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連亞基帕也在想方設法地應對耶路撒冷的緊張局勢:他在兩年的時間裏接連任命三名大祭司,並對猶太基督教徒展開反擊。這可能與克勞狄在羅馬鎮壓猶太基督徒不謀而合——克勞狄的理由是這些人“奉基督之名製造混亂”。“那時,”《使徒行傳》中說,“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而且將雅各斬首(不是耶穌的弟弟,而是那個叫雅各的門徒)。亞基帕還逮捕了彼得,計劃在逾越節後處死他。彼得想方設法活了下來:基督徒稱之為奇蹟,但其他資料表明是國王主動放了他,可能隻是為了向眾人示好。
亞基帕已經被自己對羅馬皇帝的扶立沖昏頭腦,他未徵求羅馬的同意,便擅自召集地方諸王到提比裏亞開會。羅馬人警醒了,命令諸王們自行離去。克勞狄禁止在耶路撒冷修築更多的防禦工事。之後,亞基帕仿效希臘神王,穿著鑲金的袍子在凱撒利亞廣場處理政事,但這個時候他突發胃病,《使徒行傳》中說:“他被蠕蟲所咬。”猶太人身著麻布坐下為他的康復祈禱,但終歸徒勞。亞基帕有著過人的機敏和魅力,他能夠安撫猶太溫和派、猶太狂熱分子和羅馬人,可能是當時唯一能夠拯救耶路撒冷的人,但這個人終究去世了。
希律·亞基帕二世:尼祿的朋友
國王的死引發了騷亂。盡管他的兒子、與他同名的亞基帕二世隻有十七歲,克勞狄想把王國交給這個少年,但別人勸他說這個孩子太小,統治不了他的燙手遺產。於是,皇帝恢復了羅馬總督的直接統治,賦予亞基帕一世的哥哥、卡爾基斯的希律王任命大祭司和掌管聖殿的權力。在接下來的二十五年裏,耶路撒冷由羅馬總督和希律國王們共同管製,雙方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合作關係,但是,他們都無法平息接二連三的偽先知,希臘人、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之間的民族衝突,以及富裕的、親羅馬的猶太顯貴和貧窮的、篤信宗教的猶太人之間不斷拉大的貧富差距引發的騷亂。
耶穌的弟弟雅各領導下的猶太基督徒拿撒勒派和他們所謂的長老在耶路撒冷生存下來,耶路撒冷原有的基督徒繼續作為猶太人在聖殿中禮拜。不過,耶穌絕對不是最後一個挑戰羅馬秩序的傳道士:約瑟夫斯列出了接連出現的偽先知的名字,其中大部分被羅馬人處死。
羅馬總督統治也無濟於事。和彼拉多一樣,他們對先知遍地開花的反應隻是屠殺他們的信徒,與此同時,不斷榨幹這裏的財富。有一年的逾越節,一個羅馬士兵在耶路撒冷將自己的臀部亮向猶太人,因此而引發騷亂。羅馬總督派士兵過來鎮壓,人群開始逃竄,數千人在狹窄的街道上窒息身亡。幾年後,當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之間爆發爭鬥時,羅馬人將許多猶太人釘死在十字架上。雙方都向羅馬申訴。撒瑪利亞人原本會成功的,但正在羅馬接受教育的年輕的希律·亞基帕贏得了克勞狄頗具影響的妻子阿格裏皮娜的支持:皇帝不僅支持猶太人,還命令犯錯的羅馬護民官在耶路撒冷當眾受辱,然後被處決。就像他的父親一樣,亞基帕不僅為克勞狄所青睞,還深受克勞狄的繼承人尼祿喜愛。當亞基帕的伯父卡爾基斯的希律去世時,亞基帕成為希律黎巴嫩封地的國王,並對耶路撒冷聖殿擁有特殊的權力。
在羅馬,年事已高的克勞狄被阿格裏皮娜毒殺,[2]據說用的是一盤毒蘑菇。少年皇帝尼祿將加利利、敘利亞和黎巴嫩疆域內更多的領土賜給亞基帕二世。亞基帕心懷感激地把他的首都凱撒利亞腓立比改名為“尼祿尼亞斯(neronias)”,他將同尼祿的友好關係以“菲洛-凱撒(philo-caesar)”的方式刻在他的錢幣上廣為宣揚。然而,尼祿的總督們往往腐敗笨拙,其中最糟糕的是貪贓枉法的希臘自由民安東尼烏斯·菲利克斯,歷史學家塔西佗在著述中說這個人“殘忍而多欲,手持國王的權柄,本性卻低賤如奴隸”。當他的哥哥擔任克勞狄和尼祿的文書時(有過一段時間),猶太人不能再向羅馬申訴。亞基帕國王醜聞纏身的姐妹們是上層腐敗的典型。“美貌絕倫”的德魯茜拉嫁給了埃米薩的阿拉伯國王亞茲素,但菲利克斯對她魂牽夢繞。鬱鬱寡歡、想要逃脫姐姐貝勒妮斯怨恨的她與菲利克斯私奔。曾是卡爾基斯王後(嫁給了她的叔叔)的貝勒妮斯離開她的新任丈夫奇裏乞亞的國王,與她的弟弟同居:羅馬謠傳二人亂倫。菲利克斯為金錢剝削猶地亞,與此同時,一種以匕首黨(以他們的羅馬短劍命名——“鐮刀”這個詞就起源於此)著稱的“新型強盜”開始於節日期間在耶路撒冷中心地區暗殺猶太顯貴——他們第一次得手是殺了一名前任大祭司。麵對民族屠殺和反覆出現的偽先知,菲利克斯在努力維持和平的同時,還在不斷地搜刮財富。
在這場如同末日的混亂中,耶穌這個小教派在耶路撒冷的猶太領導人和廣大羅馬世界的非猶太信徒之間出現分裂。現在,耶穌的所有信徒中最有活力的激進分子,比其他任何人更能締造一個全新的世界宗教的人,開始回來規劃基督教的未來。
大數的保羅:基督教的締造者
耶路撒冷正從最近一次末世暴力的痙攣中恢復。一位埃及猶太人剛剛領著一群暴徒登上橄欖山,效仿耶穌宣布他將推倒城牆,占領耶路撒冷。偽先知試圖襲擊這個城市,但耶路撒冷人聯合羅馬人趕走了偽先知的追隨者,接著,菲利克斯的軍團殲滅了其中大部分人。當保羅到達這個城市時,他知道這裏正在追捕“巫師(sorcerer)”。
亞基帕已經被自己對羅馬皇帝的扶立沖昏頭腦,他未徵求羅馬的同意,便擅自召集地方諸王到提比裏亞開會。羅馬人警醒了,命令諸王們自行離去。克勞狄禁止在耶路撒冷修築更多的防禦工事。之後,亞基帕仿效希臘神王,穿著鑲金的袍子在凱撒利亞廣場處理政事,但這個時候他突發胃病,《使徒行傳》中說:“他被蠕蟲所咬。”猶太人身著麻布坐下為他的康復祈禱,但終歸徒勞。亞基帕有著過人的機敏和魅力,他能夠安撫猶太溫和派、猶太狂熱分子和羅馬人,可能是當時唯一能夠拯救耶路撒冷的人,但這個人終究去世了。
希律·亞基帕二世:尼祿的朋友
國王的死引發了騷亂。盡管他的兒子、與他同名的亞基帕二世隻有十七歲,克勞狄想把王國交給這個少年,但別人勸他說這個孩子太小,統治不了他的燙手遺產。於是,皇帝恢復了羅馬總督的直接統治,賦予亞基帕一世的哥哥、卡爾基斯的希律王任命大祭司和掌管聖殿的權力。在接下來的二十五年裏,耶路撒冷由羅馬總督和希律國王們共同管製,雙方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合作關係,但是,他們都無法平息接二連三的偽先知,希臘人、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之間的民族衝突,以及富裕的、親羅馬的猶太顯貴和貧窮的、篤信宗教的猶太人之間不斷拉大的貧富差距引發的騷亂。
耶穌的弟弟雅各領導下的猶太基督徒拿撒勒派和他們所謂的長老在耶路撒冷生存下來,耶路撒冷原有的基督徒繼續作為猶太人在聖殿中禮拜。不過,耶穌絕對不是最後一個挑戰羅馬秩序的傳道士:約瑟夫斯列出了接連出現的偽先知的名字,其中大部分被羅馬人處死。
羅馬總督統治也無濟於事。和彼拉多一樣,他們對先知遍地開花的反應隻是屠殺他們的信徒,與此同時,不斷榨幹這裏的財富。有一年的逾越節,一個羅馬士兵在耶路撒冷將自己的臀部亮向猶太人,因此而引發騷亂。羅馬總督派士兵過來鎮壓,人群開始逃竄,數千人在狹窄的街道上窒息身亡。幾年後,當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之間爆發爭鬥時,羅馬人將許多猶太人釘死在十字架上。雙方都向羅馬申訴。撒瑪利亞人原本會成功的,但正在羅馬接受教育的年輕的希律·亞基帕贏得了克勞狄頗具影響的妻子阿格裏皮娜的支持:皇帝不僅支持猶太人,還命令犯錯的羅馬護民官在耶路撒冷當眾受辱,然後被處決。就像他的父親一樣,亞基帕不僅為克勞狄所青睞,還深受克勞狄的繼承人尼祿喜愛。當亞基帕的伯父卡爾基斯的希律去世時,亞基帕成為希律黎巴嫩封地的國王,並對耶路撒冷聖殿擁有特殊的權力。
在羅馬,年事已高的克勞狄被阿格裏皮娜毒殺,[2]據說用的是一盤毒蘑菇。少年皇帝尼祿將加利利、敘利亞和黎巴嫩疆域內更多的領土賜給亞基帕二世。亞基帕心懷感激地把他的首都凱撒利亞腓立比改名為“尼祿尼亞斯(neronias)”,他將同尼祿的友好關係以“菲洛-凱撒(philo-caesar)”的方式刻在他的錢幣上廣為宣揚。然而,尼祿的總督們往往腐敗笨拙,其中最糟糕的是貪贓枉法的希臘自由民安東尼烏斯·菲利克斯,歷史學家塔西佗在著述中說這個人“殘忍而多欲,手持國王的權柄,本性卻低賤如奴隸”。當他的哥哥擔任克勞狄和尼祿的文書時(有過一段時間),猶太人不能再向羅馬申訴。亞基帕國王醜聞纏身的姐妹們是上層腐敗的典型。“美貌絕倫”的德魯茜拉嫁給了埃米薩的阿拉伯國王亞茲素,但菲利克斯對她魂牽夢繞。鬱鬱寡歡、想要逃脫姐姐貝勒妮斯怨恨的她與菲利克斯私奔。曾是卡爾基斯王後(嫁給了她的叔叔)的貝勒妮斯離開她的新任丈夫奇裏乞亞的國王,與她的弟弟同居:羅馬謠傳二人亂倫。菲利克斯為金錢剝削猶地亞,與此同時,一種以匕首黨(以他們的羅馬短劍命名——“鐮刀”這個詞就起源於此)著稱的“新型強盜”開始於節日期間在耶路撒冷中心地區暗殺猶太顯貴——他們第一次得手是殺了一名前任大祭司。麵對民族屠殺和反覆出現的偽先知,菲利克斯在努力維持和平的同時,還在不斷地搜刮財富。
在這場如同末日的混亂中,耶穌這個小教派在耶路撒冷的猶太領導人和廣大羅馬世界的非猶太信徒之間出現分裂。現在,耶穌的所有信徒中最有活力的激進分子,比其他任何人更能締造一個全新的世界宗教的人,開始回來規劃基督教的未來。
大數的保羅:基督教的締造者
耶路撒冷正從最近一次末世暴力的痙攣中恢復。一位埃及猶太人剛剛領著一群暴徒登上橄欖山,效仿耶穌宣布他將推倒城牆,占領耶路撒冷。偽先知試圖襲擊這個城市,但耶路撒冷人聯合羅馬人趕走了偽先知的追隨者,接著,菲利克斯的軍團殲滅了其中大部分人。當保羅到達這個城市時,他知道這裏正在追捕“巫師(sorce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