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進論 日本向亞洲大陸擴張侵略的策略。明治以來,日本始終把併吞 朝鮮,侵占中國,稱霸亞洲作為基本國策。但統治集團內部長期存在南進論 與北進論的論爭。與南進論者相對立的北進論者主張侵占朝鮮、中國後,北 上進攻蘇聯,以稱霸亞洲大陸,1931 年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北進呼聲一度高 漲。後廣田弘毅內閣通過”《國策基準》,確定南北並進。1937 年日本發動 全麵侵華戰爭。1938—1939 年,關東軍相繼挑起*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 件,北進呼聲再起。隨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和歐戰爆發,南進淪逐 漸占上風。1941 年蘇德戰爭爆發,北進呼聲又起,曾在中國東北集結重兵進 行關東軍特別大演習。北進論為日本發動對華戰爭,準備對蘇戰爭製造了輿 論。
北極光(nordlicht)1942 年 9 月德軍進攻列寧格勒的作戰計劃代號。 最初稱為“魔火”,後改稱此名。8 月 23 日,希特勒將進攻日期定於 9 月 14 日,由從克裏米亞北調的第十一集團軍任主力。8 月末至 9 月初,蘇軍在列 寧格勒附近向德軍戰線發起進攻,突破圍困列寧格勒的德軍防線多處,迫使 德軍第十一集團軍提前投入反擊作戰,“北極光”計劃亦就此破產。
北山起義 越南人民抗日反法的武裝起義。1940 年 9 月 22 日,日軍進 犯諒山,法軍敗走,日、法矛盾激化,27 日,印度支那共產黨在北山發動起 義,奪取法軍武器,組成 600 餘人的北山遊擊隊,進占州府和武崖據點。後 又分成若幹小隊四出襲擊侵略者。旋在法、日聯合鎮壓下,退入叢林,並改 編為越南救國軍,建立根據地,繼續抗戰。
北方艦隊 蘇聯海軍戰略戰役聯合編隊。1937 年 5 月由北方區艦隊擴編 組建。1939—1940 年參加蘇芬戰爭。蘇德戰爭爆發時,擁有潛艇 15 艘、驅 逐艦 8 艘、護衛艦 7 艘、掃雷艦 2 艘、布雷艦 1 艘和飛機 116 架。戰爭期間 除執行支援陸軍作戰和破壞敵海上交通線等任務外,還擔負在白海和巴倫支 海的護航。共護送盟國運輸隊船隻約 1500 艘、本國運輸隊船隻 2500 多艘。 1940—1946 年的司令為戈洛夫科。
北角海戰 英、德海軍在挪威北角(nordkapp)北麵海域的一次海戰。 1943 年 12 月 25 日晚,德國*沙思霍斯特號戰列艦率 5 艘驅逐艦,從挪威北 部阿爾滕峽灣(altenfiord)基地北上,截擊盟國駛往蘇聯的 jw-55b 護骯運 輸般隊。26 日上午和中午,德艦在巴倫支海熊島(bearind)耐近兩次攻 擊船隊,均被護航的英艦所挫敗。沙恩霍斯特號被擊中彈後向南逸去。英艦 尾隨追蹤。同時,在西南 200 海裏處詩機的以”約克公爵號戰列艦為首的英 規編隊,由本上艦隊司令*弗雷澤率領全速趕至。經過 3 小時的追擊戰鬥,於 下午 7 時 45 分擊沉沙思霍斯特號於北角之北海域。
北非之獻 盟軍 1940—1943 年在北非同德、意軍展開的長期拉鋸戰。 1940 年 6 月,法國敗降,義大利參戰,頓使本土危急的英國在地中海區域也 處境險惡。英國雖在直布羅陀-馬爾他-亞歷山大的弧線上保持著一支有戰鬥 力的艦隊,但其地中海航路完全暴露在義大利海、空軍的攻擊之下;英國中 東戰區總司令韋維爾統率的英軍約 7 萬餘人,既缺少飛機和坦克等重型裝 備,又分布於埃及、蘇丹、巴勒斯坦、肯亞和英屬索馬利亞各地。意軍在利 比亞(約 50 萬人)和意屬東非(約 20 多萬人)擁有優勢兵力。墨索裏尼依 據在戰略位置和兵力上的優勢,企圖奪取埃及和英屬索馬利亞,控製蘇伊士運 河和紅海,切斷英國的主命線,實現其建立一個跨地中海大帝國的迷夢。繼 東非意軍於 8 月攻取英屬索馬利亞之後,北非意軍總司令格拉齊亞尼於 9 月派 兵 25 萬(其中意軍約 8 萬人,上著部隊 17 萬人),由昔蘭尼加向埃及推進, 到達西迪巴拉尼(sidbarralii)築營據守;英軍後撤至馬特魯(matruh)與 之對峙。12 月初,英軍在獲得緊急增援後,由”奧康納率部約 3 萬人,從馬 特魯出發繞越沙漠從意軍側後發起*西迪巴拉尼之戰告捷,隨後進行*貝達富 姆之戰。1941 年 2 月,昔蘭尼加境內意軍覆沒,的黎波裏培尼亞 (tripolitania)也岌岌可危。為挽救北非意軍的敗局,希特勒派隆美爾率* 非洲軍團赴北非.其時英軍主力已後撤休整或北調希臘。3 月末,隆美爾不待 主力到達,即以輕裝甲師的部分兵力,向昔蘭尼加的極西端阿蓋拉(aghe) 撲去;占領該城後繼續挺進。英軍至 4 月中,除一支部隊困守圖卜魯格 (tobruq)外,均退入埃及境內。此後數月,雙方展開*圖卜魯格爭奪戰。11 月 18 日,經過增援和改組的英軍重新發動進攻,直撲圖卜魯格地域。隆美爾 非洲軍團敗撤。12 月 10 日,圖卜魯格解囹。1942 年初,英軍已攻到阿蓋拉。 1 月 21 日,退入的黎波裏塔尼亞境內的隆美爾突然率部反撲,占領班加西和 梅基利(mekili)後又在 5 月下旬和 6 月中旬兩次向東躍進包抄,迫使英軍 再次全線後撤。德意軍連克圖卜魯格(俘獲英軍 3.5 萬人和大量軍需物資) 和馬特魯,至 6 月底逼近英軍在阿拉曼的防線,離亞歷山大僅 70 多英裏。但 英軍不斷得到增援。10 月 23 日,英第八集團軍司令蒙哥馬利率部大舉反攻, 至 11 月初取得*阿拉曼戰役的勝利。德、意軍後撤,至年末退到的黎波裏附 近。同時,由艾森豪統率的盟軍於 11 月 8 日在法屬北非登陸,夯占奧蘭 和阿爾及爾,並向突尼西亞推進。隆美爾已陷千東、西兩軍夾擊之中。1943 年 3 月 21 日,蒙哥馬利突破*馬雷特防線,北上合擊首府突尼西亞和港城比塞大。 此時隆美爾已奉召回國,突尼西亞境內的 25 萬德、意軍於 5 月 13 日最終覆沒。 至此,盟軍已掌握整個北非海岸,為越海進攻義大利和巴爾幹準備了前進基 地。
北極光(nordlicht)1942 年 9 月德軍進攻列寧格勒的作戰計劃代號。 最初稱為“魔火”,後改稱此名。8 月 23 日,希特勒將進攻日期定於 9 月 14 日,由從克裏米亞北調的第十一集團軍任主力。8 月末至 9 月初,蘇軍在列 寧格勒附近向德軍戰線發起進攻,突破圍困列寧格勒的德軍防線多處,迫使 德軍第十一集團軍提前投入反擊作戰,“北極光”計劃亦就此破產。
北山起義 越南人民抗日反法的武裝起義。1940 年 9 月 22 日,日軍進 犯諒山,法軍敗走,日、法矛盾激化,27 日,印度支那共產黨在北山發動起 義,奪取法軍武器,組成 600 餘人的北山遊擊隊,進占州府和武崖據點。後 又分成若幹小隊四出襲擊侵略者。旋在法、日聯合鎮壓下,退入叢林,並改 編為越南救國軍,建立根據地,繼續抗戰。
北方艦隊 蘇聯海軍戰略戰役聯合編隊。1937 年 5 月由北方區艦隊擴編 組建。1939—1940 年參加蘇芬戰爭。蘇德戰爭爆發時,擁有潛艇 15 艘、驅 逐艦 8 艘、護衛艦 7 艘、掃雷艦 2 艘、布雷艦 1 艘和飛機 116 架。戰爭期間 除執行支援陸軍作戰和破壞敵海上交通線等任務外,還擔負在白海和巴倫支 海的護航。共護送盟國運輸隊船隻約 1500 艘、本國運輸隊船隻 2500 多艘。 1940—1946 年的司令為戈洛夫科。
北角海戰 英、德海軍在挪威北角(nordkapp)北麵海域的一次海戰。 1943 年 12 月 25 日晚,德國*沙思霍斯特號戰列艦率 5 艘驅逐艦,從挪威北 部阿爾滕峽灣(altenfiord)基地北上,截擊盟國駛往蘇聯的 jw-55b 護骯運 輸般隊。26 日上午和中午,德艦在巴倫支海熊島(bearind)耐近兩次攻 擊船隊,均被護航的英艦所挫敗。沙恩霍斯特號被擊中彈後向南逸去。英艦 尾隨追蹤。同時,在西南 200 海裏處詩機的以”約克公爵號戰列艦為首的英 規編隊,由本上艦隊司令*弗雷澤率領全速趕至。經過 3 小時的追擊戰鬥,於 下午 7 時 45 分擊沉沙思霍斯特號於北角之北海域。
北非之獻 盟軍 1940—1943 年在北非同德、意軍展開的長期拉鋸戰。 1940 年 6 月,法國敗降,義大利參戰,頓使本土危急的英國在地中海區域也 處境險惡。英國雖在直布羅陀-馬爾他-亞歷山大的弧線上保持著一支有戰鬥 力的艦隊,但其地中海航路完全暴露在義大利海、空軍的攻擊之下;英國中 東戰區總司令韋維爾統率的英軍約 7 萬餘人,既缺少飛機和坦克等重型裝 備,又分布於埃及、蘇丹、巴勒斯坦、肯亞和英屬索馬利亞各地。意軍在利 比亞(約 50 萬人)和意屬東非(約 20 多萬人)擁有優勢兵力。墨索裏尼依 據在戰略位置和兵力上的優勢,企圖奪取埃及和英屬索馬利亞,控製蘇伊士運 河和紅海,切斷英國的主命線,實現其建立一個跨地中海大帝國的迷夢。繼 東非意軍於 8 月攻取英屬索馬利亞之後,北非意軍總司令格拉齊亞尼於 9 月派 兵 25 萬(其中意軍約 8 萬人,上著部隊 17 萬人),由昔蘭尼加向埃及推進, 到達西迪巴拉尼(sidbarralii)築營據守;英軍後撤至馬特魯(matruh)與 之對峙。12 月初,英軍在獲得緊急增援後,由”奧康納率部約 3 萬人,從馬 特魯出發繞越沙漠從意軍側後發起*西迪巴拉尼之戰告捷,隨後進行*貝達富 姆之戰。1941 年 2 月,昔蘭尼加境內意軍覆沒,的黎波裏培尼亞 (tripolitania)也岌岌可危。為挽救北非意軍的敗局,希特勒派隆美爾率* 非洲軍團赴北非.其時英軍主力已後撤休整或北調希臘。3 月末,隆美爾不待 主力到達,即以輕裝甲師的部分兵力,向昔蘭尼加的極西端阿蓋拉(aghe) 撲去;占領該城後繼續挺進。英軍至 4 月中,除一支部隊困守圖卜魯格 (tobruq)外,均退入埃及境內。此後數月,雙方展開*圖卜魯格爭奪戰。11 月 18 日,經過增援和改組的英軍重新發動進攻,直撲圖卜魯格地域。隆美爾 非洲軍團敗撤。12 月 10 日,圖卜魯格解囹。1942 年初,英軍已攻到阿蓋拉。 1 月 21 日,退入的黎波裏塔尼亞境內的隆美爾突然率部反撲,占領班加西和 梅基利(mekili)後又在 5 月下旬和 6 月中旬兩次向東躍進包抄,迫使英軍 再次全線後撤。德意軍連克圖卜魯格(俘獲英軍 3.5 萬人和大量軍需物資) 和馬特魯,至 6 月底逼近英軍在阿拉曼的防線,離亞歷山大僅 70 多英裏。但 英軍不斷得到增援。10 月 23 日,英第八集團軍司令蒙哥馬利率部大舉反攻, 至 11 月初取得*阿拉曼戰役的勝利。德、意軍後撤,至年末退到的黎波裏附 近。同時,由艾森豪統率的盟軍於 11 月 8 日在法屬北非登陸,夯占奧蘭 和阿爾及爾,並向突尼西亞推進。隆美爾已陷千東、西兩軍夾擊之中。1943 年 3 月 21 日,蒙哥馬利突破*馬雷特防線,北上合擊首府突尼西亞和港城比塞大。 此時隆美爾已奉召回國,突尼西亞境內的 25 萬德、意軍於 5 月 13 日最終覆沒。 至此,盟軍已掌握整個北非海岸,為越海進攻義大利和巴爾幹準備了前進基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