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傑出青少年的9大能力 作者:張國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是,為什麽人會這麽自私呢?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piaget)認為,「道德」可分為「自律性道德」(au瞭onomousmorality)和「他律性道德」(hetemnomousmorality)。一個人隻要不違反法律,「賣些稍微骯髒的蜜餞」、「故意不立刻醫好病人」或「偷偷地弄鬆手錶中的小零件」,都沒人知道,也不會被處以重罰,所以,隻要能賺錢就可以——這就是「他律性道德」,比較自我中心主義,並著重現實價值。相反地,「自律性道德」就有比較高標準的自我要求。例如,對客戶必須絕對誠實,不能唯利是圖,一定要童叟無欺。
從小,我們就聽到「奸商」這個名詞,老師也說過「無奸不成商」,所以大家對於商人,都有不太好的刻板印象。例如,哄抬物價、以假亂真、標價不實等等。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商人都是奸商或沒良心,我們不能以偏概全;真正忠厚老實、正派經營、有良心、有「自律性道德」的商人,也是大有人在。
人是自私的,總會有私慾,但卻不能不道德。
母豬長得越肥,就越喜歡在泥沼裏打滾;公牛長得越肥,就越勇敢地朝屠夫走去……
所以,俄國作家克雷洛夫說:「不要把痰吐在井裏,哪天你口渴的時候,也要到井邊來喝水的。」
正因人的自私、不道德和貪慾,才使社會更加功利、貪婪,而有類似出售病死豬肉給人吃的情況。不能不給我們留下些什麽思考。
人皆有私心,這是人性,無可指責。但人畢竟是生活在社會群體中,所以說,不論你做什麽事,先想著給自己留條退路。
行動了才有資格說話
一個鐵籠子一分為二,把一些狗趕進籠子的一邊,在另一邊的籠子底下通電,狗會受到電擊的疼痛,很快跳到籠子另一邊,而當另一邊受到電擊時,這些狗又會輕鬆地跳回來。然而,還是這隻籠子,再放同樣一批狗,通電後,這批狗卻不做任何掙紮,隻會渾身發抖,低聲哀鳴。原來心理學家曾把後一批狗拴在鐵柱上,進行電擊刺激,開始時狗受到電擊會掙紮、跳躍。但是,由於掙紮、跳躍擺脫不了電擊的折磨,經過幾天之後,這些狗再受到電擊時,就自動放棄了努力,連輕輕一跳就能擺脫電擊刺痛的努力也不做了。它們習慣了挫敗,認命了。
這個實驗說明了一個道理:連續的挫敗,可能會使人自認失敗,聽天由命,不去抗爭。
所謂失敗,其實就是自己的一種感覺,是在走向成功的路途中,由於行動受阻而產生的悲觀失望。在客觀世界中,沒有失敗,失敗僅僅存在於失敗者的心中。
「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雖是文字上的簡單調換,卻反映出麵對失敗的兩種心境。
無論勞心勞力,竭盡所能邑勉從事,各行各業,凡是勤奮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頭地。
勤的後麵是懶。早晨躺在床上睡懶覺,起得床來仍是懶洋洋的不事整潔,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給別人做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會做的事不想學,無意把事情做得更好,無意把成果擴展得更多,既好逸樂,四體不勤,念念不忘的是如何過周末如何度假期。這就是一個標準懶漢的寫照。
惡勞好逸,人之常情。就因為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勤能補拙,勤能損欲,這還是消極的說法,勤的積極意義是要人進德修業,成為名副其實的萬物之靈。
其實,對許多人來說,失敗使人重新評比自己的生活,從而整裝上陣,失敗意味著一定的損失,但同時也意味著獲得屬於隻有勤於奮鬥的人,隻有他們才能體味到其中的奧妙。
世界上一半人在嘲笑另一半的人,而自己卻沒有行動,這樣的人也是傻瓜。隻有行動的人才有資格說出己見。
從小,我們就聽到「奸商」這個名詞,老師也說過「無奸不成商」,所以大家對於商人,都有不太好的刻板印象。例如,哄抬物價、以假亂真、標價不實等等。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商人都是奸商或沒良心,我們不能以偏概全;真正忠厚老實、正派經營、有良心、有「自律性道德」的商人,也是大有人在。
人是自私的,總會有私慾,但卻不能不道德。
母豬長得越肥,就越喜歡在泥沼裏打滾;公牛長得越肥,就越勇敢地朝屠夫走去……
所以,俄國作家克雷洛夫說:「不要把痰吐在井裏,哪天你口渴的時候,也要到井邊來喝水的。」
正因人的自私、不道德和貪慾,才使社會更加功利、貪婪,而有類似出售病死豬肉給人吃的情況。不能不給我們留下些什麽思考。
人皆有私心,這是人性,無可指責。但人畢竟是生活在社會群體中,所以說,不論你做什麽事,先想著給自己留條退路。
行動了才有資格說話
一個鐵籠子一分為二,把一些狗趕進籠子的一邊,在另一邊的籠子底下通電,狗會受到電擊的疼痛,很快跳到籠子另一邊,而當另一邊受到電擊時,這些狗又會輕鬆地跳回來。然而,還是這隻籠子,再放同樣一批狗,通電後,這批狗卻不做任何掙紮,隻會渾身發抖,低聲哀鳴。原來心理學家曾把後一批狗拴在鐵柱上,進行電擊刺激,開始時狗受到電擊會掙紮、跳躍。但是,由於掙紮、跳躍擺脫不了電擊的折磨,經過幾天之後,這些狗再受到電擊時,就自動放棄了努力,連輕輕一跳就能擺脫電擊刺痛的努力也不做了。它們習慣了挫敗,認命了。
這個實驗說明了一個道理:連續的挫敗,可能會使人自認失敗,聽天由命,不去抗爭。
所謂失敗,其實就是自己的一種感覺,是在走向成功的路途中,由於行動受阻而產生的悲觀失望。在客觀世界中,沒有失敗,失敗僅僅存在於失敗者的心中。
「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雖是文字上的簡單調換,卻反映出麵對失敗的兩種心境。
無論勞心勞力,竭盡所能邑勉從事,各行各業,凡是勤奮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頭地。
勤的後麵是懶。早晨躺在床上睡懶覺,起得床來仍是懶洋洋的不事整潔,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給別人做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會做的事不想學,無意把事情做得更好,無意把成果擴展得更多,既好逸樂,四體不勤,念念不忘的是如何過周末如何度假期。這就是一個標準懶漢的寫照。
惡勞好逸,人之常情。就因為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勤能補拙,勤能損欲,這還是消極的說法,勤的積極意義是要人進德修業,成為名副其實的萬物之靈。
其實,對許多人來說,失敗使人重新評比自己的生活,從而整裝上陣,失敗意味著一定的損失,但同時也意味著獲得屬於隻有勤於奮鬥的人,隻有他們才能體味到其中的奧妙。
世界上一半人在嘲笑另一半的人,而自己卻沒有行動,這樣的人也是傻瓜。隻有行動的人才有資格說出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