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杜太後病了。她平素身體很好。端午節那天一高興,多吃了兩個粽子,停了食,又受了點風寒,年歲大了,便抵受不住,初時隻不過有點發燒,頭昏腹脹,趕快請禦醫診治。看官須知,這給皇帝、太後治病,縱是真有才學的名醫也是治不好的,因為萬一出了事,滿門抄斬是常有的事,因此用藥力求平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來二去,太後漸漸病重,起不了床,進的氣少,出的氣多,很是危殆了。宋太祖急得手足無措,日夜守在病榻邊流淚不止。這天,他下旨把李謙溥兄弟之母閻太夫人接入宮來陪杜太後閑聊。閻太夫人在慈寧宮前下了轎子,步入宮來,隻見各處門窗緊閉,掛了厚厚的窗簾,室裏陰沉沉的,一排排宮女、太監垂手侍立,一絲聲音、一絲風也沒有,到處瀰漫著藥味和檀香味。二宮女引導閻太夫人走入寢宮,宋太祖迎著,叫了聲:“伯母。”便拜了下去,嚇得閻太夫人慌忙跪下,說道:“皇上,你怎地如此稱呼,行此大禮?老婦如何經受得起?”宋太祖扶起閻太夫人,說道:“朕微時家中屢空,常得太夫人垂顧,厚誼縈懷,無時或忘。怎敢對太夫人無禮?”閻太夫人道:“皇上今日君臨天下,四海之內,無非臣民,豈可為老婦屈尊?”太祖道:“這是內宮,咱們隻敘常禮。太後病重,時時想念閻太夫人呢!”閻太夫人道:“眼下好些了麽?”太祖垂淚道:“隻怕兇險得緊呢!”便引她到杜太後床前。閻太夫人定眼一看:隻見太後臉色青白,瘦得隻剩下一把骨頭,閉著眼睛,呼吸急促。閻太夫人垂淚道:“太後,你怎麽了?臣妾李氏叩見。”杜太後微微睜開眼睛,見了閻太夫人,便從被窩裏伸出手來,握住閻太夫人的手,微語道:“難得你來看我,我……我怕是不行了!”閻太夫人勸慰道:“太後怎地說這等不吉利的話?眼前有這許多高明的太醫,些小疾病,又怎會醫不好了?太後福澤深厚,貴為天子之母,正有得享福呢!”太後微喟道:“正是因為匡胤做了皇帝,我日夜擔驚受怕,說什麽享福?”閻太夫人道:“太後怎恁地說?普天下百姓都道:現下真命天子在位,英明仁惠,個個歡喜不盡呢!太後又擔心什麽了?”太後道:“便是天子之位至尊,覬覦此位的人又怎少得了了?隻消稍有閃失,便是亡國滅族的大禍,叫人怎地能安心?”閻太夫人勸慰道:“太後休慮,眼下叛亂已平,四海寧定,況又連歲豐登,百姓足食,盜匪斂跡,而且皇上儉樸愛民,朝無佞臣,已奠萬年之基,太後放一百二十個心,盡管愛護好身體,皇上就高興了。”太後道:“萬年之基?嘿嘿,這是說說好聽而已,自古以來,哪有百代朝廷?保得幾代已是好了。這不光是隻顧咱家,天下百姓這幾十年苦得很了!”閻太夫人道:“太後明見,百姓是經不住再折騰了。”杜太後道:“前些時聽匡胤道:現下全境隻有七十六萬七千四百多戶人家,每家就算有五口人,才不過三百多萬人口,比起盛唐之際,不及八分之一(註:這數字隻是北宋初年管轄下諸州的人口,不含僭偽分裂諸國人口數)。若是再不安定,隻怕百姓快死絕了。”閻太夫人陪太後說了陣子閑話,見太後倦了要睡,便辭了出來,宋太祖的賞賜自是極豐厚的了。
第二十四回 顧念舊誼 宋帝杯酒釋兵權(2)
當晚,太後病情轉劇,昏迷了數次,醒來後,屏退一切人,包括光義、光美兄弟(此時因避諱,匡義、匡美已改名為光義、光美)、王皇後、長公主、駙馬等,隻囑太祖召趙普進宮,因道:“趙書記(她仍按習慣,以趙普為節度使府掌書記之舊職稱呼他),咱就要去了,匡胤、光義兄弟,拜託你盡心輔佐了!”趙普跪下連連叩頭,道:“太後放心,臣定然盡心竭力、肝腦塗地,以報皇恩!”杜太後見宋太祖隻是哭個不停,柔聲道:“孩子,不需哭得,我已經活到六十歲了,也不算短命了。你皇帝做得很好,我貴為太後,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此刻我想和你談一件大事,你怎地哭個不停呢?”太祖嗚咽道:“不知母後有什麽吩咐?”太後道:“我隻想問問你:你知道你這天下是怎麽得來的?你知道麽?”太祖道:“這都是祖上和太後積德深厚,餘慶及我,才有今天。”太後搖頭道:“不然!真正原因是周世宗使七歲幼兒為天下主,人心不附的緣故,這才給了你機會啊!若是周朝有年長的君主在位,你能這麽容易做上皇帝麽?”太祖連聲稱是。杜太後道:“你和光義,都是我親生的兒子,你們的才智我自然知道得清清楚楚。你百年之後,應當傳位給光義。國家這麽大,事務這麽繁,能立年長有才智者為帝,是社稷之福,你以為如何?”匡胤頓首道:“孩兒怎敢違母後的教導?”太後迴轉頭來,對趙普道:“趙書記與我當同記我言,不可違背了。”趙普叩頭領喏,當即取過紙筆來,寫下了太後遺囑,於紙末署曰:“臣趙普謹記。”給太後看了,宋太祖取過一個黃金盒子裝了記錄,密密封了,交付謹密宮女保管。這夜,杜太後去世。這個頗有智度的婦人,這個與趙匡胤一樣力求宋室鞏固的太後,在臨終前,為宋朝第一任皇帝指定了接班人。這個選擇是對是不對,千百年來議論紛紛。然而,“國有長君,社稷之福”這句話是不錯的。她的墓附葬於洛陽之安陵,即趙弘殷的墓中。
第二十四回 顧念舊誼 宋帝杯酒釋兵權(2)
當晚,太後病情轉劇,昏迷了數次,醒來後,屏退一切人,包括光義、光美兄弟(此時因避諱,匡義、匡美已改名為光義、光美)、王皇後、長公主、駙馬等,隻囑太祖召趙普進宮,因道:“趙書記(她仍按習慣,以趙普為節度使府掌書記之舊職稱呼他),咱就要去了,匡胤、光義兄弟,拜託你盡心輔佐了!”趙普跪下連連叩頭,道:“太後放心,臣定然盡心竭力、肝腦塗地,以報皇恩!”杜太後見宋太祖隻是哭個不停,柔聲道:“孩子,不需哭得,我已經活到六十歲了,也不算短命了。你皇帝做得很好,我貴為太後,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此刻我想和你談一件大事,你怎地哭個不停呢?”太祖嗚咽道:“不知母後有什麽吩咐?”太後道:“我隻想問問你:你知道你這天下是怎麽得來的?你知道麽?”太祖道:“這都是祖上和太後積德深厚,餘慶及我,才有今天。”太後搖頭道:“不然!真正原因是周世宗使七歲幼兒為天下主,人心不附的緣故,這才給了你機會啊!若是周朝有年長的君主在位,你能這麽容易做上皇帝麽?”太祖連聲稱是。杜太後道:“你和光義,都是我親生的兒子,你們的才智我自然知道得清清楚楚。你百年之後,應當傳位給光義。國家這麽大,事務這麽繁,能立年長有才智者為帝,是社稷之福,你以為如何?”匡胤頓首道:“孩兒怎敢違母後的教導?”太後迴轉頭來,對趙普道:“趙書記與我當同記我言,不可違背了。”趙普叩頭領喏,當即取過紙筆來,寫下了太後遺囑,於紙末署曰:“臣趙普謹記。”給太後看了,宋太祖取過一個黃金盒子裝了記錄,密密封了,交付謹密宮女保管。這夜,杜太後去世。這個頗有智度的婦人,這個與趙匡胤一樣力求宋室鞏固的太後,在臨終前,為宋朝第一任皇帝指定了接班人。這個選擇是對是不對,千百年來議論紛紛。然而,“國有長君,社稷之福”這句話是不錯的。她的墓附葬於洛陽之安陵,即趙弘殷的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