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普通百姓在幾百年前上演了一出“英雄王二小”的戲碼,這兩個人小心翼翼地在前麵帶路,他們故意帶著倭寇走人比較多的地方,用地方方言通知路人,讓路人去給官府報信,說倭寇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無力再和官兵打了,不如就趁此拿下他們,地點在蘇州城外。路人一聽,好事啊,就屁顛屁顛地去了。就這樣,倭寇在蘇州走進了官府設下的埋伏之中。
在蘇州帶兵的是蘇鬆提督曹邦輔、副使王崇古率領檢事董邦政、指揮張大綱、把總婁宇等人,曹邦輔是嘉靖年代素有“知兵”之名的大臣,後來還總督薊遼等處軍務,是個比較能夠帶兵打仗的人,他手底下的兵自然也都不是酒囊飯袋之輩。
這群倭寇還不知道怎麽回事呢,隻聽得曹邦輔的一聲令下:“士皆骨栗,殊死戰”,就看到一隊人馬沖了過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抄過來。霎時間,倭寇也慌了手腳,隻剩下本能的逃跑了。蘇州臨水,湖麵上自然停泊著許多船隻,但是曹邦輔早有準備,命令手下的人守在船隻旁邊。
想走水路是沒希望了,那就改成陸地吧,趁著混亂之際,其中有一些倭寇跨過了橫涇前馬橋,躲進了平民的家中。他們最初打算劫持人質,可民房裏哪裏還有人啊,早就跑光了。這也是曹邦輔設下的局,最終這群倭寇死在了火攻之下。
不管怎麽說,區區幾十個倭寇的翻江倒海,不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世,一直使中國人深深警醒。這一小股倭寇如入無人之境的長驅直入,就好比一柄鋒利的尖錐,刺進了明王朝這頭臃腫懶散巨象的中樞神經。
夭折的大航海,這已然不再是鄭和一人的遺憾,也是整個大明王朝留給後人的遺憾,擺在航海道路上的三個阻力——本錢、禁海令和倭寇橫行,造成了在明朝中後期航海技術的失傳,海上霸權就這樣從我們手中溜走了。
當然,這並非是最遺憾的,更加遺憾的是,在明朝滅亡之後,清朝奉行的是絕對意義上的閉關鎖國。如果說明朝的閉關是為了抵擋倭寇,那麽這種閉關的程度是隨著倭寇的氣焰而有所調整,倭寇來了,我們關上門,倭寇走了,我們再打開門,至少還有打開的時候,可是清朝呢,不管有沒有倭寇,我們都關著門,結果大家都知道,門,被倭寇撞開了。
3.農業文明的全麵衰退
在前文中我們說到過,明朝的經濟非常強大,在農業上也有所進步,但是那隻是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休養生息而採取的措施,在那之後,直到張居正變法之前,這兩百年左右的時間裏,農業並沒有太多的發展。
張居正的變法,讓明朝的農業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這種提高是建立在耕地數量增多的情況之下,並非是在農業技術本身尋求到了發展渠道。
縱觀整個大明王朝,可以說是天災不斷。
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非常迷信,如果發生了點什麽暴風驟雨、日食月食,都會和老天爺掛上關係,要說這老天爺也真是夠忙的,動不動就是天要亡我。不過這句話用在明朝,卻也合適。
在歷史之中,明朝經歷了一場“萬年之寒”,當時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河北,連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歷史上管這種現象叫做“小冰河時期”。
關於“冰河時期”,很多人都知道,至少看過《冰河世紀》之後都知道,那時候地球上氣溫驟降、冰雪覆蓋,很多種類的生物全部滅絕。那麽“小冰河時期”究竟冷到什麽份兒上呢?我們可以來看看這樣一組數據,整個“小冰河時期”最冷的時期應該算是公元1580 年至公元 1644 年,這段日子裏的氣溫要比現在冷上十多度,而最冷的時期就是公元 1600 年到公元 1644 年,恰好是明朝末年。如果要將先後一萬年的氣溫畫成拋物線,那麽無疑這段時間則是拋物線的最低點。據說在“小冰河時期”,太陽黑子消失了長達七十年,在這一段時間內宇宙射線的流量降低,而同時氣候變冷。
天氣,有時候是人們最容易忽略的一個歷史要素,很多人在說明朝滅亡原因的時候,往往都會說明朝內部腐朽啊、宦官危害啊、農民起義啊,但是卻唯獨忽略了自然條件對於一個王朝的限製。
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農業是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和籌碼,畢竟在廣大的土地上,農民所占的比例是最多的,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守在田地裏,盼的就是有一個好收成。然而,在“小冰河時期”,這樣的願望都成了奢求。因為天氣變得寒冷,剛剛播下的種子,還沒等到長芽,就被凍死了;這些種子好不容易熬過了寒冷的春天,到了夏天卻又遇到了幹旱。這樣的情況,不是一年兩年,而是長達七十年。盡管在這期間,並不是連年如此,可是這樣的寒冷卻也讓農民們吃不消。
或許,在明朝統治者心中,自然災害隻會降臨到那些窮苦人家身上,但是他卻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當時的大明王朝已經沒有什麽銀子了。天災發生之後,如果想要有效地解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賑災,不管是給予一部分糧食,還是錢財,哪怕是有效的疏導,都能夠讓受災的百姓從心中感到一種溫暖和希望。可就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明朝卻拿不出銀子賑災。
在蘇州帶兵的是蘇鬆提督曹邦輔、副使王崇古率領檢事董邦政、指揮張大綱、把總婁宇等人,曹邦輔是嘉靖年代素有“知兵”之名的大臣,後來還總督薊遼等處軍務,是個比較能夠帶兵打仗的人,他手底下的兵自然也都不是酒囊飯袋之輩。
這群倭寇還不知道怎麽回事呢,隻聽得曹邦輔的一聲令下:“士皆骨栗,殊死戰”,就看到一隊人馬沖了過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抄過來。霎時間,倭寇也慌了手腳,隻剩下本能的逃跑了。蘇州臨水,湖麵上自然停泊著許多船隻,但是曹邦輔早有準備,命令手下的人守在船隻旁邊。
想走水路是沒希望了,那就改成陸地吧,趁著混亂之際,其中有一些倭寇跨過了橫涇前馬橋,躲進了平民的家中。他們最初打算劫持人質,可民房裏哪裏還有人啊,早就跑光了。這也是曹邦輔設下的局,最終這群倭寇死在了火攻之下。
不管怎麽說,區區幾十個倭寇的翻江倒海,不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世,一直使中國人深深警醒。這一小股倭寇如入無人之境的長驅直入,就好比一柄鋒利的尖錐,刺進了明王朝這頭臃腫懶散巨象的中樞神經。
夭折的大航海,這已然不再是鄭和一人的遺憾,也是整個大明王朝留給後人的遺憾,擺在航海道路上的三個阻力——本錢、禁海令和倭寇橫行,造成了在明朝中後期航海技術的失傳,海上霸權就這樣從我們手中溜走了。
當然,這並非是最遺憾的,更加遺憾的是,在明朝滅亡之後,清朝奉行的是絕對意義上的閉關鎖國。如果說明朝的閉關是為了抵擋倭寇,那麽這種閉關的程度是隨著倭寇的氣焰而有所調整,倭寇來了,我們關上門,倭寇走了,我們再打開門,至少還有打開的時候,可是清朝呢,不管有沒有倭寇,我們都關著門,結果大家都知道,門,被倭寇撞開了。
3.農業文明的全麵衰退
在前文中我們說到過,明朝的經濟非常強大,在農業上也有所進步,但是那隻是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休養生息而採取的措施,在那之後,直到張居正變法之前,這兩百年左右的時間裏,農業並沒有太多的發展。
張居正的變法,讓明朝的農業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這種提高是建立在耕地數量增多的情況之下,並非是在農業技術本身尋求到了發展渠道。
縱觀整個大明王朝,可以說是天災不斷。
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非常迷信,如果發生了點什麽暴風驟雨、日食月食,都會和老天爺掛上關係,要說這老天爺也真是夠忙的,動不動就是天要亡我。不過這句話用在明朝,卻也合適。
在歷史之中,明朝經歷了一場“萬年之寒”,當時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河北,連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歷史上管這種現象叫做“小冰河時期”。
關於“冰河時期”,很多人都知道,至少看過《冰河世紀》之後都知道,那時候地球上氣溫驟降、冰雪覆蓋,很多種類的生物全部滅絕。那麽“小冰河時期”究竟冷到什麽份兒上呢?我們可以來看看這樣一組數據,整個“小冰河時期”最冷的時期應該算是公元1580 年至公元 1644 年,這段日子裏的氣溫要比現在冷上十多度,而最冷的時期就是公元 1600 年到公元 1644 年,恰好是明朝末年。如果要將先後一萬年的氣溫畫成拋物線,那麽無疑這段時間則是拋物線的最低點。據說在“小冰河時期”,太陽黑子消失了長達七十年,在這一段時間內宇宙射線的流量降低,而同時氣候變冷。
天氣,有時候是人們最容易忽略的一個歷史要素,很多人在說明朝滅亡原因的時候,往往都會說明朝內部腐朽啊、宦官危害啊、農民起義啊,但是卻唯獨忽略了自然條件對於一個王朝的限製。
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農業是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和籌碼,畢竟在廣大的土地上,農民所占的比例是最多的,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守在田地裏,盼的就是有一個好收成。然而,在“小冰河時期”,這樣的願望都成了奢求。因為天氣變得寒冷,剛剛播下的種子,還沒等到長芽,就被凍死了;這些種子好不容易熬過了寒冷的春天,到了夏天卻又遇到了幹旱。這樣的情況,不是一年兩年,而是長達七十年。盡管在這期間,並不是連年如此,可是這樣的寒冷卻也讓農民們吃不消。
或許,在明朝統治者心中,自然災害隻會降臨到那些窮苦人家身上,但是他卻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當時的大明王朝已經沒有什麽銀子了。天災發生之後,如果想要有效地解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賑災,不管是給予一部分糧食,還是錢財,哪怕是有效的疏導,都能夠讓受災的百姓從心中感到一種溫暖和希望。可就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明朝卻拿不出銀子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