰功。1945 年在*哥尼斯堡戰役中,又獲戰績, 晉升上將。同年 8—9 月,任紅旗第一集團軍司令,參加遠東戰役。戰後曾任 蘇聯駐中國旅順口集團軍司令(1947—1953)、莫斯科軍區司令等職。1963 年獲大將銜。著有回憶錄《戰功》、《穿過烈火和原始森林》等。
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戰役 蘇德戰爭中期蘇軍發動的進攻戰役,*庫 爾斯克會戰的組成部分。代號魯勉采夫統帥。1943 年 8 月 3 日,蘇軍*沃羅 焊日方麵軍和*草原方麵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南翼向轉入防禦的德軍南方集 團軍群發起進攻。5 日解放別爾哥羅德(Бeлгopoд),同日北翼蘇 軍解放奧廖爾,莫斯科為此首次鳴放禮炮。至 8 月 13 日,已突破哈爾科夫(xap ьkoв)外層環形防線。此時德軍以兩次強大反突擊—度遲滯了蘇軍進攻, 但未能遏止蘇軍攻勢。23 日,蘇軍解放哈爾科夫。此戰,蘇軍向南和西南推 進近 140 公裏,擊潰德軍 15 個師,取得庫爾斯克會戰的最後勝利。經蘇軍總 參謀部 1987 年審定,列為蘇聯衛國戰爭中的 51 個戰略性戰役之一。
別列茲涅戈瓦托那—斯尼吉廖夫卡戰役 蘇德戰爭後期蘇軍發動的 世攻戰役,*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進攻戰役的組成部分。1944 年 3 月 6—18 日,由*烏克蘭第三方麵軍實施。目的是粉碎印古列茲河與南布格河之間的德 軍集團。3 月 12 日,蘇軍曾截斷德軍主力(第六集團軍)西退之路,但未能 形成合圍,受重創之德軍撤至南布格河右岸,蘇軍在追擊中先後解放別列茲 涅戈瓦托耶(Бepeэhe-гoвaoe)、斯尼吉廖夫卡(chnвn peвka)等城市,推進 140 公裏,為隨後向敖德薩方向進攻取得有利態 勢。
別爾津(rhkapлoвnчБepэnh,1889—1938)蘇聯紅軍 情報部部長(1924—1935、1937)。真姓名為丘濟斯·彼得裏斯(kюэn cПetepnc)。1905 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 沙俄軍隊服役。1919 年參加紅軍。國內戰爭時任師政治部主任和“契卡”駐 軍隊代表。1920 年調情報部門工作。1924 年起曾兩度擔任紅軍情報部部長, 任內派遣情報人員*佐爾格出國擔負特別使命。1936—1937 年間任西班牙共 和國軍隊息軍事顧問。死於肅反運動。
別洛夫(ПaвeлАлekceeвnчБeлoв,1897—1962) 蘇聯將領。1918 年參軍。參加過國內戰爭。1925 年加入俄共(布)黨。歷任 騎兵團長、師長、騎兵監助理。1933 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蘇德戰爭爆 發時為騎兵第二軍軍長(少將銜),在南方作戰。後調入西方方麵軍,參加 莫斯科會戰。1942 年 6 月起出任第六十一集團軍司令。率部參加庫爾斯克、 第聶伯河、白俄羅斯、維斯瓦河一奧得河、東波美拉尼亞和柏林等戰役。1944 年晉升上將。戰後曾任軍區司令。1960 年退役。著有回憶錄《我們的背後就 是莫斯科》等。
別爾紮林(hnkoлanЭpactoвnчБepэapnh1904 —1945)蘇聯將領。1918 年參軍。參加過國內戰爭。1925 年畢業於高級步兵 學校。次年加入聯共(布)黨。1938 年任步兵師長,參加哈桑湖地方的戰鬥。 翌年任步兵第五十九軍軍長。1940 年任遠東方麵軍紅旗第一集團軍副司令 (少將銜)。蘇德戰爭期間,歷任第六十一、第二十集團軍副司令和第二十 七、第三十四和第三十九集團軍司令,在西北和西方方向作戰。1944 年 5 月 起任突擊第五集團軍司令,參加雅西-基什尼奧夫、維斯瓦河-奧得河等戰役。 在柏林戰役中,擔負攻占包括希特勒大本營所在地帝國辦公廳在內的布中心 政府街區。1945 年晉升上將。同年 4 月底出任蘇聯駐柏林城防司令兼衛戌部 隊司令,6 月 16 日因公殉職。
別爾烏辛(mnxanлГeopгnebnчiПepbyxnh,1904 —)蘇聯人民委員會副主席(1940—1944)。1919 年加入俄共(布)黨。早 年在莫斯科國民經濟學院電氣工業係學習。後歷任廠長,莫斯科動力管理局 總工程師、副局長和局長,重工業副人民委員。1939 年當選為黨中央委員, 出任電站及電機工業人民委員。翌年任人民委員會副主席。蘇德戰爭爆發後, 兼任蘇聯疏散委員會副主席。不久又兼任化學工業人民委員。戰後從 1950 年起歷任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 等職。1957 年被解除黨政領導職務。
別洛博羅多夫(aфahnПaвлahtьeвnчБeлo 6opo-дoв,1903—)蘇聯將領。國內戰爭時期參加遊擊隊,在遠東作 戰。1923 年參軍。1926 年加入聯共(布)黨。1936 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 院。1941 年 1 月任遠東方麵軍軍訓部長(上校銜)。蘇德戰爭爆發後,調任 步兵師長,開赴西線參加莫斯科會戰。1942 年起任近衛步兵第五、第二軍軍 長,在加裏寧方麵軍編成內作戰。1944 年起任第四十三集團軍司令,參加維 帖布斯克—奧爾沙戰役,榮立戰功。1945 年在*哥尼斯堡戰役中,又獲戰績, 晉升上將。同年 8—9 月,任紅旗第一集團軍司令,參加遠東戰役。戰後曾任 蘇聯駐中國旅順口集團軍司令(1947—1953)、莫斯科軍區司令等職。1963 年獲大將銜。著有回憶錄《戰功》、《穿過烈火和原始森林》等。
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戰役 蘇德戰爭中期蘇軍發動的進攻戰役,*庫 爾斯克會戰的組成部分。代號魯勉采夫統帥。1943 年 8 月 3 日,蘇軍*沃羅 焊日方麵軍和*草原方麵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南翼向轉入防禦的德軍南方集 團軍群發起進攻。5 日解放別爾哥羅德(Бeлгopoд),同日北翼蘇 軍解放奧廖爾,莫斯科為此首次鳴放禮炮。至 8 月 13 日,已突破哈爾科夫(xap ьkoв)外層環形防線。此時德軍以兩次強大反突擊—度遲滯了蘇軍進攻, 但未能遏止蘇軍攻勢。23 日,蘇軍解放哈爾科夫。此戰,蘇軍向南和西南推 進近 140 公裏,擊潰德軍 15 個師,取得庫爾斯克會戰的最後勝利。經蘇軍總 參謀部 1987 年審定,列為蘇聯衛國戰爭中的 51 個戰略性戰役之一。
別列茲涅戈瓦托那—斯尼吉廖夫卡戰役 蘇德戰爭後期蘇軍發動的 世攻戰役,*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進攻戰役的組成部分。1944 年 3 月 6—18 日,由*烏克蘭第三方麵軍實施。目的是粉碎印古列茲河與南布格河之間的德 軍集團。3 月 12 日,蘇軍曾截斷德軍主力(第六集團軍)西退之路,但未能 形成合圍,受重創之德軍撤至南布格河右岸,蘇軍在追擊中先後解放別列茲 涅戈瓦托耶(Бepeэhe-гoвaoe)、斯尼吉廖夫卡(chnвn peвka)等城市,推進 140 公裏,為隨後向敖德薩方向進攻取得有利態 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