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燾曾認為,晚清的幾位改革派大佬中“中堂(李鴻章)能見其大,丁禹生(丁日昌)能致其精,沈幼丹(沈葆禎)能盡其實”,這是很中肯的。屁股決定腦袋,立場決定觀點,實力決定行為,這似乎是顛撲不破的官場真理……
============================================
後記 恭親王:絕版之外
—雪珥答《中國經營報》記者問
【《中國經營報》記者】“絕版恭親王”係列告一段落,讀者通過恭親王這一晚清政壇二號人物,得以一窺清廷政局之堂奧以及清末改革中堅人物的堅守與無奈。作為將這一切呈現給讀者的人,你為何選定了恭親王這個人物,他的哪些性格吸引了你去探究?能不能談談你從開始關注到研究恭親王的過程?
【雪珥】二十多年前,我癡迷般地喜歡上了一本書,那就是尼克森的著作《領袖們》。這位美國前總統在書中,如此描繪中國總理周恩來:“他是個偉人,本世紀罕見的偉人。我感到惋惜的是,他生活在巨大的陰影之中,他總是小心謹慎地讓舞台的聚光燈照射在毛澤東身上。”
厄克鬆當然不會明白,在中國的舞台上,聚光燈必須也隻能照在一個人的身上,其他人則必須謙恭地將自己湮沒在巨大的陰影下,明智地躲避著,或者耐心地等待著聚光燈。
那時,我剛剛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求學,在幾位師長的幫助下,給自己製訂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讀書計劃。當我讀完幾本講述洋務運動的書後,書中那著墨不多的恭親王,卻令我總是想起尼克森的這段評述。
謙卑,韜晦,在領導麵前勇於並且善於自我批評,乃至自我貶低,在時機未到時靜如處子,在時機到來時動如脫兔,所有這些,也正是我在那所號稱“青年黃埔”的大學內所接受的官場入門訓練。
那位在風華正茂的青年時期,就成為國家掌舵人,之後又被歷史貶低到無限小的恭親王,是否就是中國特色的從政之路的典型呢?我對此很感興趣。但這種興趣,隻是一閃而過。從1987年赴北京求學,到1999年移民出國,這12年間,中國大多數人都難以安寧地守著一張書桌了。恭親王,連同周恩來一道,被忙碌的名利追逐掃出了我的關注範圍。直到2002年我重新回國,並在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漫長六年間,為了抵禦孤獨和誘惑,才開始重新提筆寫作,並將筆端伸向我最感興趣的中國改革史時,那個陰影中的人物,才又回到了我的腦海。
在我今年撰寫的恭親王專欄中,我不止一次地提到了那些陰影中的人物的共同點:老二性格。恭親王曾經是有稜角的,在“垂簾聽政”和“親王輔政”的“一國兩製”早期,權力的重心在恭親王手上。但在經歷了幾次碰撞後,他徹底找準了自己的定位:帝國的管家,而太後們才是真正的女主人。自此,那個神采飛揚、風度翩翩的恭親王就不見了,鬱鬱寡歡,憂讒畏譏,言辭謹慎(“謹言”卻未必“慎行”),成天忙於事務,隻管埋頭拉車,不管抬頭看路,消極“抓革命”,積極“促生產”,“老二性格”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令我震撼的是,在參觀整修如故的恭王府時,我在百年的宮牆發現了一些四十年前的紅色標語,其中就有:
努力學習最高指示
忠實執行最高指示
熱情宣傳最高指示
勇敢捍衛最高指示
那一刻,我真感覺頭皮發麻,對歷史的無情和荒誕充滿了敬畏。那個從恭親王聯想到周恩來的離經叛道的念頭,又在腦海閃現:為什麽在如此多需要他操心的大事小事中,周恩來要將整修恭王府對外開放,作為自己交代給穀牧的三個遺願之一呢?(請讀者自行查閱相關官方報導)為什麽周恩來在“抓革命,促生產”的百忙之中,還多次來到恭王府,他真是為了發掘“大觀園”的原型,還是在憑弔什麽,還是想傳遞什麽信息?
【《中國經營報》記者】作為一個體製內改革派的代表,恭親王身上似乎充分體現了一個體製內改革者對改革分寸的拿捏,在這一過程中,體現了其自身的哪些糾結和矛盾?這其中,有哪些是恭親王無法擺脫的歷史局限?
【雪珥】我們常說的所謂“局限”,其實就是觀察者以自己的標準,以當下的標準,乃至以自己在當下的利益訴求為標準,去丈量歷史人物所發現的那些不如意的地方。認為歷史人物都有“局限”,這本身有一個邏輯前提:歷史是在不斷進步的,“今”必勝於“昔”,“新”必勝於“古”。但是,歷史的弔詭之處在於,“今”與“新”往往就是“昔”與“古”的某種翻版而已,繞了幾十上百年的圈,抬頭一看,可能又回到了起點。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無奈之處,所謂“勢禁形格”。所以,我更願意談論的是恭親王的“勢禁形格”,而不是他的“局限”。
我曾經很深地介入體製內的運作,幾乎零距離地觀察了處於改革開放第一線的浙江在整個90年代的全麵蛻變。我曾經提出一個很有意思但也很尖銳的觀點:浙江的發展,關鍵是受益於地方政府有意無意的不作為。改革初期一直到90年代末,浙江並非一個官場的亮點和“要缺”。既非衝要之職,則官員們的首要思想便是“平安無事”,為求“平安無事”,便要自己少惹事,首先便是不敢提倡什麽敢為天下先的東西,不會湧現出什麽明星式官員,吸引輿論的目光和炮火。其次便是沒有能力消滅那些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已為天下先”的新生事物,比如溫州這樣的“資本主義萌芽”,不是不想消滅,而是這樣的野草實在太茂盛了,要消滅就必須大動幹戈,一大動幹戈就要引人關注,就無法“平安無事”。這種官場本身的非主流性,導致在浙江的幾個改革發祥地,對草根改革的踐踏都很不徹底,敷衍了事,斬草不除根,這就在客觀上為小草的繁衍提供了極大的空間。這實際上形成了一種良性的“錢權交易”模式:權力對資本的維護,起初還談不上“保護”,而僅僅是“不傷害”而己。
============================================
後記 恭親王:絕版之外
—雪珥答《中國經營報》記者問
【《中國經營報》記者】“絕版恭親王”係列告一段落,讀者通過恭親王這一晚清政壇二號人物,得以一窺清廷政局之堂奧以及清末改革中堅人物的堅守與無奈。作為將這一切呈現給讀者的人,你為何選定了恭親王這個人物,他的哪些性格吸引了你去探究?能不能談談你從開始關注到研究恭親王的過程?
【雪珥】二十多年前,我癡迷般地喜歡上了一本書,那就是尼克森的著作《領袖們》。這位美國前總統在書中,如此描繪中國總理周恩來:“他是個偉人,本世紀罕見的偉人。我感到惋惜的是,他生活在巨大的陰影之中,他總是小心謹慎地讓舞台的聚光燈照射在毛澤東身上。”
厄克鬆當然不會明白,在中國的舞台上,聚光燈必須也隻能照在一個人的身上,其他人則必須謙恭地將自己湮沒在巨大的陰影下,明智地躲避著,或者耐心地等待著聚光燈。
那時,我剛剛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求學,在幾位師長的幫助下,給自己製訂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讀書計劃。當我讀完幾本講述洋務運動的書後,書中那著墨不多的恭親王,卻令我總是想起尼克森的這段評述。
謙卑,韜晦,在領導麵前勇於並且善於自我批評,乃至自我貶低,在時機未到時靜如處子,在時機到來時動如脫兔,所有這些,也正是我在那所號稱“青年黃埔”的大學內所接受的官場入門訓練。
那位在風華正茂的青年時期,就成為國家掌舵人,之後又被歷史貶低到無限小的恭親王,是否就是中國特色的從政之路的典型呢?我對此很感興趣。但這種興趣,隻是一閃而過。從1987年赴北京求學,到1999年移民出國,這12年間,中國大多數人都難以安寧地守著一張書桌了。恭親王,連同周恩來一道,被忙碌的名利追逐掃出了我的關注範圍。直到2002年我重新回國,並在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漫長六年間,為了抵禦孤獨和誘惑,才開始重新提筆寫作,並將筆端伸向我最感興趣的中國改革史時,那個陰影中的人物,才又回到了我的腦海。
在我今年撰寫的恭親王專欄中,我不止一次地提到了那些陰影中的人物的共同點:老二性格。恭親王曾經是有稜角的,在“垂簾聽政”和“親王輔政”的“一國兩製”早期,權力的重心在恭親王手上。但在經歷了幾次碰撞後,他徹底找準了自己的定位:帝國的管家,而太後們才是真正的女主人。自此,那個神采飛揚、風度翩翩的恭親王就不見了,鬱鬱寡歡,憂讒畏譏,言辭謹慎(“謹言”卻未必“慎行”),成天忙於事務,隻管埋頭拉車,不管抬頭看路,消極“抓革命”,積極“促生產”,“老二性格”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令我震撼的是,在參觀整修如故的恭王府時,我在百年的宮牆發現了一些四十年前的紅色標語,其中就有:
努力學習最高指示
忠實執行最高指示
熱情宣傳最高指示
勇敢捍衛最高指示
那一刻,我真感覺頭皮發麻,對歷史的無情和荒誕充滿了敬畏。那個從恭親王聯想到周恩來的離經叛道的念頭,又在腦海閃現:為什麽在如此多需要他操心的大事小事中,周恩來要將整修恭王府對外開放,作為自己交代給穀牧的三個遺願之一呢?(請讀者自行查閱相關官方報導)為什麽周恩來在“抓革命,促生產”的百忙之中,還多次來到恭王府,他真是為了發掘“大觀園”的原型,還是在憑弔什麽,還是想傳遞什麽信息?
【《中國經營報》記者】作為一個體製內改革派的代表,恭親王身上似乎充分體現了一個體製內改革者對改革分寸的拿捏,在這一過程中,體現了其自身的哪些糾結和矛盾?這其中,有哪些是恭親王無法擺脫的歷史局限?
【雪珥】我們常說的所謂“局限”,其實就是觀察者以自己的標準,以當下的標準,乃至以自己在當下的利益訴求為標準,去丈量歷史人物所發現的那些不如意的地方。認為歷史人物都有“局限”,這本身有一個邏輯前提:歷史是在不斷進步的,“今”必勝於“昔”,“新”必勝於“古”。但是,歷史的弔詭之處在於,“今”與“新”往往就是“昔”與“古”的某種翻版而已,繞了幾十上百年的圈,抬頭一看,可能又回到了起點。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無奈之處,所謂“勢禁形格”。所以,我更願意談論的是恭親王的“勢禁形格”,而不是他的“局限”。
我曾經很深地介入體製內的運作,幾乎零距離地觀察了處於改革開放第一線的浙江在整個90年代的全麵蛻變。我曾經提出一個很有意思但也很尖銳的觀點:浙江的發展,關鍵是受益於地方政府有意無意的不作為。改革初期一直到90年代末,浙江並非一個官場的亮點和“要缺”。既非衝要之職,則官員們的首要思想便是“平安無事”,為求“平安無事”,便要自己少惹事,首先便是不敢提倡什麽敢為天下先的東西,不會湧現出什麽明星式官員,吸引輿論的目光和炮火。其次便是沒有能力消滅那些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已為天下先”的新生事物,比如溫州這樣的“資本主義萌芽”,不是不想消滅,而是這樣的野草實在太茂盛了,要消滅就必須大動幹戈,一大動幹戈就要引人關注,就無法“平安無事”。這種官場本身的非主流性,導致在浙江的幾個改革發祥地,對草根改革的踐踏都很不徹底,敷衍了事,斬草不除根,這就在客觀上為小草的繁衍提供了極大的空間。這實際上形成了一種良性的“錢權交易”模式:權力對資本的維護,起初還談不上“保護”,而僅僅是“不傷害”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