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務政治是恐怖專製的代名詞。中國歷史上,明代的特務製度最為完整,也最為後人詬病,認其是最專製獨裁的一個朝代。特務組織之嚴密、行藏之詭秘、紀律之嚴格、手段之殘忍,與流氓幫會極為相似。戴笠領導的軍統,與青幫頭子杜月笙關係密切,乃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經常聯手行動。汪精衛接受日本「和議」成立南京政府後,手下的特務機構也極為發達,與重慶方麵既抗衡又勾結,氣焰不輸正牌的軍統。汪氏的特務也有青幫的直接參與。與其說汪是效法蔣介石,毋寧說國民黨與青幫一類流氓組織有著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這一傳統甚至延續到台灣,國民黨的「黑道」背景,至今仍未能徹底洗清。
戴笠投身革命前是一個無業流民,亦即市井流氓。在他一手創建的軍統中,以同鄉、故舊、親友為親信,充當要職委以重任,是其發展組織的一大方式。毛人鳳、沈醉這些著名特務,都是走這條路子上來的。另一個方式是招降納叛,尤以共產黨的叛徒為主。這是因為共產黨視叛黨變節分子為第一大敵,絕不寬宥,一經叛變,再無走回頭路的可能;而他們對共產黨的組織運作較為熟悉,有利於打開缺口,進行策反和破壞。擔任過共產黨高層領導人的顧順章、張國燾都先後成為軍統成員。
共產黨因組織形式極為嚴密,使得國民黨特務利用叛徒進行破壞能量大減。但要說共產黨不怕特務破壞那是不可能的。江西蘇維埃時期的「打ab團」,延安時期的整風「搶救」運動,及至共產黨掌握了全國政權以後的「鎮壓反革命」、人人過關「坦白歷史」,甚至文革中的「抓叛徒、特務」,都是被國民黨特務嚇傷了的舉動。這些舉動,與其說是打擊了對手,倒不如說主要是自殘。以冷酷、恐怖的自殘方式以防止對手的侵襲,也是幫會組織經常採用手段。
代價沉重的中國民眾
國共之爭如果隻限定在兩黨之間,倒也沒什麽可說的,問題是殃及池魚。人民得被迫作出選擇:你支持共產黨還是支持國民黨?「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就算你走出來了,也是最危險的一條路,國民黨認為你是共產黨(右派),共產黨認為你是國民黨(左派)。李宗仁在他的回憶錄中,說一九二七年共產黨發動廣州暴動,要求支持共產黨的市民戴上紅領巾為標誌。共產黨專門殺不戴紅領巾的,國民黨則專門殺戴紅領巾的。廣州市民無所適從,隻能痛苦悲號。實際上,這種「無所適從、痛苦悲號」,貫穿了中國人數十年的政治生活。即使你什麽黨派都不是,即使你隻是小民百姓,仍難逃扣上一頂「共產黨」或「國民黨」的帽子橫遭迫害。
共產黨畢竟取得了勝利,在兩大曾相互攜手合作的流氓勢力的決鬥中,農村土匪終於戰勝了城市流氓,掌握了這個龐大的國家的政權。中國是一個流氓性十足的社會,這是國共兩黨得以先後主宰國家命運數十年的重要基礎。為什麽中國人選擇了「共產主義」?因為共產主義革命與阿q的理想模式不謀而合。我不贊成所謂「武力征服」的說法,武力征服了誰?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而是國民黨。在共產黨取得政權的前後,中國絕大多數的民眾由衷地歡迎「解放」,這樣才有一七○萬國民黨軍隊陣前倒戈,才有南京政府的迅速垮台。
中國人民註定要為這種選擇付出代價。共產黨把農村式的流氓形態國家化、政府化和大眾化,而後有土改、公私合營、合作化、大躍進、大食堂、大鍋飯,有一哄而起的造反,有雨後春筍般的紅衛兵組織,及雨後春筍般的做生意的公司,有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的武鬥,還有蠻橫不講理的「民主運動」。
南人北人
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這是對外說的。咱們關起門來,其實老打內仗,俗稱「窩裏鬥」。這毛病是從老祖宗那裏一直傳下來的。炎黃子孫,炎帝和黃帝本是兩兄弟,卻勢同水火,不共戴天,一直殺到山崩地裂。
炎帝後來到哪裏去了?不知道,好像逃到了南方。那地方植物豐茂,才有神農嚐百草的傳說。他的子孫和部下,也就繁衍成「南蠻」,成了今天的南方人。而黃帝一夥兒占據了中原,以正統自居,發展成今天的北方人。
南人和北人,都是中國人,都是漢族(咱們主要討論漢族),骨子裏卻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語言就不一樣。所謂「南腔北調」,其差異大概跟德語和法語之間的差別差不多。僅憑這一條,就可以將漢族分為南、北兩個不同的民族。事實上,就有人這麽分過,元朝時人分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即西方人,第三等是漢人,第四等是南人。他們的「漢人」,是中國北方的漢族,或漢化的外族;「南人」則是前朝南宋的遺民,雖說也是漢族,卻又低了一等,屬於人下人。
南人為什麽這麽吃虧?因為打不贏北人。歷史上無數次南征北伐,南征勝於北伐要多得多。並非南方經濟落後,並非文化差一大截。中國的情況跟美國南北戰爭時的情況不一樣。美國的確北方比南方發達,重工業、商業都在北方,南方隻種種棉花花生。中國是農業社會,地理、氣候是影響經濟的主要因素,南方因而往往較之北方發達和富庶。如戰國時代的楚國,經濟實力一度遠遠領先其他諸強,而有問鼎中原之說。不料反遭強秦欺淩、吞沒。三國時孫吳也富甲一方,占盡地利,終不敵晉軍長驅直入。南北朝時,南朝比北朝繁榮,結果統一於北周。宋代,南邊的宋國經濟超過北邊的遼,遼超過更北的金,金超過最北的蒙古。結果是金滅遼,繼而滅北宋;蒙古滅金,進而滅南宋。整個一個不講道理。
戴笠投身革命前是一個無業流民,亦即市井流氓。在他一手創建的軍統中,以同鄉、故舊、親友為親信,充當要職委以重任,是其發展組織的一大方式。毛人鳳、沈醉這些著名特務,都是走這條路子上來的。另一個方式是招降納叛,尤以共產黨的叛徒為主。這是因為共產黨視叛黨變節分子為第一大敵,絕不寬宥,一經叛變,再無走回頭路的可能;而他們對共產黨的組織運作較為熟悉,有利於打開缺口,進行策反和破壞。擔任過共產黨高層領導人的顧順章、張國燾都先後成為軍統成員。
共產黨因組織形式極為嚴密,使得國民黨特務利用叛徒進行破壞能量大減。但要說共產黨不怕特務破壞那是不可能的。江西蘇維埃時期的「打ab團」,延安時期的整風「搶救」運動,及至共產黨掌握了全國政權以後的「鎮壓反革命」、人人過關「坦白歷史」,甚至文革中的「抓叛徒、特務」,都是被國民黨特務嚇傷了的舉動。這些舉動,與其說是打擊了對手,倒不如說主要是自殘。以冷酷、恐怖的自殘方式以防止對手的侵襲,也是幫會組織經常採用手段。
代價沉重的中國民眾
國共之爭如果隻限定在兩黨之間,倒也沒什麽可說的,問題是殃及池魚。人民得被迫作出選擇:你支持共產黨還是支持國民黨?「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就算你走出來了,也是最危險的一條路,國民黨認為你是共產黨(右派),共產黨認為你是國民黨(左派)。李宗仁在他的回憶錄中,說一九二七年共產黨發動廣州暴動,要求支持共產黨的市民戴上紅領巾為標誌。共產黨專門殺不戴紅領巾的,國民黨則專門殺戴紅領巾的。廣州市民無所適從,隻能痛苦悲號。實際上,這種「無所適從、痛苦悲號」,貫穿了中國人數十年的政治生活。即使你什麽黨派都不是,即使你隻是小民百姓,仍難逃扣上一頂「共產黨」或「國民黨」的帽子橫遭迫害。
共產黨畢竟取得了勝利,在兩大曾相互攜手合作的流氓勢力的決鬥中,農村土匪終於戰勝了城市流氓,掌握了這個龐大的國家的政權。中國是一個流氓性十足的社會,這是國共兩黨得以先後主宰國家命運數十年的重要基礎。為什麽中國人選擇了「共產主義」?因為共產主義革命與阿q的理想模式不謀而合。我不贊成所謂「武力征服」的說法,武力征服了誰?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而是國民黨。在共產黨取得政權的前後,中國絕大多數的民眾由衷地歡迎「解放」,這樣才有一七○萬國民黨軍隊陣前倒戈,才有南京政府的迅速垮台。
中國人民註定要為這種選擇付出代價。共產黨把農村式的流氓形態國家化、政府化和大眾化,而後有土改、公私合營、合作化、大躍進、大食堂、大鍋飯,有一哄而起的造反,有雨後春筍般的紅衛兵組織,及雨後春筍般的做生意的公司,有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的武鬥,還有蠻橫不講理的「民主運動」。
南人北人
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這是對外說的。咱們關起門來,其實老打內仗,俗稱「窩裏鬥」。這毛病是從老祖宗那裏一直傳下來的。炎黃子孫,炎帝和黃帝本是兩兄弟,卻勢同水火,不共戴天,一直殺到山崩地裂。
炎帝後來到哪裏去了?不知道,好像逃到了南方。那地方植物豐茂,才有神農嚐百草的傳說。他的子孫和部下,也就繁衍成「南蠻」,成了今天的南方人。而黃帝一夥兒占據了中原,以正統自居,發展成今天的北方人。
南人和北人,都是中國人,都是漢族(咱們主要討論漢族),骨子裏卻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語言就不一樣。所謂「南腔北調」,其差異大概跟德語和法語之間的差別差不多。僅憑這一條,就可以將漢族分為南、北兩個不同的民族。事實上,就有人這麽分過,元朝時人分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即西方人,第三等是漢人,第四等是南人。他們的「漢人」,是中國北方的漢族,或漢化的外族;「南人」則是前朝南宋的遺民,雖說也是漢族,卻又低了一等,屬於人下人。
南人為什麽這麽吃虧?因為打不贏北人。歷史上無數次南征北伐,南征勝於北伐要多得多。並非南方經濟落後,並非文化差一大截。中國的情況跟美國南北戰爭時的情況不一樣。美國的確北方比南方發達,重工業、商業都在北方,南方隻種種棉花花生。中國是農業社會,地理、氣候是影響經濟的主要因素,南方因而往往較之北方發達和富庶。如戰國時代的楚國,經濟實力一度遠遠領先其他諸強,而有問鼎中原之說。不料反遭強秦欺淩、吞沒。三國時孫吳也富甲一方,占盡地利,終不敵晉軍長驅直入。南北朝時,南朝比北朝繁榮,結果統一於北周。宋代,南邊的宋國經濟超過北邊的遼,遼超過更北的金,金超過最北的蒙古。結果是金滅遼,繼而滅北宋;蒙古滅金,進而滅南宋。整個一個不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