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池田成彬(1867—1950)日本實業家,大藏大臣兼商工大臣(1938— 1939)。1888 年慶應義塾畢業後赴美國哈佛大學留學。1895 年歸國後入三井 銀行。歷任三井銀行總行營業部長、常務董事和三井合股會社常務理事,九·一 八事變後積極靠攏軍部,並向軍部及右翼勢力提供大量資金,資助法西斯運 動,加強財閥與軍部的聯繫。1937 年就任日本銀行總裁。次年出任第一屆近 衛內閣的大藏大臣兼商工大臣,發展軍火生產,支持對外擴張。1941 年任樞 密顧問官。日本投降後,以甲級戰犯被關押,1946 年 5 月被免予起訴並獲釋。
湯玉麟(1871—1937)中國將領。字閣臣。曾任奉軍第十二軍軍長。九·一 八事變時任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兼熱河省政府主席。1932 年 7 月曾在熱河率 部抵抗日軍侵略,獲得各界人士支持和聲援。次年春放棄承德,退至欒平, 被國民政府行政院免職查辦。1934 年宣布抗日,被任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北平分會高等顧問。旋即赴天津義大利租界居住。後病死。參見“熱河事變”。
湯爾和(1878—1940)漢奸。原名槱,字六鬆。早年留學日本。曾任北 洋政府教育總長、則玫總長。九·一八事變後投靠*黃郛。1933 年任國民政 府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參與簽訂*《塘沽協定》。抗日戰爭爆發後叛國 投敵,任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議政委員會委員長兼教育總長,極力推行奴化 教育。1939 年兼任北京大學總監督和東亞文化協議會會長。1940 年 3 月汪偽 國民政府成立後,任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督辦。同年病死。
湯恩伯(1900—1954)中國將領。原名克勤。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曾任國民政府教導第二師第一旅旅長、第二師師長。九·一八事變後,任第 八十九師師長,參加“圍剿”鄂豫皖蘇區。1933 年進攻抗日反蔣的福建人民 政府。1934 年任第十縱隊總指揮兼第四師師長,參與對中央蘇區的“圍剿”。 1935 年任第十三軍軍長,並授中將銜。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二十軍團軍團 長兼第十三軍軍長,率部參加南口戰役和台兒莊戰役。1938 年 6 月任第三十 一集團軍總司令,率部參加武漢保衛戰外圍作戰。次年參與指揮豫南會戰。 1942 年 1 月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1944 年棄洛陽西逃,造成中原大潰退。 次年改任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直屬第三方麵軍司令官,率部在廣西阻擊日軍。 日本投降後,主持京滬地區受降事宜。46 年投中將加上將銜。歷任陸軍副總 司令兼首都衛戍司令、京滬杭警備總司令。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後,去台灣。 曾任台灣當局“總統府”戰略顧問。
湯淺倉平(1874—1940)日本內大臣(1936—1940)。1898 年東京帝國 大學畢業,入內務省。1916 年任貴族院議員。1923 年任警事總監,次年任內 務次官。1925 年任朝鮮政務總監。1932 年任宮內大臣。1936 年*二·二六事 件後升任內大臣,成為裕仁天皇親信並深得元老西園寺公望的信任。任內病 死。
湯譯三千男(1888—1963)日本內務大臣(1942—1943)。1912 年東 京帝國大學畢業後入內務省。歷任社會局保險部長、勞動部長、宮城縣知事、 內務省土木局長、廣島縣知事、兵庫縣知事、內務次官等職。1942 年 2 月任 東條內閣內務大臣,參與強化法西斯的戰時體製。戰後於 1959 年任參議員, 1962 年任參議院預算委員長,並任自民黨總務等職。
湯普森式衝鋒鎗(thompson)美製衝鋒鎗。由湯普森 (johntaliaferrothompson,1860—1940)主持設計,1920 年取得專利。1941 年 8 月以前由美國汽車-軍械公司製造,以後轉由另兩家工廠生產。重約 4.5 公斤,口徑 11.43 毫米,彈倉為裝 50 發的彈盤或 20 發的彈匣,後座力合乎 標準,可靠性好。1928 年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採用。1939 年起美國陸軍廣泛使 用,英、法等國也大量訂購。共生產 170 萬餘支。
關東軍 1919—1945 年日本駐中國東北的侵略軍。前身為 1905 年日俄 戰爭後派駐中國遼東半島日本轄區(日本稱為關東州)的守備隊。1919 年 4 月,改編為直屬天皇統轄的關東軍,由 6 個獨立守備大隊和 1 個師團組成, 司令部設旅順(後相繼移至瀋陽、長春)。首任司令官為立花小一郎。曾先 後製造郭鬆齡事件和皇姑屯事件,並於 1931 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一手炮製 “滿洲國”。此後關東軍司令官同時兼任*協和會名譽顧問、駐“滿洲國”“大 使”和關東廳長官,掌握了控製中國東北的大權。1937 年後多次走圖入侵蘇 蒙國境。1941 年兵力擴充至 13 個師團。蘇德戰爭爆發後,曾發動特別大演 習,兵力一度增至 70 萬人,準備對蘇戰爭。後因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不斷失 利,不少精銳部隊南調作戰。1945 年 8 月 9 日,蘇聯對日宣戰後,在蘇軍和 中國軍隊及人民武裝的聯合打擊下覆滅。三十年代起,司令官先後為菱刈隆 (1930 年、1933 年就任)、本莊繁(1931 年就任)、武藤信義(1932 年就 任)、南次郎(1934 年就任)、植田謙吉(1936 年就任)、梅津美治郎(1939 年就任)和山田乙三(1944 年就任)。
關向應(1904—1946)中國將領。原名致祥。滿族。24 年入莫斯科東方 大學學習,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三軍政委、紅二軍團副政委。1935 年 11 月參加長征,北上抗日。後任紅二方麵軍政委。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 路軍第一二○師政委,與*賀龍率部前往晉西北抗日前線,廣泛開展遊擊戰 爭,創建*晉綏抗日根據地。後率部挺進冀中,指揮平原遊擊戰,挫敗日偽軍 多次圍攻,鞏固了冀中抗日根據地。1940 年後任晉綏軍區和陝甘寧晉綏聯防 軍司令部政委。
湯玉麟(1871—1937)中國將領。字閣臣。曾任奉軍第十二軍軍長。九·一 八事變時任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兼熱河省政府主席。1932 年 7 月曾在熱河率 部抵抗日軍侵略,獲得各界人士支持和聲援。次年春放棄承德,退至欒平, 被國民政府行政院免職查辦。1934 年宣布抗日,被任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北平分會高等顧問。旋即赴天津義大利租界居住。後病死。參見“熱河事變”。
湯爾和(1878—1940)漢奸。原名槱,字六鬆。早年留學日本。曾任北 洋政府教育總長、則玫總長。九·一八事變後投靠*黃郛。1933 年任國民政 府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參與簽訂*《塘沽協定》。抗日戰爭爆發後叛國 投敵,任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議政委員會委員長兼教育總長,極力推行奴化 教育。1939 年兼任北京大學總監督和東亞文化協議會會長。1940 年 3 月汪偽 國民政府成立後,任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督辦。同年病死。
湯恩伯(1900—1954)中國將領。原名克勤。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曾任國民政府教導第二師第一旅旅長、第二師師長。九·一八事變後,任第 八十九師師長,參加“圍剿”鄂豫皖蘇區。1933 年進攻抗日反蔣的福建人民 政府。1934 年任第十縱隊總指揮兼第四師師長,參與對中央蘇區的“圍剿”。 1935 年任第十三軍軍長,並授中將銜。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二十軍團軍團 長兼第十三軍軍長,率部參加南口戰役和台兒莊戰役。1938 年 6 月任第三十 一集團軍總司令,率部參加武漢保衛戰外圍作戰。次年參與指揮豫南會戰。 1942 年 1 月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1944 年棄洛陽西逃,造成中原大潰退。 次年改任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直屬第三方麵軍司令官,率部在廣西阻擊日軍。 日本投降後,主持京滬地區受降事宜。46 年投中將加上將銜。歷任陸軍副總 司令兼首都衛戍司令、京滬杭警備總司令。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後,去台灣。 曾任台灣當局“總統府”戰略顧問。
湯淺倉平(1874—1940)日本內大臣(1936—1940)。1898 年東京帝國 大學畢業,入內務省。1916 年任貴族院議員。1923 年任警事總監,次年任內 務次官。1925 年任朝鮮政務總監。1932 年任宮內大臣。1936 年*二·二六事 件後升任內大臣,成為裕仁天皇親信並深得元老西園寺公望的信任。任內病 死。
湯譯三千男(1888—1963)日本內務大臣(1942—1943)。1912 年東 京帝國大學畢業後入內務省。歷任社會局保險部長、勞動部長、宮城縣知事、 內務省土木局長、廣島縣知事、兵庫縣知事、內務次官等職。1942 年 2 月任 東條內閣內務大臣,參與強化法西斯的戰時體製。戰後於 1959 年任參議員, 1962 年任參議院預算委員長,並任自民黨總務等職。
湯普森式衝鋒鎗(thompson)美製衝鋒鎗。由湯普森 (johntaliaferrothompson,1860—1940)主持設計,1920 年取得專利。1941 年 8 月以前由美國汽車-軍械公司製造,以後轉由另兩家工廠生產。重約 4.5 公斤,口徑 11.43 毫米,彈倉為裝 50 發的彈盤或 20 發的彈匣,後座力合乎 標準,可靠性好。1928 年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採用。1939 年起美國陸軍廣泛使 用,英、法等國也大量訂購。共生產 170 萬餘支。
關東軍 1919—1945 年日本駐中國東北的侵略軍。前身為 1905 年日俄 戰爭後派駐中國遼東半島日本轄區(日本稱為關東州)的守備隊。1919 年 4 月,改編為直屬天皇統轄的關東軍,由 6 個獨立守備大隊和 1 個師團組成, 司令部設旅順(後相繼移至瀋陽、長春)。首任司令官為立花小一郎。曾先 後製造郭鬆齡事件和皇姑屯事件,並於 1931 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一手炮製 “滿洲國”。此後關東軍司令官同時兼任*協和會名譽顧問、駐“滿洲國”“大 使”和關東廳長官,掌握了控製中國東北的大權。1937 年後多次走圖入侵蘇 蒙國境。1941 年兵力擴充至 13 個師團。蘇德戰爭爆發後,曾發動特別大演 習,兵力一度增至 70 萬人,準備對蘇戰爭。後因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不斷失 利,不少精銳部隊南調作戰。1945 年 8 月 9 日,蘇聯對日宣戰後,在蘇軍和 中國軍隊及人民武裝的聯合打擊下覆滅。三十年代起,司令官先後為菱刈隆 (1930 年、1933 年就任)、本莊繁(1931 年就任)、武藤信義(1932 年就 任)、南次郎(1934 年就任)、植田謙吉(1936 年就任)、梅津美治郎(1939 年就任)和山田乙三(1944 年就任)。
關向應(1904—1946)中國將領。原名致祥。滿族。24 年入莫斯科東方 大學學習,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三軍政委、紅二軍團副政委。1935 年 11 月參加長征,北上抗日。後任紅二方麵軍政委。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 路軍第一二○師政委,與*賀龍率部前往晉西北抗日前線,廣泛開展遊擊戰 爭,創建*晉綏抗日根據地。後率部挺進冀中,指揮平原遊擊戰,挫敗日偽軍 多次圍攻,鞏固了冀中抗日根據地。1940 年後任晉綏軍區和陝甘寧晉綏聯防 軍司令部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