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他心裏是這麽想的,但是表麵上卻不動聲色。當他聽說小朝廷的人馬來到城外的時候,還出城迎接,請行朝“駐蹕”泉州。張世傑想了想,覺得這樣不成,如果要停在了泉州,就和他製定的“南下”方針起了衝突,於是他決定,還是要走,一定要往南逃。
可是經過了長途跋涉的行朝船隻早就破敗不堪,就連糧草都快被吃光了,哪裏還能往南走呢?要說這張世傑做起事情來可真是不管不顧,他當下決定強征泉州港裏蒲氏的船隻,籍沒其財產。
這件事情的直接後果就是激怒了蒲壽庚。原本他還想要在兩方勢力之間做個牆頭草,說好聽點就是保持中立,可是張世傑的這種做法,讓他非常生氣,於是一怒之下,糾集地方勢力,以武力將端宗船隊逐出泉州港,第二個月就投降了元朝。
端宗的海上行朝從泉州經潮州到達惠州,仍感到不安全,在景炎二年四月到達官富場,也就是現在的香港九龍以南。要說他們也真能跑啊,硬生生的從中原地區跑到了香港,決定在這裏立足,開始營建行宮。
可是凳子還沒坐穩當呢,元軍就已經殺過來了。最終,就在廣東中山這個地方,遭到元軍水師襲擊。張世傑部被俘將士頗多,陳宜中率領的數千人與800艘戰艦遇颶風溺死,陳宜中僅以身免。
陳宜中對這種流亡抗元已徹底灰心喪氣,提議行朝移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去,並藉口欲作準備就逃之夭夭。國難當頭,他已是第二次逃脫了,這是這位“寶祐六君子”領袖留在歷史上的最後表現。
第二年四月,宋端宗因病而逝。對於南宋小朝廷來說,這種打擊無疑是致命的。很多大臣們都覺得,這是天要亡我啊!於是打算拆了行李散夥,隻有陸秀夫在這個時候非常沉著,他拿出了自己代筆撰寫的《景炎皇帝遺詔》,也就是宋端宗的遺詔,將皇位傳給了衛王趙昺。
在麵對其他大臣的時候,他滿臉嚴肅地說道:“古人有以一旅成就中興大業的,如今百官具備,士卒數萬,難道不能立國嗎?”
眾人一聽,都羞愧不已,決心要將抗元的道路堅持下去。於是立趙昺為帝,是為帝昺,改元祥興。楊太後繼續垂簾聽政,張世傑任樞密使,陸秀夫任左相。他還每天親自書寫《大學章句》,為年僅8歲的帝昺講課。
雷州的轄區大體相當於今天的雷州半島,是碙洲的陸上屏障,對行朝的安全至關重要。五六月間,張世傑遣將與元軍展開了雷州爭奪戰,但最終失敗。行朝不得不轉移到珠江口海中的崖山,這也是張世傑的決定。
崖山與其西的湯瓶山對峙如門,闊僅裏許,故稱崖門,門內形成天然避風港。在他看來,進可乘潮而戰,退可據險而守,完全可以建設成一個根據地。於是,一上崖山,他就命兵士造行宮30間,建軍屋3000間,作長期據守的打算。
元軍下定斬草除根的決心,對南宋小朝廷緊追不捨。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元朝蒙古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從潮陽由海路到達崖山,包圍了張世傑的部隊。幾天後,副帥、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李恆也從廣州率戰艦120艘入海前來會合。
張弘範包圍張世傑的次日,恰是元宵佳節,在雙方戰艦雲集的海麵上,當地居民依舊舉行了每年一度的海上元夕競渡。喧闐的鼓樂,與密布的戰雲形成強烈反差。
唉,國家興亡,生活依舊,老百姓該做什麽的還是做什麽。
這時,包括官軍與民兵,宋軍大約還有20萬左右,戰艦至少近千艘。而張弘範所率元軍是水陸共2萬,加上李恆的部隊,總數估計不會超過3萬,戰艦大約400餘艘。從崖山之戰的絕對兵力對比來看,宋軍並不處於劣勢。
但張世傑其人,雖是宿將,卻不知兵,這時的心態也是有點失常,不是做好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兩手準備,而是孤注一擲,打算與元軍一決勝負。當時有人建議他先據海口:“幸而勝,國家之福;不勝,還可西走。”他不耐煩地說:“連年航海,何日是頭,成敗就看今日!”
張世傑決定不派戰艦扼守崖門,卻把千餘艘戰艦背山麵海圍成方陣,貫以大索,四周圍起樓柵,一如城堞模樣,帝昺的禦船居於方陣之中。放棄入海口的控製權,是一大失誤;把千餘戰船貫以大索,更是一大失誤。他在4年前的焦山之戰中就因為將10船連成一舫,最後被動挨打,大敗而歸。如今,他不但無視前車之鑑,還把同樣錯誤犯得更大,崖山之戰的結局這時已經鐵定了。
張世傑的戰艦方陣準備了半年的幹糧,但所需燃料與淡水仍來自崖山,每天派快船前往砍柴與汲水。張弘範一方麵派重兵把守崖山上的淡水源,一方麵派出小型哨船襲擊宋軍的運水船。10餘天後,宋軍淡水供應成了問題,一飲海水就上吐下瀉,戰鬥力大減,水戰優勢逐漸喪失。
元軍在崖山西山頭上架炮射擊帝昺的禦艦,但禦艦張起布簾抵擋炮石,縱受炮擊仍巋然不動。張弘範派出滿載柴草的小船,點火直衝宋軍方陣。但宋軍以泥塗艦,外縛長竿頂住火船,再用水桶澆滅火苗,使火攻不能得逞。
正式開戰前,張弘範讓不久前被捕的文天祥寫信勸降張世傑,文天祥答道:“我救不得父母,怎麽還能叫別人背叛父母呢!”還把日前所寫的《過零丁洋》一詩抄錄給張弘範。張弘範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連聲稱讚“好人好詩”,不再勉強他。張世傑在元軍中的外甥3次奉命前往勸降,回答他的是:“我知道投降能活命,而且能富貴,但忠義之誌決不動搖!”
可是經過了長途跋涉的行朝船隻早就破敗不堪,就連糧草都快被吃光了,哪裏還能往南走呢?要說這張世傑做起事情來可真是不管不顧,他當下決定強征泉州港裏蒲氏的船隻,籍沒其財產。
這件事情的直接後果就是激怒了蒲壽庚。原本他還想要在兩方勢力之間做個牆頭草,說好聽點就是保持中立,可是張世傑的這種做法,讓他非常生氣,於是一怒之下,糾集地方勢力,以武力將端宗船隊逐出泉州港,第二個月就投降了元朝。
端宗的海上行朝從泉州經潮州到達惠州,仍感到不安全,在景炎二年四月到達官富場,也就是現在的香港九龍以南。要說他們也真能跑啊,硬生生的從中原地區跑到了香港,決定在這裏立足,開始營建行宮。
可是凳子還沒坐穩當呢,元軍就已經殺過來了。最終,就在廣東中山這個地方,遭到元軍水師襲擊。張世傑部被俘將士頗多,陳宜中率領的數千人與800艘戰艦遇颶風溺死,陳宜中僅以身免。
陳宜中對這種流亡抗元已徹底灰心喪氣,提議行朝移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去,並藉口欲作準備就逃之夭夭。國難當頭,他已是第二次逃脫了,這是這位“寶祐六君子”領袖留在歷史上的最後表現。
第二年四月,宋端宗因病而逝。對於南宋小朝廷來說,這種打擊無疑是致命的。很多大臣們都覺得,這是天要亡我啊!於是打算拆了行李散夥,隻有陸秀夫在這個時候非常沉著,他拿出了自己代筆撰寫的《景炎皇帝遺詔》,也就是宋端宗的遺詔,將皇位傳給了衛王趙昺。
在麵對其他大臣的時候,他滿臉嚴肅地說道:“古人有以一旅成就中興大業的,如今百官具備,士卒數萬,難道不能立國嗎?”
眾人一聽,都羞愧不已,決心要將抗元的道路堅持下去。於是立趙昺為帝,是為帝昺,改元祥興。楊太後繼續垂簾聽政,張世傑任樞密使,陸秀夫任左相。他還每天親自書寫《大學章句》,為年僅8歲的帝昺講課。
雷州的轄區大體相當於今天的雷州半島,是碙洲的陸上屏障,對行朝的安全至關重要。五六月間,張世傑遣將與元軍展開了雷州爭奪戰,但最終失敗。行朝不得不轉移到珠江口海中的崖山,這也是張世傑的決定。
崖山與其西的湯瓶山對峙如門,闊僅裏許,故稱崖門,門內形成天然避風港。在他看來,進可乘潮而戰,退可據險而守,完全可以建設成一個根據地。於是,一上崖山,他就命兵士造行宮30間,建軍屋3000間,作長期據守的打算。
元軍下定斬草除根的決心,對南宋小朝廷緊追不捨。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元朝蒙古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從潮陽由海路到達崖山,包圍了張世傑的部隊。幾天後,副帥、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李恆也從廣州率戰艦120艘入海前來會合。
張弘範包圍張世傑的次日,恰是元宵佳節,在雙方戰艦雲集的海麵上,當地居民依舊舉行了每年一度的海上元夕競渡。喧闐的鼓樂,與密布的戰雲形成強烈反差。
唉,國家興亡,生活依舊,老百姓該做什麽的還是做什麽。
這時,包括官軍與民兵,宋軍大約還有20萬左右,戰艦至少近千艘。而張弘範所率元軍是水陸共2萬,加上李恆的部隊,總數估計不會超過3萬,戰艦大約400餘艘。從崖山之戰的絕對兵力對比來看,宋軍並不處於劣勢。
但張世傑其人,雖是宿將,卻不知兵,這時的心態也是有點失常,不是做好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兩手準備,而是孤注一擲,打算與元軍一決勝負。當時有人建議他先據海口:“幸而勝,國家之福;不勝,還可西走。”他不耐煩地說:“連年航海,何日是頭,成敗就看今日!”
張世傑決定不派戰艦扼守崖門,卻把千餘艘戰艦背山麵海圍成方陣,貫以大索,四周圍起樓柵,一如城堞模樣,帝昺的禦船居於方陣之中。放棄入海口的控製權,是一大失誤;把千餘戰船貫以大索,更是一大失誤。他在4年前的焦山之戰中就因為將10船連成一舫,最後被動挨打,大敗而歸。如今,他不但無視前車之鑑,還把同樣錯誤犯得更大,崖山之戰的結局這時已經鐵定了。
張世傑的戰艦方陣準備了半年的幹糧,但所需燃料與淡水仍來自崖山,每天派快船前往砍柴與汲水。張弘範一方麵派重兵把守崖山上的淡水源,一方麵派出小型哨船襲擊宋軍的運水船。10餘天後,宋軍淡水供應成了問題,一飲海水就上吐下瀉,戰鬥力大減,水戰優勢逐漸喪失。
元軍在崖山西山頭上架炮射擊帝昺的禦艦,但禦艦張起布簾抵擋炮石,縱受炮擊仍巋然不動。張弘範派出滿載柴草的小船,點火直衝宋軍方陣。但宋軍以泥塗艦,外縛長竿頂住火船,再用水桶澆滅火苗,使火攻不能得逞。
正式開戰前,張弘範讓不久前被捕的文天祥寫信勸降張世傑,文天祥答道:“我救不得父母,怎麽還能叫別人背叛父母呢!”還把日前所寫的《過零丁洋》一詩抄錄給張弘範。張弘範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連聲稱讚“好人好詩”,不再勉強他。張世傑在元軍中的外甥3次奉命前往勸降,回答他的是:“我知道投降能活命,而且能富貴,但忠義之誌決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