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號作戰  日軍占領法屬印度支那的作戰行動代號。1945 年初,日軍在 太平洋戰場上的處境日益惡化,盟軍日益逼近日本本土。為阻止盟軍擴大攻 勢,日本決定武裝占領整個法屬印度支那。8 月 9 日日本向法國駐印度支那 總督*德庫提出終止法國在印支統治的最後通牒。10 日日第三十八軍司令官 上橋勇逸中將下令實施以此為代號的行動計劃,遣兵攻擊法軍在印度支那的 各個據點。法軍潰敗,3 月 14 日諒山法守軍投降,印支全境被日軍占領。


    馬加利塔(margarita)德軍占領匈牙利的計劃和行動代號。1943 年匈 軍在蘇德戰場屢遭慘敗,霍爾蒂開始與盟國秘密會談退出戰爭的條件,導致 匈德關係緊張。1944 年 2 月德國製訂兩套占領匈牙利的方案:(1)未經匈 方同意即行占領;(2)徵得霍爾蒂同意後再占領,保留霍爾蒂傀儡政府。1944 年 3 月 12 日希特勒批準執行第一方案,並於 18 日召見霍爾蒂,迫使他接受 德軍占領匈牙利的決定。當晚,德軍 11 個師由西、北、南三個方向侵入匈牙 利,未遇抵抗即占領匈牙利全境。


    馬場鍈一(1879—1937)日本大藏大臣(1996—1937)。1908 年東京帝 國大學畢業。1904 年人大藏省。歷任朝鮮財政監察宮、法製局參事官、法製 局長官、貴族院議員。1927 年任日本勸業銀行總裁。1936 年就任廣田內閣大 藏大臣。泛內,與軍部關係密切,大力推行以軍費為中心的通貨膨脹政策, 即所謂“馬場財政”,開闢了通向戰時經濟的道路。1937 年任近衛內閣內務 大臣,同年病死。


    馬西格裏(rexlemassigli,1888—?)法國抵抗運動活動家,外交官。 早年進入外交界。1938 年任駐土耳其大使。1940 年法國敗降後,參加抵抗運 動。1943 年 6 月出任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外交委員。為改善*戰鬥法國的 國際地位積極開展活動。1944 年 6 月,任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外交部長。 同年 11 月改任駐英大使,致力於保持兩國的友好關係。戰後繼續從政。


    馬來海戰  日本海空軍對英國東方艦隊主力的一次襲擊。1941 年 12 月 8 日下午,英國東方艦隊司令*菲利普斯率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卻敵號巡洋 艦和各艘驅逐艦組成的編隊駛離新加坡,北上暹羅灣阻擊日本船隊。9 日下 午即被日軍潛艇發現。當日夜,英艦向南折向關丹外海。10 日晨再次被日方 發現。日本海軍航空兵自西貢基地出動 96 架轟炸機和魚雷機從上午 12 時許 開始攻擊。經 2 個多小時激戰,英國卻敵號和威爾斯親王號先後被擊沉。艦 隊司令菲利普斯及 800 餘名官兵喪生,此戰日軍僅損失飛機 3(—說 4)架。


    馬林科夫(reopthmakclimttjlnahobilqmaaetirob,1902—1988)蘇聯 國防委員會委員(1941—1945)、聯共(布)黨中央書記(1939—1952)。 1919 年加入紅軍,參加國內戰爭。翌年在前線加入俄共(布)黨。1921 年進 莫斯科高等技術學校學習。1925 年畢業後調到聯共(布)黨中央機關工作。 曾任史達林的秘書。1990 年被派往莫斯科州委負責黨的組織工作。1934 年任 主管幹部的黨中央機關工作部長。1939 年起為聯共(布)黨中央委員、中央 書記、組織局委員和幹部管理部長。1941 年當選為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蘇德戰爭爆發後,任國防委員會委員。領導研製新式的陸軍武器和飛機發動 機等工作。戰爭期間,曾先後被派往列寧格勒戰線(1941 年 8 月)、莫斯科 戰線(1941 年秋冬)、沃爾霍夫戰線(1942 年 3 月)、史達林格勒和頓河戰 線(1942 年 7—9 月)、中央戰線(1943 年 3 月)協調作戰。1943 年 8 月, 任恢復收復區經濟委員會主席。致力千重建曾被德軍侵占的光復區。戰後, 1946 年起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1952 年起為蘇共中央 主席團委員。1953 年史達林逝世後出任部長會議主席。1955 年 2 月被迫辭職, 改任部長會議副主席兼電站部長。1957 年 6 月被解除黨政領導職務,調任一 水電站站長。1968 年退休。


    馬舍羅夫(hetpmvpouobilmamepob,1918—1980)蘇聯戰時白俄羅斯遊 擊運動領導人之一。1939 年維帖布斯克師範學院畢業後,為中學教師。蘇德 戰爭期間,在維帖布斯克州建立和領導地下共青團組織,開展遊擊運動,歷 任遊擊隊長、大隊政委,戰鬥於該州和加裏寧州以及拉脫維亞境內。1943 年 加入聯共(布)黨,1944 年獲蘇聯英雄稱號。先後兼任白俄羅斯共青團維列 伊卡和莫洛傑奇諾州委第一書記。戰後歷任白俄羅斯共青團中央和黨中央書 記、第一書記。1964 年起為蘇共中央委員。1966 年起為蘇共中央政治局候補 委員。


    馬特霍恩(matterliorn)盟國對日本實施戰略轟炸的行動計劃代號。 由美國陸軍航空隊製訂,先後在卡薩布蘭卡和開羅會議上得到盟國軍事領導 人和盟國首腦的批準。計劃部署*b-29 型轟詐機在中緬印戰區,以印度為後 勤補充基地,以中國華南為作戰前方基地,實施對日戰略轟作,以摧毀其軍 事工業和鋼鐵工業。1944 年 1 月起,美國耗資 5000 萬金元(按當時匯率值 8 億美元),中國動員 45 萬民工,在華南地區修築 9 個機場。同年 4 月,首批 *b—29 型轟炸機飛抵中國,自 6 月起執行對日轟炸。後因若幹機場被日軍攻 占及美軍攻克塞班島後航程可達日本本上,此計劃遂被棄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巨廉/金重遠等並收藏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