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闐是假借神諭拒絕漢之要求的。事實上,這樣的方法著實較為婉轉。於闐王於是讓家臣回復班超。


    “這是神意,請給予黑馬。”王之使者道。


    “既然如此,我要轉告神諭的巫師親自前來見我。我會遵照神諭,將馬交給巫師。”班超回答。


    巫師來到漢使節的幕舍時,班超拔刀砍下其首級。首級被送到於闐王麵前。


    “這……”


    於闐王鐵青著臉,話都說不出來。


    砍下巫師的頭,表示漢無論如何都要使於闐服從的決心,所以,對之敷衍是行不通的。


    “漢使的決心可由斬下巫師首級窺見。現在是輪到我們表示決心的時候了……”


    於闐王雖然嘆息不已,卻振作起來對大臣命令道:“立刻攻殺駐留的匈奴軍隊,準備迎接漢使!”


    班超因而沒有流血就成功地使於闐王臣服。


    鄯善及於闐等西域南道國家較易對付,但以龜茲為中心的北道,匈奴勢力浸透甚深。


    有匈奴勢力依恃的龜茲王,攻打鄰近疏勒國,將其國王殺死,並且立了一個名叫兜題的龜茲人為疏勒王。


    龜茲為匈奴的傀儡國,而疏勒則為龜茲的傀儡國。


    班超於降服於闐的翌年,攻打疏勒,並且俘獲其傀儡國王。


    班超將被龜茲王殺死的原疏勒王兄長之子立為新疏勒王。


    這是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三月之事。而後他於這一年的十一月攻打車師。這是今日的吐魯番以至烏魯木齊一帶。車師國終於向一萬四千騎漢騎兵團投降。


    王莽以來被廢止的“西域都護”及“戊己校尉”之職遂又恢復。


    漢之國威再度達於西域。


    第八十一章 皇帝個個年幼


    西域都護恢復的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明帝去世,享年四十八歲。皇太子炟乃賈氏所生,是明帝的第五子,卻成為馬皇後之養子,由於被視為正室之子,並享嫡子待遇,進而被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後漢第三代皇帝章帝,即位時的年齡為十八歲。專製君主時代的皇帝之死是一樁大事,會舉行大葬,在這期間的行政、軍事等,幾乎陷於癱瘓狀態。北匈奴以及持反漢態度的西域各國,當然不可能錯失這個機會。


    於大喪期間攻打在西域的漢軍基地,是絕不會有援兵前來的。反漢派的龜茲和焉耆遂攻打西域都護陳睦,將之殺掉。匈奴則與車師聯合,攻打戊己校尉。漢之己校尉關寵因而陣亡。


    ——以現在的力量,是否還能經營西域?


    喪失自信的洛陽要人,又將西域都護製度廢止。以軍司馬身份在前線的班超,也接到歸返命令。


    “既然是勅令,還有什麽話可說?”


    在疏勒的班超決定回洛陽。


    靠漢之力量將龜茲勢力從國內趕走的疏勒,會因漢之撤退而如何呢?龜茲勢力會乘機再度以奔流之勢進入這個國家,是顯而易見的。而在龜茲後麵的是匈奴之力量。


    匈奴與龜茲的聯合勢力再度支配疏勒時,親漢派人士當然會立即遭到肅清。對匈奴而言,處以酷刑乃家常便飯。與其被慘殺,不如現在就死去。


    疏勒一位黎姓大臣大喊一聲:“漢能棄我們而去嗎!”然後拔刀,用雙手支著刀刃,對準自己的脖子猛然向前——自刎。


    這位大臣以死諫請求班超不要回去。班超的確受到感動。但他是不能違抗朝廷命令的。


    歸途,他到了於闐。


    在於闐,王侯以下所有的人,都因聽到班超要歸國而放聲大哭。


    “你曾經斬了我們的巫師,以示漢的重大決心。我們於闐是感恩於漢的決斷,所以才跟隨漢的。可是……”


    說到這裏時,國王已泣不成聲了。


    於闐王確實是感動於班超的決然行動,所以殺盡駐留國內的匈奴軍而投靠漢。漢現在卻將離這個國家而去。漢軍走後,匈奴軍當然會進駐前來。以前將匈奴軍悉數殺盡的於闐王,不是將遭屠殺嗎?


    互抱超馬腳,不得行。


    史書如此描寫這時候的情形。也就是說,人們拉住班超所騎的馬匹,放聲大哭。他能甩掉這些人強行離去嗎?親漢派人士將被殘殺,是明顯的事情,而他們即將麵臨如此命運,原因完全在於班超。


    “你還能撒手不管,逕自回洛陽去嗎?”


    班超在馬背上做了這樣的自問自答。


    “好!”


    最後,他大大頷一下首,輕快地從馬背上跳了下來。他決定要違抗勅命,留在西域。他實在不忍丟下這些過去為漢以及為他效力的人於死地,說走就走。


    班超趕緊取道返回疏勒。


    於他離開後,這個國家已向龜茲降伏,雌伏國內的新龜茲派又抬頭了。趕回來的班超,迅速將親龜茲派肅清。


    違抗勅命當然需要相當的決心。所幸他的違勅沒有引起很大的問題,因為中央本身的西域政策還沒篤定。於此之後,一度被廢止的西域都護恢復三次,班超最後受命擔任此職。雖然得以無事,但一度決心違勅的班超心裏的動盪,一直持續著。他後來的行動有些異樣,完全是由於這個緣故。


    或許是執著吧,班超滿腦子想的都是有關西域之事。一次罹患熱病時,他連連說的囈語盡是:“大秦(羅馬)……大秦……有沒有人要到大秦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陳舜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陳舜臣並收藏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