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司馬睿稱帝四年後,王敦便反於武昌(今湖北鄂州),並很快攻入建康。司馬睿重用的人死的死,降的降,逃亡的逃亡,朝政完全落入王敦之手。元帝本人則幾至皇位不保,並在當年憂憤而死。


    據正史記載,司馬睿在一敗塗地之後,根本就不敢以君臣大義譴責王敦,隻能一麵脫下戎裝,一麵嘀嘀咕咕地說:想要位子,我回琅邪就是,何必讓老百姓受苦?


    東晉皇帝之無奈,由此可見一斑。


    晉元帝死後,繼位的是晉明帝司馬紹。明帝和王敦都磨刀霍霍,必欲置對方於死地。最後,王敦之亂因其病逝而告終。他的勢力被東晉王朝的政府軍剿滅,本人的屍體也被挖出,腦袋還被砍下來掛在浮橋上示眾。


    王敦豈非不得善終?


    當然是。而且按照儒家倫理,他也是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然而在魏晉,王敦受到的卻是由衷的敬佩。


    王敦死後二十三年,征西大將軍桓溫攻進成都,滅亡了五胡十六國之一的成漢。這位勝利者在成漢宮中大宴賓客,蜀中士紳也悉數到場。桓溫為人原本豪爽,此刻更是雄姿英發語驚四座,以至於散席之後眾人還回味無窮。


    大家都說:桓大將軍真是當代英雄!


    一位王敦過去的部下卻不以為然。他說:那是因為你們沒見過王大將軍!


    實際上就連桓溫對王敦也欽佩有加,盡管他並不認為自己在王敦之下。但當他路過王敦墓前時,仍充滿崇敬發自內心地大聲呼喊:可兒!可兒!


    可兒,就是稱心如意之人。


    很難想像這是對一個“逆賊”的評價,而且據說這評價在王敦活著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流行。


    那麽,王敦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大丈夫。


    後來執掌了東晉軍事大權的王敦,出道似乎比堂弟王導要早。他很早就來到了西晉的首都洛陽,並成為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在“八王之亂”中,王敦散盡家財,還把公主的婢女配給將士,從而深受愛戴。王導為司馬睿經營帝業時要拉王敦入夥,並非沒有道理。


    不過誰都想不到,出身名門望族的王敦在京城卻被看作鄉巴佬。因為他不會說洛陽話,也不懂豪門的規矩,更不擅長琴棋書畫。他甚至鬧了不少笑話,其中之一,是在公主那裏上廁所時,把塞鼻子用的幹棗和洗手用的澡豆都吃了,結果公主的婢女無不掩口而笑。


    王敦卻既在意也不在意。


    有一次,晉武帝與社會賢達聚會討論音樂,王敦坐在旁邊一句話也插不上,便自告奮勇要求擊鼓。晉武帝見他臉色難看,也就下令將鼓和鼓槌放在他的麵前。


    王敦一甩袖子站了起來。


    這一通鼓打得漂亮至極。那急速和諧的音節,那豪邁激越的氣勢,那旁若無人的神情,都讓人嘆為觀止。鄉巴佬所受的窩囊氣,也在這敲擊中宣洩一盡。


    聽眾給出的評價則是兩個字:雄爽。


    雄爽即大氣。


    王敦確實是大氣的。正是這種雄霸之氣,使他雖被看作鄉巴佬,卻出入豪門而無愧色。當時,洛陽最富的人是石崇,石崇家的廁所裏常常站著十幾個婢女,客人上廁所都要由她們伺候著換衣服,許多害羞的人隻好憋著。隻有王敦不但照去,換衣服時還一臉的傲慢。


    於是婢女們交頭接耳說:此人必能做賊!


    婢女們的直覺並沒錯。事實上,石崇的排場是讓人非常不舒服的,也是有震懾力的,但這種炫耀卻因為王敦的泰然處之變得一文不值。這就比在皇帝的宴會上表演鼓樂還要震撼,因為鎮定自若比一顯身手難得多。


    炫富的暴發戶,也永遠比不上能做賊的英雄。


    前麵兩個故事都發生在西晉時期,也就是王敦剛出道的時候。也許正是從那時起,他就獲得了“可兒”的稱號。至於王敦的自我評價,則是“高朗疏率”,也就是高尚、爽朗、疏放、率真,可謂自視甚高。


    然而王敦的個人魅力,似乎也正在於此。他確實是睥睨一切的,也沒有什麽能夠讓他戀戀不捨。有人曾經對他說,過於頻繁的性生活不利於健康,你現在身體就很虛弱。王敦說:是這樣嗎?很容易的啦!於是打開後門讓那些女人統統出走,愛上哪兒就上哪兒。


    這其實也夠狠。


    對自己都能下手的,對別人也不會有同情心。有一次洛陽巨富王愷(一說石崇)宴請王敦和王導兄弟,特地安排了美女敬酒。客人如果不能一飲而盡,就殺了那敬酒的美人。因此王導雖不勝酒力,也隻好勉為其難。王敦卻在連殺三人之後,依然滴酒不沾,而且泰然自若。


    王導實在看不下去,便責備王敦。王敦卻滿不在乎地回答:他殺自家人,關你什麽事!


    這樣的人,當然能做賊,而且是竊國大盜。


    實際上王敦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君臨天下,最大的遺憾則是未能稱帝,因此臨終前特地交代嗣子:我死之後你先即位,設置了朝廷和百官之後再給我發喪。


    可惜王敦的這位嗣子並不中用也無主見。他聽從謀士的建議,把王敦的屍體席裹塗蠟埋在議事廳中,然後日夜縱酒淫樂,以為這樣就能穩定軍心,可以坐等前方傳來的好消息,結果等來的卻是全軍覆沒。嗣子和他的生父被沉入長江,王敦則被開棺戮屍,差一點死無葬身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 華史卷十一:魏晉風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 華史卷十一:魏晉風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