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甲尼撒:行毀壞可憎之人
西底家從緊挨西羅亞池的大門突圍出去,向耶利哥前進,但巴比倫人抓住了他,把他帶到尼布甲尼撒麵前:“巴比倫王便審判他。巴比倫王在西底家眼前殺了他的眾子,並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銅鏈鎖著他,帶他到巴比倫去。”巴比倫人想必在國王的監獄裏發現了耶利米,因為他們把他帶到尼布甲尼撒麵前,據說尼布甲尼撒審問了他,並把他交給主管耶路撒冷的帝國衛隊司令尼布撒拉旦。尼布甲尼撒將兩萬名猶地亞人遣送到巴比倫,盡管耶利米說他把許多窮人留了下來。
一個月後,尼布甲尼撒命令他的將軍摧毀這個城市。尼布撒拉旦“用火焚燒耶和華的聖殿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並且“拆毀耶路撒冷四周的城牆”。聖殿被毀,裏麵的金銀器皿被洗劫一空,約櫃也永遠消失了。《詩篇》74中說:“他們用火焚燒你的聖所”,祭司們也在尼布甲尼撒麵前被殺死。正如公元70年提圖斯所做的那樣,聖殿和王宮必定被推到了底下的峽穀:“黃金何其失光!純金何其變色!聖所的石頭倒在各市口上。”[4]
街道空無一人:“先前滿有人民的城,現在何竟獨坐。”富人變窮了:“過去錦衣美食的他們現在流落街頭。”狐狸在貧瘠的錫安山上遊蕩。猶地亞人在《哀歌》中慟哭他們的流血犧牲,而“耶路撒冷……像一個月經來潮的婦女”,“她夜間痛哭,淚流滿腮,在一切所親愛的中間沒有一個安慰她的”。
聖殿被毀似乎不隻是一座城市的毀滅,它還意味著整個民族的終結。“錫安的路徑,因為無人來守聖節而悲傷:她的城門淒涼,她的祭司嘆息……錫安城的威榮。冠冕從我們的頭上落下。”這似乎是世界的終結,或者像《但以理書》中解釋的那樣,是“行毀壞可憎的”。猶地亞人本應當像被自己的神辜負的其他民族一樣從此消失,但他們想方設法將這場災難轉變為強化耶路撒冷的神聖性,創造末日審判原型的成長經歷。對三大宗教來說,這個可怕的東西使耶路撒冷成為末日事件的發生地和迎接神聖王國到來的地點。這就是耶穌將要預言的啟示錄——從希臘語中指代“啟示”的單詞演變而來。對基督徒來說,它成為一個明確的、永恆的期望,而穆罕默德將尼布甲尼撒之破壞視為猶太人失去神寵的標誌,從而為他的伊斯蘭教啟示開路。
在流亡巴比倫期間,一些猶地亞人繼續保持對上帝和錫安的忠誠。與此同時,當《荷馬史詩》成為希臘人的民族史詩時,猶地亞人也開始用自己的聖經文字和他們遠在他方的城市界定他們自己:“在巴比倫河的旁邊,我們坐下,心酸哭泣,當我們想起錫安。我們把豎琴掛在柳樹上。”據《詩篇》137所說,就連巴比倫人都欣賞猶大人的歌曲:“是他們將我們擄掠到這裏,還要我們唱首歌曲;那些殘害我們的人想要聽到我們的笑聲,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的歌。我們怎麽能在異國他鄉高唱上帝之歌?”
然而,就是在這裏,《聖經》開始成型。當諸如但以理之類的耶路撒冷人在皇家殿堂接受教育,當較為世俗的流浪者成為巴比倫人時,為了強調他們的不同和特殊,猶大人製定了新的律法——他們尊奉安息日,為他們的孩子行割禮,遵守飲食法,取猶太名字——因為耶路撒冷的陷落已經證明,如果他們不尊奉上帝律法的話會發生什麽事情。在遠離猶大的地方,猶地亞人正在成為猶太人。[5]
流亡者稱巴比倫是“世上的淫婦與一切可憎者之母”,這一稱呼流傳千古,盡管如此,亞述帝國仍一派繁榮,降災給流亡者的尼布甲尼撒更是在位四十多年。然而,但以理卻說國王瘋了,他“遠離人民,像牲口一樣吃草,指甲長得像鳥爪”——這是對他所犯罪行的懲罰(也給威廉·布萊克的繪畫提供了絕妙的靈感)。如果復仇不可能做到的話,流亡者至少可以對巴比倫生活的諷刺表示驚嘆:尼布甲尼撒對他的兒子以未米羅達如此失望,以至於他把以未米羅達投入監獄,以未米羅達就是在這裏結識猶大國王約雅斤(jehoiakin)的。
伯沙撒的宴會
當以未米羅達成為巴比倫國王時,他把他的猶地亞王族朋友放出了監獄。但在公元前556年,這個王朝被推翻了:新國王那波尼德拒絕接受巴比倫神貝爾-馬杜克,推崇月神欣並一反常態離開巴比倫城,定居遠在阿拉伯沙漠中的提瑪城。那波尼德得了一種怪病,想必是他(不是但以理聲稱的尼布甲尼撒)發瘋了,因為他在“像牲口一樣吃草”。
據《聖經》記載,國王不在的時候,他的兒子——攝政王伯沙撒舉辦了一場墮落腐化的宴會,宴會上他用“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聖殿劫掠來的金銀高腳酒杯”招待賓客。突然,他看見牆上出現了上帝的話:“mene mene tekel upharsin”,這句話但以理解讀後發現,意思是警告伯沙撒他的帝國壽數將盡。伯沙撒渾身顫抖。對“巴比倫的妓女”來說,這一切歷歷在目。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向巴比倫挺進。猶太歷史上充滿了神奇的解救,這一次是最富有戲劇性的。他們“在巴比倫河畔”待了四十七年之後,有一個人的決定,在某種程度上和大衛的決定一樣影響深遠:他使猶太人得以重返錫安。
西底家從緊挨西羅亞池的大門突圍出去,向耶利哥前進,但巴比倫人抓住了他,把他帶到尼布甲尼撒麵前:“巴比倫王便審判他。巴比倫王在西底家眼前殺了他的眾子,並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銅鏈鎖著他,帶他到巴比倫去。”巴比倫人想必在國王的監獄裏發現了耶利米,因為他們把他帶到尼布甲尼撒麵前,據說尼布甲尼撒審問了他,並把他交給主管耶路撒冷的帝國衛隊司令尼布撒拉旦。尼布甲尼撒將兩萬名猶地亞人遣送到巴比倫,盡管耶利米說他把許多窮人留了下來。
一個月後,尼布甲尼撒命令他的將軍摧毀這個城市。尼布撒拉旦“用火焚燒耶和華的聖殿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並且“拆毀耶路撒冷四周的城牆”。聖殿被毀,裏麵的金銀器皿被洗劫一空,約櫃也永遠消失了。《詩篇》74中說:“他們用火焚燒你的聖所”,祭司們也在尼布甲尼撒麵前被殺死。正如公元70年提圖斯所做的那樣,聖殿和王宮必定被推到了底下的峽穀:“黃金何其失光!純金何其變色!聖所的石頭倒在各市口上。”[4]
街道空無一人:“先前滿有人民的城,現在何竟獨坐。”富人變窮了:“過去錦衣美食的他們現在流落街頭。”狐狸在貧瘠的錫安山上遊蕩。猶地亞人在《哀歌》中慟哭他們的流血犧牲,而“耶路撒冷……像一個月經來潮的婦女”,“她夜間痛哭,淚流滿腮,在一切所親愛的中間沒有一個安慰她的”。
聖殿被毀似乎不隻是一座城市的毀滅,它還意味著整個民族的終結。“錫安的路徑,因為無人來守聖節而悲傷:她的城門淒涼,她的祭司嘆息……錫安城的威榮。冠冕從我們的頭上落下。”這似乎是世界的終結,或者像《但以理書》中解釋的那樣,是“行毀壞可憎的”。猶地亞人本應當像被自己的神辜負的其他民族一樣從此消失,但他們想方設法將這場災難轉變為強化耶路撒冷的神聖性,創造末日審判原型的成長經歷。對三大宗教來說,這個可怕的東西使耶路撒冷成為末日事件的發生地和迎接神聖王國到來的地點。這就是耶穌將要預言的啟示錄——從希臘語中指代“啟示”的單詞演變而來。對基督徒來說,它成為一個明確的、永恆的期望,而穆罕默德將尼布甲尼撒之破壞視為猶太人失去神寵的標誌,從而為他的伊斯蘭教啟示開路。
在流亡巴比倫期間,一些猶地亞人繼續保持對上帝和錫安的忠誠。與此同時,當《荷馬史詩》成為希臘人的民族史詩時,猶地亞人也開始用自己的聖經文字和他們遠在他方的城市界定他們自己:“在巴比倫河的旁邊,我們坐下,心酸哭泣,當我們想起錫安。我們把豎琴掛在柳樹上。”據《詩篇》137所說,就連巴比倫人都欣賞猶大人的歌曲:“是他們將我們擄掠到這裏,還要我們唱首歌曲;那些殘害我們的人想要聽到我們的笑聲,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的歌。我們怎麽能在異國他鄉高唱上帝之歌?”
然而,就是在這裏,《聖經》開始成型。當諸如但以理之類的耶路撒冷人在皇家殿堂接受教育,當較為世俗的流浪者成為巴比倫人時,為了強調他們的不同和特殊,猶大人製定了新的律法——他們尊奉安息日,為他們的孩子行割禮,遵守飲食法,取猶太名字——因為耶路撒冷的陷落已經證明,如果他們不尊奉上帝律法的話會發生什麽事情。在遠離猶大的地方,猶地亞人正在成為猶太人。[5]
流亡者稱巴比倫是“世上的淫婦與一切可憎者之母”,這一稱呼流傳千古,盡管如此,亞述帝國仍一派繁榮,降災給流亡者的尼布甲尼撒更是在位四十多年。然而,但以理卻說國王瘋了,他“遠離人民,像牲口一樣吃草,指甲長得像鳥爪”——這是對他所犯罪行的懲罰(也給威廉·布萊克的繪畫提供了絕妙的靈感)。如果復仇不可能做到的話,流亡者至少可以對巴比倫生活的諷刺表示驚嘆:尼布甲尼撒對他的兒子以未米羅達如此失望,以至於他把以未米羅達投入監獄,以未米羅達就是在這裏結識猶大國王約雅斤(jehoiakin)的。
伯沙撒的宴會
當以未米羅達成為巴比倫國王時,他把他的猶地亞王族朋友放出了監獄。但在公元前556年,這個王朝被推翻了:新國王那波尼德拒絕接受巴比倫神貝爾-馬杜克,推崇月神欣並一反常態離開巴比倫城,定居遠在阿拉伯沙漠中的提瑪城。那波尼德得了一種怪病,想必是他(不是但以理聲稱的尼布甲尼撒)發瘋了,因為他在“像牲口一樣吃草”。
據《聖經》記載,國王不在的時候,他的兒子——攝政王伯沙撒舉辦了一場墮落腐化的宴會,宴會上他用“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聖殿劫掠來的金銀高腳酒杯”招待賓客。突然,他看見牆上出現了上帝的話:“mene mene tekel upharsin”,這句話但以理解讀後發現,意思是警告伯沙撒他的帝國壽數將盡。伯沙撒渾身顫抖。對“巴比倫的妓女”來說,這一切歷歷在目。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向巴比倫挺進。猶太歷史上充滿了神奇的解救,這一次是最富有戲劇性的。他們“在巴比倫河畔”待了四十七年之後,有一個人的決定,在某種程度上和大衛的決定一樣影響深遠:他使猶太人得以重返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