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匈奴由敦煌地區趕出的月氏人民,在西方找到的安身立命之處是奧古塞斯河之北——現時烏茲別克共和國之布哈拉至撒馬爾罕的一片富庶沙漠綠洲。他們更征服了在阿富汗北部的大夏。


    這一帶的土地相當肥沃,附近更無強敵。他們對現狀非常滿意,逐漸喪失了對匈奴報復的念頭。


    張騫再怎麽慫恿與漢結盟,他們還是以如下理由堅持拒絕:“漢與我們相去甚遠,而匈奴並無攻打我們月氏國的跡象。與一方結盟,便形同與另一方為敵。這違背我國的外交方針。”


    滯留一年多,未見結盟成立,張騫隻有死了這條心歸國。歸途中為求慎重,他避開匈奴,走的是藏人之地,但還是為匈奴發現而被拘捕。


    張騫再度為匈奴扣留,大約一年後,軍臣單於去世而發生前述繼位之爭。他遂趁混亂,與匈奴妻子和甘父一起逃回漢。


    這時離最初出發已十三年。百餘人的一行中,回來的隻剩兩個。


    雖然未能達成與月氏結盟這個目的,但過去對西方情形隻略知一二,由於張騫之行,而進展為大致明了的程度。


    除了張騫親身走過的土地以外,漢更得知他在當地耳聞的有關條支(敘利亞)、黎軒(亞歷山大)以及身毒(印度)等地的事情。


    這位大旅行家後來以校尉身份從軍討伐匈奴。通過長年旅行和滯留匈奴國的經驗而熟知水草所在的他,成為漢軍不可多得的嚮導,軍隊得以行動自如。他因此功受封為博望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運氣不佳的將軍李廣與博望侯張騫為了攻討匈奴,共同由右北平出發。


    這一年,李廣的堂弟李蔡為丞相。這是行政機構的最高位階。李蔡和李廣一起長大,兩人曾經一同出仕於文帝之下。堂弟李蔡在才華上差自己一大截——李廣對這一點知道得很清楚。而李蔡卻晉升得非常迅速,現在居然成為丞相!


    “我的運氣實在不好!”他又嘆息著發出這句牢騷。


    “是不是因為我麵相不好的關係呢?”


    他畢竟是當時的人,對麵相一時頗為看重,故求助於相學權威。當時有一個名叫王朔的人以“望氣”(看氣色而判斷命運)聞名。李廣問此人道:“自從漢與匈奴開啟戰端以來,我可以說無役不參加。但不知道為什麽,我從來沒有立過大功。才華明顯比我差許多的人卻逐一因戰功而受封為侯,因對匈奴戰爭而被封侯的人前後已達數十人之多,我卻遲遲沒有這個機會。難道這就是我的命運嗎?”


    對此,王朔反問道:“將軍可曾做過虧心事?”


    李廣於擔任隴西太守時代,曾經說服造反藏族歸順,後來卻將這八百餘人悉數殺戮。他認為自己做過的虧心事僅此一件。聽完李廣的告白後,王朔頷首道:“殺害業已歸順的人,此罪非同小可,受報應乃當然之事。”


    與張騫共同出陣的元狩二年之後,對李廣而言又是一次噩運。他率領四千騎兵先行出發,張騫則率領一萬騎直追其後。


    李廣所率領的四千騎兵,為匈奴左賢王率領的四萬騎所包圍,全軍為之驚慌。李廣將數十騎精兵授予跟隨從軍的兒子李敢,命令道:“你去偵察匈奴陣中情形。”


    李敢疾驅匈奴陣中後,回來報告:“敵軍隻是為數龐大,不足為懼。”


    通過匈奴大軍之中而平安無事,這一點就是最大的佐證,將兵因而相信他的話,認為匈奴軍不值得畏懼。


    實際上,匈奴軍隊是精銳大軍,李敢穿越其中而平安歸來,完全是靠他的膽識。李廣是想藉此去除全軍之恐懼心。


    李廣於是以圓陣對付四萬騎敵軍包圍。


    李廣最拿手的是肉搏戰。以獵虎為例,他一定要讓老虎來到近處才射箭。


    ——越接近越能使對方受到重創。


    這對他來說是自然之理。但從另一觀點而言,這是極其危險的事情,李廣就因此而常被老虎抓傷。


    這次戰役他也是為了等敵軍更形接近,故遲遲不發下“射擊”命令。等到敵軍前來肉搏時,方才下令,雖使對方受到重大創傷,但漢軍自己也折損了不少士兵。


    激戰兩日後,漢軍已折兵大半。


    博望侯張騫率領的一萬騎終於在這時候出現,匈奴軍因而撤除包圍後退。


    雖然不算打敗仗,但情形差不了多少。主要責任在於未能如期抵達的張騫,這一點應屬死罪。張騫遂以巨款贖罪,官爵均被剝奪,降為庶人。


    雖然李廣奮勇作戰,但以陣亡人數過多為理由,被判“功過相抵”,雖不致問罪,但也未被列入敘獎名單之中。


    “我的運氣實在不好!”李廣又一次仰天長嘆。


    “李廣的確有軍事才能,不過,他是個掃帚星,這種人絕不能用。”兩年後的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於征討匈奴出發之際,武帝再三交代大將軍衛青。


    李廣“運道不佳”之事,不是隻有他自己在怨嘆,連所有的人都知道。


    李廣已是年邁之人,內心感覺萬分焦躁。他絕不願自己的一生就如此結束,這樣太悽慘了。每次有征戰之議時,這位運氣不佳的老將軍都表示了從軍意願。武帝屢次置之不理,但每次都拗不過他的懇求,最後還是準許了:“你想去就去吧!”雖然如此,武帝對總司令官衛青則不會忘記做前述交代。因為李廣的確是個掃帚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陳舜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陳舜臣並收藏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