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有了這個想法。


    李陵被俘後一年,武帝授兵公孫敖,要他攻打匈奴之地。這次遠征的主要目的在於奪回李陵。


    公孫敖是衛青於年輕時代為陳皇後所派的地痞流氓抓走時,曾經率領俠客將他救出的人。衛青為了要報答此恩,設法安排公孫敖立功的機會。李陵的祖父李廣因被調職而大為憤慨之事,已如前述。公孫敖在衛青的支持下,於軍界嶄露頭角,不過,其軍事才能似乎不甚傑出。


    衛青已經死去。他的姐姐衛皇後也年近六十,皇帝的寵愛當然大不如前。雖然衛氏一族的公孫賀目前就宰相之位,但他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作為宗旨的人。所以,衛氏一族可謂已沒落。


    由於衛氏一族的關係而成為軍界長老之一的公孫敖,這一次作戰又沒有成功。率領一萬騎兵和三萬步兵由雁門出發的他,被匈奴耍弄後空手而歸。


    不但未能奪回李陵,連對匈奴還擊的表現都沒有。這一點,回京後該如何向皇上稟明呢?


    “匈奴好像已完全摸透我們漢軍的作戰方式。”公孫敖如此報告。


    “匈奴哪有可能知道我們漢軍的作戰秘訣呢?”武帝不相信。


    “依據匈奴俘虜的說法,李將軍似乎在匈奴之地指導對漢作戰。過去在我軍居樞紐地位的人物指導他們作戰,對我們當然不利啊!”


    實際上,這個辯明一點沒有虛假。匈奴俘虜確實供述過李將軍訓練匈奴兵、並指導他們作戰之事。


    不過,這裏所謂的李將軍,實際上指的是先於李陵向匈奴降服的李緒將軍。


    李緒過去是塞外都尉,於其據守的奚侯城被匈奴攻陷時投降。這個人對取悅婦人很有一套,由於向單於的母親大獻殷勤,因而在匈奴宮廷頗受重用。為匈奴指導對漢作戰的他,擔任的是軍事顧問一職,所以兵卒都知道其人。不過,兵卒隻以“李將軍”稱呼他,並不曉得其真名。


    李緒在漢是一介無名軍人。聽到“李將軍”這個稱呼時,漢人當然以為是指李陵而言。


    在漢的軍界,李陵的位階較高,但以俘虜而論,則李緒為前輩。於匈奴宮廷內,坐上位的是李緒。


    李陵對李緒無甚好感。由於深信漢一定會派兵把他救出,所以,李陵拒絕了單於的再三邀請,不為匈奴擔任訓練事宜。這是叛國行為,他當然不能做。


    以李陵為軍事顧問不知要比李緒強上多少倍,這一點,身為軍人的單於當然很清楚。因此,他再三要求李陵擔任教官一職。


    “有李緒擔任這個職務,不是就可以了嗎?”李陵以此為由,拒絕到底。


    因此,漢之宮廷對匈奴陣營中的真相全然不知。聽到公孫敖的解釋時,武帝勃然大怒。


    “李陵膽敢背叛!好,非給他顏色看不可!”


    武帝立刻逮捕李陵的母親和妻子,將之誅殺。《漢書》則記載其弟也一併被殺。但李陵是父親李當戶去世時還在母親肚子裏的遺腹子,因此不可能有同父之弟才對。總之,他留在國內的家人全被殺光了。


    李陵輾轉聽到這個消息。


    我在浚稽山奮戰到什麽地步,漢不可能不知道!以五千兵對抗八萬大軍,這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事情嗎!我之所以後來被打敗,原因完全在於未有援兵前來!我何罪之有?為什麽要殺死我的母親和妻子呢!


    李陵憤慨地切齒扼腕。李家一脈相傳的剛烈血液這時候在他的血管裏奔騰起來。


    漢之軍使來到匈奴國時,李陵對之怒目相向,道:“我有何罪?為什麽要殺害我的家人!”


    對此,軍使回答道:“你在匈奴國擔任軍事顧問,負責訓練匈奴士兵,指導對漢作戰——皇帝從俘虜口中聽到這個事實,所以才採取此一措置。”


    “哦,那不是我,你們弄錯了!——那是塞外都尉李緒……”李陵呻吟著道。


    這樣的錯誤不是大大的冤枉嗎!


    他很想即刻趕回長安,將冤枉他的官員殺掉。但身為匈奴俘虜的自己,這樣的事情當然辦不到。


    “該如何是好呢!”李陵憤怒得直咬牙。


    憎恨到極點的人,一定要達到報仇目的才會甘心。如同被堵住的水尋找缺口,李陵終於找到這個對象了。


    ——對,都是李緒不好!由於他降服匈奴軍門後,負責訓練匈奴士兵,所以人們才誤以為他是我!李緒才是我母親和妻子的仇人,非找他算帳不可!


    李陵開始伺機加害李緒。


    匈奴中當然也有各式各樣的人。其中敬重李陵人品者為數不少。一般而言,匈奴在性格上較漢族更為率直,聽到李陵家人被殺之事時,一些匈奴朋友甚至為他流淚。聽李陵提起這個原因在於李緒時,好幾個人便自告奮勇說:“好,李緒這個傢夥我來幫你幹掉!”


    李陵原本就非常不喜歡李緒。他覺得靠取悅女人發跡的人,連看了都會噁心。因此,他把母親和妻子被殺害的怨恨一股腦兒加到李緒身上。


    “我一定要讓李緒好看!”李陵經常口出此言,因此,匈奴之中無人不知李陵痛恨李緒之事。


    一天,李緒的屍體在沙礫地被發現,所有的匈奴人當然第一個聯想到李陵。實際上,李陵並沒有直接下手。他不否認自己有這個意思,但由於對方始終迴避著他,所以遲遲沒有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陳舜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陳舜臣並收藏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