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伊茲的繼承人阿齊茲(aziz)任命他的顧問伊本·凱利斯為帝國首相,凱利斯直到二十年後去世前一直擔任這一職位,統治這個帝國。凱利斯除了擁有巨額財富之外,還擁有八千個女奴。他是一個同猶太人和基督徒牧師辯論宗教問題的學者,他的個人經歷體現了身為宗派主義者的法蒂瑪王朝對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寬容。這種寬容,在耶路撒冷很快就能感受得到。


    貧窮而絕望的耶路撒冷猶太人處在分裂之中,而他們的埃及兄弟的生活在法蒂瑪王朝的統治下卻一派繁榮。埃及猶太人開始成為開羅哈裏發的醫生,這些人並不僅僅是宮廷禦醫,還是有學問的商人。他們成為頗具影響力的廷臣,通常被任命為法蒂瑪帝國猶太人領袖,這個職位又稱之為“納吉德”,意思是“王子”。一位叫帕爾蒂爾(paltiel)的出身神秘的猶太人可能是第一個兼醫生、廷臣和王子數職於一身的猶太人。作為征服耶路撒冷的法蒂瑪大將喬哈爾的門徒,帕爾蒂爾在喬哈爾征服耶路撒冷後立即出麵幫助聖城裏的猶太人。


    多年以來,阿拔斯王朝的忽視和土耳其統治者經常中斷的資助導致耶路撒冷城區縮小,治安混亂。開羅和巴格達哈裏發之間不間斷的戰爭使得香客們不敢前來朝聖。有時,來襲的貝都因人會占領城市一段時間。公元974年,幹勁十足的拜占庭皇帝約翰·齊米斯西斯(john tzimiskes)攻占大馬士革並疾馳到加利利,他發誓“要把我們基督的聖墓從穆斯林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他離耶路撒冷很近。耶路撒冷在等待著,但是他從未來過。


    法蒂瑪統治者鼓勵他們的伊斯瑪儀派和什葉派教友前往耶路撒冷的清真寺朝聖,但與巴格達的戰爭切斷了遜尼派穆斯林與聖城的聯繫。耶路撒冷的孤立,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它的神聖性:伊斯蘭作家編纂了一部較受歡迎的歌頌耶路撒冷美德的文集《法達伊》(fadail),他們給耶路撒冷起了許多新名字:它依然是iliya與bayt al-maqdis(聖堂),但她現在還成為了al-bt(聖殿)。而基督徒朝聖者變得比居於統治地位的穆斯林更加富有,且人數更多,法蘭克人從歐洲跨海而來,富裕的商隊每年復活節都從埃及過來。


    猶太人也指望他們在開羅的救星帕爾蒂爾說服哈裏發給赤貧的加昂和耶路撒冷經學院發一筆津貼。他為那裏的猶太人爭取到在橄欖山上買下一座猶太會堂、在押沙龍柱子附近聚會,還有在聖殿山東牆的金門旁祈禱的權利。節日時,猶太人獲準繞舊聖殿七圈,但他們的主會堂仍然是“位於西牆聖所內的祭壇”,也就是“洞穴”。在阿拔斯王朝統治下,猶太人幾乎享受不到任何寬容政策,但現在,盡管他們很貧窮,但他們比過去兩個世紀享有更多的自由。可悲的是,深受同為宗派主義者的法蒂瑪王朝青睞的法學派和卡拉派在橄欖山各行其是,這導致兩派之間發生了衝突,沒過多久,這些衣衫襤褸的學者就在耶路撒冷充滿塵土的、搖搖晃晃的會堂中和神聖的地下洞穴中展開了戰鬥。他們的自由僅僅加劇了穆斯林的挫敗感。


    公元1011年,帕爾蒂爾去世時,他的兒子想要把他葬在耶路撒冷,但招搖的送葬隊伍遭到穆斯林暴徒的襲擊。繼帕爾蒂爾之後,開羅猶太人開始派遣商隊送錢給耶路撒冷的猶太經學院和一個名叫“錫安哀悼者”(mourners of zion)的猶太神秘主義教派,這個教派祈禱恢復以色列,他們實際上是宗教復國主義者。但這些幫助從來都不夠:“這個城市是寡婦、孤兒,遭人遺棄且陷入貧窮,隻靠少數幾個學者支撐。”一位耶路撒冷猶太人在一封募款信中寫道:“這裏的生活極為困苦,食物緊缺。請幫助我們、拯救我們、救贖我們。”猶太人成為“一群可憐的人,不斷受到騷擾”。


    而遜尼派穆斯林越來越反感過度自由的異教徒。“到處都是基督徒和猶太人占優勢。”一位遊記作家穆卡達西抱怨道,這位旅行家的名字取義為“出生在耶路撒冷”。


    穆卡達西:耶路撒冷人


    “耶路撒冷街道上全年都有陌生人。”公元985年前後,在法蒂瑪王朝的鼎盛時期,穆卡達西回到被他稱作al-quds(意思是“神聖的故鄉之城”)的聖城。他已年過四十,在外旅行了二十多年,通過旅行“尋求知識”是每一個伊斯蘭聖徒必經的訓練,旨在將虔誠和在智慧之屋鍛鍊出來的科學觀察結合起來。在他的傑作《對各地知識的最健全分析》(the soundest divisions for knowledge of the reigions)中,他流露出自己抑製不了的好奇和冒險意識:除了乞討和嚴重的罪惡外,旅人會遇到的事我全都遇到過。有時我很虔誠,有時我會吃不潔淨的食物。我差點溺水。我的旅隊在路上遭到打劫。我與國王和大臣交談過,與放蕩者作伴,被人控告為間諜,之後被投入監獄。我還和神秘主義者一起吃粥,和僧侶們一起喝湯,和水手們一起吃糕點。我在戰船上見證了同羅馬人(拜占庭人)的戰爭,在晚上聽到教堂的鍾聲。我穿破了國王賞賜的長袍,很多次我都陷入赤貧。我有過奴隸,也把籃子放到頭上搬運過東西。我被賜予了眾多榮耀。我不止一次差點被害身亡。


    無論穆卡達西到了哪裏,耶路撒冷永遠是他的驕傲:一天,我參加了巴斯拉(在今伊拉克)的法官會議,他們提到埃及的開羅。他們問我:“哪個城市更高貴?”我說:“我們的城市。”他們說:“哪個城市更令人愉快?”“我們的。”他們說:“哪個城市更好?”“我們的。”他們說:“哪個城市更美?”“我們的。”法官們對此表示很驚訝,他們說:“你真是一個自負的人。我們不能接受你的說法。你就像麥加朝聖路上駱駝的主人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耶路撒冷三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西蒙·蒙蒂菲奧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西蒙·蒙蒂菲奧裏並收藏耶路撒冷三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