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景帝的想法卻與眾不同。


    以最優秀的兒子為皇太子。以最優秀的女人為皇後。他認為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碼子事。


    天子是代天統治萬民的人,因此非具備傑出才華不可。光以心愛的女人所生為由而選定皇太子是不對的。


    皇後的選立當然必須是自己中意的女人。薄氏不是不好,但畢竟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夫妻關係本來就如此微妙。


    吳楚七國之亂平息的翌年四月,景帝下詔:“立榮為皇太子。”


    劉榮是景帝眾多兒子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他的生母是一個叫栗姬的女人。栗姬除榮以外,還生有德、閼於兩個兒子。


    景帝原本有意立德為皇太子。這個兒子不但酷愛學問,風度更是令人稱讚。但學問和政治不可混為一談。就統治才能而言,德似乎較兄長榮略遜一籌。


    “德是個書呆子,而榮則有吸引人的魅力,比較適合當皇帝。”這是景帝下的判斷。


    其餘的兒子不是才華平庸,就是年紀尚幼,所以還無法下判斷。


    景帝依據自己的信念,立榮為皇太子,而並沒有將其生母栗姬立為皇後。皇後之位依舊懸空著。


    栗姬為此焦躁不已。


    ——皇太子生母栗姬應該被立為後。


    不僅她本身,連她周遭的人,不,世上所有的人都認為如此。但,左等右等卻始終沒有這個跡象。


    “這不是在拿我開玩笑嗎!”栗姬豎起柳眉。她變得有些歇斯底裏了。


    天子已有一段時日沒來看她,也沒召她過去。


    ——為什麽不立我為皇後呢!


    栗姬開始做各方麵的揣測。


    ——莫非皇上有了新寵!


    想來想去,想到這個當時後宮女性都會留意的問題。


    她的情緒變得極不穩定。她的麽子閼於於吳楚七國之亂期間去世,也是使她脾氣暴躁的原因之一。被立為臨江王的閼於,由於無後嗣,所以,領地當然被收回。


    長子被立為皇太子,但麽子去世——她的神經因這等悲喜交錯之事而疲憊不堪。


    “是新歡還是舊寵,你去調查後回來向我報告,知道嗎!”栗姬對侍女命令道。


    她認為自己被冷落,是因為皇上有了別的女人的緣故。


    已為景帝生子的有程姬、賈夫人、唐姬以及王氏姐妹等,這些都是舊有的女人。是不是新出現的女人抓住皇上的心了?


    奉命調查的侍女到處探聽後,回來向栗姬報告:“大公主近來介紹不少女人給皇上,因此,皇上看中的是哪一個,一時還查不出來。”


    “有這麽多嗎?”栗姬有了自尊心受損的感受,“皇上如此獵色,是因為對我不滿足的緣故。可是,我是皇太子的母親,怎麽可以這樣對待我呢!”


    她有無限怨恨。但即使在這個時候,她也沒有對皇帝本身有所怨懟。她憎恨的是不停為皇上介紹新女人的大公主。


    公主就是內親王,也就是皇帝之女。現今皇帝之女是公主,而先帝之女——即現今皇帝的姐妹——也是公主。公主當中年紀最大的被稱為大公主。


    這個時候的大公主是景帝的姐姐嫖。由於她領有館陶之地,因而又名館陶公主。


    她是竇太後的大女兒,也是景帝的胞姐,兩人關係非常密切。


    這個時代,皇帝的兄弟以及皇族男子,全都過著相當不舒暢的生活。他們受封至各地,卻時刻受著中央所派官員的監視,擔心著吳楚七國之亂這類的造反事件再度發生。他們所受的壓力可謂相當巨大。


    與之相較,女人倒很輕鬆。公主們都已降嫁,丈夫全是居住皇都的老實人。她們的行徑再怎麽荒唐,也絕沒有離婚之虞。一切家事由眾多侍女擔任,她們過的是無所事事的日子。


    由於實在太清閑,所以,一些公主們甚至以偷情為樂。館陶公主的樂趣則在於玩弄權勢。她以皇帝胞姐的身份玩弄權勢,感覺甚為快樂。永遠掌握這份權勢是她的最大心願,也是她最關心的事。為此,她隨時都在動腦筋。館陶公主遂成了一名謀略家。


    ——死後也不願意放棄這份權勢。


    迷於權勢的她甚至有這樣的妄想。這是不可能實現的願望,然而如果使用特殊手段,這也不是辦不到的事情。這個手段是:讓後繼者繼承這份權勢。


    館陶公主有一個女兒,名字叫做嬌。雖然她還是個少女,但在當時的貴族社會,這樣的年齡談婚論嫁,一點不算稀奇。


    “對!可以讓阿嬌成為下一代皇後!”她拍了一下自己的膝蓋,為想到這個點子而高興。


    人間最高的權力者是皇帝,再者就是皇後。皇太子已立妥,是栗姬所生的榮。年齡雖懸殊了些,但這一點可以不必計較。


    館陶公主立刻派人對栗姬說:“我準備把我的女兒阿嬌立為皇太子妃,尊意如何?他們不是很相配的一對嗎?”


    雖然是皇帝胞姐,但已降嫁而為臣籍。所以,館陶公主談這門親事時,採取相當低的姿態。


    然而,談這件事情的時機似乎不對。栗姬此時正為遲遲未獲冊立為後的音訊心浮氣躁,而她怨懟的對象,正是時常為皇帝介紹女人的館陶公主。這樣的仇人竟然說要把她的女兒立為皇太子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陳舜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陳舜臣並收藏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