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奉公會  日本占領軍在印度尼西亞扶植的親日組織。前身“普泰 拉”。1944 年 3 月 1 日成立。受日本占領當局控製。總裁與副總裁均由日本 高級軍官擔任。*蘇加諾出任中央本部部長,下屬幹部一般亦由印尼人擔任。


    標榜“五色協和”,即除印尼人外,居住在印尼的日本人、華僑、阿拉 伯人和混血種人均可參加。任務為加強防禦和鞏固戰時體係。並鼓吹印尼和 日本進行軍事合作。在印尼人民解放鬥爭的推動下,蘇加諾等人曾利用該組 織宣傳愛國思想,積聚革命力量。


    爪哇海海戰  1942 年 2 月 27 日至 3 月 1 日,美英荷澳聯合艦隊與日本 掩護登陸的海軍編隊,在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附近海域的海 戰。包括*蘇臘巴亞海戰、*巴達維亞侮戰和*巽他海峽海戰等 3 次戰鬥。日軍 擁有海空優勢,僅損失驅逐艦 1 艘和運輸船 4 艘,獲得全勝。臨時編成的盟 國聯合艦隊遭到毀滅性打擊,損失巡洋艦 4 艘,驅逐艦 6 艘,艦隊司令荷蘭 海軍上將*社爾曼陣亡,導致美英荷澳盟軍海軍司令部解體和荷屬東印度失 守。


    反掃蕩鬥爭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為粉碎 日偽軍“掃蕩”所進行的以軍事打擊為主的鬥爭。日軍為摧毀中國共產黨領 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採用*分進合擊、*鐵壁合圍、捕捉奇襲、反轉電擊、 輾轉抉剔等戰術,連續進行大規模的“掃蕩”,並實行*三光政策,企圖徹底 消滅抗日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根據地軍民實行主力兵團地方化,地方兵團 群眾化,正規軍、遊擊隊、民兵和群眾緊密結合;以地道戰、地雷戰、圍困 戰、麻雀戰以及派遣敵後武工隊等方式,騷擾、消耗、疲憊敵人;將內線作 戰與外線作戰、分散出擊與集中突擊結合、起來,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經過艱苦複雜的鬥爭,粉碎了日軍多次“掃蕩”,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根據地。


    反蠶食鬥爭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對日偽 軍“蠶食”根據地進行的鬥爭。日軍為鞏固和擴大在華占領區,縮小和摧毀 抗日根據地,以軍事進攻與政治欺騙等手段,對根據地邊緣地區步步進逼,0 實行“邊緣蠶食”;或結合軍事“掃蕩”,在根據地內建立新據點,實行“躍 進蠶食”。1941 年 6 月 9 日,中共中央軍委向敵後根據地發出反“蠶食”鬥 爭的指示,領導敵後軍民採取政治攻勢與武裝鬥爭相結合、公開鬥爭與隱蔽 鬥爭相結合、正麵堅持與敵後活動相結合的方針,實行“敵進我退”、“翻 邊戰術”、“把敵人擠出去”等多種戰術,發動群眾,分化瓦解日偽軍,摧 毀偽政權,並適時集中兵力打擊敵人,拔除敵之據點,粉碎日軍的“蠶食”, 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根據地。


    反清鄉鬥爭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為粉碎 日偽軍“清鄉”所進行的鬥爭。1941 年 7 月起,日軍在華中、華南占領區推 行*清鄉運動。中國共產黨領導敵後抗日軍民,組織小部隊和敵後武工隊深入 敵占區,在白偽軍空隙中靈活穿插,伺機出擊,並發動群眾,對敵開展政治 攻勢,瓦解偽軍,摧毀偽組織,懲處漢奸,反對敵人抓丁搶糧,破壞敵人的 封鎖溝牆等。同時,以主力在外線向日偽軍要害或弱點部進攻,使“清鄉” 之敵處處挨打,從而取得反“清鄉”鬥爭的勝利。


    反共產國際協定  德國和日本 1936 年簽定的以反共產主義威脅為名、 實為擴張侵略的協定。1935 年 11 月,納粹德國向日本提出,以“反共協定” 方式建立兩國的密切關係。1936 年 7 月雙方在柏林進行談判。同年 11 月 25 日,由裏賓特洛甫和日本駐德大使武官武者小路籤訂此協定。協定汙衊共產 國際的目的係“破壞及威脅現存的國家”,並將“威脅全世界的和平”;規 定“締約國相約對於共產國際的活動相互通報,並協議關於必要的防止措置, 且緊密合作以完成上述措置”;還規定促使第三國採取反共措施,並共同邀 請其加入本協定。協定期限 5 年,在同日簽署的附屬議定書中,規定兩國緊 密合作,設立常設委員會,共同反對共產國際。同時兩國還簽訂了針對蘇聯 的秘密附件,內容為一旦與蘇聯交戰,應採取共同措施,並規定“在協定有 效期內,兩締約國約定未經雙方同意,不得與蘇聯締結違背本協定精神的任 何政治條約”。義大利於翌年 11 月 6 日加入該協定。一般以此作為德日意法 西斯侵略集團開始形成的標誌。此後匈牙利、“滿洲國”(1939 年 2 月 24 日)、西班牙(1939 年 3 月 27 日)也相繼加入。1941 年該協定延長 5 年, 保加利亞、芬蘭、羅馬尼亞、丹麥、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和汪偽政權也先後 加入。大戰期間,在同盟國聯合打擊下瓦解。


    反潛艇戰委員會(anti-u-boatwarfarmit-tee)英國在*大西洋之 戰中領導抗擊德國潛艇戰的專門機構。1942 年,德國潛艇對大西洋航運形成 越來越大的威脅,盟國商船被擊沉的噸應超過新船下水的噸位,英國進口量 比 1939 年減少三分之一。為了研究有效的反潛挺作戰方針和手段,保障調集 所必需的兵力和兵器,統一領導各種力量,於同年夏天成立。由邱吉爾任主 席,參加者包括部分內閣大臣、海軍和空軍參謀長、美國的代表以及一些科 學家。1942 年 11 月 4 日,邱吉爾主持了第一次會議。該委員會採取了加強 空中反潛護航、成立支援艦隊、研製和裝備新式反潛武器等措施,對 1943 年反潛艇戰的根本轉折起了重要作用。1944 年初停止工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巨廉/金重遠等並收藏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