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牛根生如是說:中國教父級CEO的商道智慧 作者:張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牛根生如是說:中國教父級ceo的商道智慧》作者: 張海【完結】
內容簡介
《牛根生如是說:中國教父級ceo的商道智慧》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簡明、易懂,正如牛根生所講的道理,不那麽高深但卻發人深思,不那麽堂皇卻很實在,很誠懇,是牛根生本人在經營管理中將複雜的過程凝鍊而成的思想精華,因而便於學習和傳播。二是,《牛根生如是說:中國教父級ceo的商道智慧》在闡述牛根生的講話的同時,盡可能復原了他當時講話的行業背景、企業背景,做了深入的剖析和說明,希望有助於讀者更進一步理解和應用牛根生講話中的思想和技巧。也為讀者提供了從企業經營者的角度對蒙牛集團的成功經營與管理經驗作更深層次的解析和學習。三是,《牛根生如是說:中國教父級ceo的商道智慧》不僅從企業家的角度展現了一個企業如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曆程,同時也滲入解析了整個行業的現狀、前景和存在的問題。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唯有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將這個大背景考慮進去,才能準確地把握商機,做出正確的決策,帶領企業穩健前進,這也是我們之所以策劃這套「中經企業管理」係列圖書的初衷所在
序言
在中國目前的民營企業中,發展速度能用「可怕」這個詞來形容的,蒙牛算是其中一家。
1999年,蒙牛成立的第一年,銷售收入僅為0?37億元,2003年就飆升至40?7億元,增長了100多倍,年平均發展速度高達323%!
在六年時間裏,蒙牛在中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為第2位,創造了在誕生之初1000餘天裏平均一天超越一個乳品企業的營銷奇蹟!「蒙牛速度」也因此被譽為「火箭速度」。
而帶領蒙牛跑出「火箭速度」、演繹了這個中國企業快速發展傳奇的人——牛根生,絕對是一個歷經坎坷、個性鮮明的企業家。
他小時被以50元錢的價錢從鄉下賣到城裏,今天他帶領的蒙牛公司年銷售額超過160億元;他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伊利公司,在41歲時被迫出走伊利,創立了蒙牛;他相信「思路決定出路」,活用了虛擬經營理論,堅持隻做「鑽石品牌」不做「玻璃品牌」……用了6年就將蒙牛發展成為了中國數一數二的乳品公司,勢頭直逼老大伊利。
他青年時生活困苦,曾當過水泥匠,後來在伊利從一名刷瓶工做到副總裁,公司拿18萬元要給他買一輛桑塔納,而他卻將這筆錢用在了下屬身上。還有一年,他將自己的108萬元年薪分給了眾人……這就是他的牛氏定理——「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由此可見牛根生是一個非常通人性的企業家,他知道財富的真正價值和意義所在。於是,在蒙牛,「向下經營人心」成為了管理者的第一天條。
今天處在眾人眼光之焦點下的牛根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商界明星,他在中國慈善排行榜上鼎鼎有名,是全球第一個將自己的股份全部捐獻出來的企業家;也是少數幾個提出要在50歲之前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企業領導人,為此,他已經一步一步作了周密的安排:2006年2月,楊文俊已經接任他的總裁職務;並計劃在2008年當時機成熟之時就退下董事長之位。這些舉動在中國企業中史無前例,曾引起諸多爭議和質疑,從側麵也反應了牛根生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企業家,不愛專權,走出中國特色的企業家之路,由此獲得人生價值的超越。
當然,牛根繩所帶給人們的思索和啟迪還不止這些,譬如:
牛根生有自己的經營哲學——「小勝憑智、大勝靠德」,雖然讀書不多,但是他堅信
「『德』是製服人心的最佳利器」,所以他的身邊聚攏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這些人將身家性命都壓在牛根生的身上,不僅因為他有把錢分給別人的「前科」,而且他們相信他會帶領大夥兒衝出一條光明大道。事實證明,他確實做到了。
牛根生認為「不能高速成長,就隻能高速滅亡,沒有靜止在半空的『第三種狀態』。」這就是「飛船定律」。憑藉這一信念,在與敵人搶占製高點時,蒙牛總是早到5分鍾。
他提倡「讓員工為自己幹」,因為「員工給自己幹活最快樂」,結合「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激勵機製,形成了蒙牛最具特色的文化,也是最有彰顯牛根生管理特色的一套機製。這使蒙牛擁有了最具有競爭力的員工。
他還提出「管理是嚴肅的愛」,不僅要實施嚴格的法製管理,並且更加注重責任到人。他說,「沒有「鐵」的紀律,就沒有取得最終勝利的可能。」所以,他的大膽放權,其實是建立在一流的團隊執行力基礎之上的。
牛根生認為蒙牛的產業定位具有聚焦性,「聚精會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這種隻走專業化,不走多元化的態度,為蒙牛的快速擴張提供了依據。
……
如果不抱任何偏見來看,牛根生所進行的這些努力,盡管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但它其實就是一種帶有超越意義的體製改革,他解決了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企業創新的根本,是企業家創新。
總結起來,本書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簡明、易懂,正如牛根生所講的道理,不那麽高深但卻發人深思,不那麽堂皇卻很實在,很誠懇,是牛根生本人在經營管理中將複雜的過程凝鍊而成的思想精華,因而便於學習和傳播。
內容簡介
《牛根生如是說:中國教父級ceo的商道智慧》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簡明、易懂,正如牛根生所講的道理,不那麽高深但卻發人深思,不那麽堂皇卻很實在,很誠懇,是牛根生本人在經營管理中將複雜的過程凝鍊而成的思想精華,因而便於學習和傳播。二是,《牛根生如是說:中國教父級ceo的商道智慧》在闡述牛根生的講話的同時,盡可能復原了他當時講話的行業背景、企業背景,做了深入的剖析和說明,希望有助於讀者更進一步理解和應用牛根生講話中的思想和技巧。也為讀者提供了從企業經營者的角度對蒙牛集團的成功經營與管理經驗作更深層次的解析和學習。三是,《牛根生如是說:中國教父級ceo的商道智慧》不僅從企業家的角度展現了一個企業如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曆程,同時也滲入解析了整個行業的現狀、前景和存在的問題。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唯有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將這個大背景考慮進去,才能準確地把握商機,做出正確的決策,帶領企業穩健前進,這也是我們之所以策劃這套「中經企業管理」係列圖書的初衷所在
序言
在中國目前的民營企業中,發展速度能用「可怕」這個詞來形容的,蒙牛算是其中一家。
1999年,蒙牛成立的第一年,銷售收入僅為0?37億元,2003年就飆升至40?7億元,增長了100多倍,年平均發展速度高達323%!
在六年時間裏,蒙牛在中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為第2位,創造了在誕生之初1000餘天裏平均一天超越一個乳品企業的營銷奇蹟!「蒙牛速度」也因此被譽為「火箭速度」。
而帶領蒙牛跑出「火箭速度」、演繹了這個中國企業快速發展傳奇的人——牛根生,絕對是一個歷經坎坷、個性鮮明的企業家。
他小時被以50元錢的價錢從鄉下賣到城裏,今天他帶領的蒙牛公司年銷售額超過160億元;他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伊利公司,在41歲時被迫出走伊利,創立了蒙牛;他相信「思路決定出路」,活用了虛擬經營理論,堅持隻做「鑽石品牌」不做「玻璃品牌」……用了6年就將蒙牛發展成為了中國數一數二的乳品公司,勢頭直逼老大伊利。
他青年時生活困苦,曾當過水泥匠,後來在伊利從一名刷瓶工做到副總裁,公司拿18萬元要給他買一輛桑塔納,而他卻將這筆錢用在了下屬身上。還有一年,他將自己的108萬元年薪分給了眾人……這就是他的牛氏定理——「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由此可見牛根生是一個非常通人性的企業家,他知道財富的真正價值和意義所在。於是,在蒙牛,「向下經營人心」成為了管理者的第一天條。
今天處在眾人眼光之焦點下的牛根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商界明星,他在中國慈善排行榜上鼎鼎有名,是全球第一個將自己的股份全部捐獻出來的企業家;也是少數幾個提出要在50歲之前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企業領導人,為此,他已經一步一步作了周密的安排:2006年2月,楊文俊已經接任他的總裁職務;並計劃在2008年當時機成熟之時就退下董事長之位。這些舉動在中國企業中史無前例,曾引起諸多爭議和質疑,從側麵也反應了牛根生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企業家,不愛專權,走出中國特色的企業家之路,由此獲得人生價值的超越。
當然,牛根繩所帶給人們的思索和啟迪還不止這些,譬如:
牛根生有自己的經營哲學——「小勝憑智、大勝靠德」,雖然讀書不多,但是他堅信
「『德』是製服人心的最佳利器」,所以他的身邊聚攏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這些人將身家性命都壓在牛根生的身上,不僅因為他有把錢分給別人的「前科」,而且他們相信他會帶領大夥兒衝出一條光明大道。事實證明,他確實做到了。
牛根生認為「不能高速成長,就隻能高速滅亡,沒有靜止在半空的『第三種狀態』。」這就是「飛船定律」。憑藉這一信念,在與敵人搶占製高點時,蒙牛總是早到5分鍾。
他提倡「讓員工為自己幹」,因為「員工給自己幹活最快樂」,結合「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激勵機製,形成了蒙牛最具特色的文化,也是最有彰顯牛根生管理特色的一套機製。這使蒙牛擁有了最具有競爭力的員工。
他還提出「管理是嚴肅的愛」,不僅要實施嚴格的法製管理,並且更加注重責任到人。他說,「沒有「鐵」的紀律,就沒有取得最終勝利的可能。」所以,他的大膽放權,其實是建立在一流的團隊執行力基礎之上的。
牛根生認為蒙牛的產業定位具有聚焦性,「聚精會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這種隻走專業化,不走多元化的態度,為蒙牛的快速擴張提供了依據。
……
如果不抱任何偏見來看,牛根生所進行的這些努力,盡管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但它其實就是一種帶有超越意義的體製改革,他解決了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企業創新的根本,是企業家創新。
總結起來,本書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簡明、易懂,正如牛根生所講的道理,不那麽高深但卻發人深思,不那麽堂皇卻很實在,很誠懇,是牛根生本人在經營管理中將複雜的過程凝鍊而成的思想精華,因而便於學習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