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大宋王朝·沉重的黃袍 作者:何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讓如月傷心的還不止於此。那個晚上,從後花園回到屋裏後,趙匡胤喝醉了。在他沉沉睡著後,如月從他的口中聽到了“阿琨”這個名字。如月知道,這是個女人的名字。是他之前病逝的結髮妻子的小名嗎?還是其他女人?如果是他曾經愛過的女人,可是,為什麽他口中喃喃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臉上的表情看起來除了痛苦之外,還包含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感覺了——包含了什麽呢?她反覆品味著那種表情裏隱藏的情緒,覺得那仿佛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恐懼。她從來沒有問,也沒敢問。
“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阿燕用果斷的聲音打斷了如月的思緒。
“哎-”如月幽幽地探了口氣。
“真是沒趣,這個正月初一也沒有人串門。要是大哥不出征,興許還可以陪嫂子一起回娘家看看。要不,咱們明天帶母親一起去定力寺拜佛祈願去吧。把幾個孩子也帶上,悶家裏太沒趣啦。嫂子,你說呢?”
“可是,明天不是慕容將軍要率先鋒出征了嗎?你不想去看看嗎?說不定會遇到你的意中人呢!”如月終於暫時放下了心事,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抬起一隻手輕輕搡了一下阿燕。
“嫂子,你又取笑我了!瞧我不打你。”
“誰取笑你啦。你不是說要再找一個少年英雄嗎?”
阿燕的眼睛忽閃了一下,欲言又止。
“你不會真有了意中人了吧?”
“哼,我才不想去看軍隊出征呢。還是去燒香拜佛的好。”阿燕沒有接如月的話茬。
“那後天你大哥出征,你也不去送送嗎?”
“明天一早去,傍晚回來就是了嘛。不過,大哥說不要去送他。他沒有跟你說嗎?”
“他說了,可是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該聽他的。也許我們該去送送他。”
“不用去了,大哥會生氣的。每次出征他不是都不讓送嗎。他說那樣會影響士氣。不送就不送,我還不想去呢。”阿燕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微微揚起了下巴,撇了撇嘴。
“我眼皮直跳,總覺得這次會出什麽事情呢。”
“嫂子,你別瞎想了。快,我幫你一起收拾東西,咱們明天一早就出發。爭取傍晚回來,然後咱們後天約上魏夫人,一起帶著孩子們去定力寺。”
四
正月初二,壬寅日,作為出征統帥的趙匡胤命殿前司副都點檢、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為先鋒,帶領前軍先行出發。
衣甲鮮亮的軍隊開出京城之時,老百姓爭相觀看。在一大早就聚到鬥雞坑旁邊的看熱鬧的人們也紛紛跑到大街邊觀看出征的隊伍。有些人懷中還抱著咕咕叫的鬥雞。圍觀的人群當中,有不少穿著光鮮衣服的女人。有些女人用手絹掩著鼻子抽泣,因為在出征的隊伍中,有她們的丈夫、兒子或是情人。這樣的送別場景,可能與任何一個戰爭前的送別場景有相似之處。誰說不是呢。從親人眼中流出的眼淚,都是鹹而苦澀的,都是一條條悲傷的河流。他們的親人,就在這些悲傷的河流中,乘坐著命運之舟飄向了遠方,有的人,永遠無法再歸返他們的故鄉。
開封城依然被寒冷籠罩,除了一些油鬆還帶著綠色,到處可以看到光禿禿的樹丫。要不了多久,當春天重新降臨大地時,這些光禿禿的樹枝又會重新發出新芽,從空中看,就像四處拋落的翡翠。不過此時,寒冬裏的開封城,依舊到處是蕭瑟的風景。冬日的寒氣裏,一群群麻雀在掉了葉子的枝頭靜靜立著,仿佛也是出來看熱鬧的。
慕容延釗騎著一匹鐵青馬走在隊列的前麵,他的身後,首先是一隊騎兵,騎兵之後,是更多的步兵。騎兵們騎著各色的馬“嗒嗒、嗒嗒”地前行,數百個馬鼻子“呼哧”、“呼哧”地喘著氣,在寒冬的冷空氣裏一瞬間便變成了白霧。騎兵們和步兵們的口鼻裏也喘著氣,隻不過形成的白霧比馬鼻子裏噴出的白霧少得多。馬鼻子的呼哧聲,馬蹄的“嗒嗒”聲,街邊默默送別親人的女人的抽泣聲,男人們的叫嚷聲,戰士們雜亂的腳步聲,鬥雞的“咕咕”叫聲,全都混在冬天清晨寒冷的空氣中。
慕容延釗的臉像堅硬的岩石,有稜有角,薄薄的嘴唇下麵,是一把黑色的長須。在閃著銀光的鐵頭盔下,他用眼角餘光默然地瞥著街邊看熱鬧的人群,就仿佛看著沒有生命的牲口一般,他的嘴角不時流露出冷笑。自從第一次打仗砍殺第一名敵人以來,他就一直用這種冷漠的眼光掃視周圍的一切。可是,他依然感到自己的胸口如同有個小鼓在敲,攥著馬韁繩的手心裏,微微滲出汗水來。
沒有作戰經歷的新兵走在前進的路上,很多人連手腳都有些僵硬,在他們心裏,恐懼明顯占據上風。有些老兵油子,表麵上一副毫不在乎、生死由命的神態,走起來手臂東甩西甩,腦袋東晃西晃,享受著眾人圍觀的得意。不過,實際上,有的人心裏卻在念著佛祖保佑或者神仙保佑,希望佛祖或者不論是哪個神仙能夠保佑自己躲開戰鬥中的刀槍箭羽。
圍觀的人群中,有人悄悄議論。
“看情形,戰事難以避免。”
“聽說此次的統帥是大將趙匡胤啊!”
“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阿燕用果斷的聲音打斷了如月的思緒。
“哎-”如月幽幽地探了口氣。
“真是沒趣,這個正月初一也沒有人串門。要是大哥不出征,興許還可以陪嫂子一起回娘家看看。要不,咱們明天帶母親一起去定力寺拜佛祈願去吧。把幾個孩子也帶上,悶家裏太沒趣啦。嫂子,你說呢?”
“可是,明天不是慕容將軍要率先鋒出征了嗎?你不想去看看嗎?說不定會遇到你的意中人呢!”如月終於暫時放下了心事,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抬起一隻手輕輕搡了一下阿燕。
“嫂子,你又取笑我了!瞧我不打你。”
“誰取笑你啦。你不是說要再找一個少年英雄嗎?”
阿燕的眼睛忽閃了一下,欲言又止。
“你不會真有了意中人了吧?”
“哼,我才不想去看軍隊出征呢。還是去燒香拜佛的好。”阿燕沒有接如月的話茬。
“那後天你大哥出征,你也不去送送嗎?”
“明天一早去,傍晚回來就是了嘛。不過,大哥說不要去送他。他沒有跟你說嗎?”
“他說了,可是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該聽他的。也許我們該去送送他。”
“不用去了,大哥會生氣的。每次出征他不是都不讓送嗎。他說那樣會影響士氣。不送就不送,我還不想去呢。”阿燕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微微揚起了下巴,撇了撇嘴。
“我眼皮直跳,總覺得這次會出什麽事情呢。”
“嫂子,你別瞎想了。快,我幫你一起收拾東西,咱們明天一早就出發。爭取傍晚回來,然後咱們後天約上魏夫人,一起帶著孩子們去定力寺。”
四
正月初二,壬寅日,作為出征統帥的趙匡胤命殿前司副都點檢、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為先鋒,帶領前軍先行出發。
衣甲鮮亮的軍隊開出京城之時,老百姓爭相觀看。在一大早就聚到鬥雞坑旁邊的看熱鬧的人們也紛紛跑到大街邊觀看出征的隊伍。有些人懷中還抱著咕咕叫的鬥雞。圍觀的人群當中,有不少穿著光鮮衣服的女人。有些女人用手絹掩著鼻子抽泣,因為在出征的隊伍中,有她們的丈夫、兒子或是情人。這樣的送別場景,可能與任何一個戰爭前的送別場景有相似之處。誰說不是呢。從親人眼中流出的眼淚,都是鹹而苦澀的,都是一條條悲傷的河流。他們的親人,就在這些悲傷的河流中,乘坐著命運之舟飄向了遠方,有的人,永遠無法再歸返他們的故鄉。
開封城依然被寒冷籠罩,除了一些油鬆還帶著綠色,到處可以看到光禿禿的樹丫。要不了多久,當春天重新降臨大地時,這些光禿禿的樹枝又會重新發出新芽,從空中看,就像四處拋落的翡翠。不過此時,寒冬裏的開封城,依舊到處是蕭瑟的風景。冬日的寒氣裏,一群群麻雀在掉了葉子的枝頭靜靜立著,仿佛也是出來看熱鬧的。
慕容延釗騎著一匹鐵青馬走在隊列的前麵,他的身後,首先是一隊騎兵,騎兵之後,是更多的步兵。騎兵們騎著各色的馬“嗒嗒、嗒嗒”地前行,數百個馬鼻子“呼哧”、“呼哧”地喘著氣,在寒冬的冷空氣裏一瞬間便變成了白霧。騎兵們和步兵們的口鼻裏也喘著氣,隻不過形成的白霧比馬鼻子裏噴出的白霧少得多。馬鼻子的呼哧聲,馬蹄的“嗒嗒”聲,街邊默默送別親人的女人的抽泣聲,男人們的叫嚷聲,戰士們雜亂的腳步聲,鬥雞的“咕咕”叫聲,全都混在冬天清晨寒冷的空氣中。
慕容延釗的臉像堅硬的岩石,有稜有角,薄薄的嘴唇下麵,是一把黑色的長須。在閃著銀光的鐵頭盔下,他用眼角餘光默然地瞥著街邊看熱鬧的人群,就仿佛看著沒有生命的牲口一般,他的嘴角不時流露出冷笑。自從第一次打仗砍殺第一名敵人以來,他就一直用這種冷漠的眼光掃視周圍的一切。可是,他依然感到自己的胸口如同有個小鼓在敲,攥著馬韁繩的手心裏,微微滲出汗水來。
沒有作戰經歷的新兵走在前進的路上,很多人連手腳都有些僵硬,在他們心裏,恐懼明顯占據上風。有些老兵油子,表麵上一副毫不在乎、生死由命的神態,走起來手臂東甩西甩,腦袋東晃西晃,享受著眾人圍觀的得意。不過,實際上,有的人心裏卻在念著佛祖保佑或者神仙保佑,希望佛祖或者不論是哪個神仙能夠保佑自己躲開戰鬥中的刀槍箭羽。
圍觀的人群中,有人悄悄議論。
“看情形,戰事難以避免。”
“聽說此次的統帥是大將趙匡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