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營(fraueger)納粹德國集中營的一種。專事關押、虐待和屠 殺女性囚禁者。其中著名的有*拉文斯布呂克集中營。


    牟田口廉也(1888—1966)日本將領。畢業於陸軍幼年學校、陸軍士官 學校、陸軍大學。歷任參謀本部部員、陸軍省軍務局課員,參謀本部庶務課 長。1936 年 4 月任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1937 年 7 月 7 日, 該聯隊所屬第三大隊第八中隊在蘆溝橋附近龍王廟一帶進行挑釁性演習,挑 起*七七事變。1938 年任第四軍參謀長。1940 年晉升中將。1941 年任第十八 師團長,率部攻占新加坡。1943 年任第十五軍司令官,積極主張進攻作戰。 1944 年起負責指揮*英帕爾戰役,遭慘敗。同年被編入預備役。1945 年召回, 任預科士官學校校長。


    紅色方案(faiirot)德國在西線對法國的作戰計劃。1937 年 6 月,* 勃洛姆堡根據希特勒的旨意,秘密指令三軍總司令作好兩種可能的戰爭準 備:第一種主要戰鬥在西方,代號“紅色”;第二種主要戰鬥在東南方,代 號“綠色”(即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見*綠色方案)。德軍總參謀部據 此製定了主要對付法國的作戰計劃(“紅色方案”)。1939 年 10 月,德軍 根據希特勒的指令,製定入侵荷、比、盧和法國的西線作戰計劃,代號*黃色 方案(1940 年 2 月改稱*鐮刀)。1940 年 6 月初,德軍在*法蘭西之戰中初戰 獲勝,已把英軍主力逐出歐陸,占領荷、比、盧三國和法國北部地區,進抵 索姆河-埃納(aisne)河一線。德軍隨即製定目標為殲滅在法國殘留的所有 盟軍部隊的作戰方案,仍以“紅色”為代號,主要內容是德軍突破魏剛防線, 分割和包抄英法軍隊。6 月 5 日,德軍展開 140 個師實施此方案,開始了*索 姆河戰役。


    紅色樂隊(rotekapelle)亦稱“舒爾策-博伊森-哈爾納克抵抗組織”。 德國主要的反納粹和反戰地下組織。大戰初期在蘇軍情報人員特雷伯 (leopoldtrepper,1904—1982)協助下建立,由德國航空部中尉舒爾策- 博伊森(harroschulze-boysen,1909—1942)和德國經濟部高等參事、經濟 學家哈爾納克(arvidvonharnack,1901—1942)領導,主要成員有藝術家、 作家、軍人、記者、大學生和工人,其中共產黨員和社會民主黨員居多數。 在布魯塞爾和巴黎分別設立西梅克斯公司作為工作據點,聯絡德國通用電氣 公司、西門子康采恩等重要軍工企業和德軍領導機關中的反法西斯分子,並 與埃森、萊比錫、漢諾瓦、慕尼黑、漢堡等地的反法西斯小組頻繁接觸。廣 泛收集情報,通過設在德國本土和西歐各占領區的 100 多座秘密電台傳遞給 蘇方。1940—1943 年間共發出約 1500 份重要情報,並以德、俄、波、捷、 法、意等文字出版《內部戰線》刊物。納粹當局為進行鎮壓,由*阿勃韋爾和 *蓋世太保成立“紅色樂隊別動隊”加緊搜尋,1942 年 8 月逮捕 100 多名成 員,嚴刑拷打後大部分處以絞刑。此後活動漸微。


    紅波利亞納(kpa插rПoлrha)蘇德戰爭中德軍占領的距莫斯科 27 公裏的居民點之一。1941 年 12 月 3 日德軍占領該地,構築堅固的設防樞組 部。同月8 日蘇軍發起反擊解放此地,為 *莫斯科會戰蘇軍反攻階段的開始奠 定了基礎。


    紅軍抗日先遣隊  1934 年 7 月,中國共產黨決定由尋淮洲、樂少華率 領紅七軍團組成先遣隊北上抗日。7 月 6 日從瑞金出發,11 月抵達閩浙贛根 據地,與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後由方誌敏領導繼續北進浙江、安徽,遭 到國民黨軍隊攔阻。1935 年 1 月,該部返閩浙贛根據地途中,被國民黨軍合 圍於贛東北懷玉山區,方誌敏被捕犧牲。餘部由粟裕、劉英領導突圍,組成 挺進師,轉戰至浙南堅持遊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編入新四軍。


    紅謝洛-羅普沙戰役  蘇德戰爭後期蘇軍發動的進攻戰役,*列寧格勒- 諾夫哥羅德戰役的組成部分。1944 年 1 月 14—30 日,由*列寧格勒方麵軍實 施,波羅的海艦隊和遠程航空兵協同。蘇軍先後攻占德軍防禦樞紐紅謝洛 (kpachoceлo,又譯紅村)、羅普沙(poпшa)等地,向西推進 70—100 公裏,解放了普希金(Пyшknh)市、赤衛隊(kpoгbapдenck)城, 前出至盧加(Лyra)築壘地帶,徹底解除了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


    約斯特(hannsjohst,1890—1978)德國戲劇協會主席(1935—1945)。 早年學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進入文壇。1929 年任*德意誌文化戰鬥聯盟文 學小組主席。1933 年以納粹黨推崇的希拉格特(albertleoscgeter,1894 —1923,因反抗法軍占領魯爾被法國當局處決)為素材寫作同名戲劇,聲名 大噪。同年任柏林國家劇院藝術顧問和德意誌文學院院長。翌年任普魯士邦 參議員。1935 年起任德國戲劇協會主席,一貫狂熱吹捧納粹主義。戰後,於 1949 年被慕尼黑非納粹化法庭判處 3 年半強迫勞動、罰款 500 馬克和禁止寫 作 10 年。


    約德爾(alfredjodl,1890—1946)德國將領。1910 年武備學校畢業後 開始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炮兵連長。戰後供職於國防軍。二十年代 入軍事學院深造,畢業後調陸軍總部任作戰參謀。35 年升任國防處處長(上 校銜)。參加擬定進軍萊茵區的軍事計劃和吞併奧地利的*《奧托方案》。1938 年 10 月調任占領奧地利的德軍師炮兵主任。39 年 8 月升任武裝部隊最高統 帥部作戰局局長(亦作作戰部參謀長,少將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始 終擔任此職,約德爾成為希特勒在作戰問題上的主要顧問之一,直接參與策 劃和製定德軍的各種作戰計劃和行動,簽發屠殺戰俘的軍令。在進攻挪威、 希臘和南斯拉夫的戰爭中,起了積極作用。1940—1941 年參與製定、簽發和 安排代號*巴巴羅薩的計劃。1944 年晉升上將。1945 年 5 月 7 日受希特勒的 繼承人鄧尼茨委派,同弗雷德堡一起,代表德軍在法國東北的蘭斯(rheims), 向西方盟軍簽署投降書。戰後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受審,以共同策劃或密 謀、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而被判處絞刑。1946 年 10 月 16 日執 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巨廉/金重遠等並收藏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