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新家
穿成極品小姑,帶領全村發家致富 作者:九九愛吃草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老二和葉成從嶺南回村,是雇傭了鏢局護送的,因此一路走得很快,也很順利。
除了他們坐的這輛馬車,另外還有兩輛馬車,坐著賬房小廝,除此之外,他們還帶了五六車的貨物。
也因此在邕州府耽擱了五天,把東西迅速出手,賺了一筆之後,然後除了書童筆鋒,其他人都沒帶回去。
回村自然是輕車簡行,隻是在離村還有半裏路的時候,馬車便被人攔了,攔車的還是村裏的熟人。
“思遠?阿成?居然是你們?”
安順如今當了葉家村的防衛隊隊長,穿著一身幹淨利落的短打,手裏拿著帶著倒刺的長棍,一眼就是動真格的。
他的話音一落地,周圍陸續出現了好幾個人,葉老二還留意到,他們還有分工,有些人已經回村報信去了。
“安順叔,你們這是,在巡防?”
葉成著實有些驚訝,這些人臉上的笑容,實在是太耀眼了。
殊不知,他自己在村裏人的眼裏,才是真正的特別。
今天他雖然,換了以前在村裏的舊衣物,但是一開口,因為讀書而沉澱下來的穩重,通過聲音就可以讓人感受得到。
“是啊!果然出去一趟見識不一樣,一眼就讓你看出來了。”
“小果都跟你們說過了吧,如今村裏,可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思遠,這是?”
寒暄的同時,葉安順也沒忘記自己身上的職責,眼神看著筆鋒問道。
葉思遠笑著探出半個身子,跟在場的人都打了個招呼才回答。
“這是我在路上買的孩子,如今給阿成在當書童,叫筆鋒。”
筆鋒瘦瘦小小的,雖然14歲了,但是看起來,說是12歲都有人信。
聽到自己被介紹,筆鋒於是忙起身跟大家問好。
“阿成你坐進去,我幫你趕車回去。”葉安順邊說就上了馬車,還不忘跟其他人吩咐,“這路你們守好了,我送完他們就回。”
葉思遠忍不住就問起村裏如今的布防,聽說了望塔都建起來後,跟葉成對視一眼後,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訝,還是沉默是金吧。
說好的給家人驚喜,結果還沒進村,村裏就先給他們一個驚嚇,眺望塔可不是有錢就能建的。
更讓他們驚訝的還有,一路的小石子路,直直的鋪到各家各戶,河兩邊的稻田裏,一片鬱鬱蔥蔥。
如果不是遠處的山上,樹葉已經變黃,村裏哪裏有半點秋意?反而有種,到了春天的錯覺。
“小果妹子說,再過半個月,稻穀就會開花了,到時候還要拉線授粉,如果不是我們管得嚴,估計十裏八鄉的人,都要在我們這田裏吃喝拉撒了。”
葉家村的這稻田,誰見了不羨慕。
安順想到半個月前,村裏交秋稅的事情,心頭一熱,即使對著葉果的家人,還是忍不住的想要炫耀。
“小果妹子說,自己吃的東西,吃新鮮的最好。所以我跟你們說,村裏秋稅交的糧,都是大家到處買來的,再集中運過去的。”
“如今村裏,各個身強體壯,都吃上了一日三餐。”
“還有這田裏的稻穀,如果收成好的話,就算是明年遇上了災荒,村裏的糧食也是夠的。”
葉思遠為了掩飾自己眼裏的複雜,忍不住的低頭內腹:不會說話就別說了。
隻是一路走來,村裏是不是有些安靜過頭了?田裏連個人影都沒有。
繼續往裏走,但是越走越心慌,因為一路上,真的一個人都沒遇上。
“村裏人都去哪裏了?”葉成問,顯然也覺得奇怪。
葉安順卻似乎習以為常,回頭笑答,“怪我記性不好,忘記跟你們說了。村裏正在建房子,你們家的房子,正好是今天建成,估計村裏人都到你家去了。”
話音剛落,兩人就聽到了巨大的喧嘩聲。
那聲音熱鬧得跟過年一樣,充滿了喜慶。
兩人頓時心口一鬆,又是期待又是近鄉情怯的。
帶著疑惑,兩人和筆鋒一起下了車,快步朝家裏走去。
靠得近了,三人便當場愣在了門口。在他家的位置,麵積擴大了一倍,建起了一座兩進的,青磚大瓦房,主樓還是兩層的。
那整整齊齊的方塊磚,透著被高溫燒過的紅色,看起來就有種令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再對比旁邊之前的屋子,真是鮮明的對比。
最主要是,這屋子防寒保暖啊,寒冬到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屋子漏風漏水了。
屋子的四周,還用竹子做起來一人高的柵欄,看起來整齊幹淨。
三人都有點懵,葉老二和葉成不明白,他們就出去了兩個月,到底發生了什麽?
筆鋒懵的是,不是說家裏很窮嗎?這叫窮?
這時,終於有人發現了幾人的存在,“阿成哥,你們回來啦?小姑,小姑,阿成回來了!”
“思遠啊,快回去看看你們的新家吧。你家是第一批修的,再過一個月,就輪到我們家了。”
葉老二一愣一愣的,他家的新房子?
這是按自己手稿建的,新房子?
這麽新,這麽美觀,縣城都不常見的精美宅子,如今是他家的新房子?
他腳下的步伐,不由得更快了,雖然不明白,但是他用腳想,都知道是自己小妹弄出來的。
葉思遠回到“家”,但是,他擠不進去,因為裏麵站滿了看熱鬧的村民。
今天是葉家村第一批小院蓋成的日子,除了葉果家,還有就是三位族老家。但是圍觀的人,基本都擠來這邊了,喜慶得到處都是歡歌笑語。
幾乎所有村裏的人都來了,臉上滿是笑容和滿足。尤其是想到不久後,他們也能住上一樣的房子,做夢都能笑醒。
而且小果說了,年前保證各家各戶都住上。人少的建一進,人多的就建兩進。第一批四個院子都建成了,之後就是依葫蘆畫瓢,不但速度快,而且材料都能避免浪費。
隨著人流參觀自己的新家,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進去之後,兩人也知道,這些人,為什麽不舍得出去了。
除了他們坐的這輛馬車,另外還有兩輛馬車,坐著賬房小廝,除此之外,他們還帶了五六車的貨物。
也因此在邕州府耽擱了五天,把東西迅速出手,賺了一筆之後,然後除了書童筆鋒,其他人都沒帶回去。
回村自然是輕車簡行,隻是在離村還有半裏路的時候,馬車便被人攔了,攔車的還是村裏的熟人。
“思遠?阿成?居然是你們?”
安順如今當了葉家村的防衛隊隊長,穿著一身幹淨利落的短打,手裏拿著帶著倒刺的長棍,一眼就是動真格的。
他的話音一落地,周圍陸續出現了好幾個人,葉老二還留意到,他們還有分工,有些人已經回村報信去了。
“安順叔,你們這是,在巡防?”
葉成著實有些驚訝,這些人臉上的笑容,實在是太耀眼了。
殊不知,他自己在村裏人的眼裏,才是真正的特別。
今天他雖然,換了以前在村裏的舊衣物,但是一開口,因為讀書而沉澱下來的穩重,通過聲音就可以讓人感受得到。
“是啊!果然出去一趟見識不一樣,一眼就讓你看出來了。”
“小果都跟你們說過了吧,如今村裏,可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思遠,這是?”
寒暄的同時,葉安順也沒忘記自己身上的職責,眼神看著筆鋒問道。
葉思遠笑著探出半個身子,跟在場的人都打了個招呼才回答。
“這是我在路上買的孩子,如今給阿成在當書童,叫筆鋒。”
筆鋒瘦瘦小小的,雖然14歲了,但是看起來,說是12歲都有人信。
聽到自己被介紹,筆鋒於是忙起身跟大家問好。
“阿成你坐進去,我幫你趕車回去。”葉安順邊說就上了馬車,還不忘跟其他人吩咐,“這路你們守好了,我送完他們就回。”
葉思遠忍不住就問起村裏如今的布防,聽說了望塔都建起來後,跟葉成對視一眼後,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訝,還是沉默是金吧。
說好的給家人驚喜,結果還沒進村,村裏就先給他們一個驚嚇,眺望塔可不是有錢就能建的。
更讓他們驚訝的還有,一路的小石子路,直直的鋪到各家各戶,河兩邊的稻田裏,一片鬱鬱蔥蔥。
如果不是遠處的山上,樹葉已經變黃,村裏哪裏有半點秋意?反而有種,到了春天的錯覺。
“小果妹子說,再過半個月,稻穀就會開花了,到時候還要拉線授粉,如果不是我們管得嚴,估計十裏八鄉的人,都要在我們這田裏吃喝拉撒了。”
葉家村的這稻田,誰見了不羨慕。
安順想到半個月前,村裏交秋稅的事情,心頭一熱,即使對著葉果的家人,還是忍不住的想要炫耀。
“小果妹子說,自己吃的東西,吃新鮮的最好。所以我跟你們說,村裏秋稅交的糧,都是大家到處買來的,再集中運過去的。”
“如今村裏,各個身強體壯,都吃上了一日三餐。”
“還有這田裏的稻穀,如果收成好的話,就算是明年遇上了災荒,村裏的糧食也是夠的。”
葉思遠為了掩飾自己眼裏的複雜,忍不住的低頭內腹:不會說話就別說了。
隻是一路走來,村裏是不是有些安靜過頭了?田裏連個人影都沒有。
繼續往裏走,但是越走越心慌,因為一路上,真的一個人都沒遇上。
“村裏人都去哪裏了?”葉成問,顯然也覺得奇怪。
葉安順卻似乎習以為常,回頭笑答,“怪我記性不好,忘記跟你們說了。村裏正在建房子,你們家的房子,正好是今天建成,估計村裏人都到你家去了。”
話音剛落,兩人就聽到了巨大的喧嘩聲。
那聲音熱鬧得跟過年一樣,充滿了喜慶。
兩人頓時心口一鬆,又是期待又是近鄉情怯的。
帶著疑惑,兩人和筆鋒一起下了車,快步朝家裏走去。
靠得近了,三人便當場愣在了門口。在他家的位置,麵積擴大了一倍,建起了一座兩進的,青磚大瓦房,主樓還是兩層的。
那整整齊齊的方塊磚,透著被高溫燒過的紅色,看起來就有種令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再對比旁邊之前的屋子,真是鮮明的對比。
最主要是,這屋子防寒保暖啊,寒冬到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屋子漏風漏水了。
屋子的四周,還用竹子做起來一人高的柵欄,看起來整齊幹淨。
三人都有點懵,葉老二和葉成不明白,他們就出去了兩個月,到底發生了什麽?
筆鋒懵的是,不是說家裏很窮嗎?這叫窮?
這時,終於有人發現了幾人的存在,“阿成哥,你們回來啦?小姑,小姑,阿成回來了!”
“思遠啊,快回去看看你們的新家吧。你家是第一批修的,再過一個月,就輪到我們家了。”
葉老二一愣一愣的,他家的新房子?
這是按自己手稿建的,新房子?
這麽新,這麽美觀,縣城都不常見的精美宅子,如今是他家的新房子?
他腳下的步伐,不由得更快了,雖然不明白,但是他用腳想,都知道是自己小妹弄出來的。
葉思遠回到“家”,但是,他擠不進去,因為裏麵站滿了看熱鬧的村民。
今天是葉家村第一批小院蓋成的日子,除了葉果家,還有就是三位族老家。但是圍觀的人,基本都擠來這邊了,喜慶得到處都是歡歌笑語。
幾乎所有村裏的人都來了,臉上滿是笑容和滿足。尤其是想到不久後,他們也能住上一樣的房子,做夢都能笑醒。
而且小果說了,年前保證各家各戶都住上。人少的建一進,人多的就建兩進。第一批四個院子都建成了,之後就是依葫蘆畫瓢,不但速度快,而且材料都能避免浪費。
隨著人流參觀自己的新家,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進去之後,兩人也知道,這些人,為什麽不舍得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