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研究] 《易中天中 華史卷十一:魏晉風度(出書版)》作者:易中天【完結】


    編輯推薦


    ★第十一卷《易中天中華史:魏晉風度》:三國歸晉,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盪;唯美的時代裏,真實、自由而漂亮地活著成了風尚標,中華文明展現出異樣的豐彩。


    ★《易中天中華史》前九卷《祖先》《國家》《奠基者》《青春誌》《從春秋到戰國》《百家爭鳴》《秦並天下》《漢武的帝國》《兩漢兩羅馬》《三國紀》上市後備受讀者歡迎,再度掀起“全民讀史”風潮,已經成為本年度口碑**的歷史暢銷書係列。


    中華民族到了關鍵的時刻。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歷史。審視“世界文明中的中華文明”,找到“中華文明中的共同價值”,明白“未來世界中的責任擔當”,也才能看清文明的意誌,找到中華的位置。這就是《易中天中華史》的任務。


    跟隨36卷《易中天中華史》,我們將進行一場歷史尋根之旅,體驗夏的質樸、商的絢爛、周的儒雅、漢的強悍、唐的四海為家八方來朝,品味宋的纖細、元的空靈,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當旅程結束時,我們或將明白:什麽是中華根、中華夢、中華魂。


    內容推薦


    《易中天中華史:魏晉風度》


    愛美,清談,酗酒,嗑藥,男人女性化,這是怎樣的風度?


    漂亮又醜陋,清高又貪婪,瀟灑又勢利,高雅又庸俗,真實又虛偽,這是怎樣的時代?


    江山易主,中原逐鹿,衣冠南渡,五胡入華,這是怎樣的變故?


    畸形的獨立,病態的自由,虛無的真實,脆弱的美,這是怎樣的追求?


    中華的歷史為什麽註定有此一劫?魏晉在歷史上的地位究竟如何?這些難解之謎留給我們的啟迪又是什麽?


    作者簡介


    易中天


    1947年生於長沙,曾任教於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現居江南某鎮,潛心寫作“中華史”。在易中天看來,《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譜”,《資治通鑑》則是可供統治者借鑑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正因為如此,他認為汗牛充棟的各類中華史,大多沒有全球視野和現代史觀,因此他將在直覺、邏輯和證據的基礎上,書寫人們“不知道和想知道”的歷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華史》(總序、1-12卷)。


    =================


    第一章 時代


    魏之亡


    作為晉王朝的實際開創者和締造者,司馬懿的隱忍功夫堪稱一流。他能像蛇一樣躲藏在草叢中,一旦發起攻擊,幾乎無人能夠抵擋。 一切重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一般地說都會出現兩次,這是黑格爾告訴我們的。而且,正如後來馬克思之所補充:第一次是作為悲劇,第二次是作為笑劇。


    魏晉的改朝換代就是如此。


    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讓位,這是第一次。不到半個世紀,司馬炎又逼魏元帝禪讓,這是第二次。曹丕當然想不到他的王朝如此短命,故伎重演的司馬炎也沒想到他的帝國不但年頭不長,還荒唐可笑之極。


    司馬懿就更想不到。


    後來被追尊為宣皇帝的司馬懿,是晉王朝的實際開創者和締造者。也許,這應該歸結為他特別有心計,也特別有耐心。從進入政界到奪取政權,他前後用了四十三年的時間,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終於把曹家的“房產”據為己有,隻留下一道過戶的手續。


    這是一個怎樣的人?


    司馬懿出身於高級士族,高祖是東漢的將軍,曾祖和祖父都是郡的太守,父親司馬防則官居京兆尹(首都地區長官)。曹操初入仕途就能出任洛陽北部尉(首都北城區公安局長)一職,便是由於司馬防的推薦。


    對此,曹操一直感恩在心。後來,當了魏王的曹操設宴款待司馬防,又舊話重提。曹操說:請司馬公看看,孤王現在還可以再當一個縣尉嗎?


    司馬防說:老夫推薦時,大王當個縣尉正合適。


    曹操哈哈大笑。


    司馬防的回答十分得體,也實事求是。四十二年前的曹操年方二十,由於被舉為孝廉而任郎官(儲備官)。從宮廷外放到地方,當然隻能擔任副縣級的公安局長。


    實際上,直到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六年後,司馬家族仍未必看好這位政壇新秀。曹操徵召司馬懿到府中任職,司馬防的這位次子便拒不受聘。他聲稱自己得了風癱病,寧肯長期臥床也不就任。


    這樣一拖就是七年。到赤壁之戰那年,曹操給了司馬懿兩個選擇:要麽進朝廷,要麽進監獄。司馬懿的病裝不下去,隻好加入曹政府。他不但在曹操那裏展示出自己的才華,在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的時代,更成為皇帝的得力助手,魏帝國獨一無二的謀略家。


    因此,當曹叡病重需要託孤時,他想到了司馬懿。


    當時司馬懿已官居太尉(最高軍事長官),剛剛消滅了自稱燕王的公孫淵,將遼東收入魏帝國的版圖,正準備屯兵鎮守關中,曹叡的詔書卻三日五至。司馬懿星夜兼程趕回洛陽,與大將軍曹爽共受遺命輔佐新帝曹芳。


    曹魏之亡,也開始有了徵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 華史卷十一:魏晉風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 華史卷十一:魏晉風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