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為科舉考試必用。它是明成化年間形成的一種考試文體。格式死板,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出題、中股、後股、束股、收結等部分組成。破題要說明題意,承題進一步說明題意和文章主旨,起講是議論開始,入手是引入正題的話,起股是總論,出題是點出題目的散句,中股與後股發揮題意,至文章重心,束股說完意猶未盡的話,收結收束全文。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都有兩股對偶句,因而被稱為八股文。其實,有些文章隻有六股,也算是八股文。
八股文多取四書語命題,例如順治二年(1645年),第一題用《論語》,第二題用《中庸》,第三題用《孟子》。因為以四書語命題,因此八股文又叫四書文。作八股文,考生要用儒家思想論述,“代聖賢立言”。以書中一句話命題叫小題,例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如果以整篇為題就是大題。當然,八股文用字有一定限製。比如,順治二年(1645年)就規定,每篇八股文不得超過550字;康熙二十年(1681年)又限製為每篇八股文650字以內;幹隆四十三年(1778年),則規定每篇八股文700字以內。
此外,還有一篇試帖詩,是幹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後鄉試、會試要考的。它是五言八韻詩。內容是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例如路慎莊(字子端,號小洲,道光十六年翰林)的試帖詩:
東西深不辨,空外但聞聲。
共搗三更月,誰知萬戶情。
寒衣新浣出,密線舊縫成。
遠近驚秋早,光陰入夜爭。
力微拚用盡,辛苦說分陰。
涼意生雙杵,繁音滿一城。
深閨今日寄,絕塞凡人征。
露布頻聞捷,鐃歌報太平。
當然,源自明朝的科舉製度的大清王朝的科舉製度也有不同於明朝科舉製度的地方。
第一是有民族歧視,尤其是清初。雍正前搞滿、漢兩榜。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優待,隻考翻譯(滿譯漢)。科舉本是選官的根據,但滿人當官不必通過科舉考試。幹隆時大學士60人,其中漢人25人,旗人35人,漢人全是進士出身,旗人隻有4個。
第二是考官不僅要有官位和出身,從雍正四年(1726年)開始還要經過考試。
第三是為避免各省錄取名額太懸殊,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開始把錄取的名額分到各省。
第四是為了避免代考現象,實行複試製度。鄉試從順治十五年(1658年)開始複試,會試從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開始。
第五是講形式。最主要的表現是在作文上。一個表現是試帖詩純粹是對仗、用韻,會用諛詞。幹隆三年(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曾評論說“文徒空言,不適於用”。另一表現是重書法。書法不好,內容好也得不了高等。著名學者龔自珍朝考,文思浩蕩,灑灑千餘言,最後卻因楷法不中程,不列優等,屈沒了人才。
清朝科舉考試,作弊現象嚴重,處罰也重,但始終不能根絕。這足以說明清朝士風的敗壞和科舉考試走到了末路。
科舉考試固然為選官提供了一條路子,但弊病很多,最大的弊端就是摧殘知識分子。它把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束縛在“四書五經”裏麵,思想僵化了,不會生計,年復一年地參加考試,身體也搞壞了。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是其中的典型。第二個弊端,學非所用,脫離實際。舉子雖然把“子曰”、“詩雲”背得滾瓜爛熟,胸中卻無治國一策。第三個弊端是把人限製在讀書求功名的唯一道路上,使一些人謀求金榜題名,不惜金錢乃至生命,鋌而走險,敗壞了風氣,也促使一些官僚腐敗墮落。
鑑於科舉考試的種種弊病,清末,康有為等有識之士紛紛要求廢除科舉。統治集團中袁世凱、張之洞、劉珅一等要員也建議廢除科舉考試。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後宣布停止一切鄉試、會試,有著1300年悠久歷史的科舉考試終於壽終正寢。
和珅參加舉人考試的結果是名落孫山,沒有考中舉人。這成為他一生的遺憾——畢竟,和珅是太有才了。我們在前麵不是一再說這個和珅是一個有很大的學問的人嗎?怎麽他這麽有學問的人會連舉人也考不上呢?
擱您您也考不上啊,您聽說過哪年的科舉考試考題考過幹隆皇帝的筆跡是什麽樣的嗎?幹隆皇帝寫過什麽文章?這文章什麽意思?見過嗎?沒見過。您聽說過哪一年的科舉考試考過和珅所要學的蒙古文、藏文和西域密咒嗎?您見過哪一年的科舉考試考過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嗎?和珅學的內容,正好趕上當時的科舉考試不考啊!您說,按照當時的考試標準,他能考得上嗎?唉,啥也別說了,和珅也是當時考試製度的犧牲品啊!
當時的科舉考試考什麽?九本書,一個是“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書;還有一個是“五經”,是指儒家傳統經典《詩》、《書》、《禮》、《易》、《春秋》這五部書。當時的科舉考試考的就是這九本書。而且,考試的依據就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等極少數名人為這九本書所著的註解、注釋,別人的注釋、註解都不考。
像和珅這麽一個博覽群書的人,您說在當時的考試製度下他能考上嗎?
八股文多取四書語命題,例如順治二年(1645年),第一題用《論語》,第二題用《中庸》,第三題用《孟子》。因為以四書語命題,因此八股文又叫四書文。作八股文,考生要用儒家思想論述,“代聖賢立言”。以書中一句話命題叫小題,例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如果以整篇為題就是大題。當然,八股文用字有一定限製。比如,順治二年(1645年)就規定,每篇八股文不得超過550字;康熙二十年(1681年)又限製為每篇八股文650字以內;幹隆四十三年(1778年),則規定每篇八股文700字以內。
此外,還有一篇試帖詩,是幹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後鄉試、會試要考的。它是五言八韻詩。內容是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例如路慎莊(字子端,號小洲,道光十六年翰林)的試帖詩:
東西深不辨,空外但聞聲。
共搗三更月,誰知萬戶情。
寒衣新浣出,密線舊縫成。
遠近驚秋早,光陰入夜爭。
力微拚用盡,辛苦說分陰。
涼意生雙杵,繁音滿一城。
深閨今日寄,絕塞凡人征。
露布頻聞捷,鐃歌報太平。
當然,源自明朝的科舉製度的大清王朝的科舉製度也有不同於明朝科舉製度的地方。
第一是有民族歧視,尤其是清初。雍正前搞滿、漢兩榜。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優待,隻考翻譯(滿譯漢)。科舉本是選官的根據,但滿人當官不必通過科舉考試。幹隆時大學士60人,其中漢人25人,旗人35人,漢人全是進士出身,旗人隻有4個。
第二是考官不僅要有官位和出身,從雍正四年(1726年)開始還要經過考試。
第三是為避免各省錄取名額太懸殊,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開始把錄取的名額分到各省。
第四是為了避免代考現象,實行複試製度。鄉試從順治十五年(1658年)開始複試,會試從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開始。
第五是講形式。最主要的表現是在作文上。一個表現是試帖詩純粹是對仗、用韻,會用諛詞。幹隆三年(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曾評論說“文徒空言,不適於用”。另一表現是重書法。書法不好,內容好也得不了高等。著名學者龔自珍朝考,文思浩蕩,灑灑千餘言,最後卻因楷法不中程,不列優等,屈沒了人才。
清朝科舉考試,作弊現象嚴重,處罰也重,但始終不能根絕。這足以說明清朝士風的敗壞和科舉考試走到了末路。
科舉考試固然為選官提供了一條路子,但弊病很多,最大的弊端就是摧殘知識分子。它把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束縛在“四書五經”裏麵,思想僵化了,不會生計,年復一年地參加考試,身體也搞壞了。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是其中的典型。第二個弊端,學非所用,脫離實際。舉子雖然把“子曰”、“詩雲”背得滾瓜爛熟,胸中卻無治國一策。第三個弊端是把人限製在讀書求功名的唯一道路上,使一些人謀求金榜題名,不惜金錢乃至生命,鋌而走險,敗壞了風氣,也促使一些官僚腐敗墮落。
鑑於科舉考試的種種弊病,清末,康有為等有識之士紛紛要求廢除科舉。統治集團中袁世凱、張之洞、劉珅一等要員也建議廢除科舉考試。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後宣布停止一切鄉試、會試,有著1300年悠久歷史的科舉考試終於壽終正寢。
和珅參加舉人考試的結果是名落孫山,沒有考中舉人。這成為他一生的遺憾——畢竟,和珅是太有才了。我們在前麵不是一再說這個和珅是一個有很大的學問的人嗎?怎麽他這麽有學問的人會連舉人也考不上呢?
擱您您也考不上啊,您聽說過哪年的科舉考試考題考過幹隆皇帝的筆跡是什麽樣的嗎?幹隆皇帝寫過什麽文章?這文章什麽意思?見過嗎?沒見過。您聽說過哪一年的科舉考試考過和珅所要學的蒙古文、藏文和西域密咒嗎?您見過哪一年的科舉考試考過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嗎?和珅學的內容,正好趕上當時的科舉考試不考啊!您說,按照當時的考試標準,他能考得上嗎?唉,啥也別說了,和珅也是當時考試製度的犧牲品啊!
當時的科舉考試考什麽?九本書,一個是“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書;還有一個是“五經”,是指儒家傳統經典《詩》、《書》、《禮》、《易》、《春秋》這五部書。當時的科舉考試考的就是這九本書。而且,考試的依據就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等極少數名人為這九本書所著的註解、注釋,別人的注釋、註解都不考。
像和珅這麽一個博覽群書的人,您說在當時的考試製度下他能考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