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你曾說,你會來接我。可是,你沒有回來。救我的也不是你,而是李筠。”


    趙匡胤的身子顫抖了一下,哀傷爬上了他的眉頭。


    此時,阿琨卻已經是淚流滿麵,多年前的一幕場景再次在眼前浮現。


    多年前的那個傍晚,趙匡胤和阿琨騎著馬,跑下家鄉那片綠草茵茵的山坡,向那冒著黑色濃煙與紅色火焰的村莊奔去。他倆被眼前的景象嚇傻了,像兩個失了魂魄的幽靈騎著馬恍恍惚惚地走在村子裏。


    村莊裏到處是屍體,許多沒有死去的傷者發出撕心裂肺的呻吟與呼叫。有些躲起來的村民在亂兵離去後,慢慢戰戰兢兢地從草垛中、角落中爬出來。到處是驚恐萬分的臉孔。


    在那一刻,年輕的趙匡胤心中的熱血沸騰起來。“這亂世該到什麽時候?我要為結束這個亂世而戰!”


    從那一刻起,趙匡胤決心從軍,投奔他心目中的英雄柴榮。幾天後,趙匡胤站在一匹戰馬前,與阿琨告別。在離別的時刻,他向阿琨允諾,很快就來接她,一定會在她身邊永遠保護她。


    在離開阿琨的時候,趙匡胤豪氣勃發,吟了一首詩: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須臾走向天上來,逐卻殘星趕卻月。


    這是趙匡胤第一次作詩,也是他這一生中所作的唯一一首完整的詩。他的心中,孕育著一個夢想,那就是天下再無兵亂。他也期盼著,自己能夠很快回來接阿琨,然後和她一起過上快樂的日子。


    可是,事情並非如他所料想的那樣發展。在他離開不久後,他們的家鄉再次遭受兵亂。阿琨的父母被亂兵砍殺。亂兵從農舍中拖出阿琨。緊急關頭,有一個長著一張黑臉的男人單騎前來,他揮舞著雪亮的大刀,砍翻拖拽阿琨的兩名士兵,救了阿琨。那個男人,不是趙匡胤,阿琨後來知道他的名字叫李筠。


    阿琨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幕。生命中帶來巨大驚恐的場景,如果不是徹底遺忘,就會被永遠記住。阿琨沒有遺忘那一刻,而是永遠記在了心裏,因為,那一刻有個男人救了她,盡管此前她對這個男人一無所知。


    “這是個亂世,姑娘家總得有個依靠才好。如不嫌棄,以後就跟著我吧。”阿琨記住了那一刻李筠說的那句話。


    那天,阿琨被李筠拉上了他的馬背。她並沒有回答李筠的話,隻記得自己的淚水從眼眶中滾滾湧了出來,大風吹著自己散亂的黑髮。


    阿琨從回憶中回過神,對趙匡胤說:“我知你要把我母子,還有我肚中的孩子當作人質。如果可以避免戰爭,我願意。”


    “在你們來京城的路上,契丹已襲擊棣州。我已派人查出,是李筠派人暗中唆使的。”


    “難道你與他之間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嗎?”


    阿琨眼睛發紅,淚水開始滴落。


    趙匡胤心突然軟了下來,說:“我看得出來,你很愛他。阿琨,我真的無法欺騙你。有時候,我常常覺得仿佛有隻無形的手左右著世間的一切。我們是那麽柔弱,那麽無力。在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麵前,我也感到恐懼。”


    “那為何還要發動戰爭?”


    “這些年來,我幾乎都是在馬背上度過的。我見過無數死亡,見到過無數戰士肢殘體碎地倒在沙場上。我見過許多失去兒子的父親、失去丈夫的妻子,見過悲傷如何摧毀一個又一個本來幸福美滿的家庭。在夢中,我常常跌入可怕的夢魘。自從將士們擁戴我登上皇位,我發誓要結束五代的亂世,即便是要通過戰爭。”


    “這都是你們男人的藉口!你們想要的就是權力。”


    “不管你怎麽說。我是打定了主意了。即便是要打仗,我也不改主意了。”


    “難道沒有其他辦法嗎?”


    “在權力、利益、貪婪麵前,良知就如同麵團一樣,很容易就會被捏得不成樣子。我們依然生活在亂世,戰爭是我們逃脫不了的宿命。”


    “這樣的亂世,究竟幾時才能結束啊?”


    “我也不知道。阿琨,我是個戰士,我願意為結束這個亂世而戰。”


    “你們男人怎麽就知道用刀劍來解決問題呢?!老天啊,你們為什麽要殺來殺去啊。一定有其他辦法可以避免戰爭的——”


    “希望會有。”


    阿琨陷入了沉默,黯然神傷。


    趙匡胤靜靜地看著阿琨,沉默了片刻,說:“你知道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什麽嗎?不是你自己痛苦,而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深愛的人在痛苦中煎熬。我知道那種感覺。”


    阿琨抬起頭,心中一陣絞痛,抬起那青春日益褪去但依舊美麗動人的臉龐,悲傷地看著趙匡胤。


    (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王朝·沉重的黃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輝並收藏大宋王朝·沉重的黃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