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伊莉莎白女王頒布了這樣一個指令——招納專門打擊西班牙艦隊的勇士,德雷克看到之後,立刻覺得這是一個復仇的好機會,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和能力,他不能毫無戰績前往,口說無憑,財寶開道。
於是他召集了一小批船員,沒有大型船隻,那就改坐小船偷偷地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他們知道西班牙的船隻定期會來到這裏運送黃金,隻需要耐心等待,就能夠搶劫成功。
在南美叢林裏他們蹲守了近一個月後,他們終於看到了運送黃金的駱駝隊,在西班牙人滿心歡喜而疏於防範的情況之下,德雷克輕而易舉地得手了,就這樣他們成功地返回英國,並且得到了女王的信任。
在此之後,德雷克的大名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海上搶劫而聞名,反正被他搶的西班牙人也好、葡萄牙人也好,他們的錢財不是搶來的就是騙來的不義之財,德雷克先生搶得可謂理直氣壯,絲毫不需要有愧疚之情和罪惡感。
西、葡兩國的商船航線太長,分布的區域太廣,他們的海軍根本無力全麵保護,這就便宜了那幫英國佬。這次環球大搶劫可謂碩果纍纍,據後世最謹慎的估計,這次著名的搶劫掠奪的財物大約有50 萬鎊,三分之一落入了我們這位大股東伊莉莎白女王的腰包。
當那些海盜船滿載贓物回到英格蘭時,大股東伊莉莎白女王親自來到了德雷克先生的船上,慷慨地授予他騎士稱號。這次遠航激起了英國人發財的勇氣和信心,於是越來越多的英國人開始加入到海外掠奪和貿易的行列中。
通過殖民掠奪,歐洲各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資本主義的累積,從而擺脫了中世紀的黑暗籠罩,也由此進入了工業革命時代,從此,西歐諸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迅速超越亞洲、非洲和美洲許多國家。
歐洲的崛起是建立在其他地區的痛苦之上,以至於有很多聲音都在批判這種殖民掠奪,甚至有人提到日不落帝國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帶著一種鄙夷的態度,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或者說我們不得不反思的是,明朝曾經擁有那樣先進的航海技術,為何卻沒有獲得海上霸權呢?
4.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歐洲各國能夠順利進入工業革命,除了擁有資本累積之外,還有人性的解放,如果光有資金,而沒有人性解放,那麽那些資金遲早也隻會進入統治者的手中,以提供他們奢侈生活。而思想的進步,使得資本主義思想戰勝了封建主義,而這個思想解放就與文藝復興脫不了關係。
前文中我們提到過,中世紀的思想受製於宗教的限製,基督教教會成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等級製度,把上帝當做絕對的權威,什麽文學、什麽藝術、什麽哲學,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經典《聖經》的教義,誰都不可違背,否則,宗教法庭就要對他製裁,甚至處以死刑。《聖經》裏說,人類的祖先是亞當和夏娃。由於他們違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樂園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作為他們後代的人類,就要世世代代地贖罪,終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來世進入天堂。由於這樣的思想禁錮,中世紀的文學藝術死氣沉沉,科學技術也沒有什麽進展。
經過了黑死病的浩劫,很多人終於開始認識到,信奉宗教並不能免除災難,尤其是當教會中的神父和那些貴族都相繼因為身患黑死病不治而終,神父曾經那些要救贖自己靈魂的話,似乎成為了一種諷刺。
而與此同時,浩浩蕩蕩的大航海運動,讓原本貧瘠不堪的歐洲各國逐漸擺脫了貧窮,甚至有很多人通過航海、通過海上貿易迅速成為新貴族。溫飽問題解決了之後的人,自然而然也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們迫切地希望,能夠打破教會的禁錮。這場思想革命,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文藝復興”。
前文中我們說過,中世紀的歐洲,無論是文化還是科技,都是一片死氣沉沉,和中國明朝的科技文化不可同日而語。黑暗時期,是古羅馬帝國的文化藝術的斷裂期,經過了幾個世紀之後,才在文藝復興之中將這個滄海遺珠拾了回來。
14世紀末,由於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入侵,東羅馬的許多學者為了躲避戰亂,帶著大批的古希臘和羅馬的藝術珍品和文學、歷史、哲學等書籍,紛紛逃往西歐避難。後被人發現,驚嘆古羅馬的藝術,文學等,就開始極力傳播,於是,許多西歐的學者要求恢復古希臘和羅馬的文化和藝術。
文藝復興,是歐洲的文化、藝術、科技迅速發展的開端。先來說說文化,最有名的便是“文學三傑”——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但丁,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曾經因為政治原因遭到政府當局的迫害而棄政從文。一般來說,由於不同政治迫害的文人往往能夠爆發出更為強大的潛力,甚至作品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比如曹雪芹的《紅樓夢》,但丁同樣如此,在他的一生之中,寫下了許多學術著作和詩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彼特拉克,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他是第一個提出復興古典文化的號召,以“人學”反對“神學”。他的好友薄伽丘是義大利民族文學的奠基者,短篇小說集《十日談》是他的代表作。
於是他召集了一小批船員,沒有大型船隻,那就改坐小船偷偷地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他們知道西班牙的船隻定期會來到這裏運送黃金,隻需要耐心等待,就能夠搶劫成功。
在南美叢林裏他們蹲守了近一個月後,他們終於看到了運送黃金的駱駝隊,在西班牙人滿心歡喜而疏於防範的情況之下,德雷克輕而易舉地得手了,就這樣他們成功地返回英國,並且得到了女王的信任。
在此之後,德雷克的大名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海上搶劫而聞名,反正被他搶的西班牙人也好、葡萄牙人也好,他們的錢財不是搶來的就是騙來的不義之財,德雷克先生搶得可謂理直氣壯,絲毫不需要有愧疚之情和罪惡感。
西、葡兩國的商船航線太長,分布的區域太廣,他們的海軍根本無力全麵保護,這就便宜了那幫英國佬。這次環球大搶劫可謂碩果纍纍,據後世最謹慎的估計,這次著名的搶劫掠奪的財物大約有50 萬鎊,三分之一落入了我們這位大股東伊莉莎白女王的腰包。
當那些海盜船滿載贓物回到英格蘭時,大股東伊莉莎白女王親自來到了德雷克先生的船上,慷慨地授予他騎士稱號。這次遠航激起了英國人發財的勇氣和信心,於是越來越多的英國人開始加入到海外掠奪和貿易的行列中。
通過殖民掠奪,歐洲各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資本主義的累積,從而擺脫了中世紀的黑暗籠罩,也由此進入了工業革命時代,從此,西歐諸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迅速超越亞洲、非洲和美洲許多國家。
歐洲的崛起是建立在其他地區的痛苦之上,以至於有很多聲音都在批判這種殖民掠奪,甚至有人提到日不落帝國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帶著一種鄙夷的態度,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或者說我們不得不反思的是,明朝曾經擁有那樣先進的航海技術,為何卻沒有獲得海上霸權呢?
4.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歐洲各國能夠順利進入工業革命,除了擁有資本累積之外,還有人性的解放,如果光有資金,而沒有人性解放,那麽那些資金遲早也隻會進入統治者的手中,以提供他們奢侈生活。而思想的進步,使得資本主義思想戰勝了封建主義,而這個思想解放就與文藝復興脫不了關係。
前文中我們提到過,中世紀的思想受製於宗教的限製,基督教教會成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等級製度,把上帝當做絕對的權威,什麽文學、什麽藝術、什麽哲學,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經典《聖經》的教義,誰都不可違背,否則,宗教法庭就要對他製裁,甚至處以死刑。《聖經》裏說,人類的祖先是亞當和夏娃。由於他們違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樂園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作為他們後代的人類,就要世世代代地贖罪,終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來世進入天堂。由於這樣的思想禁錮,中世紀的文學藝術死氣沉沉,科學技術也沒有什麽進展。
經過了黑死病的浩劫,很多人終於開始認識到,信奉宗教並不能免除災難,尤其是當教會中的神父和那些貴族都相繼因為身患黑死病不治而終,神父曾經那些要救贖自己靈魂的話,似乎成為了一種諷刺。
而與此同時,浩浩蕩蕩的大航海運動,讓原本貧瘠不堪的歐洲各國逐漸擺脫了貧窮,甚至有很多人通過航海、通過海上貿易迅速成為新貴族。溫飽問題解決了之後的人,自然而然也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們迫切地希望,能夠打破教會的禁錮。這場思想革命,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文藝復興”。
前文中我們說過,中世紀的歐洲,無論是文化還是科技,都是一片死氣沉沉,和中國明朝的科技文化不可同日而語。黑暗時期,是古羅馬帝國的文化藝術的斷裂期,經過了幾個世紀之後,才在文藝復興之中將這個滄海遺珠拾了回來。
14世紀末,由於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入侵,東羅馬的許多學者為了躲避戰亂,帶著大批的古希臘和羅馬的藝術珍品和文學、歷史、哲學等書籍,紛紛逃往西歐避難。後被人發現,驚嘆古羅馬的藝術,文學等,就開始極力傳播,於是,許多西歐的學者要求恢復古希臘和羅馬的文化和藝術。
文藝復興,是歐洲的文化、藝術、科技迅速發展的開端。先來說說文化,最有名的便是“文學三傑”——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但丁,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曾經因為政治原因遭到政府當局的迫害而棄政從文。一般來說,由於不同政治迫害的文人往往能夠爆發出更為強大的潛力,甚至作品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比如曹雪芹的《紅樓夢》,但丁同樣如此,在他的一生之中,寫下了許多學術著作和詩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彼特拉克,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他是第一個提出復興古典文化的號召,以“人學”反對“神學”。他的好友薄伽丘是義大利民族文學的奠基者,短篇小說集《十日談》是他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