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麵曾經給讀者朋友們介紹過,根據《禦製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一書記載,和珅的直係先祖叫噶哈察鸞,其旗籍屬於滿洲“正紅旗”。他在後金國建立初期,就歸順了努爾哈赤,成為了八旗軍的一員戰將。他是賴盧渾都督的親伯父。


    根據《禦製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五.噶哈察鸞篇》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噶哈察鸞雖然是最早移居英額地方的,但是直到他的四世孫倭琛時,這一家族的人們才有所作為,才被記入《禦製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禦製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錄了噶哈察鸞的眾多四世孫,但都沒有記載他們與噶哈察鸞之間具體的世係關係。也就是說,隻知道他們的四世祖是噶哈察鸞,而不知道每位四世孫的父、祖、曾祖是誰。


    根據《禦製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記載,我們還可以知道,噶哈察鸞的四世孫倭琛在清軍入關時,曾以“前鋒”的身份從征山西,攻打蒲城(今山西省永濟縣)時,首先登上城樓。攻克該城後,因軍功被賜予“巴圖魯”(滿語,即“勇士”、“英雄”之意)稱號,授騎都尉官職。後來,由於他在攻打浙江舟山時又立下戰功,而加一等雲騎尉,官至杭州副都統。噶哈察鸞的另外三個四世孫,一個叫阿爾吉禪官至郎中,兼佐領;另兩個分別叫雅爾吉與達珠瑚,都曾任護軍校的官職。


    噶哈察鸞的五世孫錫禮渾也曾任護軍校;納鼐曾任山西布政使;常綬曾任給事中;圖爾泰與愛唐阿二人都曾擔任過禦史,兼佐領;拉漢泰曾任郎中;察哈達曾任筆帖式;郎深泰曾任佐領;尼雅哈納,由閑散兵丁隨清軍入關經北京,征伐山東,由於梯攻河間府時,首先登上城牆,於是清軍很快攻下該城,因戰功賜“巴圖魯”稱號,並被授予三等輕車都尉世職(正三品,每年的俸祿大約為祿米80石,奉銀160兩)。


    尼雅哈納死後,其子鄂錫禮襲職,遇恩詔加二等輕車都尉。鄂錫禮死後,由其弟蒙鄂綽襲職。蒙鄂綽死後,由其子武勒襲職。武勒死後,由其親叔之子(即堂弟)長生襲職。長生死後,由其子阿哈碩色襲職,併兼任佐領;同時由於他在從征新疆準噶爾的戰爭中,在一個叫和通呼爾哈腦爾的地方,“擊賊身亡”而受到嘉獎。阿哈碩色死後,其叔父伊蘭泰襲職時,削去了恩詔所加之職,仍曾襲三等輕車都尉,歷任護軍統領,兼佐領。伊蘭泰死後,由尼雅哈納的四世孫、和珅的父親鈕祜祿.常保襲職;後因追敘阿哈碩色的戰功,贈一等雲騎尉。常保死後,由其長子鈕祜祿.善保(也就是和珅)承襲其職。


    從以上敘述不難看出,和珅家族世代行伍,並獲有戰功;特別是其高祖(即五世祖)尼雅哈納憑藉戰功,為其後代掙下了一個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職,可以“世襲罔替”。和珅的父親常保襲職後,還曾擔任過福建副都統的官職。皇上還因追敘他兄弟阿哈碩色的軍功,又特別賜予了他家一個一等雲騎尉的官職。


    下麵再來說說三等輕車都尉和一等雲騎尉這兩個職務和俸祿的問題。


    輕車都尉,是清朝政府為了酬勞功臣、獎勵陣亡官弁、推恩外戚,以及嘉獎其他有特殊意義或功勳的人員,如優遇孔孟等先聖先賢後裔,封賜前朝功臣子孫等而規定可以世代承襲的爵位之一。清代的世襲爵位製度,分為九級二十七等爵位。它們是:


    公,分一至三等公,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雲騎尉,一等至三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雲騎尉,一等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雲騎尉,一等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雲騎尉,一等至三等男,正二品;


    輕車都尉,分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一等至三等輕車都尉,正三品;


    騎都尉,分騎都尉兼一雲騎尉和騎都尉二等,正四品;


    雲騎尉,正五品;


    恩騎尉,正七品。


    至於俸祿多少的問題,大清王朝規定:


    一等公歲支俸銀七百兩,二等公六百八十二兩,三等公六百六十兩;


    一等侯又一雲騎尉六百三十五兩,一等侯六百一十兩,二等侯五百八十五兩,三等侯五百六十兩;


    一等伯又一雲騎尉五百三十五兩,一等伯五百一十兩,二等伯四百八十五兩,三等伯四百六十兩;


    一等子又一雲騎尉四百三十五兩,一等子四百一十兩,二等子三百八十五兩,三等子三百六十兩;


    一等男又一雲騎尉三百三十五兩,一等男三百一十兩,二等男二百八十五兩,三等男二百六十兩;


    一等輕車都尉又一雲騎尉二百三十五兩,一等輕車都尉二百一十兩,二等輕車都尉一百八十五兩,三等輕車都尉一百六十兩;


    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一百三十五兩,騎都尉一百一十兩;雲騎尉八十五兩;恩騎尉四十五兩;


    不列等的閑散公二百五十五兩;閑散侯二百三十兩;伯品級官二百零五兩;子品級官一百八十兩;男品級官一百五十五兩;輕車都尉品級官一百三十兩;騎都尉品級官一百零五兩;雲騎尉品級官八十兩;


    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銀一兩,兼支給米一斛。


    這裏需要提醒讀者朋友們注意的是,斛是容量單位:古代十升為鬥,十鬥為斛,一斛相當於一石。一說清代一斛為五鬥,相當於“半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珅:二號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紀連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紀連海並收藏和珅:二號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