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的時間遇上了對的君主


    前麵,我們說到了和珅迅速崛起的原因有如下四點:第一是學識淵博;第二是出身滿洲;第三是相貌堂堂;第四是聰明伶俐。


    但是,隻是憑藉這些條件,和珅是不會贏得幹隆皇帝一世的重視的。事實上,我們知道,在整個幹隆朝後期,自從和珅平步青雲、迅速崛起以來,一直到幹隆皇帝病死的時候為止的二十幾年的時間裏,和珅本人是一直深受幹隆皇帝重用的。和珅在朝二十多年間,重要的升官和封爵就達50次之多。


    現在的問題在於:到底是什麽原因使得年老的幹隆皇帝二十幾年如一日般長久地重用年輕的和珅呢?是不是年輕的和珅有什麽別的大臣不可替代的才能呢?


    我們首先要簡單了解一下年輕的和珅所處的時代。


    和珅的一生,都處在大清王朝最為鼎盛的“康幹盛世”的後期。


    這一時期,上距清軍入關已經有一百餘年,大清王朝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三朝實施的一係列積極措施與勵精圖治,緩和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全國統一,疆域擴大,政權鞏固。


    與此同時,康熙、雍正、幹隆三朝都十分注意發展生產,使廣大人民有了一個較為安定、祥和的生產與生活的氛圍,經濟有了長足發展。


    親政伊始,為了長治久安,國泰民安,使百姓休養生息,康熙皇帝就接連發布了一係列的“惠民”的詔諭,宣布停止“圈地”,實行“更名田”;獎勵開荒;興修水利,治理黃河、淮河、永定河,並多次親臨工程現場視察,指導治河工作;改革賦役製度,重視發展農業生產,蠲免錢糧,改革地丁銀的徵收方法,宣布滋生人口永不加賦。此外,特別是在康熙皇帝統治的前期,還大力整頓吏治,裁減冗員,懲治貪汙,表彰清廉。這為大清王朝的長治久安,打下了基礎。


    雍正皇帝繼位以後,實行了開豁“賤民”等措施,廢除各種人身依附關係,從而緩和了尖銳的階級矛盾,解放了部分生產力。為了促進生產發展和社會繁榮,雍正皇帝還下令實行“攤丁入畝”的政策,這樣就減輕了無地、少地而人口眾多的貧苦農民的負擔。為了鞏固邊疆,籠絡少數民族的上層人士,增加其“向心力”,雍正皇帝繼續實行康熙皇帝所採取的重視藏傳佛教(即喇嘛教)的政策。與此同時,雍正皇帝還在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政策,這對於消除分裂、割據,鞏固邊疆,從而進一步促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加快民族融合都起到了積極作用。由於雍正皇帝的一係列政治、經濟改革,社會繁榮昌盛,麵貌為之一新。具體表現在國家財政收入顯著增加,國庫存銀數量不斷上升。例如,康熙六十年(1721年),戶部銀庫實際存銀為3262餘萬兩,可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短短的七八年間,就迅速增加到存銀6000餘萬兩,史載當時“積貯可供二十餘年之用”。


    幹隆皇帝統治時期,採取了“寬”、“嚴”結合的持“中”政策,緩和了雍正皇帝統治時期社會各階層間的緊張關係。幹隆皇帝採取了“罷開墾,停捐納,重農桑,汰僧尼”與八旗家奴“開戶”等一係列措施。為了發展生產,幹隆皇帝繼續注意興修水利工程,加緊治理黃河、淮河,興建海塘,提高預防自然災害的能力。每當遇有災荒之年,政府還借貸災民口糧、種子、“耕牛價銀”,隻要借貸人按期歸還,一般都不收取利息;或以工代賑,甚至蠲免不還。


    康熙、雍正、幹隆三位皇帝的這一係列積極措施,極大地刺激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以至於農業生產力不斷提高,耕種麵積不斷擴大。據《清朝文獻通考.田賦》所載,順治十六年(1659年)中國耕地總數是549萬頃,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增長到683萬頃,幹隆十八年(1757年)增長到708萬頃,幹隆三十一年(1766年)增長到741萬頃。


    與此相適應,糧食產量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農作物種類有了增加。當然,中國的人口數也大幅度提升:先秦時期,中國人口數在2000萬人上下徘徊;漢唐時期,中國人口數在6000萬人以內;宋明時期,中國人口數在1億以內。順治三年(1646年),清朝人口數是8800萬,幹隆六年(1741年),人口達到1.4億,幹隆三十一年超過(1766年)2億,幹隆五十五年(1790年)超過3億。


    到和珅出生的幹隆十五年(1750年),我國的疆域,北自恰克圖,南到南海諸島,西包蔥嶺巴爾喀什湖,東至黑龍江庫頁島與太平洋西岸。當時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亞洲最大的繁榮昌盛的大國。當時中國空前統一,社會相對和平安定,封建經濟繁榮發展。


    和珅一生幾乎都生活在這一時期,他從降生,以至童年、少年到青年、壯年,都是在這一時期度過的。這種條件與氛圍對他展示才華、實現抱負提供了有利條件;當然也為他憑藉著手中的權力,蠹國肥私,大肆貪汙提供了可能。


    了解到了上述這些內容,我們便可以比較清楚地知道,和珅之所以能夠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裏一直受寵,原因是多方麵的:別的大臣不可替代的才能,和珅有一些;更為重要的是,和珅在與幹隆皇帝相處時候的態度——侍君如父。也就是說,和珅在與幹隆皇帝相處的時候,除了做到了一般大臣都能做到的諸如掌握幹隆皇帝的喜怒哀樂和個人好惡、利用各種時機在幹隆皇帝麵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等之外,還做到了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對待皇帝。具體說來,和珅的侍君如父,包含如下六個方麵經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珅:二號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紀連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紀連海並收藏和珅:二號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