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育的母親傷心欲絕,並且痛恨這位縣宰。呂育是她的獨子,也是她唯一的精神寄託。


    兒子被縣宰殺掉,這幾乎使她失去了活下去的意願。為繼續活下去,她非做一件事不可。


    ——為兒子復仇!


    最後,她以此為唯一的生活目標。


    身為女人的呂母,當然不可能由自己下手報仇。為達到這個目的,她招募了一些人。


    她的亡夫是地方角頭,認識不少俠客。和他甚有交情的俠客,是一個叫做徐次子的人。呂母立刻找徐次子商量。


    處決呂育的縣宰為免除後患,準備把呂育的家人也處理掉。由於對方是地方豪族,而且有俠客之類人物頻頻出入,因此,若不及早處置,後患將在所難免。


    接到縣宰有此意圖的情報時,徐次子立即對呂母道:“應該到海上為宜。”


    萬一縣宰先下手為強,就會吃不完兜著走,大家很可能沒命。與其如此,不如到海上去。當時的山東半島海域,有一些無法無天的小團體幹著海賊勾當,一有機會就靠岸搶劫一場,然後逃到海上。據說,那些人的生活都過得相當好,倘若能以那種方式維持生活,何必戀棧於危機四伏的陸地生活呢?


    呂母遂率領一群俠客出海。如前所述,該地海域有不少海賊小團體。他們正在尋覓大頭目,以免永遠淪為毛賊,過著不安定的生活。也就是說,想以組織形態保障自己。這時候,他們聽到以資產豐富而聞名的呂母處理家產後來到海上的消息。


    ——以她為頭目最為理想!


    一群海賊很快就擁戴呂母,並且奉她為“將軍”。


    呂母成為海上女將軍後,過了兩年多時光。天鳳四年(公元17年)八月,她的黨羽襲擊海曲縣,抓了縣宰杜先後,將之斬首。


    她終於為兒子報仇了。呂母於達成報仇目的的三個月後去世。


    她的海賊團,人數已超過一萬。繼承為頭目的是徐次子。


    ——幹海賊勾當,無法養一萬個人。


    徐次子有了這個想法。為了養活這批人,非上陸地不可。


    由於長年生活在海上,所以,呂母殘黨對於在陸地上該如何生活,一點也沒有把握。此際最好的方法是,找一個陸地大頭目投靠。


    這樣的頭目必須是個地位相當的人物。徐次子於是搜集了各地情報。


    他得到的情報之一是——荊州當陽縣綠林山有奉王匡為首領的一批亡命豪傑。


    “荊州?未免太遠了些。”


    徐次子呻吟著。湖北綠林山確實離山東半島太遠了。


    “有一個叫樊崇的人在泰山一帶相當活躍。”又有人報告。


    “泰山?這個距離倒相當理想。”


    徐次子頷首表示滿意。


    “那我們去投靠他吧!”


    過去跟隨呂母在海域耀武揚威一段時期的這批匪黨,遂上岸投靠樊崇軍。


    以樊崇為首領的造反軍,攻打了泰山附近一個叫式的地方。式原是漢皇族之領地,式侯之遠祖為高祖(劉邦)之子齊悼惠王。這個地位後來由哀王襄繼承,其弟劉章則受封城陽。劉章六世子孫荒王之子劉憲在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被封為式侯。


    綿延兩百多年的漢王朝,“皇族”當然多如繁星。直到王莽取得天下後,漢之皇族乃成為普通的庶人了。


    樊崇攻打式,並將之攻陷。


    式侯劉憲死後,其地位由其子劉霸繼承。但由於劉霸無嗣子,其弟劉萌則成為第三代式侯。劉萌也於去年去世,留下三子。


    樊崇於占領式的同時,俘獲式侯的兒子。


    三名皇族少年依序為恭、茂和盆子。其中隻有劉恭具備皇族教養,茂和盆子則由於年幼時已是王莽之天下,因而未受皇族待遇,教育也被忽略。劉茂尚對學問很有興趣,劉盆子則以牧羊為樂,根本不想讀書。


    占領式對於樊崇的造反軍可謂帶來新力量。他趁勢以其大軍占領了整個現在的山東省地區。


    王莽當然不能坐視,立刻派遣景尚、王黨等將軍前往鎮壓,卻無法將之攻破。這並不是政府軍無力的緣故。


    軍師放縱,百姓困厄。


    如史書記載,這個原因在於政府軍軍紀弛緩,到處掠奪,使老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未得民眾支持的軍隊,當然不可能獲得最後勝利。


    地皇三年(公元31年),政府軍司令官為樊崇軍所殺。


    地皇三年就是湖北綠林山流行惡疫的這一年。


    景尚於這年二月陣亡。福哇.fval</a>小說


    四月,王莽決定再度派兵討伐樊崇等人。


    這次的司令官是王匡和廉丹兩人。這個王匡是王舜的兒子,當然不是綠林軍的王匡。他們率領的政府軍,總數達十幾萬之多。


    這時候的造反軍已逐日膨脹。除了來自海上的一萬呂母殘黨以外,各地更有許多小團體陸續前來加入。中小規模的造反軍此時已無法自立,他們必須投入大規模團體始得生存。


    由於膨脹迅速,所以,同道彼此並不一定認識。


    “這樣下去,有可能發生同道互相殘殺之事……”


    樊崇開始為此憂心。


    他屬下的士兵一打敗政府軍,就剝下他們的軍服,穿在自己身上。因此,光憑外觀是分不出敵我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陳舜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陳舜臣並收藏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