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丹皮爾海峽之戰 即“俾斯麥海之戰”。
風見章(1886—1961)日本司法大臣(1940 年)。早稻田大學畢業後從 事新聞工作。1932 年加入國民同盟,任*昭和研究會委員。1936 年任國策研 究會委員,參與策劃全麵侵華戰爭。1937 年任第一屆*近衛內閣書記官長。
0 年任第二屆近衛內閣司法大臣,支持與德意結盟,並參與籌組*大政翼 贊會,1941 年又出任該會總務部長。
年因同軍部發生矛盾而退出政界。戰後一度被開除公職,重返政界後主 張與中國建立友好關係。著有《近衛內閣》、《祖國》等。
鳳凰(phoenix)諾曼第登陸戰役中英、美構成*桑套人工港防波堤的鋼 筋水泥沉箱代號。由英國設計和製造。
長約 200 英尺,高約 46 英尺,排水量 2000—6000 噸。事先在英國製成, 登陸戰役開始後,用拖船拖至預定地點沉入海底,首尾相接組成防波堤。
鳳翔號航空母艦 日本輕型航空母艦。由淺野造船所和橫須賀海軍工廠 建造。1922 年 12 月竣工。為世界上最早一艘原設計而非改裝的航空母艦。 標準排水量 7470 噸,最高航速 25 節,可載飛機 31(一說 21)架,乘員 550 人。在侵華戰爭中曾參加淞滬會戰。在太平洋戰爭中曾參加中途島海戰。
烏德特(ernstudet,1896—1941)德國空軍裝備總監(1939—1941)。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德國空軍王牌飛行員,曾擊落 62 架仙約國飛機。戰後 多次作遠程特技飛行。1936 年 6 月任德國航空部技術局局長。1939 年升任空 軍裝備總監,主管飛機設計、製造和檢驗,主張重點製造 me—109 式殲擊機 和 ju—87 式轟炸機。德國空軍在*不列顛之戰中失敗後曾遭戈林指責,因* 赫斯飛英事件亦招致希特勒不滿。1941 年 11 月 17 日因德國空軍在蘇德戰場 屢遭挫折而自殺,希特勒則偽稱其遭空難並舉行軍事葬禮。
烏布利希(walterulbrieht,1893—1973)德國共產黨領導人。1912 年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參與組建萊比錫共產黨組織。1923 年起長期擔任德國共產黨中央領導工作。1928—1933 年為德國國會共產黨者 員。納粹黨執政後被迫流亡國外,在巴黎成立德共國外委員會。1935 年任德 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36—1938 年參加*西班牙內戰。1938—1943 年任共產 國際執行委員會德共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蘇聯從事對德國戰俘的宣 傳工作。1943 年 7 月參與組建*自由德國民族委員會。1945 年 4 月回國。1950 —1973 年先後任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第一書記和主席。1960 —1973 年任民主德國國務委員會主席。
烏號作戰 侵緬日軍進攻印度東北部的作戰代號。見“英帕爾戰役”。
烏曼戰役 蘇德戰爭前期德軍實施的包圍戰,*基輔會戰的組成部分。 1941 年 7 月中旬,德軍向基輔發起全麵進攻後,其第一坦克集群和第十七、 第十一集團軍從北、南兩路夾擊防守烏曼(ymanb)地域的蘇軍集團,於 8 月 2 日完成合圍,蘇軍第六、第十二集團軍及第十八集團軍一部被殲,但蘇 軍的抵抗持續到 8 月 13 日。
烏斯塔莎(usta a)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的法西斯組織。1929 年由*巴維 列奇在義大利創建。仿效義大利法西斯黨,要求克羅埃西亞獨立。曾參與 1934 年在馬賽暗殺國王亞歷山大的事件。1941 年 4 月德、意入侵南斯拉夫後,在 占領者扶植下建立*克羅埃西亞獨立國。配合占領軍,鎮壓抵抗運動,實行恐怖 統治,屠殺平民 50 餘萬人。義大利投降後,投靠德國。南斯拉夫解放後被清 洗。
烏克蘭戰役 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在蘇聯烏克蘭地區發動的戰略性進攻 戰役,由*南方集團軍群實施。戰役目的是消滅烏克蘭西部蘇軍集團,奪取基 輔,占領第聶伯河各渡口,保障爾後向頓巴斯方向的進攻。為此投入第六、 第十一、第十七集團軍和第一坦克集群,以及羅馬尼亞的 2 個集團軍、匈牙 利的 1 個快速軍,共 57 個師又 13 個旅,得到第四航空隊和羅馬尼亞空軍的 1300 架飛機的支援。當麵蘇軍防禦部隊是*西南方麵軍所轄 4 個集團軍和*南 方方麵軍所轄 2 個集團軍,共 86 個師。1941 年 6 月 22 日,德軍主力從波蘭 出擊,直撲基輔;集結於羅馬尼亞的部隊則作牽製行動,於開戰一周後也進 入蘇聯境內。由於遭到蘇軍頑強反擊,德軍進展較慢。6 月 23—29 日,在主 攻線上發生了戰爭初期規模最大的*社布諾-盧茨克-羅夫諾坦克交戰。6 月 30 日,蘇軍撤向 1939 年國界的舊築壘地域。同日,德軍占領利沃夫。7 月 9 日, 德軍主攻部隊進抵日托米爾(Жntomhp)、別爾季切夫(bepдn-чeb)一 線,從西麵逼近基鋪;翼側德軍占據莫吉廖夫-波多爾斯克(moгnдee -дoдoдьcknn)一線,向基輔東南遷回。至此,德軍已推進 300— 350 公裏,形成對基輔的包圍態勢。
烏斯季諾夫(1908—1984)蘇聯武器裝備人民委員(1941—1946)。早 年當鉗工。1927 年加入聯共(布)黨。1934 年列寧格勒軍事機械學院畢業後, 歷任工程師、副主任設計師和廠長。1941 年起出任武器裝備人民委員。蘇德 戰爭期間,領導所屬企業,積極發展槍炮生產和研製出新式武器。戰後歷任 國防工業部長、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和第一副主席、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 席、蘇共中央書記和國防部長等職。
風見章(1886—1961)日本司法大臣(1940 年)。早稻田大學畢業後從 事新聞工作。1932 年加入國民同盟,任*昭和研究會委員。1936 年任國策研 究會委員,參與策劃全麵侵華戰爭。1937 年任第一屆*近衛內閣書記官長。
0 年任第二屆近衛內閣司法大臣,支持與德意結盟,並參與籌組*大政翼 贊會,1941 年又出任該會總務部長。
年因同軍部發生矛盾而退出政界。戰後一度被開除公職,重返政界後主 張與中國建立友好關係。著有《近衛內閣》、《祖國》等。
鳳凰(phoenix)諾曼第登陸戰役中英、美構成*桑套人工港防波堤的鋼 筋水泥沉箱代號。由英國設計和製造。
長約 200 英尺,高約 46 英尺,排水量 2000—6000 噸。事先在英國製成, 登陸戰役開始後,用拖船拖至預定地點沉入海底,首尾相接組成防波堤。
鳳翔號航空母艦 日本輕型航空母艦。由淺野造船所和橫須賀海軍工廠 建造。1922 年 12 月竣工。為世界上最早一艘原設計而非改裝的航空母艦。 標準排水量 7470 噸,最高航速 25 節,可載飛機 31(一說 21)架,乘員 550 人。在侵華戰爭中曾參加淞滬會戰。在太平洋戰爭中曾參加中途島海戰。
烏德特(ernstudet,1896—1941)德國空軍裝備總監(1939—1941)。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德國空軍王牌飛行員,曾擊落 62 架仙約國飛機。戰後 多次作遠程特技飛行。1936 年 6 月任德國航空部技術局局長。1939 年升任空 軍裝備總監,主管飛機設計、製造和檢驗,主張重點製造 me—109 式殲擊機 和 ju—87 式轟炸機。德國空軍在*不列顛之戰中失敗後曾遭戈林指責,因* 赫斯飛英事件亦招致希特勒不滿。1941 年 11 月 17 日因德國空軍在蘇德戰場 屢遭挫折而自殺,希特勒則偽稱其遭空難並舉行軍事葬禮。
烏布利希(walterulbrieht,1893—1973)德國共產黨領導人。1912 年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參與組建萊比錫共產黨組織。1923 年起長期擔任德國共產黨中央領導工作。1928—1933 年為德國國會共產黨者 員。納粹黨執政後被迫流亡國外,在巴黎成立德共國外委員會。1935 年任德 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36—1938 年參加*西班牙內戰。1938—1943 年任共產 國際執行委員會德共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蘇聯從事對德國戰俘的宣 傳工作。1943 年 7 月參與組建*自由德國民族委員會。1945 年 4 月回國。1950 —1973 年先後任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第一書記和主席。1960 —1973 年任民主德國國務委員會主席。
烏號作戰 侵緬日軍進攻印度東北部的作戰代號。見“英帕爾戰役”。
烏曼戰役 蘇德戰爭前期德軍實施的包圍戰,*基輔會戰的組成部分。 1941 年 7 月中旬,德軍向基輔發起全麵進攻後,其第一坦克集群和第十七、 第十一集團軍從北、南兩路夾擊防守烏曼(ymanb)地域的蘇軍集團,於 8 月 2 日完成合圍,蘇軍第六、第十二集團軍及第十八集團軍一部被殲,但蘇 軍的抵抗持續到 8 月 13 日。
烏斯塔莎(usta a)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的法西斯組織。1929 年由*巴維 列奇在義大利創建。仿效義大利法西斯黨,要求克羅埃西亞獨立。曾參與 1934 年在馬賽暗殺國王亞歷山大的事件。1941 年 4 月德、意入侵南斯拉夫後,在 占領者扶植下建立*克羅埃西亞獨立國。配合占領軍,鎮壓抵抗運動,實行恐怖 統治,屠殺平民 50 餘萬人。義大利投降後,投靠德國。南斯拉夫解放後被清 洗。
烏克蘭戰役 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在蘇聯烏克蘭地區發動的戰略性進攻 戰役,由*南方集團軍群實施。戰役目的是消滅烏克蘭西部蘇軍集團,奪取基 輔,占領第聶伯河各渡口,保障爾後向頓巴斯方向的進攻。為此投入第六、 第十一、第十七集團軍和第一坦克集群,以及羅馬尼亞的 2 個集團軍、匈牙 利的 1 個快速軍,共 57 個師又 13 個旅,得到第四航空隊和羅馬尼亞空軍的 1300 架飛機的支援。當麵蘇軍防禦部隊是*西南方麵軍所轄 4 個集團軍和*南 方方麵軍所轄 2 個集團軍,共 86 個師。1941 年 6 月 22 日,德軍主力從波蘭 出擊,直撲基輔;集結於羅馬尼亞的部隊則作牽製行動,於開戰一周後也進 入蘇聯境內。由於遭到蘇軍頑強反擊,德軍進展較慢。6 月 23—29 日,在主 攻線上發生了戰爭初期規模最大的*社布諾-盧茨克-羅夫諾坦克交戰。6 月 30 日,蘇軍撤向 1939 年國界的舊築壘地域。同日,德軍占領利沃夫。7 月 9 日, 德軍主攻部隊進抵日托米爾(Жntomhp)、別爾季切夫(bepдn-чeb)一 線,從西麵逼近基鋪;翼側德軍占據莫吉廖夫-波多爾斯克(moгnдee -дoдoдьcknn)一線,向基輔東南遷回。至此,德軍已推進 300— 350 公裏,形成對基輔的包圍態勢。
烏斯季諾夫(1908—1984)蘇聯武器裝備人民委員(1941—1946)。早 年當鉗工。1927 年加入聯共(布)黨。1934 年列寧格勒軍事機械學院畢業後, 歷任工程師、副主任設計師和廠長。1941 年起出任武器裝備人民委員。蘇德 戰爭期間,領導所屬企業,積極發展槍炮生產和研製出新式武器。戰後歷任 國防工業部長、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和第一副主席、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 席、蘇共中央書記和國防部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