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五年時間,這本《崇禎曆書》終於完工,書中不僅詳細地介紹了天文學基本理論、天文表﹑必需的數學知識,同時還非常清楚地寫明了地球的經緯度、及球麵天文學、視差、大氣折射等重要天文概念和有關的改正計算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將一周天分為360 °、一晝夜(即一天)分為 96 刻 24 小時等等。
隻不過這本書在撰寫完成之後,朝廷之中有很多大臣都認為《崇禎曆書》並沒有舊時的《大統歷》可靠,對此一直都持保留意見。等到崇禎皇帝下定決心要推行新曆法的時候,大明王朝卻已經不復存在了,倒是給後來的清朝提供了一個便利之處,這可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了。
除了天文學方麵的著作之外,明朝的天文學發展還伸展到了天文器材方麵,1634 年正式安裝中國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筩”;在南京、北京等地方建造了天文台。
和天文氣象方麵息息相關的,就是數學,明朝在這個方麵也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就。在前文中,我們說到過徐光啟和李之藻,這兩個人不僅僅是天文學家,同時還是數學家。1606 年徐光啟與利瑪竇開始合譯《幾何原本》;而 1613 年李之藻將西方人克拉維斯的《實用算術概論》和中國程大位《算法統宗》融合在一起,編譯而成《同文算指》。
除此之外,明朝還有出版了《九章算法比類大全》的吳敬,他擔任過浙江布政使司的幕僚,掌管全省田賦和稅收的會計工作。據說,吳敬本人非常善於計算,當地的藩臬(官職,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並稱)常常請他來解決各種數學方麵的問題。明朝有這樣一個規定,普通百姓不能夠私自學習天文歷算,很多士大夫根本不學數學知識,而且從心裏也將數學歸為“異途”。所以在明朝之前的數學著作基本上在明朝中期的時候就已經消失了蹤跡,看到這種情形,吳敬認為自己應該做些什麽,這才萌發了撰寫《九章算法比類大全》的念頭。
吳敬撰寫的這本書,基本代表了明初百年間數學發展的大致水平,後來程大位撰寫《算法統宗》就是在它的基礎上完成的。《算法統綜》詳述了傳統的珠算規則,確立了算盤用法,完善了珠算口訣,搜集了古代流傳的595 道數學難題並記載了解決方法,堪稱中國 16 — 17 世紀數學領域集大成的著作。這本書是我國古代最完善的珠算經典之作,開創了珠算計數的新紀元,同時書中記載使用珠算方法開平方和開立方,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在明末時期,日本人毛利重能將其譯成日文,開日本“和算”之先河。清代前期,該書又傳入朝鮮、東南亞和歐洲,成為東方古代數學的名著。
在醫學方麵,明朝也同樣有非常著名的成就,這就是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這本書可以算是中醫的集大成者,現代很多人對於中醫的懵懂認識,大部分也都隻限於這本《本草綱目》了。
李時珍出身於一個醫學世家,他的祖父、父親都是當地有名的醫者,可是民間的醫者地位都比較低,常常受到當地官宦的欺壓,他的父親就想讓李時珍進入太醫院,這太醫院就是皇家專用的醫療機構,李時珍通過多年的努力,終於走進了中醫最高殿堂。隻可惜,在這裏,他沒有學到任何和醫學有關的知識,更多的則是見識到了太醫院的“潛規則”。心灰意懶之下,他重新回到了民間,認為這裏才是能夠提高自己醫術的沃土。為此,他既“搜羅百氏”,又“採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李時珍穿上草鞋,背起藥筐,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
就這樣,李時珍經過長期的實地調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終於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這本書約有200 萬字,共 52 卷,記載了 1892 種藥材,新增藥物 374 種,記載處方多達 10000 多個,附圖 1000 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麵有突出成就,並對其他有關的學科也作出貢獻,就連達爾文也稱讚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除了這本能夠影響全世界的《本草綱目》之外,明朝醫學方麵的著作還有《普濟方》《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針灸大成》《類經圖翼》和《類經附翼》等書籍。
中國古代的歷朝歷代之中,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科技的發展就能夠提高國家的發達水平,到了明朝,農學方麵也有了很多非常著名的著作問世。
公元1376 年,俞宗本撰寫了一本叫做《種樹書》的農學著作,顧名思義,這本《種樹書》記載的就是如何種植樹木,其中就有很多樹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緣嫁接和桑、梨的遠緣嫁接等方法。
公元1406 年,朱橚撰寫的《救荒本草》問世,這個朱橚可不是普通的百姓,他是朱元璋第五個兒子,身為王爺的他對於江山社稷等大事似乎根本就不上心,反而對於醫學和農學非常感興趣。在他的一生之中,他撰寫了四部書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救荒本草》,這本書中記載了 414 種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資料,載明產地、形態、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並繪有精細圖譜。毫不誇張地說,這本書是開拓了一個全新的領域,那就是野生植物學。
隻不過這本書在撰寫完成之後,朝廷之中有很多大臣都認為《崇禎曆書》並沒有舊時的《大統歷》可靠,對此一直都持保留意見。等到崇禎皇帝下定決心要推行新曆法的時候,大明王朝卻已經不復存在了,倒是給後來的清朝提供了一個便利之處,這可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了。
除了天文學方麵的著作之外,明朝的天文學發展還伸展到了天文器材方麵,1634 年正式安裝中國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筩”;在南京、北京等地方建造了天文台。
和天文氣象方麵息息相關的,就是數學,明朝在這個方麵也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就。在前文中,我們說到過徐光啟和李之藻,這兩個人不僅僅是天文學家,同時還是數學家。1606 年徐光啟與利瑪竇開始合譯《幾何原本》;而 1613 年李之藻將西方人克拉維斯的《實用算術概論》和中國程大位《算法統宗》融合在一起,編譯而成《同文算指》。
除此之外,明朝還有出版了《九章算法比類大全》的吳敬,他擔任過浙江布政使司的幕僚,掌管全省田賦和稅收的會計工作。據說,吳敬本人非常善於計算,當地的藩臬(官職,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並稱)常常請他來解決各種數學方麵的問題。明朝有這樣一個規定,普通百姓不能夠私自學習天文歷算,很多士大夫根本不學數學知識,而且從心裏也將數學歸為“異途”。所以在明朝之前的數學著作基本上在明朝中期的時候就已經消失了蹤跡,看到這種情形,吳敬認為自己應該做些什麽,這才萌發了撰寫《九章算法比類大全》的念頭。
吳敬撰寫的這本書,基本代表了明初百年間數學發展的大致水平,後來程大位撰寫《算法統宗》就是在它的基礎上完成的。《算法統綜》詳述了傳統的珠算規則,確立了算盤用法,完善了珠算口訣,搜集了古代流傳的595 道數學難題並記載了解決方法,堪稱中國 16 — 17 世紀數學領域集大成的著作。這本書是我國古代最完善的珠算經典之作,開創了珠算計數的新紀元,同時書中記載使用珠算方法開平方和開立方,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在明末時期,日本人毛利重能將其譯成日文,開日本“和算”之先河。清代前期,該書又傳入朝鮮、東南亞和歐洲,成為東方古代數學的名著。
在醫學方麵,明朝也同樣有非常著名的成就,這就是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這本書可以算是中醫的集大成者,現代很多人對於中醫的懵懂認識,大部分也都隻限於這本《本草綱目》了。
李時珍出身於一個醫學世家,他的祖父、父親都是當地有名的醫者,可是民間的醫者地位都比較低,常常受到當地官宦的欺壓,他的父親就想讓李時珍進入太醫院,這太醫院就是皇家專用的醫療機構,李時珍通過多年的努力,終於走進了中醫最高殿堂。隻可惜,在這裏,他沒有學到任何和醫學有關的知識,更多的則是見識到了太醫院的“潛規則”。心灰意懶之下,他重新回到了民間,認為這裏才是能夠提高自己醫術的沃土。為此,他既“搜羅百氏”,又“採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李時珍穿上草鞋,背起藥筐,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
就這樣,李時珍經過長期的實地調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終於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這本書約有200 萬字,共 52 卷,記載了 1892 種藥材,新增藥物 374 種,記載處方多達 10000 多個,附圖 1000 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麵有突出成就,並對其他有關的學科也作出貢獻,就連達爾文也稱讚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除了這本能夠影響全世界的《本草綱目》之外,明朝醫學方麵的著作還有《普濟方》《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針灸大成》《類經圖翼》和《類經附翼》等書籍。
中國古代的歷朝歷代之中,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科技的發展就能夠提高國家的發達水平,到了明朝,農學方麵也有了很多非常著名的著作問世。
公元1376 年,俞宗本撰寫了一本叫做《種樹書》的農學著作,顧名思義,這本《種樹書》記載的就是如何種植樹木,其中就有很多樹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緣嫁接和桑、梨的遠緣嫁接等方法。
公元1406 年,朱橚撰寫的《救荒本草》問世,這個朱橚可不是普通的百姓,他是朱元璋第五個兒子,身為王爺的他對於江山社稷等大事似乎根本就不上心,反而對於醫學和農學非常感興趣。在他的一生之中,他撰寫了四部書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救荒本草》,這本書中記載了 414 種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資料,載明產地、形態、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並繪有精細圖譜。毫不誇張地說,這本書是開拓了一個全新的領域,那就是野生植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