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東京汴梁,他上奏宋徽宗,說金國人“人如龍,馬如虎,上山如猿,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然後做了一個結論,說“中國如累卵”。當時,東京軍民聽到李鄴這些話,都氣憤不已,心想這不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嗎?於是給這位李給事起了個外號,叫“六如給事”。
當然這是後話,宋徽宗看到李鄴的奏章之後,更加愁眉不展了,這麽強大的敵人,他可如何是好呢?議和不行,那該怎麽辦呢?宋徽宗找來了宰相蔡京的兒子蔡攸,直接就問道:“愛卿啊,眼下這個局勢,大宋危機啊,你有沒有什麽好辦法?”
蔡攸說:“皇上您不能跑,您一跑,宋朝人心就離散了。皇上都跑了,還想指望軍民為他守住疆土嗎?這肯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說:“那該怎麽辦?要不然你帶兵去和金國對抗?”
蔡攸聽了之後,差點沒在心裏把這個皇帝的十八輩祖宗都罵個遍,這不是讓他去送死嗎?你宋徽宗的命是命,我的命就不值錢嗎?可是他不能這樣直白地拒絕皇帝,於是就說:“如果微臣有這樣的能力,自當萬死不辭,可是光以我的能力,還不足以號令天下。”
宋徽宗又想了想說:“要不然讓太子來做東京牧,監國攝政如何?”
蔡攸說:“讓太子監國還不如傳位給太子。”
他的這個建議倒真是讓宋徽宗遲疑了,雖然眼下這是一個危機,可是就這樣放棄了大好的王位和江山,他還是不捨得啊。
光聽蔡攸一個人在這裏忽悠,宋徽宗拿不定主意,於是就將這個想法在朝廷之上說了。太常少卿李綱同意這個想法,另一位大臣卻提出了反對意見,太子即位,固然是名正言順了,可是那皇上又將處於何地呢?
李綱說:“你們不讓皇帝傳位,是不是也想讓皇帝跟太子父子失和,也想讓皇帝落得唐玄宗那樣的下場?”
吳敏覺得李綱言之有理,就進宮去見徽宗皇帝,把這番話稟明聖上。徽宗於是把李綱召來,說愛卿所言極是,朕絕無留戀皇位之心。就這樣,宋朝的命運落到了趙桓的手中,也就是後來的宋欽宗。
歷史就是這樣有趣,你不知道何時,它就會給你一個驚喜。話說太子趙桓聽到自己的父親要在這個時候將皇位傳給自己,堅決反對。一般來說,作為太子想要早日登上皇位,這再正常不過了,就為了能夠獲得王位,殺父弒君的也不在少數。可是在歷史上也有堅決反對登基的太子,這就是趙桓。
對於趙桓的心思,我們倒也理解,畢竟是麵臨一個生死攸關的局麵,眼前的金國又是兵強馬壯、驍勇善戰,一個不小心,他這個太子就成了炮灰。為了保命,他還是踏踏實實地做太子吧。
於是他堅決地對父親說:“我不幹!你都已經把大宋江山毀成這樣了,現在把這個爛攤子推給我,我又能怎麽辦呢?”
宋徽宗也氣急了,高聲叫罵道:“好小子,你現在連我這個父親的話都不聽了?你今天是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否則你就是不孝!”
“不孝就不孝!我不當就是不當!”趙桓也是鐵了心腸,甚至還哭暈了好幾次。唉,趙桓千不該萬不該,就是不應該哭暈啊。趁著他暈倒這個工夫,蔡攸、王黼等大臣一起擁進來,把黃袍強行披在太子身上,抬著就往大殿裏走。
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趙桓登基了。所以,這位欽宗皇帝可以說是在昏迷的狀態下被扶上寶座的,這在中國歷史上大概也僅此一例吧。
宋欽宗登基之後,全心全意地對抗金國,而宋徽宗則在這個時候離開了汴京,到鎮江去燒香祈福。與此同時,金軍已揮師南下,包圍了汴梁城。太常少卿李綱雖是一介文人,卻不畏強敵,帶領守城將士進行了第一次東京保衛戰,打退了金軍。
金軍見東京久攻不下,決定議和,於是向宋提出了納500萬兩黃金、5000萬兩白銀、牛馬1萬頭,割讓太原、河間、中山3鎮,以宰相、親王為人質等一係列條件。議和達成後,金軍北還。
5.堡壘從內部被攻破,金第二次圍東京
金軍退走之後,宋朝既不肯割讓3鎮,又拿不出如此大量的黃金白銀,這讓金國感到極為不滿。不久之後,他們又找到了一個攻打宋朝的機會。很快,金國又派出了兩個人來出使宋朝,這兩個人都是原來的遼國貴族——蕭仲恭和耶律餘睹。
宋欽宗看到來的人竟然是遼國人,就動起了心思。
他的小九九打得很簡單,就是對這兩個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的無非就是你們原本是遼國舊部,現在成為金國的階下囚,不管他們如何待你,可是在金國人心中,仍然要提防著你們。不如來我們大宋吧,作為我們大宋的內應,我們大宋一定不會虧待你們的。
可惜啊,宋朝之前不肯履行和金國議和的約定的印象早就深入人心,蕭仲恭和耶律餘睹都認為宋朝的皇帝都是背信棄義之人,不肯相信,甚至還將宋欽宗的這封書信直接呈給了完顏宗望。
完顏宗望一看到信,心裏這個火啊,你大宋不履行約定也就完了,還來挖我金國的牆腳,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完顏宗望以此為由集合軍隊第二次討伐宋朝,這次南下,金軍有8萬多人,其中,女真人隻有一兩萬,其他的都是契丹人、漢人和渤海人。而宋朝當時駐守黃河天險的軍士,有14萬人之多。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金軍竟不費吹灰之力,輕而易舉地渡過了黃河。
當然這是後話,宋徽宗看到李鄴的奏章之後,更加愁眉不展了,這麽強大的敵人,他可如何是好呢?議和不行,那該怎麽辦呢?宋徽宗找來了宰相蔡京的兒子蔡攸,直接就問道:“愛卿啊,眼下這個局勢,大宋危機啊,你有沒有什麽好辦法?”
蔡攸說:“皇上您不能跑,您一跑,宋朝人心就離散了。皇上都跑了,還想指望軍民為他守住疆土嗎?這肯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說:“那該怎麽辦?要不然你帶兵去和金國對抗?”
蔡攸聽了之後,差點沒在心裏把這個皇帝的十八輩祖宗都罵個遍,這不是讓他去送死嗎?你宋徽宗的命是命,我的命就不值錢嗎?可是他不能這樣直白地拒絕皇帝,於是就說:“如果微臣有這樣的能力,自當萬死不辭,可是光以我的能力,還不足以號令天下。”
宋徽宗又想了想說:“要不然讓太子來做東京牧,監國攝政如何?”
蔡攸說:“讓太子監國還不如傳位給太子。”
他的這個建議倒真是讓宋徽宗遲疑了,雖然眼下這是一個危機,可是就這樣放棄了大好的王位和江山,他還是不捨得啊。
光聽蔡攸一個人在這裏忽悠,宋徽宗拿不定主意,於是就將這個想法在朝廷之上說了。太常少卿李綱同意這個想法,另一位大臣卻提出了反對意見,太子即位,固然是名正言順了,可是那皇上又將處於何地呢?
李綱說:“你們不讓皇帝傳位,是不是也想讓皇帝跟太子父子失和,也想讓皇帝落得唐玄宗那樣的下場?”
吳敏覺得李綱言之有理,就進宮去見徽宗皇帝,把這番話稟明聖上。徽宗於是把李綱召來,說愛卿所言極是,朕絕無留戀皇位之心。就這樣,宋朝的命運落到了趙桓的手中,也就是後來的宋欽宗。
歷史就是這樣有趣,你不知道何時,它就會給你一個驚喜。話說太子趙桓聽到自己的父親要在這個時候將皇位傳給自己,堅決反對。一般來說,作為太子想要早日登上皇位,這再正常不過了,就為了能夠獲得王位,殺父弒君的也不在少數。可是在歷史上也有堅決反對登基的太子,這就是趙桓。
對於趙桓的心思,我們倒也理解,畢竟是麵臨一個生死攸關的局麵,眼前的金國又是兵強馬壯、驍勇善戰,一個不小心,他這個太子就成了炮灰。為了保命,他還是踏踏實實地做太子吧。
於是他堅決地對父親說:“我不幹!你都已經把大宋江山毀成這樣了,現在把這個爛攤子推給我,我又能怎麽辦呢?”
宋徽宗也氣急了,高聲叫罵道:“好小子,你現在連我這個父親的話都不聽了?你今天是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否則你就是不孝!”
“不孝就不孝!我不當就是不當!”趙桓也是鐵了心腸,甚至還哭暈了好幾次。唉,趙桓千不該萬不該,就是不應該哭暈啊。趁著他暈倒這個工夫,蔡攸、王黼等大臣一起擁進來,把黃袍強行披在太子身上,抬著就往大殿裏走。
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趙桓登基了。所以,這位欽宗皇帝可以說是在昏迷的狀態下被扶上寶座的,這在中國歷史上大概也僅此一例吧。
宋欽宗登基之後,全心全意地對抗金國,而宋徽宗則在這個時候離開了汴京,到鎮江去燒香祈福。與此同時,金軍已揮師南下,包圍了汴梁城。太常少卿李綱雖是一介文人,卻不畏強敵,帶領守城將士進行了第一次東京保衛戰,打退了金軍。
金軍見東京久攻不下,決定議和,於是向宋提出了納500萬兩黃金、5000萬兩白銀、牛馬1萬頭,割讓太原、河間、中山3鎮,以宰相、親王為人質等一係列條件。議和達成後,金軍北還。
5.堡壘從內部被攻破,金第二次圍東京
金軍退走之後,宋朝既不肯割讓3鎮,又拿不出如此大量的黃金白銀,這讓金國感到極為不滿。不久之後,他們又找到了一個攻打宋朝的機會。很快,金國又派出了兩個人來出使宋朝,這兩個人都是原來的遼國貴族——蕭仲恭和耶律餘睹。
宋欽宗看到來的人竟然是遼國人,就動起了心思。
他的小九九打得很簡單,就是對這兩個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的無非就是你們原本是遼國舊部,現在成為金國的階下囚,不管他們如何待你,可是在金國人心中,仍然要提防著你們。不如來我們大宋吧,作為我們大宋的內應,我們大宋一定不會虧待你們的。
可惜啊,宋朝之前不肯履行和金國議和的約定的印象早就深入人心,蕭仲恭和耶律餘睹都認為宋朝的皇帝都是背信棄義之人,不肯相信,甚至還將宋欽宗的這封書信直接呈給了完顏宗望。
完顏宗望一看到信,心裏這個火啊,你大宋不履行約定也就完了,還來挖我金國的牆腳,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完顏宗望以此為由集合軍隊第二次討伐宋朝,這次南下,金軍有8萬多人,其中,女真人隻有一兩萬,其他的都是契丹人、漢人和渤海人。而宋朝當時駐守黃河天險的軍士,有14萬人之多。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金軍竟不費吹灰之力,輕而易舉地渡過了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