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軍事重鎮宿州的消息,令孝宗與張浚大受鼓舞,指示他們擴大戰果。
但前線兩將的矛盾卻趨於激化。孝宗升李顯忠為淮南、京東、河北招討使,邵宏淵為副使,他恥居李下,向張浚表示拒絕李顯忠的節製。張浚遷就了他的無理要求,使他更有恃無恐。他提議將宿州府庫中的錢帛全部拿來賞賜給士兵,李顯忠隻同意每3個士兵賞1000錢,卻放縱自己親信部曲恣意搬取。其時南宋軍隊都是吃飽拿足的驕兵悍將,一經挑唆,拒絕受賞,人心立時浮動。
金將紇石烈誌寧率先頭部隊萬餘人來攻宿州,被李顯忠擊敗。但金軍10萬主力隨即趕到,李顯忠奮力苦戰,邵宏淵不僅按兵不動,還對部眾大講風涼話:“這大熱天的,搖著扇子還不涼快,何況在大日頭下披甲苦戰呢!”
這一句,不僅傷害了李顯忠,同樣也傷害了那些士兵的心。你想啊,連主將都說出這種不著調的話了,自己幹什麽還要用命去拚啊?
到了晚上,邵宏淵部中軍統製周宏自為鼓譟,揚言金軍來攻,宋軍不戰自潰。金軍乘虛攻城,李顯忠殺敵2000餘,終於獨力難支,浩嘆道:“老天未欲平中原耶?何苦阻撓如此!”遂率師而退。行未多遠,宋軍就全線崩潰,軍資器械喪失略盡。所幸金軍不知底細,不敢貿然追擊,宋軍才在淮河一線穩住了陣腳。宿州舊郡名符離,故史稱這場潰敗為“符離之敗”。
“符離之敗”使宋金交涉發生了不利於南宋一方的傾斜,也使南宋主和派有了發難的把柄。張浚不得不提出辭呈,好在孝宗還不想立即放棄北伐計劃,他給張浚回信說:“今日邊事,倚卿為重,卿不可畏人言而懷猶豫,前日舉事之初,朕與卿任之,今日亦須與卿終之。”張浚降為江淮宣撫使,部署兩淮防線,抵擋金軍南下。
“符離之敗”對孝宗北伐雄心的打擊是沉重的,他也發現恢復大業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開始在和戰之間搖擺不定。六月,孝宗讓主和派代表湯思退復出,不到一月,就讓他擔任右相。與此同時,主戰的張燾、辛次膺和王十朋等相繼出朝。
根據史料記載說,在隆興二年正月,金國的將領仆散忠義再次來了一封信,信的內容無外乎就是讓南宋給他們歲幣。隻不過這次要價太高,口氣很硬,讓宋孝宗心裏怒火中燒。再加上在主戰派的鼓勵下,將盧仲賢以擅許4州的罪名除名,編管郴州,改派胡昉出使金營,表明宋朝拒絕歸還4州,否則將中止和議。和議陷入僵局。孝宗命張浚視師兩淮,全力備戰,準備與金軍一決雌雄。
張浚招徠山東淮北的忠義之士萬餘人,補充建康、鎮江的正規軍,增修兩淮城堡工事,添置江淮戰艦,隨時奉命待發。湯思退及其同黨百般攻擊張浚,汙衊他“名曰備守,守未必備,名曰治兵,兵未必精”。孝宗最終屈從了主和派的壓力,四月,召張浚還朝,罷去了他的相位。4個月後,張浚死在離京途中,遺囑說:“我曾任宰相,不能恢復中原,雪祖宗之恥,死後不配葬在祖宗墓側,葬在衡山下足矣。”
張浚是南宋前期主戰派重要代表,但從富平之戰與隆興北伐來看,他在軍事上的全局決策是並不成功的,其中固然有當時宋軍素質與雙方力量對比等客觀原因,但其誌大才疏而急於求成的個人因素,也是無可諱言的。王夫之批評他“誌大而量不弘,氣盛而用不密”,可謂知人之論。他的遺言倒是真情實話,道出了自己的終生遺憾。總之,他一生堅持抗金,雖受秦檜迫害而不改初衷,終究是值得肯定的歷史人物。
張浚罷相,湯思退獨相達半年之久,孝宗已倒向了主和派。在罷免湯思退的同時,孝宗重新召回因病出朝的陳康伯,任命他為左相,主持大局。但宋朝在軍事較量上一再處於劣勢,孝宗不得不再派王抃為使者赴仆散忠義的大營,表示願意議和以換取金人的退兵。金國見以戰迫和的目的基本達到,便停止進攻,重開和議。
經過各種爭論之後,到了年底,雙方終於達成和議條款:
(1)宋金世為叔侄之國;
(2)“歲貢”改為“歲幣”,銀絹各為20萬兩匹;
(3)南宋放棄所占的海、泗、唐、鄧、商、秦6州,雙方疆界恢復紹興和議時原狀;
(4)雙方交換戰俘,但叛逃者不在其內。
與“紹興和議”相比,南宋在“隆興和議”中的地位有所改善。南宋皇帝不再向金國稱臣,歲貢改為歲幣,數量也比“紹興和議”減少5萬兩匹,這是金國最大的讓步;而南宋在采石之戰以後收復的海、泗等6州悉數還金,則是宋朝最大的讓步。
雙方的讓步都是基於一種新的政治地緣的實力平衡,金國的讓步是出於內部的不夠穩定,宋朝的讓步是出於兵戎相見時太不爭氣。離開這點,空談和議是否平等或屈辱是意義不大的。
“隆興和議”以後,宋金關係再度恢復正常,直到開禧北伐才試圖再次打破這種地緣政治的均衡狀態。而“隆興和議”到開禧北伐的40年間,對宋金雙方來說,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好時期。
3.如果南宋想要反攻
經過了“靖康之恥”之後,南宋到底有沒有機會進行北伐?到底有沒有可能收復失地?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是又有太多的原因,讓他們完全不想著收復失地。即便是在廟堂之上,除了少數主戰派的將領之外,似乎更多的文官都沒有想著要將北方的大片土地收回來,更沒有想著要攻打金國。
但前線兩將的矛盾卻趨於激化。孝宗升李顯忠為淮南、京東、河北招討使,邵宏淵為副使,他恥居李下,向張浚表示拒絕李顯忠的節製。張浚遷就了他的無理要求,使他更有恃無恐。他提議將宿州府庫中的錢帛全部拿來賞賜給士兵,李顯忠隻同意每3個士兵賞1000錢,卻放縱自己親信部曲恣意搬取。其時南宋軍隊都是吃飽拿足的驕兵悍將,一經挑唆,拒絕受賞,人心立時浮動。
金將紇石烈誌寧率先頭部隊萬餘人來攻宿州,被李顯忠擊敗。但金軍10萬主力隨即趕到,李顯忠奮力苦戰,邵宏淵不僅按兵不動,還對部眾大講風涼話:“這大熱天的,搖著扇子還不涼快,何況在大日頭下披甲苦戰呢!”
這一句,不僅傷害了李顯忠,同樣也傷害了那些士兵的心。你想啊,連主將都說出這種不著調的話了,自己幹什麽還要用命去拚啊?
到了晚上,邵宏淵部中軍統製周宏自為鼓譟,揚言金軍來攻,宋軍不戰自潰。金軍乘虛攻城,李顯忠殺敵2000餘,終於獨力難支,浩嘆道:“老天未欲平中原耶?何苦阻撓如此!”遂率師而退。行未多遠,宋軍就全線崩潰,軍資器械喪失略盡。所幸金軍不知底細,不敢貿然追擊,宋軍才在淮河一線穩住了陣腳。宿州舊郡名符離,故史稱這場潰敗為“符離之敗”。
“符離之敗”使宋金交涉發生了不利於南宋一方的傾斜,也使南宋主和派有了發難的把柄。張浚不得不提出辭呈,好在孝宗還不想立即放棄北伐計劃,他給張浚回信說:“今日邊事,倚卿為重,卿不可畏人言而懷猶豫,前日舉事之初,朕與卿任之,今日亦須與卿終之。”張浚降為江淮宣撫使,部署兩淮防線,抵擋金軍南下。
“符離之敗”對孝宗北伐雄心的打擊是沉重的,他也發現恢復大業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開始在和戰之間搖擺不定。六月,孝宗讓主和派代表湯思退復出,不到一月,就讓他擔任右相。與此同時,主戰的張燾、辛次膺和王十朋等相繼出朝。
根據史料記載說,在隆興二年正月,金國的將領仆散忠義再次來了一封信,信的內容無外乎就是讓南宋給他們歲幣。隻不過這次要價太高,口氣很硬,讓宋孝宗心裏怒火中燒。再加上在主戰派的鼓勵下,將盧仲賢以擅許4州的罪名除名,編管郴州,改派胡昉出使金營,表明宋朝拒絕歸還4州,否則將中止和議。和議陷入僵局。孝宗命張浚視師兩淮,全力備戰,準備與金軍一決雌雄。
張浚招徠山東淮北的忠義之士萬餘人,補充建康、鎮江的正規軍,增修兩淮城堡工事,添置江淮戰艦,隨時奉命待發。湯思退及其同黨百般攻擊張浚,汙衊他“名曰備守,守未必備,名曰治兵,兵未必精”。孝宗最終屈從了主和派的壓力,四月,召張浚還朝,罷去了他的相位。4個月後,張浚死在離京途中,遺囑說:“我曾任宰相,不能恢復中原,雪祖宗之恥,死後不配葬在祖宗墓側,葬在衡山下足矣。”
張浚是南宋前期主戰派重要代表,但從富平之戰與隆興北伐來看,他在軍事上的全局決策是並不成功的,其中固然有當時宋軍素質與雙方力量對比等客觀原因,但其誌大才疏而急於求成的個人因素,也是無可諱言的。王夫之批評他“誌大而量不弘,氣盛而用不密”,可謂知人之論。他的遺言倒是真情實話,道出了自己的終生遺憾。總之,他一生堅持抗金,雖受秦檜迫害而不改初衷,終究是值得肯定的歷史人物。
張浚罷相,湯思退獨相達半年之久,孝宗已倒向了主和派。在罷免湯思退的同時,孝宗重新召回因病出朝的陳康伯,任命他為左相,主持大局。但宋朝在軍事較量上一再處於劣勢,孝宗不得不再派王抃為使者赴仆散忠義的大營,表示願意議和以換取金人的退兵。金國見以戰迫和的目的基本達到,便停止進攻,重開和議。
經過各種爭論之後,到了年底,雙方終於達成和議條款:
(1)宋金世為叔侄之國;
(2)“歲貢”改為“歲幣”,銀絹各為20萬兩匹;
(3)南宋放棄所占的海、泗、唐、鄧、商、秦6州,雙方疆界恢復紹興和議時原狀;
(4)雙方交換戰俘,但叛逃者不在其內。
與“紹興和議”相比,南宋在“隆興和議”中的地位有所改善。南宋皇帝不再向金國稱臣,歲貢改為歲幣,數量也比“紹興和議”減少5萬兩匹,這是金國最大的讓步;而南宋在采石之戰以後收復的海、泗等6州悉數還金,則是宋朝最大的讓步。
雙方的讓步都是基於一種新的政治地緣的實力平衡,金國的讓步是出於內部的不夠穩定,宋朝的讓步是出於兵戎相見時太不爭氣。離開這點,空談和議是否平等或屈辱是意義不大的。
“隆興和議”以後,宋金關係再度恢復正常,直到開禧北伐才試圖再次打破這種地緣政治的均衡狀態。而“隆興和議”到開禧北伐的40年間,對宋金雙方來說,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好時期。
3.如果南宋想要反攻
經過了“靖康之恥”之後,南宋到底有沒有機會進行北伐?到底有沒有可能收復失地?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是又有太多的原因,讓他們完全不想著收復失地。即便是在廟堂之上,除了少數主戰派的將領之外,似乎更多的文官都沒有想著要將北方的大片土地收回來,更沒有想著要攻打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