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永元年(1521年),大內、尼子,雙雄在石見展開大戰,勝負的關鍵乃是石見國吉見、益田、福屋等有力的國人領主之向背。這些國人領主,好象牆頭草一樣來回搖擺,經久此次決定幹脆強攻,一舉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尼子經久攻擊都治駿河守的今井城;次年,又攻克福屋一族的乙明城。大內氏派遣的援軍與尼子得勝之師在濱田決戰,難分勝負,和議退兵。
而此時在山陽方麵,大內氏名將陶隆房攻克安藝武田氏的鏡山城,已故的武田原繁之後繼武田光和再次臣服於大內。安藝豪族毛利元就在判斷了雙方實力後,決定背反大內,跟從尼子,復奪鏡山。元就施計,說降了城將藏田房信的叔父,終於使尼子方大獲全勝。經過此戰,尼子經久看到了毛利元就智謀的可怕——雖然當時還預料不到,輝煌的尼子家將會覆滅在此人手上……
【興久之亂】
尼子經久,掌握山陰山陽十一國守護職,人稱“陰陽一の太守”。尼子的最盛期在他手上,衰亡的發端也由他開始。
尼子經久曾將要害鹽冶的三千貫領地分給三男興久,興久貪得無厭,更要求加增家老龜井秀綱的七百貫領地。秀綱聽聞此事,在經久麵前屢進讒言,興久惶恐之下,於天文元年(1532年)揭起叛旗。父子雙方在佐陀城交戰,興久戰敗,重臣米原小平內、龜井利綱等均沒於陣。興久逃依嶽父、甲山城主山內直通,經久派黑正甚兵衛追擊,包圍甲山,迫使興久自殺。
經此內亂,尼子勢力衰退,安藝國的有力國人領主,熊穀、宍戸等先後被毛利氏懷柔,山內直通等因怨恨經久殺子的行為,也聯絡了三吉、多賀山等降伏於毛利元就。天文五年(1536年),尼子軍展開反擊,一氣攻落備後、安藝、石見等各處叛反舊領。諸戰中,經久嫡孫尼子詮久奮勇當先,甚至突入美作國,擄得大片土地。於是次年,經久將家督讓於詮久,自己退居二線——此時經久八十歲,詮久二十四歲。
尼子詮久(後改名晴久),是武田勝賴一般的豪勇之將。即位初,他就從大內手裏奪回石見銀山,擊破播磨守護赤鬆政村,並將之放逐,攻克別所就治的三木城,所向披糜。詮久的思路也和勝賴很相似,他把攻擊的重點從西線轉向東線,目標隻有一個——上洛!
既然如此,那麽他的下場,也應該和武田勝賴相似。天文八年(1539年),尼子晴久計劃討伐重歸大內的毛利氏。他不顧諸將反對,準備傾重兵殺向安藝吉田郡山城。叔祖尼子久幸急忙跑去與病榻上的經久商議,經久喚來晴久責問,但晴久用“臆病野洲(久幸法號)”一句就頂了回去。
【吉田郡山的合戰】
次年,以新宮黨尼子國久等三千騎為先遣,直指赤穴的吉田城,但在甲立城遭到宍戸一族的頑強抵抗而敗退。晴久斥退國久,自為統帥,進攻毛利勢。他命久幸、國久等一門眾,召集雲、石、耆、幡、作、備中諸國共三萬大軍,幾乎傾巢而出,誓將毛利一腳踏平。
毛利元就得報,急忙收攏軍隊,有眾八千,準備固守。天文九年(1540年)九月六日,尼子軍殺入石州口,放火燒盡了城下町,包圍吉田郡山城。十二日大田口激戰,尼子方本城信濃守、高橋元綱戰歿。二十三日,晴久中了元就的反間計,放棄要害風越山,而將本陣移到青山、三塚山一線。
大內氏發兵救援毛利,二十六日,尼子侍大將湯原宗綱為先陣攻擊大內軍,遭到毛利軍出城夾擊而慘敗。宗綱喪生,留下“腹切岩”的古蹟。
眼看形勢不妙,十月十一日,晴久以尼子誠久為先陣,向郡山城發起總攻。毛利元就也準備放棄籠城,於是出兵在土取橋與敵決戰。雙方正在激鬥,元就又出奇計,伏兵蜂起,尼子軍幾近崩潰,大將三澤為幸等為保護晴久而當場戰死。晴久被迫後退,戰局再度陷入膠著狀態。十二月三日,大內名將陶隆房率援軍一萬前來助勢,籠城方士氣更為高漲。
次年的正月三日,最終決戰開始了,毛利、大內聯軍反覆突入,火燒尼子軍陣屋。十三日,毛利方猛將吉川興經統三千兵奇襲駐紮在長尾地方的尼子陣,守將高尾豐前守戰死,黑正甚兵衛亡命奔逃。陶隆房趁尼子諸軍前往救援長尾的機會,突襲尼子本陣。晴久已經做好了戰死的覺悟,多虧叔祖下野守(就是被晴久罵為“臆病野洲”和“尼子比丘尼”的尼子久幸)的苦諫才被迫撤離。久幸欣慰地看主君安全離去,才將深野房重等十數騎直衝陶陣,力盡而亡。久幸用兵謹慎,也有“避戰將軍”之名,夙被晴久等年青武士目為膽怯——戰陣之上,何者為勇,何者為怯,晴久就算現在明白過來,也已經為時太晚了……
尼子敗兵,在中國寒冬的深雪中一路敗逃,久幸的首級也無人再能撿回。毛利、大內趁勝掃蕩整個安藝,臣從於尼子的各國人領主紛紛敗亡。病榻上的經久聞聽敗訊,終於再也支持不住了——歿於是年十一月十三日,享年八十四歲,和父親清貞同葬於洞光寺。尼子氏的末日終於來到了……
而此時在山陽方麵,大內氏名將陶隆房攻克安藝武田氏的鏡山城,已故的武田原繁之後繼武田光和再次臣服於大內。安藝豪族毛利元就在判斷了雙方實力後,決定背反大內,跟從尼子,復奪鏡山。元就施計,說降了城將藏田房信的叔父,終於使尼子方大獲全勝。經過此戰,尼子經久看到了毛利元就智謀的可怕——雖然當時還預料不到,輝煌的尼子家將會覆滅在此人手上……
【興久之亂】
尼子經久,掌握山陰山陽十一國守護職,人稱“陰陽一の太守”。尼子的最盛期在他手上,衰亡的發端也由他開始。
尼子經久曾將要害鹽冶的三千貫領地分給三男興久,興久貪得無厭,更要求加增家老龜井秀綱的七百貫領地。秀綱聽聞此事,在經久麵前屢進讒言,興久惶恐之下,於天文元年(1532年)揭起叛旗。父子雙方在佐陀城交戰,興久戰敗,重臣米原小平內、龜井利綱等均沒於陣。興久逃依嶽父、甲山城主山內直通,經久派黑正甚兵衛追擊,包圍甲山,迫使興久自殺。
經此內亂,尼子勢力衰退,安藝國的有力國人領主,熊穀、宍戸等先後被毛利氏懷柔,山內直通等因怨恨經久殺子的行為,也聯絡了三吉、多賀山等降伏於毛利元就。天文五年(1536年),尼子軍展開反擊,一氣攻落備後、安藝、石見等各處叛反舊領。諸戰中,經久嫡孫尼子詮久奮勇當先,甚至突入美作國,擄得大片土地。於是次年,經久將家督讓於詮久,自己退居二線——此時經久八十歲,詮久二十四歲。
尼子詮久(後改名晴久),是武田勝賴一般的豪勇之將。即位初,他就從大內手裏奪回石見銀山,擊破播磨守護赤鬆政村,並將之放逐,攻克別所就治的三木城,所向披糜。詮久的思路也和勝賴很相似,他把攻擊的重點從西線轉向東線,目標隻有一個——上洛!
既然如此,那麽他的下場,也應該和武田勝賴相似。天文八年(1539年),尼子晴久計劃討伐重歸大內的毛利氏。他不顧諸將反對,準備傾重兵殺向安藝吉田郡山城。叔祖尼子久幸急忙跑去與病榻上的經久商議,經久喚來晴久責問,但晴久用“臆病野洲(久幸法號)”一句就頂了回去。
【吉田郡山的合戰】
次年,以新宮黨尼子國久等三千騎為先遣,直指赤穴的吉田城,但在甲立城遭到宍戸一族的頑強抵抗而敗退。晴久斥退國久,自為統帥,進攻毛利勢。他命久幸、國久等一門眾,召集雲、石、耆、幡、作、備中諸國共三萬大軍,幾乎傾巢而出,誓將毛利一腳踏平。
毛利元就得報,急忙收攏軍隊,有眾八千,準備固守。天文九年(1540年)九月六日,尼子軍殺入石州口,放火燒盡了城下町,包圍吉田郡山城。十二日大田口激戰,尼子方本城信濃守、高橋元綱戰歿。二十三日,晴久中了元就的反間計,放棄要害風越山,而將本陣移到青山、三塚山一線。
大內氏發兵救援毛利,二十六日,尼子侍大將湯原宗綱為先陣攻擊大內軍,遭到毛利軍出城夾擊而慘敗。宗綱喪生,留下“腹切岩”的古蹟。
眼看形勢不妙,十月十一日,晴久以尼子誠久為先陣,向郡山城發起總攻。毛利元就也準備放棄籠城,於是出兵在土取橋與敵決戰。雙方正在激鬥,元就又出奇計,伏兵蜂起,尼子軍幾近崩潰,大將三澤為幸等為保護晴久而當場戰死。晴久被迫後退,戰局再度陷入膠著狀態。十二月三日,大內名將陶隆房率援軍一萬前來助勢,籠城方士氣更為高漲。
次年的正月三日,最終決戰開始了,毛利、大內聯軍反覆突入,火燒尼子軍陣屋。十三日,毛利方猛將吉川興經統三千兵奇襲駐紮在長尾地方的尼子陣,守將高尾豐前守戰死,黑正甚兵衛亡命奔逃。陶隆房趁尼子諸軍前往救援長尾的機會,突襲尼子本陣。晴久已經做好了戰死的覺悟,多虧叔祖下野守(就是被晴久罵為“臆病野洲”和“尼子比丘尼”的尼子久幸)的苦諫才被迫撤離。久幸欣慰地看主君安全離去,才將深野房重等十數騎直衝陶陣,力盡而亡。久幸用兵謹慎,也有“避戰將軍”之名,夙被晴久等年青武士目為膽怯——戰陣之上,何者為勇,何者為怯,晴久就算現在明白過來,也已經為時太晚了……
尼子敗兵,在中國寒冬的深雪中一路敗逃,久幸的首級也無人再能撿回。毛利、大內趁勝掃蕩整個安藝,臣從於尼子的各國人領主紛紛敗亡。病榻上的經久聞聽敗訊,終於再也支持不住了——歿於是年十一月十三日,享年八十四歲,和父親清貞同葬於洞光寺。尼子氏的末日終於來到了……