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雪夜訪普 君臣爐畔畫長策(2)
光義不樂,卻也不便再請纓了。趙普勸道:“晉王何必親冒矢石?這‘運籌帷幄之中’的頭等大事,皇上是一刻也離不開你的,不見如此大雪,皇上還巴巴地請晉王來麽?”光義想想不錯,才又高興起來。
這樣,“先南後北”的拓疆國策,就在這小小書房之中,在這火盆邊上,在這酒酣耳熱之時,定議了。江南諸國的滅亡命運,也在此刻註定了。
太祖回到宮中,已是子夜時分。
次年(大宋幹德元年)正月,也就是宋太祖雪夜訪普的一個月後,楚國衡州刺史張文表叛亂,楚王周保權幼弱,見張文表直下衡山、潭州(今長沙)惶惑不知所為,乃向大宋乞求援助。這楚國在五代時已獨立稱王二十餘年,占有今日湖南全境,而以武陵為首府。近年來懾於後周、大宋之強盛,已去了王號,接受朝廷封爵,稱武安節度使,其實境內一切政令仍是依舊,不奉朝廷指揮。此時事急,隻好向朝廷乞援了。
宋太祖以為:這是消滅這個僭偽政權的時機到了,召集範質、王溥等宰相商議後,又秘密地和趙普商議了,頒下旨去,以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為湖南行營都部署,樞密副使李處耘為都監,發郢、陳、安、復、澶、孟、宋、亳、潁、光等十州兵力會於襄陽,以討張文表。此時慕容延釗正患病臥床,怕誤了事,上表懇辭。太祖復旨道:“此行非卿不可,可勉力為朕辦之,茲差李處耘為卿副,卿肩輿即戎以鎮大局可也。”
李處耘見太祖。宋太祖屏人密囑道:“處耘,你知道此行的任務至重麽?”處耘道:“還請陛下明示。”太祖道:“張文表什麽東西,也值得朕操心費力麽?你這次去,是藉機滅了荊南、湖南兩個僭偽政權,為大宋拓疆闢地建立功勳呢。此去湖南,必須假道荊南,荊南擁有三萬兵力,占有荊門、荊州、鬆滋等鄂西大片土地,土地肥沃,取之則國力大盛,今用‘假途滅虢’之計,順便滅了它,你見機行事吧!那湖南土地更是廣闊,兵力卻是不強,想來消滅張文表,捉了周保權也非難事。這是朕接位以來,第一次拓疆大舉,這一切全托給你了。”李處耘領了聖旨,即日啟程,赴襄陽與慕容延釗會合,把旨意細細說與慕容延釗知曉。這時,荊南國主高繼沖也很年幼,荊南獨立政權也存在二十餘年了,和楚國一樣,懾於大宋強盛,也早去了偽號,接受朝廷封爵,為荊南節度使,卻也是一切政令、人事、軍務、財務獨立,不受朝廷節製。高繼沖年幼,外務托大臣梁延嗣處分,內務托大臣孫光憲主持。梁、孫二人聽得宋師要借路過境以援楚,知道自己力量卑弱,違拒不得,商量了隻讓宋師穿境而過,卻在荊州四圍嚴加戒備。待宋師行至荊門,梁延嗣便備了牛、酒、糧草,親自赴宋營犒師,探聽宋師動靜。慕容延釗、李處耘聞知梁延嗣親至,遠遠地出迎,迎入中軍帳中,極力撫慰,聲稱次日便離境赴楚,不必驚疑。當晚,慕容延釗設盛宴款待梁延嗣,辭氣謙和,接待殷勤。梁延嗣大喜,立派急使奔赴荊州,叫高繼沖、孫光憲安心。
誰知此時李處耘已率了三千輕騎,連夜倍道偷襲荊州。荊門去荊州不過百十裏路,不到天明,李處耘便奔入荊州,迅速解除了守軍武裝,遍占四門及城市街道,待得進入高繼沖府第,高繼沖、孫光憲還懵然不知呢!到此地步,高繼沖還有什麽力量反抗?隻得乖乖地獻上牌印,奉表以三州、十七縣、十四萬二千七百戶獻與朝廷。這個獨立了二十七年的高氏王朝就此覆滅,李處耘真正做到兵不血刃,宋太祖自是十分歡喜,仍封高繼沖為節度使,連梁延嗣、孫光憲也召入朝中,封了大官。
此時,楚國周保權已用自己的兵力殺了叛臣張文表,自是不再需要宋師的援助了,於是致函慕容延釗、李處耘,向他們道勞,獻上豐厚的犒師費,又奉表京師,詳述平叛經過,請宋太祖召回大軍。誰知送出奏表和信之後,宋師不但不退,而且日夜兼程直奔朗州而來。情知來意不善,於是趕忙布置防禦。三月,慕容延釗遣將至嶽州,大破楚兵於三江口,斬首四千餘級。李處耘則率兵至澧州,楚軍未交鋒即望風而遁。處耘極力追擊,俘獲極多,隔日,遂入朗州,並追獲周保權於所藏之僧舍中,於是盡得湖南全境,凡得州十四,縣六十六,戶九萬七千三百八十八。跟著,辰、錦、溪、漵等少數民族集居的州縣也納牌臣伏。這個獨立了二十多年的楚國,也併入大宋版圖之中了。
第二十六回 雪夜訪普 君臣爐畔畫長策(3)
這次平定“荊南”、“楚”國,隻用了兩個多月時間,沒有動用中央主力部隊,可以說,是分外的順利了。
這時,後蜀主孟昶見荊南、楚國相繼被滅,心知下一步這把刀子必將砍到自己頭上來了,十分恐懼,便聚文武百官日夜籌措抵禦之策。於是一麵調遣兵將加強邊防,一麵派專使聯絡北漢契丹,圖謀與之同時進兵,南北夾擊大宋。這信又恰恰被大宋截獲。宋太祖笑道:“我還沒向他動手,他倒來太歲頭上動土了,這須怪我不得。”大宋幹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宋太祖宣旨伐蜀。兵分兩路,一路由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率領,崔彥進為副,王仁瞻為監軍,由鳳州路進討;一路由寧江節度使劉全義率領,曹彬為監軍,由歸州路進軍。兩路兵馬總共約六萬人。乙亥,王全斌等辭別陛下,太祖囑道:“此去凡克城寨,所獲器甲囤糧充作軍用;銀財布帛,分賞將士,朕所欲得者,土地耳。”
光義不樂,卻也不便再請纓了。趙普勸道:“晉王何必親冒矢石?這‘運籌帷幄之中’的頭等大事,皇上是一刻也離不開你的,不見如此大雪,皇上還巴巴地請晉王來麽?”光義想想不錯,才又高興起來。
這樣,“先南後北”的拓疆國策,就在這小小書房之中,在這火盆邊上,在這酒酣耳熱之時,定議了。江南諸國的滅亡命運,也在此刻註定了。
太祖回到宮中,已是子夜時分。
次年(大宋幹德元年)正月,也就是宋太祖雪夜訪普的一個月後,楚國衡州刺史張文表叛亂,楚王周保權幼弱,見張文表直下衡山、潭州(今長沙)惶惑不知所為,乃向大宋乞求援助。這楚國在五代時已獨立稱王二十餘年,占有今日湖南全境,而以武陵為首府。近年來懾於後周、大宋之強盛,已去了王號,接受朝廷封爵,稱武安節度使,其實境內一切政令仍是依舊,不奉朝廷指揮。此時事急,隻好向朝廷乞援了。
宋太祖以為:這是消滅這個僭偽政權的時機到了,召集範質、王溥等宰相商議後,又秘密地和趙普商議了,頒下旨去,以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為湖南行營都部署,樞密副使李處耘為都監,發郢、陳、安、復、澶、孟、宋、亳、潁、光等十州兵力會於襄陽,以討張文表。此時慕容延釗正患病臥床,怕誤了事,上表懇辭。太祖復旨道:“此行非卿不可,可勉力為朕辦之,茲差李處耘為卿副,卿肩輿即戎以鎮大局可也。”
李處耘見太祖。宋太祖屏人密囑道:“處耘,你知道此行的任務至重麽?”處耘道:“還請陛下明示。”太祖道:“張文表什麽東西,也值得朕操心費力麽?你這次去,是藉機滅了荊南、湖南兩個僭偽政權,為大宋拓疆闢地建立功勳呢。此去湖南,必須假道荊南,荊南擁有三萬兵力,占有荊門、荊州、鬆滋等鄂西大片土地,土地肥沃,取之則國力大盛,今用‘假途滅虢’之計,順便滅了它,你見機行事吧!那湖南土地更是廣闊,兵力卻是不強,想來消滅張文表,捉了周保權也非難事。這是朕接位以來,第一次拓疆大舉,這一切全托給你了。”李處耘領了聖旨,即日啟程,赴襄陽與慕容延釗會合,把旨意細細說與慕容延釗知曉。這時,荊南國主高繼沖也很年幼,荊南獨立政權也存在二十餘年了,和楚國一樣,懾於大宋強盛,也早去了偽號,接受朝廷封爵,為荊南節度使,卻也是一切政令、人事、軍務、財務獨立,不受朝廷節製。高繼沖年幼,外務托大臣梁延嗣處分,內務托大臣孫光憲主持。梁、孫二人聽得宋師要借路過境以援楚,知道自己力量卑弱,違拒不得,商量了隻讓宋師穿境而過,卻在荊州四圍嚴加戒備。待宋師行至荊門,梁延嗣便備了牛、酒、糧草,親自赴宋營犒師,探聽宋師動靜。慕容延釗、李處耘聞知梁延嗣親至,遠遠地出迎,迎入中軍帳中,極力撫慰,聲稱次日便離境赴楚,不必驚疑。當晚,慕容延釗設盛宴款待梁延嗣,辭氣謙和,接待殷勤。梁延嗣大喜,立派急使奔赴荊州,叫高繼沖、孫光憲安心。
誰知此時李處耘已率了三千輕騎,連夜倍道偷襲荊州。荊門去荊州不過百十裏路,不到天明,李處耘便奔入荊州,迅速解除了守軍武裝,遍占四門及城市街道,待得進入高繼沖府第,高繼沖、孫光憲還懵然不知呢!到此地步,高繼沖還有什麽力量反抗?隻得乖乖地獻上牌印,奉表以三州、十七縣、十四萬二千七百戶獻與朝廷。這個獨立了二十七年的高氏王朝就此覆滅,李處耘真正做到兵不血刃,宋太祖自是十分歡喜,仍封高繼沖為節度使,連梁延嗣、孫光憲也召入朝中,封了大官。
此時,楚國周保權已用自己的兵力殺了叛臣張文表,自是不再需要宋師的援助了,於是致函慕容延釗、李處耘,向他們道勞,獻上豐厚的犒師費,又奉表京師,詳述平叛經過,請宋太祖召回大軍。誰知送出奏表和信之後,宋師不但不退,而且日夜兼程直奔朗州而來。情知來意不善,於是趕忙布置防禦。三月,慕容延釗遣將至嶽州,大破楚兵於三江口,斬首四千餘級。李處耘則率兵至澧州,楚軍未交鋒即望風而遁。處耘極力追擊,俘獲極多,隔日,遂入朗州,並追獲周保權於所藏之僧舍中,於是盡得湖南全境,凡得州十四,縣六十六,戶九萬七千三百八十八。跟著,辰、錦、溪、漵等少數民族集居的州縣也納牌臣伏。這個獨立了二十多年的楚國,也併入大宋版圖之中了。
第二十六回 雪夜訪普 君臣爐畔畫長策(3)
這次平定“荊南”、“楚”國,隻用了兩個多月時間,沒有動用中央主力部隊,可以說,是分外的順利了。
這時,後蜀主孟昶見荊南、楚國相繼被滅,心知下一步這把刀子必將砍到自己頭上來了,十分恐懼,便聚文武百官日夜籌措抵禦之策。於是一麵調遣兵將加強邊防,一麵派專使聯絡北漢契丹,圖謀與之同時進兵,南北夾擊大宋。這信又恰恰被大宋截獲。宋太祖笑道:“我還沒向他動手,他倒來太歲頭上動土了,這須怪我不得。”大宋幹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宋太祖宣旨伐蜀。兵分兩路,一路由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率領,崔彥進為副,王仁瞻為監軍,由鳳州路進討;一路由寧江節度使劉全義率領,曹彬為監軍,由歸州路進軍。兩路兵馬總共約六萬人。乙亥,王全斌等辭別陛下,太祖囑道:“此去凡克城寨,所獲器甲囤糧充作軍用;銀財布帛,分賞將士,朕所欲得者,土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